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朗读平台 丰富阅读感知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sb5503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倡导个性阅读,也就是让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往往是模糊的,或者无法表述的,但却是学生对阅读进行鉴赏的前提。相比其他,这种感知更多来源于学生内心,属于主观抽象的阅读体验。学生的阅读感知,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体现。而要学好语文,前提是培养这种阅读感知。毕竟对于学生来说,语文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跟着感觉走”。下面以《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一课教学为例,浅析通过搭建朗读平台,丰富学生阅读感知,以供参考。
  【片段一】
  师:孩子们,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委屈,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自豪。现在我们再来认真读一讀这篇课文,注意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还有要注意读通句子,对于一些比较难读的句子,尽量小组之间交流。
  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读读想想,小骆驼为什么感到委屈,最后怎么又感到自豪呢?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之间交流)
  师:刚才看你们讨论很精彩。你们能不能通过读的方式告诉别人小骆驼是怎么受委屈的?
  (有个学生站起来读,读的内容正确,不过语气比较平淡)
  师:他读的是第一小节,把小骆驼的委屈读准确了,但是却没有读出委屈呢!其实,要真正读出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也就是说像课文中的人物那样说,那样想。比如课文里有这样的一个短语,“喷着响鼻”,谁能模拟一下?
  (一个学生站起来表演)
  师:看着这喷着响鼻的小红马,你觉得它怎样?
  生:小红马看不起小骆驼。
  师:还有哪个语气词也表示看不起人?
  生:还有“切”。(边说边做动作)
  师:是的,要真正读出小骆驼的委屈,那么我们就必须在读的时候,可以把“哼”或者“切”放在前面,不过不要读出来,而是在心里读。你们谁来试试?
  (指名学生读,这时已经读出那种不屑的语气)
  师:不错,现在听听,已经有那种感觉了。这种不友好、看不起人的语气,让人听了真是难受!
  师:现在我再请一名学生来读读,记得不仅要读出小红马的不屑,还要读出那种自傲。下面谁来?
  (一学生读,并且读出了小红马的不友好)
  师: 是的,小红马有点看不起小骆驼,这对正在照镜子臭美的小骆驼来说,的确心里难受。下面我请人读第二段,记住呀,要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角色。你们试试。
  (一学生朗读,声音比较温柔)
  师:不错,你读得很温柔,有种做妈妈的感觉,这样对于小骆驼来说,心里也好受一点。
  教学反思:读的能力提高只有通过读本身来实现。对于小学生来说,读只是读,没有其他,自然其情感是空的,其感知更是缺乏的。加之“小红马”在学生心目中处于“坏人”角色,因而他们在潜意识中是排斥的,让他们顺其自然地转换角色,的确有点难度。因而在案例中,学生一开始朗读语气是平淡的,也是这个原因。但是案例中教师别出心裁,让学生由鼻子发声瞧不起人,不仅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且还符合儿童心性,因为自豪是他们生活中常有的情感。从案例来看,学生生成的“切”,某种程度上比“哼”更符合学生实际。有了这种情感创设,有了这种角色互换,学生对文本人物态度、语气乃至情感自然能够感知到位了。
  【片段二】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中有个学生把“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读成“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
  师:好像多字了。其实,这个句子容易读错。现在我们先来把成语“铺天盖地”读准确。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你们现在讨论一下,铺天盖地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场景?
  生:天上是风沙,地上也满是风沙。
  生:整个天地都被风沙给充满了。
  师:不错,天地间全是风沙,除了风沙还是风沙,这就是成语“铺天盖地”的意思。现在我们观看多媒体,说说风沙刮到“铺天盖地”又怎样?
  生:人们牵着骆驼,都弓着身子走路。
  生:骆驼闭着眼睛走路。
  师:是的,他们的确走得很艰难,现在我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学生朗读)
  教学反思:对于“铺天盖地”这个词语,如果脱离语境,让学生单独理解,自然学生感知不深,其感受也不会强烈。新课标强调,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这里对于“铺天盖地”来说,也需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其中的“刮”。这里教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场景,行人弓腰艰难地走在风沙中。这里学生通过画面,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可以从中感受到风沙刮得很猛。
  对于学生来说,语言文字是学生对文本最直接的感受。对于该课来说,学生能够理解小骆驼、小红马,最根本的还是通过文本语言来感知、来体验。这个过程是学生对语言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他们阅读心理不断丰满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新奇事物往往很好奇,但由于注意力差,因而其感知往往停留在表面,无法持久深入。因而对于文本阅读感知来说,最需要的是给学生搭建平台,通过朗读的方式,结合多媒体,让他们将文本语言感知转化为文本阅读感知,继而真正到达另一个高度。
  总而言之,对于阅读鉴赏来说,感知是其基础。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感知上,那只是阅读的第一层次;教师还需要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丰富他们对文本语言的体验。对于教师来说,针对阅读教学,前提是重视阅读感知,从抽象变为直接,让阅读变得可触摸,有色彩。而其方式只有朗读,也只有多读、反复读,才能有效提升阅读感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东县苴镇福亮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大语文”教育观是叶圣陶老先生最早提出来的,这是一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语文观,它着眼于语文学习空间的开拓和语文学习目标的落实,注重的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语文教学应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个方面,这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有展开“双翼”,坚持走课内课外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学校与家庭、社会结合的“大语文”教学之路,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腾飞。  一、课内求拓展,尝试群文阅读  简单地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朗读将文字有声化,能激发美感,感悟作品;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语文教学取得较大的收获。要落实朗读教育的行动必须有一定的技巧与方法。  一、动情范读,奠定情调  朗读是“口耳之学”,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如果教师能经
期刊
接触语文教学两年来,笔者发现,低年级语文教学有一些偏向:要不太一本正经,把低年级孩子当成高年级的学生教育,缺少了语文的灵性;要不就是太“热闹”,忽视了语文的本真。当然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教师不能太过严肃,但有时不严肃又无法保证课堂纪律,因此很多教师都会为之头疼。笔者觉得教师应心中有学生,胸中有语文,控制好趣味与语文的天平,让语文充满笑语,让孩子充满笑容。  一、让语文充满笑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
期刊
如何调动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变不敢说、不想说为我敢说、我爱说?针对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们敢说  (一)给孩子竖起大拇指。赏识是一种爱。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并且给他们竖起大拇指,将会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力量。根据孩子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对他们的发言,我常常竖起大拇指,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哪怕说得不好的,我也不批评,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你的声音真响亮
期刊
说起这次“花语大赛”,我就深有感触,在日常的教学中,若能经常撒下些“种子”,孩子们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与难忘。  所谓的“花语大赛”,真谈不上比赛,更别说大赛了,它只不过是一次临时起意的朗诵活动,也没有精心的组织与思考,仅是为了吸引孩子而取的一个相对别出心裁一点的名字而已。  一、机缘巧合的前奏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想到举办这样的活动,主要源于“写日记”这一教学环节=写日记,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
期刊
解读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抓手。面对相同的教材、文本,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解读因其深浅度的不同,也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课堂和相异的课程。  1.明线相牵,相得益彰  苏教版教材,练习中的读读背背成为其编写教材中一个鲜明的特点。读读背背中,那些四字词语,以韵文的方式呈现,有利于学生的诵读与背诵。然而,如果就词论词,让词以词的方式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理解每个词的基础上诵读、积累,虽说符合学
期刊
在当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小说出现最为频繁,这也从侧面上验证了鲁迅小说在新时期的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之际,中学语文对鲁迅作品的教学,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科学解读。  一、遵循原则,重视鲁迅小说的文学性  真正的课堂,真正的文学文本,教师需要做的是根据文学的属性,尽量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言行去理解文本的主旨,从而正确把握作者、编者的意图。过去对鲁迅作品,很多教师在解读过
期刊
有一年,我曾去北京香山的黄叶村,那里有曹雪芹的故居。看过了故居纪念馆,也看过了周边的风景。不远处是一个山坡,正是夕阳西下、阳光十分柔和的时候,我干脆躺在了山坡草地上,沉沉入梦。故乡与远方,谁是谁?故乡即远方,还是远方即故乡?诗意荡漾了,很快,我写了一首诗《只有我》。  在远离人群的郊野  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我躺在了山坡  远方的山坡  遥远的山坡  只有我  在家乡之外的家乡  在河流不再流的
期刊
生本教育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遵循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自主、自觉、自然、快乐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本教育,高度尊重学生,还学习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一、洒脱之美:诵读经典,小组竞争,“赛出”成果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合诵读。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以生为本,还学于
期刊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倡导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生活、课文生活,联系读者生活,回归生活情理,充分调动师生生活的积淀,充分去感受、体验、探讨课文的内在情怀。”好的生活能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使他们真实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获得一种幸福感。生活化的美好不在于将课本变做一根指挥棒,而在于将课本中真实的生活美挖掘出来。语文教学必须盘活这个“活”字。我从教材本身特点入手,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得到了积极的反馈。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