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7月。夜。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全体常委、军事心理与心战系全体师生整齐列队在机关楼大厅。时间一分一秒地走过,大家翘首以盼,眼神里满是激动。
远远地,一辆军车徐徐驶进,车里走出两位身着迷彩的军人。两名学员不由得攥紧了手中的鲜花,走上前去。
人群由短促的欢呼迅速转为安静,当鲜花送到二人手中时,掌声如雷鸣般爆发,回荡在整个大厅。“两位博士辛苦了!欢迎英雄凯旋!”院长戴维民深情握住二人的手。这其中有一位娇小秀气的女军人,曾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开展心理服务工作!
一个月前,她与分院军事心理与心战系的另外一名副教授,执行由总政牵头部署的紧急任务,加入从全军抽调专家骨干组建的灾后心理重建专家小组,成为分院首批开赴四川震灾地区参与心理援助的专家。她的名字,叫王金丽,入伍的时间只有七年。
不管获得多少荣誉,我还是我。——摘自采访笔记
身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心理与心战系军事心理学教研室副教授,王金丽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心理治疗以及心理服务等工作。
曾经,王金丽和丈夫一同在吉林大学任教,后来两人南下到广东省珠海市教育局,成为当时珠海市仅有的两名心理学博士。王金丽夫妇俩著书立说、讲学咨询、技术入股,收入颇丰。2001年底,他们被上海分院领导的求贤若渴以及军事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吸引,双双携笔从戎,再执教鞭。他们被分院领导委以重任,参与重点学科心理学专业建设,很快就成为该专业系建设的顶梁柱。
军人的生活带给她许多意义:规律和节奏带来意义,使命和价值带来意义,情谊和团结带来意义。点点滴滴的意义汇成生活的主线,也聚成她执着的信念——知足、惜福、感恩、进取。
生活中的王金丽,自由个性、浪漫随意。穿上军装的她,便成为一名守纪律、听指挥、果敢爽朗的军人。在她心中,军装有一种崇高之美,飒爽英姿、刚柔相济才是女军人真正的美丽。
“未来战争中女军人可以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与男军人并肩作战,女性的柔美与军队的阳刚,互为补充。现如今,通过接受教育、传播教育的方式,一大批新兴的院校女教员正在成长,从科研这条线踏实地走下去,舞台将更加广阔。”王金丽如是解读军队女性的价值,也在用自身行动证明着这一点。
在军事心理与心战系,她开设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社会心理学》、《军队管理学》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她还主编《自励之王》、《沟通、拥抱人生与社会》、《灵悟创意》等著作,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王金丽多次荣获学院优秀中青年教学骨干特殊津贴、学院优秀教员,最近又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众多的光环下,她只是淡然的一笑:“不管获得多少荣誉,我还是我。”在她看来,自己永远只是一名尽本职的普通教员。而对于自己所取得的任何成绩,王金丽似乎总是觉得不够完美。
说她谦虚也好,惶恐也罢,总之她时刻不忘给自己充电。她顺利进入复旦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参加全军各级研讨交流会,用第一时间的理论和实践刷新自己的教案与课题。
细心的人发现王金丽的授课风格渐渐出现了一条变化曲线:从尊重听众心理到尊重听众本人。她改变原先以对象心理需求为取向的授课风格,转为尊重每一个听者,吸取他们宝贵的资源和经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王金丽感受到,上课要和学生达成触景生情的默契,激发出别人的内心情感,这样的课才是成功的。而学生们身上那些生活化的解决策略超越了心理学,将它们与心理学有机结合起来,会具有更大的价值。
在课题探索的道路上,王金丽凝聚集体智慧,配合同事同行,带领本科生、研究生组成课题攻关团队。她编制的陆海空三军《心理健康常见问题知识库》,有力支持了部队的心理知识普及事业。团训课程中,她和研究生结合部队具体实际,一起研制出“秋风行动”的领导力训练产品,这项研究有关决策和凝聚力生成的课题,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入。“我很喜欢这种开拓性的实践!”
我过去的话可以给他们带来“妈妈”的感觉!——摘自采访笔记
2008年5月12日,历史会永远铭记!
王金丽大声问自己:“我能做点什么?”多年来,从吉林到珠海再到上海,从地方到军队,王金丽一直活跃在心理咨询和救助一线。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她积极发挥专业特长,为广大军民开展咨询服务,多次成功处理应急和危险情况。她救过濒临自杀的人,也帮过情绪情感处于崩溃的人。她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培训辅导,也为军队官兵普及心理学知识,开展心理咨询。
“我尊敬每一位求助者,当一个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遭遇挑战,并正在鼓起勇气超越通过时,我愿意陪着他们一路走过,一起成长。我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帮衬,是每一位求助者心灵停泊的驿站,给走累的旅者补给和营养。”在课堂上,王金丽这样传授她的咨询理念。寥寥数语,平凡简单,并非豪情壮志。但是要想说明她思想的厚重和做人的扎实,这已足够。
分院的四川籍学员来了。王金丽对他们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提高重度应激事件下的心理承受力。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了。王金丽向他们全面“授渔”,开展心理援助技能培训。上海的媒体来了。王金丽受东方卫视的生活时尚频道邀请,和两名汶川的老师一起作客访谈。
2008年6月6日中午,军事心理与心战系在接到贡沈平政委指示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分院首批开赴四川震灾地区参与心理援助的专家小组人员名单。
就在大家都在进行缜密权衡时,王金丽洪亮的嗓音划破安静:“救灾官兵大多是80后、90后,我如果过去的话可以给他们带来‘妈妈’的感觉!”正在做会议记录的许参谋停下手中的笔,猛地抬起了头。要知道,一个女同志要深入灾情惨烈的一线,艰险和困难无法想象!
心战系决定派出李川云和王金丽两名博士。这既是一次军事行动,又是一项要求极高的政治任务。作为总政治部派出的第二批“军队抗震救灾心理服务专家组”的成员,他们二人兵分青川和北川,冒着生命危险,运用心理汇报、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睡眠动力治疗等技术,对救灾官兵和受灾群众成功实施心理干预。同时也为后续专家小组队伍的轮换打好头阵,为心战系在非军事行动下的心理应激干预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
灯火通明的大厅里,掌声慢慢散去,王金丽向大家缓缓敬了个军礼。“在北川的救灾一线,我很有做军人的感觉,但没做到100%。毕竟我不是第一时间赶到。不是在最危险的时候,因此我对奋战在第一线的官兵充满着深深的敬佩!”
责任编辑 罗尔文
远远地,一辆军车徐徐驶进,车里走出两位身着迷彩的军人。两名学员不由得攥紧了手中的鲜花,走上前去。
人群由短促的欢呼迅速转为安静,当鲜花送到二人手中时,掌声如雷鸣般爆发,回荡在整个大厅。“两位博士辛苦了!欢迎英雄凯旋!”院长戴维民深情握住二人的手。这其中有一位娇小秀气的女军人,曾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开展心理服务工作!
一个月前,她与分院军事心理与心战系的另外一名副教授,执行由总政牵头部署的紧急任务,加入从全军抽调专家骨干组建的灾后心理重建专家小组,成为分院首批开赴四川震灾地区参与心理援助的专家。她的名字,叫王金丽,入伍的时间只有七年。
不管获得多少荣誉,我还是我。——摘自采访笔记
身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心理与心战系军事心理学教研室副教授,王金丽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心理治疗以及心理服务等工作。
曾经,王金丽和丈夫一同在吉林大学任教,后来两人南下到广东省珠海市教育局,成为当时珠海市仅有的两名心理学博士。王金丽夫妇俩著书立说、讲学咨询、技术入股,收入颇丰。2001年底,他们被上海分院领导的求贤若渴以及军事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吸引,双双携笔从戎,再执教鞭。他们被分院领导委以重任,参与重点学科心理学专业建设,很快就成为该专业系建设的顶梁柱。
军人的生活带给她许多意义:规律和节奏带来意义,使命和价值带来意义,情谊和团结带来意义。点点滴滴的意义汇成生活的主线,也聚成她执着的信念——知足、惜福、感恩、进取。
生活中的王金丽,自由个性、浪漫随意。穿上军装的她,便成为一名守纪律、听指挥、果敢爽朗的军人。在她心中,军装有一种崇高之美,飒爽英姿、刚柔相济才是女军人真正的美丽。
“未来战争中女军人可以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与男军人并肩作战,女性的柔美与军队的阳刚,互为补充。现如今,通过接受教育、传播教育的方式,一大批新兴的院校女教员正在成长,从科研这条线踏实地走下去,舞台将更加广阔。”王金丽如是解读军队女性的价值,也在用自身行动证明着这一点。
在军事心理与心战系,她开设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社会心理学》、《军队管理学》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她还主编《自励之王》、《沟通、拥抱人生与社会》、《灵悟创意》等著作,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王金丽多次荣获学院优秀中青年教学骨干特殊津贴、学院优秀教员,最近又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众多的光环下,她只是淡然的一笑:“不管获得多少荣誉,我还是我。”在她看来,自己永远只是一名尽本职的普通教员。而对于自己所取得的任何成绩,王金丽似乎总是觉得不够完美。
说她谦虚也好,惶恐也罢,总之她时刻不忘给自己充电。她顺利进入复旦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参加全军各级研讨交流会,用第一时间的理论和实践刷新自己的教案与课题。
细心的人发现王金丽的授课风格渐渐出现了一条变化曲线:从尊重听众心理到尊重听众本人。她改变原先以对象心理需求为取向的授课风格,转为尊重每一个听者,吸取他们宝贵的资源和经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王金丽感受到,上课要和学生达成触景生情的默契,激发出别人的内心情感,这样的课才是成功的。而学生们身上那些生活化的解决策略超越了心理学,将它们与心理学有机结合起来,会具有更大的价值。
在课题探索的道路上,王金丽凝聚集体智慧,配合同事同行,带领本科生、研究生组成课题攻关团队。她编制的陆海空三军《心理健康常见问题知识库》,有力支持了部队的心理知识普及事业。团训课程中,她和研究生结合部队具体实际,一起研制出“秋风行动”的领导力训练产品,这项研究有关决策和凝聚力生成的课题,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入。“我很喜欢这种开拓性的实践!”
我过去的话可以给他们带来“妈妈”的感觉!——摘自采访笔记
2008年5月12日,历史会永远铭记!
王金丽大声问自己:“我能做点什么?”多年来,从吉林到珠海再到上海,从地方到军队,王金丽一直活跃在心理咨询和救助一线。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她积极发挥专业特长,为广大军民开展咨询服务,多次成功处理应急和危险情况。她救过濒临自杀的人,也帮过情绪情感处于崩溃的人。她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培训辅导,也为军队官兵普及心理学知识,开展心理咨询。
“我尊敬每一位求助者,当一个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遭遇挑战,并正在鼓起勇气超越通过时,我愿意陪着他们一路走过,一起成长。我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帮衬,是每一位求助者心灵停泊的驿站,给走累的旅者补给和营养。”在课堂上,王金丽这样传授她的咨询理念。寥寥数语,平凡简单,并非豪情壮志。但是要想说明她思想的厚重和做人的扎实,这已足够。
分院的四川籍学员来了。王金丽对他们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提高重度应激事件下的心理承受力。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了。王金丽向他们全面“授渔”,开展心理援助技能培训。上海的媒体来了。王金丽受东方卫视的生活时尚频道邀请,和两名汶川的老师一起作客访谈。
2008年6月6日中午,军事心理与心战系在接到贡沈平政委指示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分院首批开赴四川震灾地区参与心理援助的专家小组人员名单。
就在大家都在进行缜密权衡时,王金丽洪亮的嗓音划破安静:“救灾官兵大多是80后、90后,我如果过去的话可以给他们带来‘妈妈’的感觉!”正在做会议记录的许参谋停下手中的笔,猛地抬起了头。要知道,一个女同志要深入灾情惨烈的一线,艰险和困难无法想象!
心战系决定派出李川云和王金丽两名博士。这既是一次军事行动,又是一项要求极高的政治任务。作为总政治部派出的第二批“军队抗震救灾心理服务专家组”的成员,他们二人兵分青川和北川,冒着生命危险,运用心理汇报、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睡眠动力治疗等技术,对救灾官兵和受灾群众成功实施心理干预。同时也为后续专家小组队伍的轮换打好头阵,为心战系在非军事行动下的心理应激干预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
灯火通明的大厅里,掌声慢慢散去,王金丽向大家缓缓敬了个军礼。“在北川的救灾一线,我很有做军人的感觉,但没做到100%。毕竟我不是第一时间赶到。不是在最危险的时候,因此我对奋战在第一线的官兵充满着深深的敬佩!”
责任编辑 罗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