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财政以拨代核形成的部门存量资产、政府投资建成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政府动用的公共资源等政府性资产均未纳入政府资产账簿进行核算和管理,不对这部分资产进行审计,就无法实现对政府履责情况的全面客观评价。本文通过对政府性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政府性资产管理 问题 原因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376-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审计监督的对象、审计的重点和内容、审计的目标等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以前审计机关是以预算资金审计为主,后来扩大到预算加上进入预算的基金,到现在扩大到全部政府性资金。但这并不代表审计履职的到位。在形成对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运行机制以后,还应进一部探索对全部政府性资产监督机制,主动把政府性资产纳入审计的视野,对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全部政府性资产的内涵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全部政府性资产是比全部政府性资金涵盖范围更广、又有别于国有资产的一种新提法,是指依法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用以支持政府运行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有权使用和依法处置、可以货币计量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具体包括全部政府性资金、部门存量资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无形资产等六类。据有关专家调查,全部政府性资产规模巨大,分布领域广泛,其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政府性资产流失严重。一是部分资产长期挂账,未及时进行清理,形成呆、坏账,造成流动资产的流失。二是大多数单位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著作权、商誉等未进行资产评估,没有入账或登记,低价转让或无偿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非转经”资产的管理不规范。
(二)资产配置不公平。因缺乏公平合理、有约束力的政府资产配置和定额标准,加之资产购置资金来源的多样性,目前我国政府性资产的随意购置和重复购置现象较普遍,导致资产配置不公平。另外,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又缺乏规范化管理,结果导致许多单位目前普遍存在着大量闲置资产。
(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由于资产配置不公平,重复购置严重,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规范化管理,结果导致许多单位目前普遍存在着大量闲置资产,大大降低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中尤其是以固定资产方面的使用率不高更为突出。
二、政府性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意识普遍淡薄。各部门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管理意识差。不少单位资产管理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新购建或接受捐赠的资产以及竣工多年的基建工程长期挂账不进行竣工决算,造成账实不符;对已经入账的资产,因长期无偿占有,不评估、不流动、不核算、不提折旧、不考虑损耗或增值因素,账面价值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经济学上的意义。
二是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对部门存量资产、公益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的管理尚无一部完整的法规可以遵循。而现行的部门规章只是对存量资产的管理,对资产的形成环节缺乏有效的动态过程控制。由于法规的滞后,导致政府许多资产产权界定不清,资产管理中权利和责任脱节。
三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目前,政府性资产的管理未形成完善的体制和有效的机制,加上各级政府重视不够,监管部门变动频繁,监管责任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大,致使监管处于缺位状态。同时,由于产权过度分散,其结构、种类、存量又正处在急剧变动时期,客观上也给监管带来很大难度。由此,同级财政对现有资产的存量、结构、在用情况掌握不透,致使当年的财政支出预算(增量)很难做到合理,又加剧了配置的不合理和运行效率低下。
三、完善政府性资产管理的对策
政府性资产主要是保证完成国家行政事业任务,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转、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需要。因此,其管理的目标是“安全完整、节约有效”。
(一)建立政府性资产制度化、法制化、市场化的形成机制。首先,建立科学民主的政府行政性资产形成机制,制定以统一性、以实物标准为主、强制性为特点的公正合理的政府性资产配置标准。其次,严格按公共预算方式配置政府性资产,把政府性资产配置严格纳入预算管理,防止资产购置的随意性。
(二)建立高效节约的政府性资产使用机制。第一,推行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大宗资产以及部分价值昂贵、使用率不高的专项设备的专业化集中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第二,建立使用管理责任制度,落实责任人制度,逐步持证上岗,对重点部门及重要设备实行资产管理人员委派制度,确保其相对独立性。第三,解决政府性资产的“非转经”问题。分类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性单位“非转经”资产,建立和完善“非转经”管理制度,加强存量“非转经”资产的管理。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政府性资产处置机制。从资产的调剂、交易与租赁、报废等方面,规范和完善政府性资产的处置,防止资产处置的随意性和国有资产流失现象。首先,建立政府行政性资产的统一调剂制度。其次,建立政府性资产交易市场和租赁市场。最后,建立政府性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政府性资产进行高效管理。
(四)建立政府性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制度。政府性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制度,是评价与考核政府性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探索借鉴经营性资产的成本与效益原则,把行政事业单位完成的任务量与使用的资产紧密地联系起来,实行严明的资产管理绩效目标控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在保质保量地完成行政事业任务的同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节约有限的财政资金。
尽管我们的政府性资产审计工作刚刚起步,在探索政府性资产审计的道路上面临的困难不少,但这恰恰是当前形势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只有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对政府性资产管理体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开拓创新,逐步探索出一种新的政府性资产审计模式,才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力群.审计在创新中转型[J].审计文摘.2008.(4)
[2]浙江省审计厅调研组.《我省全部政府性资产管理情况的调查》R.2009
[3]卢中原、李林池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组
[4]王彪.政府行政性资产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经济师.2009.(4)
[关键词]政府性资产管理 问题 原因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376-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审计监督的对象、审计的重点和内容、审计的目标等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以前审计机关是以预算资金审计为主,后来扩大到预算加上进入预算的基金,到现在扩大到全部政府性资金。但这并不代表审计履职的到位。在形成对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运行机制以后,还应进一部探索对全部政府性资产监督机制,主动把政府性资产纳入审计的视野,对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全部政府性资产的内涵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全部政府性资产是比全部政府性资金涵盖范围更广、又有别于国有资产的一种新提法,是指依法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用以支持政府运行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有权使用和依法处置、可以货币计量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具体包括全部政府性资金、部门存量资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无形资产等六类。据有关专家调查,全部政府性资产规模巨大,分布领域广泛,其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政府性资产流失严重。一是部分资产长期挂账,未及时进行清理,形成呆、坏账,造成流动资产的流失。二是大多数单位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著作权、商誉等未进行资产评估,没有入账或登记,低价转让或无偿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非转经”资产的管理不规范。
(二)资产配置不公平。因缺乏公平合理、有约束力的政府资产配置和定额标准,加之资产购置资金来源的多样性,目前我国政府性资产的随意购置和重复购置现象较普遍,导致资产配置不公平。另外,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又缺乏规范化管理,结果导致许多单位目前普遍存在着大量闲置资产。
(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由于资产配置不公平,重复购置严重,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规范化管理,结果导致许多单位目前普遍存在着大量闲置资产,大大降低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中尤其是以固定资产方面的使用率不高更为突出。
二、政府性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意识普遍淡薄。各部门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管理意识差。不少单位资产管理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新购建或接受捐赠的资产以及竣工多年的基建工程长期挂账不进行竣工决算,造成账实不符;对已经入账的资产,因长期无偿占有,不评估、不流动、不核算、不提折旧、不考虑损耗或增值因素,账面价值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经济学上的意义。
二是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对部门存量资产、公益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的管理尚无一部完整的法规可以遵循。而现行的部门规章只是对存量资产的管理,对资产的形成环节缺乏有效的动态过程控制。由于法规的滞后,导致政府许多资产产权界定不清,资产管理中权利和责任脱节。
三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目前,政府性资产的管理未形成完善的体制和有效的机制,加上各级政府重视不够,监管部门变动频繁,监管责任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大,致使监管处于缺位状态。同时,由于产权过度分散,其结构、种类、存量又正处在急剧变动时期,客观上也给监管带来很大难度。由此,同级财政对现有资产的存量、结构、在用情况掌握不透,致使当年的财政支出预算(增量)很难做到合理,又加剧了配置的不合理和运行效率低下。
三、完善政府性资产管理的对策
政府性资产主要是保证完成国家行政事业任务,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转、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需要。因此,其管理的目标是“安全完整、节约有效”。
(一)建立政府性资产制度化、法制化、市场化的形成机制。首先,建立科学民主的政府行政性资产形成机制,制定以统一性、以实物标准为主、强制性为特点的公正合理的政府性资产配置标准。其次,严格按公共预算方式配置政府性资产,把政府性资产配置严格纳入预算管理,防止资产购置的随意性。
(二)建立高效节约的政府性资产使用机制。第一,推行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大宗资产以及部分价值昂贵、使用率不高的专项设备的专业化集中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第二,建立使用管理责任制度,落实责任人制度,逐步持证上岗,对重点部门及重要设备实行资产管理人员委派制度,确保其相对独立性。第三,解决政府性资产的“非转经”问题。分类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性单位“非转经”资产,建立和完善“非转经”管理制度,加强存量“非转经”资产的管理。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政府性资产处置机制。从资产的调剂、交易与租赁、报废等方面,规范和完善政府性资产的处置,防止资产处置的随意性和国有资产流失现象。首先,建立政府行政性资产的统一调剂制度。其次,建立政府性资产交易市场和租赁市场。最后,建立政府性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政府性资产进行高效管理。
(四)建立政府性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制度。政府性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制度,是评价与考核政府性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探索借鉴经营性资产的成本与效益原则,把行政事业单位完成的任务量与使用的资产紧密地联系起来,实行严明的资产管理绩效目标控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在保质保量地完成行政事业任务的同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节约有限的财政资金。
尽管我们的政府性资产审计工作刚刚起步,在探索政府性资产审计的道路上面临的困难不少,但这恰恰是当前形势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只有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对政府性资产管理体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开拓创新,逐步探索出一种新的政府性资产审计模式,才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力群.审计在创新中转型[J].审计文摘.2008.(4)
[2]浙江省审计厅调研组.《我省全部政府性资产管理情况的调查》R.2009
[3]卢中原、李林池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组
[4]王彪.政府行政性资产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经济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