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维瓦尔第的《奏鸣曲》RV53是一首具有典型巴洛克音乐风格奏鸣曲,对研究维瓦尔第管乐器音乐作品的创作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分析了这首作品的音乐结构特点,梳理巴洛克时期器乐作品的类别与意义,并讨论了现代双簧管演奏这首作品的演奏技法特点。
【关键词】巴洛克音乐;双簧管;维瓦尔第【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维瓦尔第《奏鸣曲(RV53)》原为为竖笛(recorder)创作的独奏奏鸣曲,因为竖笛与巴洛克双簧管音域大致相同,所以用双簧管演奏的版本更为流传。乐曲的音乐创作风格极富“巴洛克”时期木管音乐创作特点,从作品的音乐内容与乐章布局来看,是一首典型的教堂奏鸣曲,具有鲜明的功能性。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与理解,可以准确地把握维瓦尔第创作的十二首双簧管作品,起到对维瓦尔第乃至巴洛克音乐触类旁通的意义。
一、17世纪晚期的奏鸣曲
歌剧的产生和器乐作品的发展构成了“巴洛克”音乐时期(1600-1750)最重要的两种艺术体裁贡献。而在巴洛克晚期,器乐合奏曲的主要体裁就集中于奏鸣曲与协奏曲,奏鸣曲是一种室内乐体裁作品,协奏曲是具有较大规模的乐队作品。此时的“奏鸣曲”概念不同于我们现在熟知的奏鸣曲式概念。大约1660年开始,奏鸣曲这个名词开始被用来表示多乐章的器乐作品。奏鸣曲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两类: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通常而言,教堂奏鸣曲是由一些比较严肃的乐章组成,重要的是——乐曲不具有舞蹈因素,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演奏的顺序排列为慢—快—慢—快,第二乐章常用赋格式的模仿手法;而室内奏鸣曲则是由一些舞曲构成组曲(通常由这四种欧洲古老核心舞曲,阿拉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组成)。分析维瓦尔第创作这首《奏鸣曲》大致内容及乐章部分可得知,该首作品属于典型的具有教堂功能的奏鸣曲。另外,从该作品的编配形式及一个乐器和通奏低音的配器编制角度而言,该首作品为独奏奏鸣曲。
二、维瓦尔第的器乐曲创作及对双簧管音乐的贡献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圣马可大教堂小提琴师。维瓦尔第从小也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所以对小提琴非常了解,他一生创作的协奏曲及奏鸣曲共有500多首,其中很多是为小提琴创作的。
维瓦尔第的创作与大部分巴洛克作曲家一样,为特定的演奏者和场合而创作音乐。从体裁而言,几乎包括了18世纪早期大部分形式,其中有歌剧、协奏曲、奏鸣曲、康塔塔、经文歌和清唱剧。不过,在维瓦尔第的作品中,最知名的还是他的器乐作品创作,特别是奏鸣曲与协奏曲体裁。
从1675年法国音乐家吕利在作品《能治病的爱情》中使用双簧管作为配器开始,双簧管以其优美的音色进入西方主流作曲家的创作视野,维瓦尔第也不例外,他一生创作12首双簧管协奏曲,喜欢在奏鸣曲中使用双簧管与拨弦古钢琴的组合。维瓦尔第的双簧管音乐创作更多地体现了艺术价值与意义,极大地拓展了巴洛克时期音乐创作的形式与体裁,毕竟与小提琴与大提琴相比,双簧管一直属于较为“冷门”的乐器。从他创作的音乐中可以鲜明且具体地表现出巴洛克音乐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思想与气质,可以更充分地展现巴洛克音乐时期的时代音乐风格与魅力。
三、维瓦尔第《奏鸣曲(RV.53)》的音乐创作
這是一首原为竖笛创作的教堂奏鸣曲作品,改编为双簧管演奏后对乐曲的音乐张力变化体现更为明显,特别是经过现代双簧管演绎这首作品使音乐更精致,音准也更为稳定。乐曲的乐章布局也较为明晰——慢—快—慢—快。
乐曲第Ⅰ乐章创作与作曲家其他作品音乐风格与音乐创作发展手法很相似,乐曲的前四小节运用附点节奏型与柱式和声的简单创作手法将音乐拉开帷幕,乐曲的独奏声部进入后音乐情绪温暖变得起来,独奏声部演奏的前八小节极富音乐表现力,是笔者认为本曲中最高贵、典雅的旋律。乐曲由11小节开始便很具有维瓦尔第典型音乐发展手法:(1)模进式的音乐变化发展手法;(2)有很多旋律变奏“加花”,经过音与回音的装饰手法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巴洛克音乐时期还不具有鲜明的乐曲结构布局划分,但该乐曲已经具有了“回归曲式”的明显印迹:(1)乐曲的独奏声部结束后,伴奏声部又回归到起初的乐曲开始部分,进行原样重复。2伴奏声部不仅是伴奏,它和独奏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的,尽管独奏在乐曲中经常处于主导地位。
第Ⅱ乐章整体的音乐发展更像一个大规模的展开性陈述,乐曲的前八小节将两个有动力的主体引出后,便进入大量使用模进式的十六分音符发展手法阶段。乐曲在调性上在不断进行着c小调及同名调的T-D的交替。由于旋律声部的复杂变化,此乐章在伴奏织体与和声编配上显得比较简单,特别突出的是,如本乐章6516小节的模进手法,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更稳定的节奏,旋律声部更要突出骨干音的演奏,形成特有的旋律线条。这首乐曲40小节也采用了“同头”式的回归曲式,使音乐形象更完整。
乐曲的第Ⅲ乐章的音乐形象更贴近庄严的宗教背景,音乐的速度较慢,旋律进行多以级进为主,节奏型则采用四分附点节奏,音乐材料大多以模进的形式进行发展,伴奏声部则像回声一样在不同音程关系上重复着附点音符的进行与发展,这样的音乐听起来更贴近文艺复兴宗教题材的经文歌体裁。
乐曲的Ⅳ乐章的整体音乐表情是快板(allegro),音乐情绪热烈,速度也较为欢快,有着十分欢快的音乐气氛与效果。在和声布局方面,作曲家为增强音乐气氛的渲染,大量使用带有动力化的音乐旋律行进方式。另外,旋律具有很强的舞蹈性,这也更突显了作曲家创作的民族音乐风格与气质。乐曲都在c小调上建立的,双簧管一直在完成着不间断的八分音符演奏,音乐发展的材料并不多,13小结前便交代了乐曲发展的主题,之后的音乐便是在展开性陈述与模进的发展手段下不断展开的。这一乐章的双簧管演奏需要手指更灵活与清楚的跑动,旋律线条清晰,具有很强的动力。
通过分析与实践演奏,整首乐曲的发展之所以称为维瓦尔第的经典作品大致有如下的原因:(1)具备了巴洛克器乐音乐创作的发展手法,与常用结构设计;(2)慢板乐章音乐形象庄严,音乐表述过程中具有很多加花的音乐乐句。音乐发展多以模进方式级进发展;(3)音乐发展的动力性较强,伴奏与旋律声部交替演奏主题,伴奏声部是乐曲的重要部分。
维瓦尔第的双簧管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巴洛克时期所崇尚的文化特质——人文主义精神特质,这与之前文艺复兴的音乐文化有着极强的对比与反差,尽管这样的音乐与18世纪及以后的和声与旋律进行比较起来显得还是很刻板,但是在当时的文化环境里,维瓦尔第的音乐算是“先知先觉”了。另外,维瓦尔第在创作作品时大量采用的“回归曲式”在调性与音乐材料方面,把带有结构和逻辑性的乐曲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巴洛克音乐”这样的音乐流派在当时的艺术氛围下并不受到大家的重视与关注。我们可以强烈地感觉到文艺复兴的力量古板与僵硬使当时的艺术环境迫切需要这样一股清泉来引起艺术的变革,而维瓦尔第的器乐作品就好像是这样一股改变时代的力量。维瓦尔第创作的很多器乐作品在他生活的时代并没有广为流传,他死后巴赫抄写和改编他的作品时才发现这么多器乐音乐精品一直被掩埋。正是有着这样一位伟大的作曲家所创作的12首双簧管音乐作品,才奠定了巴洛克时期双簧管音乐创作发展的地位。同时,也把维瓦尔第本人成就为历史上为双簧管乐器创作奏鸣曲与协奏曲产量最多的巴洛克时代作曲家。
参考文献:
[1]牟典鹏.浅谈“巴洛克”时期协奏曲音乐风格[J].黄河之声,2012.
[2]魏卫东,鲁冠恒.“巴洛克音乐”对双簧管艺术的影响[J].演艺科技,2011.
[3]于瑞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4]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胡贝琦.浅析巴洛克双簧管作品的特点——以“阿尔比诺尼〈d小调第二号双簧管协奏曲〉”为例[D].上海音乐学院学位论文,2017.
作者简介:鲁冠恒(1987-),男,汉族,辽宁省沈阳市,硕士,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双簧管演奏。
【关键词】巴洛克音乐;双簧管;维瓦尔第【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维瓦尔第《奏鸣曲(RV53)》原为为竖笛(recorder)创作的独奏奏鸣曲,因为竖笛与巴洛克双簧管音域大致相同,所以用双簧管演奏的版本更为流传。乐曲的音乐创作风格极富“巴洛克”时期木管音乐创作特点,从作品的音乐内容与乐章布局来看,是一首典型的教堂奏鸣曲,具有鲜明的功能性。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与理解,可以准确地把握维瓦尔第创作的十二首双簧管作品,起到对维瓦尔第乃至巴洛克音乐触类旁通的意义。
一、17世纪晚期的奏鸣曲
歌剧的产生和器乐作品的发展构成了“巴洛克”音乐时期(1600-1750)最重要的两种艺术体裁贡献。而在巴洛克晚期,器乐合奏曲的主要体裁就集中于奏鸣曲与协奏曲,奏鸣曲是一种室内乐体裁作品,协奏曲是具有较大规模的乐队作品。此时的“奏鸣曲”概念不同于我们现在熟知的奏鸣曲式概念。大约1660年开始,奏鸣曲这个名词开始被用来表示多乐章的器乐作品。奏鸣曲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两类: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通常而言,教堂奏鸣曲是由一些比较严肃的乐章组成,重要的是——乐曲不具有舞蹈因素,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演奏的顺序排列为慢—快—慢—快,第二乐章常用赋格式的模仿手法;而室内奏鸣曲则是由一些舞曲构成组曲(通常由这四种欧洲古老核心舞曲,阿拉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组成)。分析维瓦尔第创作这首《奏鸣曲》大致内容及乐章部分可得知,该首作品属于典型的具有教堂功能的奏鸣曲。另外,从该作品的编配形式及一个乐器和通奏低音的配器编制角度而言,该首作品为独奏奏鸣曲。
二、维瓦尔第的器乐曲创作及对双簧管音乐的贡献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圣马可大教堂小提琴师。维瓦尔第从小也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所以对小提琴非常了解,他一生创作的协奏曲及奏鸣曲共有500多首,其中很多是为小提琴创作的。
维瓦尔第的创作与大部分巴洛克作曲家一样,为特定的演奏者和场合而创作音乐。从体裁而言,几乎包括了18世纪早期大部分形式,其中有歌剧、协奏曲、奏鸣曲、康塔塔、经文歌和清唱剧。不过,在维瓦尔第的作品中,最知名的还是他的器乐作品创作,特别是奏鸣曲与协奏曲体裁。
从1675年法国音乐家吕利在作品《能治病的爱情》中使用双簧管作为配器开始,双簧管以其优美的音色进入西方主流作曲家的创作视野,维瓦尔第也不例外,他一生创作12首双簧管协奏曲,喜欢在奏鸣曲中使用双簧管与拨弦古钢琴的组合。维瓦尔第的双簧管音乐创作更多地体现了艺术价值与意义,极大地拓展了巴洛克时期音乐创作的形式与体裁,毕竟与小提琴与大提琴相比,双簧管一直属于较为“冷门”的乐器。从他创作的音乐中可以鲜明且具体地表现出巴洛克音乐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思想与气质,可以更充分地展现巴洛克音乐时期的时代音乐风格与魅力。
三、维瓦尔第《奏鸣曲(RV.53)》的音乐创作
這是一首原为竖笛创作的教堂奏鸣曲作品,改编为双簧管演奏后对乐曲的音乐张力变化体现更为明显,特别是经过现代双簧管演绎这首作品使音乐更精致,音准也更为稳定。乐曲的乐章布局也较为明晰——慢—快—慢—快。
乐曲第Ⅰ乐章创作与作曲家其他作品音乐风格与音乐创作发展手法很相似,乐曲的前四小节运用附点节奏型与柱式和声的简单创作手法将音乐拉开帷幕,乐曲的独奏声部进入后音乐情绪温暖变得起来,独奏声部演奏的前八小节极富音乐表现力,是笔者认为本曲中最高贵、典雅的旋律。乐曲由11小节开始便很具有维瓦尔第典型音乐发展手法:(1)模进式的音乐变化发展手法;(2)有很多旋律变奏“加花”,经过音与回音的装饰手法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巴洛克音乐时期还不具有鲜明的乐曲结构布局划分,但该乐曲已经具有了“回归曲式”的明显印迹:(1)乐曲的独奏声部结束后,伴奏声部又回归到起初的乐曲开始部分,进行原样重复。2伴奏声部不仅是伴奏,它和独奏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的,尽管独奏在乐曲中经常处于主导地位。
第Ⅱ乐章整体的音乐发展更像一个大规模的展开性陈述,乐曲的前八小节将两个有动力的主体引出后,便进入大量使用模进式的十六分音符发展手法阶段。乐曲在调性上在不断进行着c小调及同名调的T-D的交替。由于旋律声部的复杂变化,此乐章在伴奏织体与和声编配上显得比较简单,特别突出的是,如本乐章6516小节的模进手法,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更稳定的节奏,旋律声部更要突出骨干音的演奏,形成特有的旋律线条。这首乐曲40小节也采用了“同头”式的回归曲式,使音乐形象更完整。
乐曲的第Ⅲ乐章的音乐形象更贴近庄严的宗教背景,音乐的速度较慢,旋律进行多以级进为主,节奏型则采用四分附点节奏,音乐材料大多以模进的形式进行发展,伴奏声部则像回声一样在不同音程关系上重复着附点音符的进行与发展,这样的音乐听起来更贴近文艺复兴宗教题材的经文歌体裁。
乐曲的Ⅳ乐章的整体音乐表情是快板(allegro),音乐情绪热烈,速度也较为欢快,有着十分欢快的音乐气氛与效果。在和声布局方面,作曲家为增强音乐气氛的渲染,大量使用带有动力化的音乐旋律行进方式。另外,旋律具有很强的舞蹈性,这也更突显了作曲家创作的民族音乐风格与气质。乐曲都在c小调上建立的,双簧管一直在完成着不间断的八分音符演奏,音乐发展的材料并不多,13小结前便交代了乐曲发展的主题,之后的音乐便是在展开性陈述与模进的发展手段下不断展开的。这一乐章的双簧管演奏需要手指更灵活与清楚的跑动,旋律线条清晰,具有很强的动力。
通过分析与实践演奏,整首乐曲的发展之所以称为维瓦尔第的经典作品大致有如下的原因:(1)具备了巴洛克器乐音乐创作的发展手法,与常用结构设计;(2)慢板乐章音乐形象庄严,音乐表述过程中具有很多加花的音乐乐句。音乐发展多以模进方式级进发展;(3)音乐发展的动力性较强,伴奏与旋律声部交替演奏主题,伴奏声部是乐曲的重要部分。
维瓦尔第的双簧管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巴洛克时期所崇尚的文化特质——人文主义精神特质,这与之前文艺复兴的音乐文化有着极强的对比与反差,尽管这样的音乐与18世纪及以后的和声与旋律进行比较起来显得还是很刻板,但是在当时的文化环境里,维瓦尔第的音乐算是“先知先觉”了。另外,维瓦尔第在创作作品时大量采用的“回归曲式”在调性与音乐材料方面,把带有结构和逻辑性的乐曲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巴洛克音乐”这样的音乐流派在当时的艺术氛围下并不受到大家的重视与关注。我们可以强烈地感觉到文艺复兴的力量古板与僵硬使当时的艺术环境迫切需要这样一股清泉来引起艺术的变革,而维瓦尔第的器乐作品就好像是这样一股改变时代的力量。维瓦尔第创作的很多器乐作品在他生活的时代并没有广为流传,他死后巴赫抄写和改编他的作品时才发现这么多器乐音乐精品一直被掩埋。正是有着这样一位伟大的作曲家所创作的12首双簧管音乐作品,才奠定了巴洛克时期双簧管音乐创作发展的地位。同时,也把维瓦尔第本人成就为历史上为双簧管乐器创作奏鸣曲与协奏曲产量最多的巴洛克时代作曲家。
参考文献:
[1]牟典鹏.浅谈“巴洛克”时期协奏曲音乐风格[J].黄河之声,2012.
[2]魏卫东,鲁冠恒.“巴洛克音乐”对双簧管艺术的影响[J].演艺科技,2011.
[3]于瑞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4]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胡贝琦.浅析巴洛克双簧管作品的特点——以“阿尔比诺尼〈d小调第二号双簧管协奏曲〉”为例[D].上海音乐学院学位论文,2017.
作者简介:鲁冠恒(1987-),男,汉族,辽宁省沈阳市,硕士,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双簧管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