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中不能缺少这些本色的东西,即“读﹑疑、品、诵、延”。本色的课堂追求的不一定是语言的诗意,但一定是思维的灵动,情感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关键词】读 疑 品 诵 延
如何让语文课堂既不沉闷,也不华而不实呢?实践中我发现,语文课堂中不能缺少这些本色的东西,即“读﹑疑、品、诵、延”。本色的课堂也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读。可以是教师的示范朗读,也可以是学生的朗读。朗读是入情的最好方式。作品内喜怒哀乐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节奏,可以通过朗读而清楚地显现,可借以加深体会,增进理解。动情的朗读能感染课堂上的每一个人,能带给学生愉悦和享受。对大部分文章的整体感知,我采取学生不带问题地听老师朗读,读后谈自己感受的方法。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会产生一种震撼学生心灵的力量,往往能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对文本的思索和感悟之中。例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我有意将轮船被撞后,船长哈尔威与轮机长的对话朗读得急促有力,很好地体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与船长的临危不乱,关注弱者的品质。全班同学凝神屏息,深受感染。这种独特的朗读,才激起学生的新奇,进而融进特定的场景、氛围,学生才能被深深感染,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
二、疑。即在读中质疑。宋代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质疑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学生在与文本,与作者交流的时候自然会發现许多的问题。课堂上,我将着力点放在调动学生把长文读精,把薄文读厚,激活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更多、更精彩的思维火花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质疑——说出自己对文章的困惑,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质疑、释疑达到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品。即以师生互动为主的品析讨论,揣摩妙点。字、词、句、段、选材、结构、写法等都可作为品味、研读的重点。品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是对文章情感的深层次体验。如教学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时,让学生从文中选择印象最深刻的语句,结合文本用心体验,用情解读,也可以提出问题。
生:我找的语句是:“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它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我”的心灵充分地自由,不受约束,任意地遨游于自己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感受到了这蔚蓝的王国是充分自由的。
生:我要提一个问题:小船在海上“漂流”应该用三点水的“漂”,课文中为什么要用风字旁的“飘”呢?
生:我认为用风字旁的“飘”更能体现出人们的随心所欲,换成三点水的“漂”不能很好地表现出这一点。风字旁的“飘”体现出在整个空间中的随心所欲。
生:我觉得“飘”字表现出小船在微波中飘荡时轻盈的姿态,同时也更好地表现作者心中的愉快心情。
师:不错,文中的“飘”字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小船在海上的自由、轻盈,不受任何限制,将自由快乐写到了极致。
四、诵。即积累背诵。著名学者程千帆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看似笨拙,实则巧妙。”我认为好的文章不熟背实在可惜,于是就常常与学生一起寻找背诵方法,采取激励措施,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美文美段,以增加文学积淀。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清“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层次脉络之后,背来极易。又如《老山界》背“半夜里,忽然醒来……”一段,分所感(触觉)、所见(视觉)、所闻(听觉)这三个着眼点来背,都会使看似繁杂的材料变得清晰明了起来。
五、延。即对文本内容的延伸、提升。课堂延伸得好,往往能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如学完《论美》后,我让学生对美的感悟写一句关于美的格言,写一首关于美的小诗,或者写一段关于美的随笔。有的学生写:“美无处不在,只要用我们的心灵去体会,去感受,我们就能领略无穷无尽的美:春天,小草破土而出,那是一种生命萌动的美;冬季,白雪覆盖大地,那是一种素净纯朴的美。”有的说:“美无处不在,它等待着我们一起去发现和感悟。”还有的感悟到:“妈妈的唠叨是美,爸爸的叮嘱是美,老师的安慰是美,同学的提醒是美。”学生的回答告诉我,他们对美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
【关键词】读 疑 品 诵 延
如何让语文课堂既不沉闷,也不华而不实呢?实践中我发现,语文课堂中不能缺少这些本色的东西,即“读﹑疑、品、诵、延”。本色的课堂也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读。可以是教师的示范朗读,也可以是学生的朗读。朗读是入情的最好方式。作品内喜怒哀乐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节奏,可以通过朗读而清楚地显现,可借以加深体会,增进理解。动情的朗读能感染课堂上的每一个人,能带给学生愉悦和享受。对大部分文章的整体感知,我采取学生不带问题地听老师朗读,读后谈自己感受的方法。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会产生一种震撼学生心灵的力量,往往能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对文本的思索和感悟之中。例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我有意将轮船被撞后,船长哈尔威与轮机长的对话朗读得急促有力,很好地体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与船长的临危不乱,关注弱者的品质。全班同学凝神屏息,深受感染。这种独特的朗读,才激起学生的新奇,进而融进特定的场景、氛围,学生才能被深深感染,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
二、疑。即在读中质疑。宋代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质疑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学生在与文本,与作者交流的时候自然会發现许多的问题。课堂上,我将着力点放在调动学生把长文读精,把薄文读厚,激活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更多、更精彩的思维火花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质疑——说出自己对文章的困惑,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质疑、释疑达到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品。即以师生互动为主的品析讨论,揣摩妙点。字、词、句、段、选材、结构、写法等都可作为品味、研读的重点。品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是对文章情感的深层次体验。如教学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时,让学生从文中选择印象最深刻的语句,结合文本用心体验,用情解读,也可以提出问题。
生:我找的语句是:“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它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我”的心灵充分地自由,不受约束,任意地遨游于自己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感受到了这蔚蓝的王国是充分自由的。
生:我要提一个问题:小船在海上“漂流”应该用三点水的“漂”,课文中为什么要用风字旁的“飘”呢?
生:我认为用风字旁的“飘”更能体现出人们的随心所欲,换成三点水的“漂”不能很好地表现出这一点。风字旁的“飘”体现出在整个空间中的随心所欲。
生:我觉得“飘”字表现出小船在微波中飘荡时轻盈的姿态,同时也更好地表现作者心中的愉快心情。
师:不错,文中的“飘”字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小船在海上的自由、轻盈,不受任何限制,将自由快乐写到了极致。
四、诵。即积累背诵。著名学者程千帆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看似笨拙,实则巧妙。”我认为好的文章不熟背实在可惜,于是就常常与学生一起寻找背诵方法,采取激励措施,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美文美段,以增加文学积淀。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清“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层次脉络之后,背来极易。又如《老山界》背“半夜里,忽然醒来……”一段,分所感(触觉)、所见(视觉)、所闻(听觉)这三个着眼点来背,都会使看似繁杂的材料变得清晰明了起来。
五、延。即对文本内容的延伸、提升。课堂延伸得好,往往能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如学完《论美》后,我让学生对美的感悟写一句关于美的格言,写一首关于美的小诗,或者写一段关于美的随笔。有的学生写:“美无处不在,只要用我们的心灵去体会,去感受,我们就能领略无穷无尽的美:春天,小草破土而出,那是一种生命萌动的美;冬季,白雪覆盖大地,那是一种素净纯朴的美。”有的说:“美无处不在,它等待着我们一起去发现和感悟。”还有的感悟到:“妈妈的唠叨是美,爸爸的叮嘱是美,老师的安慰是美,同学的提醒是美。”学生的回答告诉我,他们对美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