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浅析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0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育的目的在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语文学科是应该充满生命活力的。
  【关键词】 语文 培养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056-01
  1 阅读是创新能力之源
  良好的阅读品质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并自觉学习;可促使学生自觉探研阅读技巧,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可使学生在求知、练能基础上开智、立智、审美,并不断地创造。随着社会、科技的飞跃发展,知识量越来越大,阅读及阅读教育理论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品质,掌握其科学化现代化。没有学生的良好阅读品质,就没有学生认真的阅读,也就无谈创新了。所以,中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学生良好阅读品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主动性、独立性、思考性、创造性。
  1.1 主動性
  就是阅读本体自觉地独立地领受和驾驭文体的进取心理、主动意识,即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以读书为乐事。
  1.2 独立性
  就是不全依赖老师,不全依赖资料和答案,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辨别、理解到再认知的活动过程,以至于达到阅读的个性化、社会化。老师就要把读书、思考、讨论的权力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 思考性
  就是阅读时用心思考,弄清原因。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感知、理解、评价和创造。这四个过程阅读主体辨识、借鉴、扬弃、应用,这就是思考。怎样激发学生大胆思考,敢于质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其次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思考方式或思维模式。然后发扬课堂民主,给学生思考权利,创设氛围。最后要使学生学习思考个体化,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去感悟人生,获取更高层次的知识。
  1.4 创造性
  指的是阅读本体充分利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大胆新奇的想象联想等思维形式,有意识地、主动地寻求发现问题并推陈出新的情智活动过程。现在的小学,初中语文,加进了许多课外阅读篇目,目的在于加强语文学习的课内外结合,强调语文重在陶冶情趣、发展语感和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强调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因为人的本质在于创造,而从阅读中获得感悟,超越自我,是创新;超越了前人则创造,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阅读创造使阅读本体的自我意识从满足现状中跳跃出来并重新赋予开放的动态品质,从而实现超越作者和超越自我。
  2 作文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阶段,是有创新见解和创造发明的思维,它是创造新思想、新形象、新事物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具有独创性、新颖性、突破性等特点,其实质在于创新。文章是作者思想的直接反映,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作文水平的高低,因此作文教学应当十分重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适时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欲望,启迪思维让学生从多方面角度去训练。
  首先是给画面,在“看”中创新。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各种手段可以将一些较抽象的画面或浅显易懂的图画直接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要学生边看边想,抓住画面内容中的重点,从多侧面思考,多层面想像,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集中,加强学生的创造性心理训练。
  其次是给题目,在“说”中创新。在习作指导时,设置一些“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动脑想悬念,促进学生运用创新的想象去解决悬念,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独立的思维过程。
  第三是给情境,在“演”中创新。 作文教学过程中的表演,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表演,而是设计富有创新求异的、留有余地的一些片断,为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空白,让学生在“空白”中去“创”。在“演”中既要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又让他们很自然填补留下的“空白”。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其他文献
新课标实施后,高考越来越注重以向量为背景和载体,与直线、圆、圆锥曲线、三角函数、不等式甚至数列结合命题,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必须对向量给予高度重视.同时解题时若善用向量为工具可使问题得以简化.本文举例阐述利用向量共线定理和数量积处理共线(平行)与垂直两类动点轨迹问题,供同学们参考.  问题1:平面上求过两点A(x1,y1),B(x2,y2)的直线l方程  这是一个直线的“两点式”方程问题,用解
一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我们都是当妈的人,很自然地就聊到了孩子。她说到自己,对于孩子太过小心,甚至心理非常脆弱。有一回,因为孩子犯了点小错,被老师叫到学校,回来的路上就忍不住哭了起来,对孩子又气又疼,气他犯错,疼他受委屈,然后越想心里越内疚越难受。朋友是个很会表达的人,我也忍不住跟着她进入了她当时的内心世界,可是当我回过神来,突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孩子的一生还那么长,以后碰到的困难与挫折,要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