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邓铁涛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若喝过“邓老凉茶”,对他的形象一定不会陌生——凉茶罐上那位身穿西服、戴细框眼镜、面带微笑的老人,就是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一生献身中医药事业70余载。他仁心仁术,融古贯今,继承、创新了中医理论学说,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生传承中医薪火
  在中医界,能被称得上“老”的都是顶级“大咖”,而邓老更是广东人的“宝贝”。他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全国首届、广东首位国医大师。
  行医御药70多年,邓老一直精心研究中医理论,极力主张“伤寒”“温病”统一辨证论治,为中医诊断学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新的见解。2000年,全国中医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局,他振臂一呼,带头示范,号召全国名中医来广东带徒,传承中医薪火。
  临危受命,找出SARS“元凶”
  “非典”时期,邓老临危受命担任国家中医专家组组长。当时,对SARS的致病元凶到底是什么,一时难有定论。邓老勇敢而自信地站出来说,SARS是温病的一种,中医治疗温病历史悠久,用中医药可以治好SARS。
  随后,他带领团队撰写中医防治“非典”的文章,并把诊治的典型病案也附在后面。这是当时我国发表的第一篇中医治疗“非典”的文章,影响非常大。最终,中医力量介入了“非典”防治中。他所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典”时共收治了58例病人,取得了“三个零”的成绩:病人“零转院”“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四养”秘诀最重养德
  享年103岁的邓老生前的养生秘诀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他看来,精神的养生比物质的养生更重要。據了解,邓老的养生之道可概括为:养德、养心、养脾胃和养肾。
  邓老说,养生必先养心,养心必先养德。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可使人心胸豁达,性情开朗,心态平和,从而使人体气机调和、气血畅达,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延年益寿。
  其次是养心。心是“一身之主”,心强健,人体各脏腑才能健康正常,调神即养心。邓老主张“以动促静”。静心、静坐可以使全身放松,代谢减慢,促进机体自我修复能力。
  再是养脾胃。饮食有节,食不过饱,七分饱即可。邓老推崇“杂食”,吃杂不宜偏,尽可能吸收丰富的微量元素。
  接着是养肾。午间散步,采阳助肾,早上6-10时晒太阳有助于活血化瘀,下午四、五时晒太阳有助于补钙。
  此外,邓老还十分注重身体锻炼。邓老生前每天下午定时散步,早上必练“八段锦”,一练就是几十年。
其他文献
日常多吃水果,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服药前后请不要吃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一些化合物与生物碱,这些物质可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作用发生改变。人们常用的降血脂药、抗生素、安眠药、咖啡因、抗过敏药等,均可能与某些水果中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药物失效,甚至使药物产生强烈的毒副作用。  专家提醒,服药前后30分钟内,请不要吃水果,如果吃了水果,则30分钟后再吃药,这时吃下去的水果对药物代谢便沒什么影响
期刊
营养上的最高境界是均衡营养,就是各种营养成分都应当按照一定的比例摄取以满足健康需要。除了常见的主食、牛奶、鸡蛋组合,肉类、蔬菜、水果、坚果最好也有一些。不得不吃零食的话,办公室里准备一些可即食的燕麦,每天带一个苹果,桌上放一罐巴旦木。  零食什么时候吃?  我们一般建议少食多餐,一天5餐对于控制血糖、保护肠胃都比较有益,上午、下午、睡前都可以吃一些零食。至于吃什么,跟正餐以及生活状态有关。一般早餐
期刊
蘑菇味道鲜美,珍贵的野山菌更是身价不菲,那么,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蘑菇到底价值几何呢?  蘑菇中的蛋白质并不高  蘑菇在口感上与肉类很像,以至于让我们有一种错觉——蘑菇就是蛋白质构成的。实际上,鲜蘑菇中的蛋白质含量通常不会超过5%,并且野生的和种植的均是如此。  鲜蘑菇中,水分就占到了80%以上,并且这个比率在不同种类蘑菇中的差别不大。所以,千万不要迷信那些宣传上的“每100克蘑菇中含有18克蛋白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