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改革 创新探索“上海经验”

来源 :上海人大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er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是上海法院攻坚克难,不断取得突破的一年。在案件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全市法院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力做好审判工作,积极推进司法改革,创新举措破解“执行难”,加强信息化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蹄疾步稳 不断深化司法改革
  三年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上海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拉开帷幕。上海高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担负着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破冰探路的重任。此后,改革试点工作在上海全市法院全面推开,司法体制改革得到不断深化,一批又一批的重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司法责任制、人员分类管理、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等工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据悉,随着司法责任制和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目前,上海全市法院直接由独任法官、合议庭裁判的案件为99.9%,提交审委会讨论案件的比例为0.1%,院、庭长办案已成为常态。今年1-11月,全市法院的院、庭长办案共计11万件,同比上升20.8%。同时,一线审判力量进一步得到充实,上海法院入额法官总数占总编制数的占比已经达到29.33%,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的比例从改革前的1:0.75变为1:1.7,人员配置更加合理。
  而在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试点工作方面,笔者了解到,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试点的公告》,2016年7月1日起,上海铁路运输法院新增管辖原由静安、虹口、普陀、长宁区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行政案件,以及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的其他一审行政案件。此举系上海法院继2014年底成立上海三中院之后在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上迈出的又一坚实一步。
  试点工作开始以后,上铁法院多次召开座谈会,对行政审判的改革目标、理念作风、审判技能、法院与行政机关的良性互动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并确定了“一个核心、三个驱动”的工作思路,即以“统一理念共识”为核心,以“塑造中立、亲民的审判作风”“以庭审规范化推动庭审实质化”“健全适应集中管辖要求的审判工作机制”为三轮驱动。
  为更好地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机制,目前,上铁法院正在不断加强适法统一工作,规范诉讼调解规程、调解笔录模版、文书模版,并加强专家智库和数据库等建设,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自2016年8月行政案件实质性审理工作全面开展以来,该院共审结行政案件266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4.94%,其中以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的有111件,和解率达46%。
  内外聚力 重拳出击破解“执行难”
  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并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
  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上海高院将解决执行难列为2016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确立了“以推进执行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破解‘执行难’的工作思路和‘一年大见成效、两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将上海打造成执行环境最好、执行效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的工作目标,一手抓执行体制机制改革,一手抓破解“执行难”专项治理,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法治的公平、正义、权威。
  向“执行难”问题全面宣战8个月以来,上海法院在破解“执行难”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6年1-11月,上海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12.02余万件,同比增长8.7%;执结11.7万件,同比增长7.6%;实际执行率62.16%,同比增加6.7%,收结案数、实际执行率、执行到位标的额等均有较大增长。
  随着执行机制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今年7月,上海一中院、二中院相继成立执行裁判庭,上海法院执行工作裁执分离改革正式启动。10月,原上海高院执行局副局长汤兵生被任命为上海高院执行裁判庭庭长,成为上海法院推进审执分离改革后的首任高院执行裁判庭庭长。
  执行裁判庭的设立,标志着上海法院执行工作从体制上实现了“裁执分离”,对于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解决“执行难”问题具有关键性、基础性作用。笔者了解到,上海在实施“裁执分离”改革中,除了分设机构之外,还确定了61项执行实施权和47项执行裁决权,用权力清单的方式完善裁执相互制约与协调的工作机制。
  裁执分离的同时,上海法院也高度重视执行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出创新举措。在上海高院执行指挥中心里,刚建成的“执行大数据管理系统”格外引人注目,该系统不仅可以自动生成执行数据,还实现了全程网上流转、网上审批、重要节点和实时预警的提示,以及执行质效管理等100余项功能。此外,上海高院今年还开通了上海法院执行案款管理系统——“e号通”,实行“一案一人一号”,具有自动推送信息、自动分配账号、自动生成文书等多项功能。这些举措体现了为民、便民、利民、公开、公正、透明的司法理念,有助于司法公开的进一步深化,也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上海高院院长崔亚东表示:“目前,上海法院的破解‘执行难’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对外,以执行大数据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快速执行联动机制已经基本建成,使‘老赖’无处遁形。对内,以优化执行权力配置为核心内容的执行体制机制改革也已基本成型,一大批配套的机制和制度创新出台。”
  用好大数据 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信息化建设和司法改革是司法职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信息化是人民法院又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周强在2015年7月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表示。
  得数据者得未来,司法大数据资源也是人民法院发展的战略资源。
  根据最高法院的部署要求,上海高院坚持“科技强院”的方针,以“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理念为指导,在“网络法院、阳光法院、移动法院”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设“数据法院、智慧法院”,并研究制定了上海高院信息化建设的新三年规划——“数据法院”建设发展规划(2017-2019),努力实现“智慧法院”目标,提升上海法院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数据本身没有什么意义,要把数据转化成知识,再把知识转化成智慧。”上海高院副院长郭伟清介绍,单纯客观记录司法工作的原生态数据并不能称为“司法大数据库”,关键在于能否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将其按照不同的主题集合起来。对此,上海高院大力推进法官办案智能化辅助系统建设,为法官提供精细化、智能化的服务,同时为提升法院管理效率,建立了“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质效管理”“队伍业绩管理”等应用系统。在司法决策方面,运用“法官业绩评价”“案件权重”等系统对200多项指标、10万多条信息项进行数据分析和研判,促进法院工作的科学化开展。
  作为“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类型的有益补充,上海司法智库学会也于今年12月正式成立。
  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司法智库学会,它整合了上海各级法院现有的政策研究、信息化建设、教育培训、对外交流、法治宣传、舆论引导等司法智力资源,选题范围十分广泛,既涉及法治国家与政治制度、司法改革与经济社会法治规律、法律与文化、依法治国与生态环境、法治中国与国际社会等多项关系,同时结合当前治国理政、全球治理、国家主权维护等热点问题。
  据介绍,司法智库的一大研究成果,是参与了上海司法公信力评估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制定。上海高院与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社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组建跨学科、跨部门、跨单位的专业课题小组,采取法院内部指标评估和外部民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司法公信力评估工作,于今年10月27日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个由法院独立发布的司法公信力指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指数(试行)》。
  “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将上海法院智库建设成为定位清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司法智库。”崔亚东在首届新型司法智库建设理论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
其他文献
服务和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海洋强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四个中心建设”、“自贸区建设”战略推进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对涉外商事审判工作不断提出新的挑战。9月19日,上海高院召开上海法院涉外涉澳台商事审判新闻发布会,上海高院副院长陈亚娟、民二庭庭长潘云波分别介绍了上海法院近5年来涉外涉澳台商事案件的审判情况及十大典型案例。  案件呈现“三多”趋势 
期刊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所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所承载的新的责任使命、所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以及推
期刊
2016年12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薛潮副主任带领市人大内司委来到上海著名的大型居住区——中远两湾城的330号楼,实地调研居民楼开展楼组自治的成功经验。330号的楼组长和居民介绍了私人筹资安装“梯控”、制定文明公约解决群租、自己出资装修大堂和楼道、创建温馨和谐文明楼组的经验和感人故事,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在此之前,薛潮副主任一行已经到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洛善居委会和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紫荆“三会苑”自治家园
期刊
此次选举,全市16个区县和109个乡镇共选出区人大代表4519名;乡镇人大代表8062名。  一、选民登记和选举投票情况  全市区人大代表选举选民登记数为1082.35万人,比2011年增加1.37万人,占本市18周岁以上户籍人口数的84.63%,比2011年提高0.17%。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投票的选民人数为1037.61万人,比2011年增加1.60万人,参选率为95.87%,比2011年提高0
期刊
履职感言:  五年的代表履职点点滴滴浮现于我的脑海,心中有无限感慨。以前没当人大代表,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刚刚当上人大代表,又担心自己做不好;如今五年的代表生涯即将划上句号,我为自己能为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发挥作用而自豪。当代表,是有期限的,而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参与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是长期的责任,为此,我将持续努力。  时间追溯到2011年,那一年,李娜娜有幸被选举为闵行区第五届人大代表。回想当时的心情,
期刊
在过去的一年里,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强化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健全服务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和改进代表工作,努力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是增强人大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代表工作部门的首要任务。在过去的一年里,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强化代表履职能力
期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要“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和“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在2016年全国人代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上海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执行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也是要求“两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重点推进地区之一。  长期以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对破解执行难工作高度重视。早在2011年9月,常委会在
期刊
“十三五”及更长时期,是上海全面深化改革、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做好上海地方立法工作的重要遵循。本次课题研究,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十三五”及更长时期为研究时段,以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为依据,以超大型城市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以前瞻性为标尺,以立法需求为落脚点,努力把握上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建设、
期刊
根据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2016年工作要点安排,今年9月至11月,委员会先后赴市农委及浦东、金山、奉贤、嘉定、宝山、松江、闵行等7个区20多个镇村,调研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情况。总体来看,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推进有力,进展顺利,依法维护了农民合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在全面推进的同时,还需要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  一、基本情况  从调研情况来看,本市
期刊
11月15日至12月6日,465人次市人大代表和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围绕食品安全工作、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城市民族工作、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等7个主题共10个项目内容分12路实地视察16个企事业单位和地区,听取“一府两院”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并进行座谈交流。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本次集中视察一改以往做法,作了“三改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