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井穴补泻

来源 :中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Adr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井穴皆位于四肢之末端,为经脉之根,脉气所发之处,亦为五腧穴之首。井穴的补泻效应建立在针刺疗法补泻效应的基础之上。井穴上可以运用的补泻手法有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放血法、艾灸法、开阖法、开周法、指按法等。一般病证,补虚时多采用轻刺激,泻实时多采用重刺激,由于井穴的特殊性,手法上宜灵活掌握,不可拘泥。井穴位于手足指(趾)末端,皮肉浅薄,感觉异常敏锐,提插、捻转、烧山火、透天凉等复杂补泻针刺手法不适用于井穴。
其他文献
用鸡腺病毒Ⅰ型 Ote 株于尿囊腔接种9日龄鸡胚,直接采用感染鸡胚尿囊液原液制备琼扩反应抗原.用该抗原对人工感染腺病毒鸡群抗体的检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对14个鸡场的15群鸡
利用四川省1998年~2015年21个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并引入3种不同意义上的空间权重矩阵,对该省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四川省交
<正>2009年5月,堪称当今儿童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标准"——《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中文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儿童心理学手册》由西方儿童心理学领域内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国有企业逐渐意识到,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才能在国际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占据一席之地。针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展开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方面的探讨,将
<正> 1980年1~2月份在福州地区爆发了二起成年猪的一种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鼻、唇、耳壳和胸腹下等处呈红紫玫瑰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发病率为20~95%,死亡率占5~40%,从病死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肉桂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的肉桂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归
笔者运用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药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质以及由此带来的可能的经济后果,并探讨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作用和较色定位问题。
去年,阳新县试点将50座祠堂打造成文化礼堂,今年又计划增建文化礼堂100座。此模式现已在黄石大冶等地推广。$$ 近日,记者前往阳新,对当地乡村祠堂复兴及其功能转型现象,进行了调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