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缺少兴趣”和“课堂时间不够用”等实际问题,文章提出了将“合作教学运用于美术课堂”这一观点。并从“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科合作”“内外合作”四个角度具体论证了“合作教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尤其是“学科合作”和“内外合作”两种合作学习方式,更为循规蹈矩的美术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美术课堂 合作教学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6-0058-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成为课堂教育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课堂教学改革也成为发展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具有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生生合作——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在常规的40分钟美术课堂中,常有学生抱怨时间不够用,本应课内完成的任务没做完,只好留到下次美术课去做。由于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刚学到的知识“零部件”,很容易丢失或遗忘。并使得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大减。为了改变原来那种传统的课堂操作方式,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建立一种学生间的合作关系,效果就大不同了。小组合作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组合学生,对合作小组的分组,直接关系着小组合作的工作效率。教师可按小组成员各自的特长与优势指导小组合作,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在相互争论与探讨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的经验比老师传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直观。例如在上《用纸造型》浙美版第十七册这一课时,教师有意不讲纸的折叠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结果有的同学依样画葫芦,按照课本上范图的形状画出来再折;有的虽然折叠过了,但是折出来面体、块体、组合却对不准。这时,教师让同学们分组合作讨论,选出最优的解决方法。最后不用老师去讲解,学生自己已经研究出正确的方法了。不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角色分工,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可以融入到学习的整体之中。例如“浙美版第十六册”《让世界更美好》这一单元,我就要求各小组根据“污染”为主题,设计一个公益海报,前期讨论过程中,组员要有如下分工:
组织人: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大家参与,避免个别人“话语霸权”。
记录员:记录每一位组员的发言,不对其进行价值判断。
观察员:关注小组的讨论情况,为改善或提高小组活动效率提供建议。
记时员:保证每位组员都有时间发言,提醒发言过长者长话短说。
汇报员:代表该组汇报组员讨论的结果。汇报时要精练、概括。
合理分组分工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的不同来进行,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背景下,每个组员都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从而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
2.师生合作——转变角色,教学相长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与学生在交往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是课堂上所谓的领导者,而学生成为被领导者。这种师生间微妙的上下关系,使得原本轻松自由的美术课堂变得沉闷。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合作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共同营造自由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便能够放松心态,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兴趣才能被激发起来。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变“厌学”为“乐学”,变“模仿学”为“会学”。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享受创造美的乐趣。
3.学科合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术作为一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只有加强与各学科横向联系,才能走出传统纯美术的小天地,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我国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就是强调合作教学的重要性。如在“浙美版第十四册”《诗情画意》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结合语文的古诗赏析来理解什么是画面的意境,将中国画的画意和古诗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于诗情画意这个成语有更好更深的理解。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教学,不仅使得美术本身更丰富更生动,也使其更具人文情怀。
4.内外合作——身临其境,形成共振
如“浙美版第十三册”《手绘学习笔记》一课,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通过户外大自然的景色来了解徒手画的艺术特点。遵循孩子认知的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加强趣味性和运用性,使孩子始终保持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作的欲望,课内课外的合作,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学会观察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合作教学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科之间内外之间融为一体,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教者与受教者都成为这一整体互动的一份子。有效的合作教学可以提升并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既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作教学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难点和不足,这需要我们广大美术教师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所秉持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提高美术课堂实效性,从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
参考资料
[1]费凡.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究.南京师范大学,2005
[2]袁满娥.小学美术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教育界,2010.10
美术课堂 合作教学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6-0058-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成为课堂教育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课堂教学改革也成为发展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具有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生生合作——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在常规的40分钟美术课堂中,常有学生抱怨时间不够用,本应课内完成的任务没做完,只好留到下次美术课去做。由于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刚学到的知识“零部件”,很容易丢失或遗忘。并使得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大减。为了改变原来那种传统的课堂操作方式,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建立一种学生间的合作关系,效果就大不同了。小组合作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组合学生,对合作小组的分组,直接关系着小组合作的工作效率。教师可按小组成员各自的特长与优势指导小组合作,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在相互争论与探讨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的经验比老师传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直观。例如在上《用纸造型》浙美版第十七册这一课时,教师有意不讲纸的折叠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结果有的同学依样画葫芦,按照课本上范图的形状画出来再折;有的虽然折叠过了,但是折出来面体、块体、组合却对不准。这时,教师让同学们分组合作讨论,选出最优的解决方法。最后不用老师去讲解,学生自己已经研究出正确的方法了。不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角色分工,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可以融入到学习的整体之中。例如“浙美版第十六册”《让世界更美好》这一单元,我就要求各小组根据“污染”为主题,设计一个公益海报,前期讨论过程中,组员要有如下分工:
组织人: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大家参与,避免个别人“话语霸权”。
记录员:记录每一位组员的发言,不对其进行价值判断。
观察员:关注小组的讨论情况,为改善或提高小组活动效率提供建议。
记时员:保证每位组员都有时间发言,提醒发言过长者长话短说。
汇报员:代表该组汇报组员讨论的结果。汇报时要精练、概括。
合理分组分工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的不同来进行,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背景下,每个组员都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从而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
2.师生合作——转变角色,教学相长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与学生在交往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是课堂上所谓的领导者,而学生成为被领导者。这种师生间微妙的上下关系,使得原本轻松自由的美术课堂变得沉闷。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合作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共同营造自由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便能够放松心态,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兴趣才能被激发起来。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变“厌学”为“乐学”,变“模仿学”为“会学”。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享受创造美的乐趣。
3.学科合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术作为一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只有加强与各学科横向联系,才能走出传统纯美术的小天地,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我国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就是强调合作教学的重要性。如在“浙美版第十四册”《诗情画意》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结合语文的古诗赏析来理解什么是画面的意境,将中国画的画意和古诗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于诗情画意这个成语有更好更深的理解。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教学,不仅使得美术本身更丰富更生动,也使其更具人文情怀。
4.内外合作——身临其境,形成共振
如“浙美版第十三册”《手绘学习笔记》一课,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通过户外大自然的景色来了解徒手画的艺术特点。遵循孩子认知的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加强趣味性和运用性,使孩子始终保持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作的欲望,课内课外的合作,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学会观察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合作教学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科之间内外之间融为一体,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教者与受教者都成为这一整体互动的一份子。有效的合作教学可以提升并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既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作教学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难点和不足,这需要我们广大美术教师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所秉持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提高美术课堂实效性,从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
参考资料
[1]费凡.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究.南京师范大学,2005
[2]袁满娥.小学美术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教育界,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