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公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公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公路设计;交通安全;因素;几何线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公路设计除了要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公路的基本功能以及公路建设的经济性外,交通安会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十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同时公路交通安全状况却不容乐观。在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闪素中,公路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将对公路没计中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闪素进行分析。
一、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公路几何线形设计要考虑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两种线形以及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还要注意视距的畅通等等。确定公路几何线形时,在考虑地形、地物、土地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因素时,要充分利用公路幾何组成部分的合理尺寸和线形组合,从施工、养护、经济、交通运行等角度出发,保证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线形的好坏,对交通流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公路线形不合理,则会降低公路通行能力,造成运输者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更不能容忍的是会诱发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
二、公路设计基本情况
2.1一般二级公路线形设计时速为每小时AO公里或60公里,实际行车时,小型客车可以超出设计时速。目前,路线设计是按照路线设计的时速计算路线的曲率最小半径,包括设计的超高和加宽都是按照这一指标计算。根据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状况,想完全改变路线提高行车速度是不可能的。
2.2路基高度是路基形成的基本保障,路基高度高,有利于排水使路基的潮湿程度改变.有利于路而的使用年限.通过山区时,路基高度往往大于6米,这时行车就有凌空感,这样就应设置防护物,改善行车感觉,保证行车的安全。
2.3路面的防滑程度,目前我国大部分路面使用的是沥青路面,新建成的沥青路面防滑性能都比较好,但经过一段时间行车和天然老化,沥青路面的防滑性能就逐渐减小,这样对行车时的制动距离就有所改变。
2.4交通安全设施的完善程度不同,有的一些地方公路,由于资金关系会少设立交通安全标志,或设立的不全面,将会造成司机的心理麻痹大意。比如,有些地方公路急转弯或过水路面没有明显的标志对路线不熟的司机来讲,就有可能出现意外交通安全事故。
三、公路设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
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仅是由交通系统中某一个环节的失调所致,而通常是两个或多个因素失调的综合体现。仅仅将事故的原因归结为人的因素是不客观的,公路路线设计因素在交通事故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1视距。道路提供给驾驶人员的视野和视距是最重要的安全因素。良好的视距不仅能够保证驾驶员正确判断道路的行车环境,决定正确的驾驶行为,而且决定了驾驶行为的有效操作时间。行车时注视的位置是在车道的前进中心线上,其目高是以车体低的小客车为标准。在设计中经常用到的有停车视距、超车视距和会车视距。《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了不同道路等级的视距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在引用时仍然有欠缺:我国混合车流中,小汽车的比例及数量在逐渐增加、小客车的全高有所降低;我国驾驶员的身高普遍比较矮,这些因素与视距和设计速度有密切关系:再有,我国驾驶员对速度的守法意识比国外发达国家要差得多,所以规范中所确定的视距值比较保守。双车道公路的行车特征是超车时经常要占用对向车道,为保证行车安全,规范规定:双车道公路应间隔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但对于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的比例、设置形式并没有严格界定。设计中应该注意沿线视野和视距要满足道路条件允许超速情况下行车视距和行车净空的要求;双车道公路超车路段长度占路段总长度之比,应该满足通行能力、通行舒适性、通行速度基本连续以及驾驶习惯等要求;对于不能满足视距的地方必须设立交通标志或采取强制分道行驶或减速的措施。
3.2平面线形。平面线形设置是否合理与驾驶员的心理、视觉和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选用曲线半径时,应注意前后线形的协调。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将车辆速度设计成为车辆在该路段上的自由行驶车速,因为长直线或线形较好路段,驾驶员难以控制到设计车速,一般行驶车速要比设计车速高,所以在连接长直线的曲线段不能采用最小圆曲线半径。从地形条件好的区段进入地形条件较差区段时,曲线的技术指标应逐渐过渡,防止突变。设计中应该注意,当道路条件与交通环境较好时,驾驶员有可能以大于设计行车速度的速度行驶,平曲线半径要能与实际行驶车速相适应:回旋线参数A的选用要符合允许的最大离心加速度变化要求:连续多个平曲线路段曲线半径的变化要建立在速度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当地形地物条件受到限制而采取了极限半径时,应同步设计相应的安全措施。
3.3纵断面线形。道路的纵断面线形不仅决定着视距,而且决定着汽车动力性能的发挥。多数长、大纵坡都是事故易发路段,对载重汽车、功率小的汽车、超载汽车的行驶均有影响,上坡会使车速减慢,妨碍后续到达的快速车辆,使超车需求增多,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动力性能较好的车辆行驶。由于动力性能较好的车辆无法忍受低速,往往会在视距、道路、通行条件不允许的路段强行超车或会车,增加下行车的制动次数,使安全性降低;而连续下坡会使刹车过热,制动效能减弱,更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规范对连续上坡和连续下坡路段的平均纵坡进行了限制,同时建议连续上坡路段对载重车辆速度影响到一定程度时宜设置爬坡车道。但是规范对长、大纵坡路段的路肩宽度和紧急停车带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3.4平纵组合。行车安全性的高低与不同线形之间的组合应该协调,不良的线形组合往往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如在长直线上设置陡坡,当汽车在长直线上行驶时,司机容易高速驾驶汽车,加之设置陡坡,汽车的行驶速度会远远高于计算行车速度,这样极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短直线介于两个同向弯曲的圆曲线之间形成所谓的“断背”曲线,这种道路线形容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把短直线看成是反向曲线,而发生操作错误,酿成事故。在直线路段的凹形纵断面路段上,驾驶员位于下坡段看对面的上坡段,容易产生错觉,把上坡的坡度看得比实际的坡度大,这时驾驶员就有可能采取加速以便冲上对面的上坡路段,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急转弯的平曲线,前者会因视线小于停车视距而导致急打方向盘,后者在超出汽车设计车速的地方仍然要急打方向盘,这样做都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平曲线内若纵断面反复凹凸,就形成只能看见脚下和前面,而看不见中间凹陷的线形,因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转弯半径较小的平曲线与陡坡组合在一起时,则会使事故剧增。故对平纵组合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设计合成坡度应该注意不设计急弯和陡坡相重叠的线形:平竖曲线重叠时,平曲线应该稍长于竖曲线,做到平包竖;凸形竖曲线顶部和凹形竖曲线底部不应设计小半径平曲线,若接近极限值应考虑在小半径平曲线上设置较大高度的导向设施以弥补视距不足:凸形竖曲线顶部和凹形竖曲线底部应防止出现反向平曲线的拐点:直线上的纵断面线形要防止出现驼峰、暗凹、跳跃等使驾驶员视线中断的线形。曲线超高值要与计算车速、曲线半径、路面类型及气候条件取得力学上的平衡。
结束语
交通安全的改善不能只靠言语文字能做到,还要靠广大交通人去维系。总结以前经验,展望未来前景,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公路建设也正朝着更新更好的局面在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景宇.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J].交通标准化,2011(z1):32—335
[2]徐赛妃.行车安全影响因素道路改善设计对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2):96—98
[3]刘运通.道路交通安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行业标准.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s].JTG/TB05--2004,2004
关键词公路设计;交通安全;因素;几何线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公路设计除了要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公路的基本功能以及公路建设的经济性外,交通安会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十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同时公路交通安全状况却不容乐观。在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闪素中,公路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将对公路没计中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闪素进行分析。
一、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公路几何线形设计要考虑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两种线形以及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还要注意视距的畅通等等。确定公路几何线形时,在考虑地形、地物、土地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因素时,要充分利用公路幾何组成部分的合理尺寸和线形组合,从施工、养护、经济、交通运行等角度出发,保证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线形的好坏,对交通流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公路线形不合理,则会降低公路通行能力,造成运输者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更不能容忍的是会诱发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
二、公路设计基本情况
2.1一般二级公路线形设计时速为每小时AO公里或60公里,实际行车时,小型客车可以超出设计时速。目前,路线设计是按照路线设计的时速计算路线的曲率最小半径,包括设计的超高和加宽都是按照这一指标计算。根据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状况,想完全改变路线提高行车速度是不可能的。
2.2路基高度是路基形成的基本保障,路基高度高,有利于排水使路基的潮湿程度改变.有利于路而的使用年限.通过山区时,路基高度往往大于6米,这时行车就有凌空感,这样就应设置防护物,改善行车感觉,保证行车的安全。
2.3路面的防滑程度,目前我国大部分路面使用的是沥青路面,新建成的沥青路面防滑性能都比较好,但经过一段时间行车和天然老化,沥青路面的防滑性能就逐渐减小,这样对行车时的制动距离就有所改变。
2.4交通安全设施的完善程度不同,有的一些地方公路,由于资金关系会少设立交通安全标志,或设立的不全面,将会造成司机的心理麻痹大意。比如,有些地方公路急转弯或过水路面没有明显的标志对路线不熟的司机来讲,就有可能出现意外交通安全事故。
三、公路设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
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仅是由交通系统中某一个环节的失调所致,而通常是两个或多个因素失调的综合体现。仅仅将事故的原因归结为人的因素是不客观的,公路路线设计因素在交通事故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1视距。道路提供给驾驶人员的视野和视距是最重要的安全因素。良好的视距不仅能够保证驾驶员正确判断道路的行车环境,决定正确的驾驶行为,而且决定了驾驶行为的有效操作时间。行车时注视的位置是在车道的前进中心线上,其目高是以车体低的小客车为标准。在设计中经常用到的有停车视距、超车视距和会车视距。《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了不同道路等级的视距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在引用时仍然有欠缺:我国混合车流中,小汽车的比例及数量在逐渐增加、小客车的全高有所降低;我国驾驶员的身高普遍比较矮,这些因素与视距和设计速度有密切关系:再有,我国驾驶员对速度的守法意识比国外发达国家要差得多,所以规范中所确定的视距值比较保守。双车道公路的行车特征是超车时经常要占用对向车道,为保证行车安全,规范规定:双车道公路应间隔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但对于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的比例、设置形式并没有严格界定。设计中应该注意沿线视野和视距要满足道路条件允许超速情况下行车视距和行车净空的要求;双车道公路超车路段长度占路段总长度之比,应该满足通行能力、通行舒适性、通行速度基本连续以及驾驶习惯等要求;对于不能满足视距的地方必须设立交通标志或采取强制分道行驶或减速的措施。
3.2平面线形。平面线形设置是否合理与驾驶员的心理、视觉和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选用曲线半径时,应注意前后线形的协调。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将车辆速度设计成为车辆在该路段上的自由行驶车速,因为长直线或线形较好路段,驾驶员难以控制到设计车速,一般行驶车速要比设计车速高,所以在连接长直线的曲线段不能采用最小圆曲线半径。从地形条件好的区段进入地形条件较差区段时,曲线的技术指标应逐渐过渡,防止突变。设计中应该注意,当道路条件与交通环境较好时,驾驶员有可能以大于设计行车速度的速度行驶,平曲线半径要能与实际行驶车速相适应:回旋线参数A的选用要符合允许的最大离心加速度变化要求:连续多个平曲线路段曲线半径的变化要建立在速度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当地形地物条件受到限制而采取了极限半径时,应同步设计相应的安全措施。
3.3纵断面线形。道路的纵断面线形不仅决定着视距,而且决定着汽车动力性能的发挥。多数长、大纵坡都是事故易发路段,对载重汽车、功率小的汽车、超载汽车的行驶均有影响,上坡会使车速减慢,妨碍后续到达的快速车辆,使超车需求增多,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动力性能较好的车辆行驶。由于动力性能较好的车辆无法忍受低速,往往会在视距、道路、通行条件不允许的路段强行超车或会车,增加下行车的制动次数,使安全性降低;而连续下坡会使刹车过热,制动效能减弱,更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规范对连续上坡和连续下坡路段的平均纵坡进行了限制,同时建议连续上坡路段对载重车辆速度影响到一定程度时宜设置爬坡车道。但是规范对长、大纵坡路段的路肩宽度和紧急停车带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3.4平纵组合。行车安全性的高低与不同线形之间的组合应该协调,不良的线形组合往往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如在长直线上设置陡坡,当汽车在长直线上行驶时,司机容易高速驾驶汽车,加之设置陡坡,汽车的行驶速度会远远高于计算行车速度,这样极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短直线介于两个同向弯曲的圆曲线之间形成所谓的“断背”曲线,这种道路线形容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把短直线看成是反向曲线,而发生操作错误,酿成事故。在直线路段的凹形纵断面路段上,驾驶员位于下坡段看对面的上坡段,容易产生错觉,把上坡的坡度看得比实际的坡度大,这时驾驶员就有可能采取加速以便冲上对面的上坡路段,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急转弯的平曲线,前者会因视线小于停车视距而导致急打方向盘,后者在超出汽车设计车速的地方仍然要急打方向盘,这样做都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平曲线内若纵断面反复凹凸,就形成只能看见脚下和前面,而看不见中间凹陷的线形,因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转弯半径较小的平曲线与陡坡组合在一起时,则会使事故剧增。故对平纵组合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设计合成坡度应该注意不设计急弯和陡坡相重叠的线形:平竖曲线重叠时,平曲线应该稍长于竖曲线,做到平包竖;凸形竖曲线顶部和凹形竖曲线底部不应设计小半径平曲线,若接近极限值应考虑在小半径平曲线上设置较大高度的导向设施以弥补视距不足:凸形竖曲线顶部和凹形竖曲线底部应防止出现反向平曲线的拐点:直线上的纵断面线形要防止出现驼峰、暗凹、跳跃等使驾驶员视线中断的线形。曲线超高值要与计算车速、曲线半径、路面类型及气候条件取得力学上的平衡。
结束语
交通安全的改善不能只靠言语文字能做到,还要靠广大交通人去维系。总结以前经验,展望未来前景,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公路建设也正朝着更新更好的局面在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景宇.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J].交通标准化,2011(z1):32—335
[2]徐赛妃.行车安全影响因素道路改善设计对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2):96—98
[3]刘运通.道路交通安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行业标准.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s].JTG/TB05--2004,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