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国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发展的基本态势(以2007年为例)
1.1 参加试点的大学数量呈逐年递增之势。我国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自2001年由地处江苏南京的--东南大学等3所部属院校,首开试点先河之后,截至2007年11月,全国试点院校累计有59所,占全国107所 “211重点工程”大学中的55.14%;其中有33所属国家“985工程”大学,占全国38所“985工程”大学中的86.84%。
1.2 自主选拔的“入选考生”人数大幅增加。本研究按各大学公示的“入选考生”人数(非实际录取人数)统计,2005年全国入选考生人数为5285人,2006年为11043人,2007年为17195人,2006年和2007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08.95%和55.71%。
1.3 招生范围已达30个省市区。本研究的统计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重点大学公示的自主招生“入选考生”的范围已遍及除西藏外的全国30个省市区,其中,“入选考生”人数最多的前5个省市是: 湖北3339人,山东1762人,江苏1341人,河南1134人,上海1022人。在59所大学中,北京大学面向的省市最多,“入选考生”已涵盖全国30个省市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入选考生”则已遍及全国28个省市区。
1.4 名校的报名十分火爆。不要说清华、北大,即使是地处安徽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自主招生全国也有3000多名学子报名参加,实际“入选考生”人数为181人,入选比例约在6%以下。
2 江西省参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基本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2.1 全国各重点大学2006~2007年认定的江西省“入选考生”人数统计与分析。经本人申请、中学推荐、高校考核,2006年江西省共有255人次的考生被北京大学等34所重点高校认定具有自主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参与面占2006年53所试点大学中的64.15%;2007年有364人次考生被北京大学等42所重点高校认定具有自主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入选人数比2006年增加109人,增幅为42.75%,比全国平均增幅55.71%低12.96个百分点;参与面占2007年59所试点大学中的71.17%,比上年上升7.02个百分点;江西省2007年“入选考生”人数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在第17位(详见表3),处于中等水平,扣除江西省没有自主招生试点单位的不利影响,即按各省市考生考取地处外省市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入选考生的人数统计,江西在全国是排在第9位,处于中上位置,但与河南1134人、山东1107人、吉林631人、山西613人等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2 江西省各普通中学2006~2007年参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入选考生”人数统计与分析。2006年,江西省共有33所普通中学的考生被全国重点高校认定具有自主招生“入选考生”资格;2007年,有46所普通中学的考生被全国重点高校认定具有自主招生“入选考生”资格,比上年增加13所。两年合计有50所普通中学的考生被全国重点高校认定有“入选考生”。其中,2007年,省会城市中学10所、计161人,分别占21.74%和44.23%;地市城市中学24所、计173人,分别占52.17%、47.53%;县城中学12所、计30人,分别占26.09%、8.24%。也就是说,91.76%的“入选考生”属于省会“城市中学”和地市“城市中学”的考生,县城中学的考生仅占8.24%,乡镇中学为零。
2.3 江西省2007年“入选考生”中降分录取人数、落选人数统计与分析。
2.3.1 “入选考生”中实际需要降分录取的比例11.81%。2007年,江西省因高考成绩未上录取线需要通过自主招生优惠降分补录者实有43人,占自主招生“入选考生”总人数364人中的11.81%;这表明,总体而言,“入选考生”中实际需要降分录取的比例不大,各中学推荐和各大学自主选拔的“入选考生”,素质是很高的。
2.3.2对3所中学落选比例的统计为30.67%,表明“入选考生”仍然有较大风险。本研究统计了江西省南昌二中、临川一中、临川二中等3所中学2007年的落选人数,这3所中学共有自主招生“入选考生”75人(次),高考后实际落选23人(次),落选比例为30.67%。这也就是说: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并没有进保险箱,“入选考生”录取仍然是有较大风险的。
3 江西省应对策略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本研究预测:全国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试点改革还将会有更大发展。
3.1 充分认识全国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试点改革的重大意义
3.1.1 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创新了选拔机制。它使一些有特殊潜质、特殊创造力和一些平时成绩一贯优秀、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能通过自主招生这条新渠道,被选进心中理想的重点大学,而不因高考的单一选拔机制或偶然失误而失去机会,弥补了高考的不足,给考生增加了一次机会。
3.1.2 重要的是它更新了评价标准。在传统的观念上,“择优录取”只是择高分,谁的高考分数高,谁就优秀。而在自主招生的评价标准上,“优秀”是全方位的,它包括德、智、体、美等和个性特长等多个方面;“择优”则是在一定分数的基础上,选拔综合素质较高、有特长、有创新潜力的学生。这使人们对“择优录取”原则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3.1.3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它重视保护青少年的个性。引导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使一批有个性、有特长、有创新潜力的青少年能在进入心中理想的大学后,个性、特长和创新潜力都得到更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大学和中小学素质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3.2 采取“积极、严肃”的应对方针,使“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在江西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由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意义重大且发展迅速,并必将会成为一项新制度而长期存在下去,因此,江西省应当从长计议,采取“积极、严肃”的应对策略,尽快地和全面地适应“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新形势。
3.2.1 要积极。所谓“积极”,就是各级各方面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进行、主动参与、主动研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各方面的工作和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与挑战,尽快的、全面的、全方位的去适应“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新形势,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应对“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新形势。
3.2.2 要严肃。所谓“严肃”,就是各级各方面都要严明招生纪律、严格监督制度,严防舞弊行为,保障公平公正,坚持实事求是,全力维护自主招生的严肃性,使“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这一广大考生、教育界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江西省得到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3.3 对我省招生录取工作的建议。
3.3.1 坚持“提前投档”措施。根据教育部对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有关政策的规定:“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可将入选考生档案先于试点高校所在批次录取开始前投给有关高校”。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实施“提前投档”措施的实践表明:“提前投档”是提高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录取率极为有效的措施。为此,建议江西省高招办要长期坚持“提前投档”措施,给广大“入选考生”吃定心丸。提前投档后还未录取的考生,可在第一批和第二批志愿中继续投档和录取。
3.3.2 改进志愿填报方法。第一,在高考后的估分时间段,专给自主招生“入选考生”一次志愿填报机会(自主招生专用志愿表),并设3个平行一志愿以及“国防生”和“定向生”等志愿栏;第二,在知分知线后,再给这些考生一次志愿填报机会(同其他考生一样的志愿表),包括提前批志愿和第一批、第二批本科院校的志愿,但知分知线后填的提前批志愿,将先于估分时填的“自主招生”志愿投档,也就是说,知分知线后填的提前批志愿如果被录取,考生就自然放弃了“自主招生”的志愿。
“入选考生”填报专用志愿表的时间选在高考后的估分阶段,主要出于三种考虑:一是高考前考生的时间极为宝贵,应尽量不要耽误考生的宝贵时间;二是考生在考后估分填志愿,相对高考前填志愿而言,要更准确,这样就更方便于一部分已被多所重点大学“入选”的考生,有理性的排出志愿顺序,避免盲目的填志愿;三是考生如果估分确有把握,认定自己考得特好,也可以孔雀东南飞,放弃自主招生专用志愿的填报,在知分知线后填志愿时另外选择更理想的大学就读。
3.4 对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3.4.1 积极担负起研究、组织、指导的职责。应该看到,我国自主招生制度尽管还处在试点阶段,但它与高考统招制度之间的优势互补性也是明显的。因此,建立我国“多元化”大学入学制度,形成“高考为主、自主招生为辅,其他入学形式为补充”的大学入学制度,是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为此,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并组织中学党政组织和广大教师,从思想观念、教学内容与方法、教育评价、诚信推荐与公平公正推荐、办学理念探讨与制度建设等各方面,适应“高考为主、自主招生为辅,其他入学形式为补充”的“多元化”大学招生制度这一新的发展趋势。
3.4.2 积极担负起制度建设与监督落实的职责。虽然目前自主招生主要是在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中学的层面,仅少量的是在县城中学层面,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自主招生必将会向更多的县一级中学层面扩展。因此,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县以上中学,特别是自主招生入选考生较多的中学,率先建立诚信、公正的推荐制度,担当起诚信推荐、公正推荐的重要责任,并在全省起示范作用,使自主招生从一开始,就始终保持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3.5 对社会、尤其新闻媒体、网络与出版单位的建议。要全面、准确、及时报道自主招生信息。2007年,湖北省自主招生“入选考生”有3339人,江西省只有364人,湖北是江西的9.17倍。河南省境内没有进行自主招生试点的全国重点大学,但全省自主招生“入选考生”人数也有1134人,为江西的3.12倍。这些情况表明,江西省参与自主招生的人数,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社会、尤其新闻媒体、网络与出版方面,要全面、准确、及时报道自主招生信息,唤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唤起广大中学教师与考生的重视和参与。
参考文献
[1]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招生公示2005、2006、2007年具有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名单
[2] 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自主选拔、艺术特长生录取资格入选考生名单
[3]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入选考生名单公示
[4] 江西省教育厅,一本院校现已扩招215人[DB/OL].
[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收稿日期:2007-12-21
1.1 参加试点的大学数量呈逐年递增之势。我国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自2001年由地处江苏南京的--东南大学等3所部属院校,首开试点先河之后,截至2007年11月,全国试点院校累计有59所,占全国107所 “211重点工程”大学中的55.14%;其中有33所属国家“985工程”大学,占全国38所“985工程”大学中的86.84%。
1.2 自主选拔的“入选考生”人数大幅增加。本研究按各大学公示的“入选考生”人数(非实际录取人数)统计,2005年全国入选考生人数为5285人,2006年为11043人,2007年为17195人,2006年和2007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08.95%和55.71%。
1.3 招生范围已达30个省市区。本研究的统计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重点大学公示的自主招生“入选考生”的范围已遍及除西藏外的全国30个省市区,其中,“入选考生”人数最多的前5个省市是: 湖北3339人,山东1762人,江苏1341人,河南1134人,上海1022人。在59所大学中,北京大学面向的省市最多,“入选考生”已涵盖全国30个省市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入选考生”则已遍及全国28个省市区。
1.4 名校的报名十分火爆。不要说清华、北大,即使是地处安徽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自主招生全国也有3000多名学子报名参加,实际“入选考生”人数为181人,入选比例约在6%以下。
2 江西省参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基本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2.1 全国各重点大学2006~2007年认定的江西省“入选考生”人数统计与分析。经本人申请、中学推荐、高校考核,2006年江西省共有255人次的考生被北京大学等34所重点高校认定具有自主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参与面占2006年53所试点大学中的64.15%;2007年有364人次考生被北京大学等42所重点高校认定具有自主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入选人数比2006年增加109人,增幅为42.75%,比全国平均增幅55.71%低12.96个百分点;参与面占2007年59所试点大学中的71.17%,比上年上升7.02个百分点;江西省2007年“入选考生”人数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在第17位(详见表3),处于中等水平,扣除江西省没有自主招生试点单位的不利影响,即按各省市考生考取地处外省市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入选考生的人数统计,江西在全国是排在第9位,处于中上位置,但与河南1134人、山东1107人、吉林631人、山西613人等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2 江西省各普通中学2006~2007年参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入选考生”人数统计与分析。2006年,江西省共有33所普通中学的考生被全国重点高校认定具有自主招生“入选考生”资格;2007年,有46所普通中学的考生被全国重点高校认定具有自主招生“入选考生”资格,比上年增加13所。两年合计有50所普通中学的考生被全国重点高校认定有“入选考生”。其中,2007年,省会城市中学10所、计161人,分别占21.74%和44.23%;地市城市中学24所、计173人,分别占52.17%、47.53%;县城中学12所、计30人,分别占26.09%、8.24%。也就是说,91.76%的“入选考生”属于省会“城市中学”和地市“城市中学”的考生,县城中学的考生仅占8.24%,乡镇中学为零。
2.3 江西省2007年“入选考生”中降分录取人数、落选人数统计与分析。
2.3.1 “入选考生”中实际需要降分录取的比例11.81%。2007年,江西省因高考成绩未上录取线需要通过自主招生优惠降分补录者实有43人,占自主招生“入选考生”总人数364人中的11.81%;这表明,总体而言,“入选考生”中实际需要降分录取的比例不大,各中学推荐和各大学自主选拔的“入选考生”,素质是很高的。
2.3.2对3所中学落选比例的统计为30.67%,表明“入选考生”仍然有较大风险。本研究统计了江西省南昌二中、临川一中、临川二中等3所中学2007年的落选人数,这3所中学共有自主招生“入选考生”75人(次),高考后实际落选23人(次),落选比例为30.67%。这也就是说: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并没有进保险箱,“入选考生”录取仍然是有较大风险的。
3 江西省应对策略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本研究预测:全国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试点改革还将会有更大发展。
3.1 充分认识全国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试点改革的重大意义
3.1.1 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创新了选拔机制。它使一些有特殊潜质、特殊创造力和一些平时成绩一贯优秀、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能通过自主招生这条新渠道,被选进心中理想的重点大学,而不因高考的单一选拔机制或偶然失误而失去机会,弥补了高考的不足,给考生增加了一次机会。
3.1.2 重要的是它更新了评价标准。在传统的观念上,“择优录取”只是择高分,谁的高考分数高,谁就优秀。而在自主招生的评价标准上,“优秀”是全方位的,它包括德、智、体、美等和个性特长等多个方面;“择优”则是在一定分数的基础上,选拔综合素质较高、有特长、有创新潜力的学生。这使人们对“择优录取”原则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3.1.3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它重视保护青少年的个性。引导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使一批有个性、有特长、有创新潜力的青少年能在进入心中理想的大学后,个性、特长和创新潜力都得到更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大学和中小学素质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3.2 采取“积极、严肃”的应对方针,使“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在江西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由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意义重大且发展迅速,并必将会成为一项新制度而长期存在下去,因此,江西省应当从长计议,采取“积极、严肃”的应对策略,尽快地和全面地适应“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新形势。
3.2.1 要积极。所谓“积极”,就是各级各方面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进行、主动参与、主动研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各方面的工作和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与挑战,尽快的、全面的、全方位的去适应“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新形势,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应对“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新形势。
3.2.2 要严肃。所谓“严肃”,就是各级各方面都要严明招生纪律、严格监督制度,严防舞弊行为,保障公平公正,坚持实事求是,全力维护自主招生的严肃性,使“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这一广大考生、教育界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江西省得到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3.3 对我省招生录取工作的建议。
3.3.1 坚持“提前投档”措施。根据教育部对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有关政策的规定:“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可将入选考生档案先于试点高校所在批次录取开始前投给有关高校”。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实施“提前投档”措施的实践表明:“提前投档”是提高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录取率极为有效的措施。为此,建议江西省高招办要长期坚持“提前投档”措施,给广大“入选考生”吃定心丸。提前投档后还未录取的考生,可在第一批和第二批志愿中继续投档和录取。
3.3.2 改进志愿填报方法。第一,在高考后的估分时间段,专给自主招生“入选考生”一次志愿填报机会(自主招生专用志愿表),并设3个平行一志愿以及“国防生”和“定向生”等志愿栏;第二,在知分知线后,再给这些考生一次志愿填报机会(同其他考生一样的志愿表),包括提前批志愿和第一批、第二批本科院校的志愿,但知分知线后填的提前批志愿,将先于估分时填的“自主招生”志愿投档,也就是说,知分知线后填的提前批志愿如果被录取,考生就自然放弃了“自主招生”的志愿。
“入选考生”填报专用志愿表的时间选在高考后的估分阶段,主要出于三种考虑:一是高考前考生的时间极为宝贵,应尽量不要耽误考生的宝贵时间;二是考生在考后估分填志愿,相对高考前填志愿而言,要更准确,这样就更方便于一部分已被多所重点大学“入选”的考生,有理性的排出志愿顺序,避免盲目的填志愿;三是考生如果估分确有把握,认定自己考得特好,也可以孔雀东南飞,放弃自主招生专用志愿的填报,在知分知线后填志愿时另外选择更理想的大学就读。
3.4 对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3.4.1 积极担负起研究、组织、指导的职责。应该看到,我国自主招生制度尽管还处在试点阶段,但它与高考统招制度之间的优势互补性也是明显的。因此,建立我国“多元化”大学入学制度,形成“高考为主、自主招生为辅,其他入学形式为补充”的大学入学制度,是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为此,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并组织中学党政组织和广大教师,从思想观念、教学内容与方法、教育评价、诚信推荐与公平公正推荐、办学理念探讨与制度建设等各方面,适应“高考为主、自主招生为辅,其他入学形式为补充”的“多元化”大学招生制度这一新的发展趋势。
3.4.2 积极担负起制度建设与监督落实的职责。虽然目前自主招生主要是在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中学的层面,仅少量的是在县城中学层面,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自主招生必将会向更多的县一级中学层面扩展。因此,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县以上中学,特别是自主招生入选考生较多的中学,率先建立诚信、公正的推荐制度,担当起诚信推荐、公正推荐的重要责任,并在全省起示范作用,使自主招生从一开始,就始终保持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3.5 对社会、尤其新闻媒体、网络与出版单位的建议。要全面、准确、及时报道自主招生信息。2007年,湖北省自主招生“入选考生”有3339人,江西省只有364人,湖北是江西的9.17倍。河南省境内没有进行自主招生试点的全国重点大学,但全省自主招生“入选考生”人数也有1134人,为江西的3.12倍。这些情况表明,江西省参与自主招生的人数,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社会、尤其新闻媒体、网络与出版方面,要全面、准确、及时报道自主招生信息,唤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唤起广大中学教师与考生的重视和参与。
参考文献
[1]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招生公示2005、2006、2007年具有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名单
[2] 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自主选拔、艺术特长生录取资格入选考生名单
[3]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入选考生名单公示
[4] 江西省教育厅,一本院校现已扩招215人[DB/OL].
[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收稿日期:200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