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生活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s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忆性散文的内容或是对过去的人、事的回忆,或是回忆过去的某段生活。对大家而言,难点在于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复杂感情。
  这一部分在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概括主要内容、主旨。答题方法:从六要素的角度出发,提取文题信息;扩展文章标题;一线串珠抓线索;抓取开头结尾的关键句。思路:本文记叙(描写、刻画、介绍)……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赞美、讽刺、歌颂、反映)……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社会现实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答题方法: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其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思路:某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3.分析、歸纳文章的主要写法。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巧设悬念、首尾呼应、一线串珠、双线并行(明线暗线)、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等。思路: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了什么内容,写得如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流露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答题要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分析概括,忌架空分析。这种题多属开放性表述题,言之有理即可。
  我和橘皮的往事
  多少年过去了,那张清瘦而严厉的,戴六百度黑边近视镜的女人的脸,仍时时浮现在我眼前,她就是我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想起她,也就让我想起了关于橘皮的往事……
  有一天,轮到我和我们班的几名同学去那小厂房里义务劳动。一名同学问指派我们干活的师傅,橘皮可以治哪几种病?师傅就告诉我们,可以治什么病,尤其对平喘和减缓支气管炎有良效。
  我听了暗暗记在心里。我的母亲,每年冬季都被支气管炎所困扰,经常喘作一团,憋红了脸,透不过气来。可是家里穷,母亲舍不得花钱买药,就那么一冬季又一冬季地忍受着,一冬季比一冬季喘得厉害了。看着母亲那种痛苦的样子,我和弟弟妹妹难受得想哭。我暗想,这么多橘皮,何不替母亲带回家一点儿呢?
  当天,我往兜里偷偷揣了几片干橘皮。以后每次义务劳动,我都往兜里偷偷揣几片。
  母亲喝了一阵子干橘皮泡的水,剧烈喘息的时候,分明减少了,我心里的高兴真是没法儿形容。母亲自然问过——我从哪儿弄的干橘皮?我骗母亲,说是校办工厂的师傅送给的。母亲抚摩我的头,用微笑表达她的欣慰。那是穷孩子们的母亲们普遍的最由衷的也是最大的欣慰啊……
  不料想,由于一名同学的告发,我成了一个贼。先是在全班同学眼里成了一个小偷,后来是在全校同学眼里成了一个贼。
  那是特殊的年代。哪怕小到一块橡皮,半截铅笔,只要一旦和“偷”字连起来,也足以构成一个孩子从此无法刷洗掉的耻辱,也足以使一个孩子从此永无自尊可言,那贼的罪名甚至足以使一个人背负终生。这一种刻痕,往往扭曲了一个人的一生,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毁灭了一个人的一生……
  我不再有学友了,处于可怕的孤立之中……
  当时我的班主任老师,也就是那位清瘦而严厉的,戴六百度近视镜的中年女教师,正休产假。她重新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时,就觉察出了我的异常处境。她把我叫到僻静处,问我究竟做了什么不光彩的事?我哇地哭了……
  第二天,她上课之前说:“首先我要讲讲梁绍生(我当年的本名)和橘皮的事。他不是小偷。是我叮嘱他在义务劳动时,别忘了为老师带一点儿橘皮。老师需要橘皮掺进中药治病。你们再认为他是小偷,那么也把老师看成是小偷吧!”
  第三天,当全校同学做课间操时,大喇叭里传出了她的声音。说的是她在课堂上说的那番话……从此我又是同学的同学,学校的学生,而不再是小偷了。从此我不想死了……
  我的班主任老师,她以前对我从不曾偏爱过,以后也不曾。在她眼里,以前和以后,我都只不过是她的四十几名学生中最普通、最寻常的一个……但是,从此,在我心目中,她不再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了,尽管依然像以前那么严厉,依然戴六百度的近视镜,但是没有她,我不太可能成为作家。也许我的人生轨迹将彻底地被扭曲、改变,也许我真的会变成一个贼。也许,我早已自杀……
  以后,我受过许多险恶的伤害。但她使我永远相信,生活中不只有坏人,像她那样的好人是确实存在的,我应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真诚热爱!
  (选自梁晓声《梦与醉》,有删改)
  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中的什么地方能表现老师的细心和注意工作方法?
  3.你怎样理解老师偏袒“我”偷橘皮的说谎行为?
  4.文中两次提到老师“那张清瘦而严厉的,戴六百度黑边近视镜的脸”,在结构和内容上各起到什么作用?
  南瓜之味
  周末,一早接到母亲电话,说:“地里南瓜好采来吃了。”照例,这是母亲想女儿的由头,照例,这也是女儿看父母的借口。
  于是,兴冲冲赶去乡下,与父亲一起到地里采瓜。
  热汗淋漓后,南瓜便采了一大堆。父亲把瓜一个一个放到我们车里,说拿到城里吃。我要他们自己留点吃,母亲说:“我们要吃随时采,你们多拿点去,你最爱吃南瓜了。”
  爱吃南瓜,多半是因为小时候在乡下没啥好吃的,有南瓜吃便也挺开心。(1)“嚓嚓嚓”——切南瓜的声音,开锅,落水,“嘶嘶嘶”,架柴,鼓风,烧南瓜的热烈,十几分钟后,南瓜就熟了,烧熟了的南瓜黄澄澄的,盛在蓝边碗里,坐在弄堂通风处吃,蜜一样透心甜,清凉爽口。这样一种乐悠悠的情境,总是历历在目。
  几十年后的今天,在城里吃到父亲种的南瓜,偶尔也会有种怀旧情绪。吃南瓜的时候,我也常想起奶奶,奶奶死去二十多年了。
  那时候,我家小屋后年年会种几株品种特别好的南瓜,瓜藤爬上屋顶,南瓜就长在屋顶的瓦楞上,我们称之为“上屋南瓜”。奶奶偏心,总是把她认为最好吃的几个藏在屋角,弟弟要吃也不肯,说是要留给我回家时烧来吃。我知道,奶奶最疼我。判断南瓜是否好吃,奶奶一切一看便知。如一刀切下去不爽脆,便知是好南瓜;再看肉质,如果是火红火红的,南瓜籽又粒粒饱满,这样的南瓜便是上乘,烧来吃不用放糖,照样甜津津的。如此佳品,一大堆南瓜里,也就那么几个,实在稀罕。挑选好瓜,(2)奶奶两眼放光,笑眯眯抱着瓜,粗大的拇指不停地摩挲着瓜,然后放在屋角凉阴的地方,等我回家时吃。
  奶奶去世时,也是大热天,第一批南瓜已经起势,她照例挑了几个好南瓜藏在屋角,等待她的宝贝孙女回家。可是,那天晚上,奶奶睡着后,就再也没醒来。奶奶走后,父亲照样年年种南瓜,我们也年年夏天吃南瓜,但我心里,已经没了那种吃上屋南瓜的甜蜜味道,吃南瓜似乎也变得平淡多了。
  南瓜之味,浸润了浓浓的泥土芳香,有生活的本真。我今天喜欢吃南瓜,有还原生活本真的味道。
  (作者徐玲芬,选自《嘉兴日报》2015年6月24日,有删改)
  1.文中的“南瓜之味”指的是哪些“美好的味道”?
  2.请结合具体语境,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选文结尾道:“我今天喜欢吃南瓜,有还原生活本真的味道。”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其他文献
那一年,宋军兵临城下,乌云笼罩了南唐的天空。  那一年,文官武将的奏书如雪花般飘向宫中。  那一年,老臣们不愿见到国破而含泪赴死。  那一年,南唐倾覆。  身为南唐国君,李煜享尽荣华富贵,他无疑是宫中的闪光点,却也因这点光亮而刺到了赵匡胤的野心。  无力的抗争抵不住强大的军队。  发现宋军兵临城下时,已太晚,李煜怒斩了谎报军情的皇甫继勋,亲自统领军队,然而他也很快意识到,这不过是死亡前最后的挣扎。
期刊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对他们的盯凝愈深刻,在我们的心里唤起的敬畏和赞叹就愈强烈。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墓志铭  一个夜晚,我在楼下散步,抬头仰望星空,忽然有所感慨:星空,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无论何时何处,依然灿烂。  几年前,我和父亲去郊外的河边钓鱼。不料,到了晚上,大雾弥漫,我们被困在杂草丛生的“迷宫”里,手足无措。没有手电的我们只得躺在垫子上,等待路过的车子救援
期刊
在白大路村的窑洞里,我们遇到祖孙两代人。  村民都已搬迁到山下明亮的砖瓦房里了,只有两位老人,因为习惯了杏林掩映下的窑洞,便一直留了下来。尽管窑洞有些旧了,但是他们又粉刷了墙面,并将依山而建、没有院墙的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从山下开车上来,大约要十几分钟。汽车在曲折的山间小路上兜兜转转,忽然间就驶入这片开阔平坦的庭院,便很有闯入世外桃源般的“豁然开朗”。尽管庭院隐匿在杏林之中,但因有二十多只鸡,一
期刊
精彩片段  一  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期刊
立冬过后,天气一日日冷下来。如果说霜降还是试探,那么小雪的冷就开始明目张胆,尤其是夜里,北风呼呼地刮过。这时候,我总爱裹上冬装,出去捡拾一些小温暖,回家后藏起来,抵挡一个冬天。  我最喜欢去的是菜市场,这里永远不会让我失望,每次总能拾到一篮子温暖。那里有最世俗的喜悦,最烟火的丰盈,就算什么也不买,看看那些水灵灵的萝卜、敦厚的大白菜、绿莹莹的芫荽……心里就会一点点暖起来。还有脸色黑红、腰身粗壮的卖菜
期刊
茅盾、木心这两个乌镇之子,应对乌镇熟稔于心并萦回于异乡的梦中。  茅盾,1896年生于乌镇东栅,本名沈德鸿,字雁冰,后外出求学、从文、投身社会变革运动,先后用过几十个笔名,最终以“茅盾”和《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确立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在乌镇上可以找到茅盾笔下林家铺子的原型——一家老杂货店,现改成专营字画古玩的商铺,在观前街茅盾故居对面。当然,眼前的老板并不姓林,却按《林家铺子》里的描写来
期刊
翻开古往今来辉煌灿烂的文学画卷,众多伟大的作品中,无一不凝聚着作者浓浓的乡愁。从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从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到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故乡,早已在许多作家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萧红:孤独的心里时刻闪现着童年的暖色  对萧红而言,故乡就是一个梦境、
期刊
文题速递  《春酒》这篇课文,借甜甜的春酒表达了作者对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的怀念,对母亲的眷念,对故乡美好风俗的回忆。  请你选择生活中的某一种物品,模仿这种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面对一篇好文章,如何将它的优点借鉴过来,切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仿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对于《春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寻找仿写点:  1.巧设文眼,文末点睛  《春酒》一文,
期刊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意思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之处,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可见,写好作文的开头可以帮助作者打开思路,牢牢地吸引读者的视线。  开头范例  一  她,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每个学期都会准备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那一次,她眼中微微含笑,轻启贝齿,向我们隆重地推荐了荷尔德林的一句话:“人
期刊
南仁东,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1994年始,他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FAST的选址、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主编科学目标,指导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模型试验。  在工作的过程中,南仁东的执着和直率让人佩服。为了寻找适合建造望远镜的地点,他徒步踏遍1000个洼地,走遍上百个窝凼,在西南的大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