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倡导个性阅读,也就是让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往往是模糊的,或者无法表述的,但却是学生对阅读进行鉴赏的前提。相比其他,这种感知更多来源于学生内心,属于主观抽象的阅读体验。学生的阅读感知,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体现。而要学好语文,前提是培养这种阅读感知。毕竟对于学生来说,语文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跟着感觉走”。下面以《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一课教学为例,浅析通过搭建朗读平台,丰富学生阅读感知,以供参考。
【片段一】
师:孩子们,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委屈,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自豪。现在我们再来认真读一讀这篇课文,注意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还有要注意读通句子,对于一些比较难读的句子,尽量小组之间交流。
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读读想想,小骆驼为什么感到委屈,最后怎么又感到自豪呢?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之间交流)
师:刚才看你们讨论很精彩。你们能不能通过读的方式告诉别人小骆驼是怎么受委屈的?
(有个学生站起来读,读的内容正确,不过语气比较平淡)
师:他读的是第一小节,把小骆驼的委屈读准确了,但是却没有读出委屈呢!其实,要真正读出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也就是说像课文中的人物那样说,那样想。比如课文里有这样的一个短语,“喷着响鼻”,谁能模拟一下?
(一个学生站起来表演)
师:看着这喷着响鼻的小红马,你觉得它怎样?
生:小红马看不起小骆驼。
师:还有哪个语气词也表示看不起人?
生:还有“切”。(边说边做动作)
师:是的,要真正读出小骆驼的委屈,那么我们就必须在读的时候,可以把“哼”或者“切”放在前面,不过不要读出来,而是在心里读。你们谁来试试?
(指名学生读,这时已经读出那种不屑的语气)
师:不错,现在听听,已经有那种感觉了。这种不友好、看不起人的语气,让人听了真是难受!
师:现在我再请一名学生来读读,记得不仅要读出小红马的不屑,还要读出那种自傲。下面谁来?
(一学生读,并且读出了小红马的不友好)
师: 是的,小红马有点看不起小骆驼,这对正在照镜子臭美的小骆驼来说,的确心里难受。下面我请人读第二段,记住呀,要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角色。你们试试。
(一学生朗读,声音比较温柔)
师:不错,你读得很温柔,有种做妈妈的感觉,这样对于小骆驼来说,心里也好受一点。
教学反思:读的能力提高只有通过读本身来实现。对于小学生来说,读只是读,没有其他,自然其情感是空的,其感知更是缺乏的。加之“小红马”在学生心目中处于“坏人”角色,因而他们在潜意识中是排斥的,让他们顺其自然地转换角色,的确有点难度。因而在案例中,学生一开始朗读语气是平淡的,也是这个原因。但是案例中教师别出心裁,让学生由鼻子发声瞧不起人,不仅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且还符合儿童心性,因为自豪是他们生活中常有的情感。从案例来看,学生生成的“切”,某种程度上比“哼”更符合学生实际。有了这种情感创设,有了这种角色互换,学生对文本人物态度、语气乃至情感自然能够感知到位了。
【片段二】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中有个学生把“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读成“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
师:好像多字了。其实,这个句子容易读错。现在我们先来把成语“铺天盖地”读准确。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你们现在讨论一下,铺天盖地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场景?
生:天上是风沙,地上也满是风沙。
生:整个天地都被风沙给充满了。
师:不错,天地间全是风沙,除了风沙还是风沙,这就是成语“铺天盖地”的意思。现在我们观看多媒体,说说风沙刮到“铺天盖地”又怎样?
生:人们牵着骆驼,都弓着身子走路。
生:骆驼闭着眼睛走路。
师:是的,他们的确走得很艰难,现在我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学生朗读)
教学反思:对于“铺天盖地”这个词语,如果脱离语境,让学生单独理解,自然学生感知不深,其感受也不会强烈。新课标强调,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这里对于“铺天盖地”来说,也需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其中的“刮”。这里教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场景,行人弓腰艰难地走在风沙中。这里学生通过画面,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可以从中感受到风沙刮得很猛。
对于学生来说,语言文字是学生对文本最直接的感受。对于该课来说,学生能够理解小骆驼、小红马,最根本的还是通过文本语言来感知、来体验。这个过程是学生对语言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他们阅读心理不断丰满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新奇事物往往很好奇,但由于注意力差,因而其感知往往停留在表面,无法持久深入。因而对于文本阅读感知来说,最需要的是给学生搭建平台,通过朗读的方式,结合多媒体,让他们将文本语言感知转化为文本阅读感知,继而真正到达另一个高度。
总而言之,对于阅读鉴赏来说,感知是其基础。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感知上,那只是阅读的第一层次;教师还需要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丰富他们对文本语言的体验。对于教师来说,针对阅读教学,前提是重视阅读感知,从抽象变为直接,让阅读变得可触摸,有色彩。而其方式只有朗读,也只有多读、反复读,才能有效提升阅读感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东县苴镇福亮小学语文教师。
【片段一】
师:孩子们,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委屈,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自豪。现在我们再来认真读一讀这篇课文,注意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还有要注意读通句子,对于一些比较难读的句子,尽量小组之间交流。
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读读想想,小骆驼为什么感到委屈,最后怎么又感到自豪呢?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之间交流)
师:刚才看你们讨论很精彩。你们能不能通过读的方式告诉别人小骆驼是怎么受委屈的?
(有个学生站起来读,读的内容正确,不过语气比较平淡)
师:他读的是第一小节,把小骆驼的委屈读准确了,但是却没有读出委屈呢!其实,要真正读出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也就是说像课文中的人物那样说,那样想。比如课文里有这样的一个短语,“喷着响鼻”,谁能模拟一下?
(一个学生站起来表演)
师:看着这喷着响鼻的小红马,你觉得它怎样?
生:小红马看不起小骆驼。
师:还有哪个语气词也表示看不起人?
生:还有“切”。(边说边做动作)
师:是的,要真正读出小骆驼的委屈,那么我们就必须在读的时候,可以把“哼”或者“切”放在前面,不过不要读出来,而是在心里读。你们谁来试试?
(指名学生读,这时已经读出那种不屑的语气)
师:不错,现在听听,已经有那种感觉了。这种不友好、看不起人的语气,让人听了真是难受!
师:现在我再请一名学生来读读,记得不仅要读出小红马的不屑,还要读出那种自傲。下面谁来?
(一学生读,并且读出了小红马的不友好)
师: 是的,小红马有点看不起小骆驼,这对正在照镜子臭美的小骆驼来说,的确心里难受。下面我请人读第二段,记住呀,要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角色。你们试试。
(一学生朗读,声音比较温柔)
师:不错,你读得很温柔,有种做妈妈的感觉,这样对于小骆驼来说,心里也好受一点。
教学反思:读的能力提高只有通过读本身来实现。对于小学生来说,读只是读,没有其他,自然其情感是空的,其感知更是缺乏的。加之“小红马”在学生心目中处于“坏人”角色,因而他们在潜意识中是排斥的,让他们顺其自然地转换角色,的确有点难度。因而在案例中,学生一开始朗读语气是平淡的,也是这个原因。但是案例中教师别出心裁,让学生由鼻子发声瞧不起人,不仅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且还符合儿童心性,因为自豪是他们生活中常有的情感。从案例来看,学生生成的“切”,某种程度上比“哼”更符合学生实际。有了这种情感创设,有了这种角色互换,学生对文本人物态度、语气乃至情感自然能够感知到位了。
【片段二】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中有个学生把“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读成“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
师:好像多字了。其实,这个句子容易读错。现在我们先来把成语“铺天盖地”读准确。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你们现在讨论一下,铺天盖地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场景?
生:天上是风沙,地上也满是风沙。
生:整个天地都被风沙给充满了。
师:不错,天地间全是风沙,除了风沙还是风沙,这就是成语“铺天盖地”的意思。现在我们观看多媒体,说说风沙刮到“铺天盖地”又怎样?
生:人们牵着骆驼,都弓着身子走路。
生:骆驼闭着眼睛走路。
师:是的,他们的确走得很艰难,现在我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学生朗读)
教学反思:对于“铺天盖地”这个词语,如果脱离语境,让学生单独理解,自然学生感知不深,其感受也不会强烈。新课标强调,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这里对于“铺天盖地”来说,也需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其中的“刮”。这里教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场景,行人弓腰艰难地走在风沙中。这里学生通过画面,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可以从中感受到风沙刮得很猛。
对于学生来说,语言文字是学生对文本最直接的感受。对于该课来说,学生能够理解小骆驼、小红马,最根本的还是通过文本语言来感知、来体验。这个过程是学生对语言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他们阅读心理不断丰满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新奇事物往往很好奇,但由于注意力差,因而其感知往往停留在表面,无法持久深入。因而对于文本阅读感知来说,最需要的是给学生搭建平台,通过朗读的方式,结合多媒体,让他们将文本语言感知转化为文本阅读感知,继而真正到达另一个高度。
总而言之,对于阅读鉴赏来说,感知是其基础。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感知上,那只是阅读的第一层次;教师还需要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丰富他们对文本语言的体验。对于教师来说,针对阅读教学,前提是重视阅读感知,从抽象变为直接,让阅读变得可触摸,有色彩。而其方式只有朗读,也只有多读、反复读,才能有效提升阅读感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东县苴镇福亮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