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这样一个题目,我先在网上好友之中做了个小调查。接受调查人员共计20人。其中包括中小企业主2人、公务员5人、媒体相关人员12人、无业人员1人。调查问题包括:你是否关注银行高管高薪?你认为银行高管应获得多少薪水?你认为关注银行高管高薪有没有意义?
经过调查,获得如下数据:
1、13人对于银行高管高薪不关注。选择关注的受调查人员以媒体相关工作者居多,排除职业因素,真正关注银行高管高薪问题的为10%;
2、超过一半的受调查人士认为银行高管薪水应该与其所创造的价值挂钩,另有8个人认为大约在30万~80万为宜;
3、8个人认为关注银行高管高薪没有意义,应该将关注力集中在银行业绩和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上。另有9人认为应该关注,但不应该是焦点,特别是商业银行,不应将薪金作为主要关注对象。另有3人认为因为银行是特殊行业,应该给与关注。
我的意见,当然倾向大多数。
关注银行高管薪水,是一种无奈
多少年来,中国银行一直是政府金融机构的执行部门,一些较为极端的人士甚至认为,财政部是政府的会计,银行则是政府的出纳。在旧有的政府工作体系中,银行一向被认为是为政府、甚至是为政治服务的。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的职能早该有所转变。对于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来说,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首先应该是为市场和社会服务,只有国家银行仍肩负着为政治服务的一部分责任,但是主要服务方向仍然应该是社会与经济。原因很简单,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经济是国家命脉之一,发展经济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民营经济发展而后社会综合道德才能提高,正如管子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然而,由于惯性思维使然,中国人对银行的看法仍旧以过去政府部门的看法以贯之,关于银行的很多市场指标,在人们潜意识中仍属于禁忌话题。如银行呆坏账率、资本投向、融资手段、市场竞争、民营企业融资贷款等等。一些私下流传的数据显示,这些问题远远比银行高管每年年薪数额更值得关注。
然而,这些问题在桌面上只能束之高阁。
今年两会前,人们普遍预测金融机构改革将成为两会热议主题之一,而改革方案将在两会后出台。但是,大多数人只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果。两会机构改革并没有就金融机构改革形成重要的决议,但是,对社会经济来说,金融机构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此,有识之士开始将审视和挑剔的目光投向金融、投向银行,而在诸多禁忌面前,高管高薪,或许是最不容易涉雷的一个话引。
是进步,更是无奈。
薪水,应该和贡献成正比
伟大的管理学奠基人德鲁克在其新作中强调,对于知识工作者而言,其工作职责应与其承担的工作责任和取得的工作成绩成正比。而银行高管,无疑是知识工作者中的精英人选,其薪水的构成,自然也应该与其工作职责与贡献挂钩。然而,对从国家准行政机构转变身份的银行来说,这种挂钩最终却形成了“激励有余,约束不足”的局面。
正如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所指出的那样,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对金融企业高管缺乏有效的外部考核,没有与业绩挂钩的量化考核,金融企业高管在享受市场工资待遇的同时,也享受国家相应行政级别的补贴、住房标准、车辆配备标准等,实际是“红顶商人”。她同时认为,金融企业高管选拔的市场化程度有待加强,要将金融企业业绩和高管任免相结合,防止激励有余、约束不足。
没有约束,没有考核,这才是关键所在。银行高管工资多少,真正关心这个问题的人没有多少,而高管们创造多少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和他们的高薪是否相匹配,才是人们关注银行高管高薪的关键所在。
问题还是出在金融体制改革上,只不过拐了个弯,绕了点路,把话说得委婉一些罢了。
金融改革,拦路虎仍是“产权”
金融改革,深层次的拦路虎仍然是“产权”问题,从而导致利率没有放开的情况下银行业利润的垄断性质,以及高管在选拔上非市场化带来的“双重困局”。一方面,由于银行资产的产权不明晰,导致银行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权限”缩水。同时,在垄断的市场环境中,利润被放大。因此,中国的银行业高管,称不上是什么“银行家”,充其量不过是个财政“管家”而已。可以说,金融体制改革不能深入,银行高管的薪水降得再低也是“虚高”,因为他们虽然在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位置上,但却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权力行使自己的职责,从而配得上这样一份价值的薪水。
当然,中国银行业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在短期内全面向市场开放,肯定有其一定的困难,但是在不断向市场化深入的经济环境下,银行业的固步自封一定会带来越来越多的不和谐。因此,银行业继续深化改革,就成了全社会共同的诉求。
首先需要突破的是透明。中国银行大多以国有资产为主导,既然是国有银行,其所有权即为国家所有,因此,财报的透明度本来就应该是其最根本的职责之一。当然,随着银行上市步伐的加快,目前银行业的信息已经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获取,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作为以国家资产为主体的中国银行,其经营方向和经营状况,就应该受到国家资产的所有者——国民的监督,不能仅仅满足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股东财报标准,应该谋求更有效、更直接的手段将自己的经营情况公之于众。
其次需要解决的是绩效机制和约束机制。公众并不困惑于银行高管的薪水,他们真正困惑的,是这些高管们凭什么获得高薪,以及一旦对国有资产造成损失如何追究这些高管的责任。因此,银行业需要检讨的是薪水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而不是薪水本身。
最后是社会效益与社会责任。无疑,作为国有资产为主的中国银行家们,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在市场表现,应该将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到社会责任方面。特别是对民营资本的支持上。众所周知,民营资本,特别是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极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不但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社会稳定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与贷款难,也是人所共知的,中国银行业比世界上任何一家私营银行都更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高管高薪困局背后,是金融体制的困局,解决这一困局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在2007年国有银行业绩几乎全面飘红的情况下,银行高管们的薪水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话题,本身已经显示了社会的进步。但是,这进步还不够,套用一句流行的外交辞令:我们不仅要看这些银行高管们说了什么,更要看他们做了什么。
经过调查,获得如下数据:
1、13人对于银行高管高薪不关注。选择关注的受调查人员以媒体相关工作者居多,排除职业因素,真正关注银行高管高薪问题的为10%;
2、超过一半的受调查人士认为银行高管薪水应该与其所创造的价值挂钩,另有8个人认为大约在30万~80万为宜;
3、8个人认为关注银行高管高薪没有意义,应该将关注力集中在银行业绩和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上。另有9人认为应该关注,但不应该是焦点,特别是商业银行,不应将薪金作为主要关注对象。另有3人认为因为银行是特殊行业,应该给与关注。
我的意见,当然倾向大多数。
关注银行高管薪水,是一种无奈
多少年来,中国银行一直是政府金融机构的执行部门,一些较为极端的人士甚至认为,财政部是政府的会计,银行则是政府的出纳。在旧有的政府工作体系中,银行一向被认为是为政府、甚至是为政治服务的。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的职能早该有所转变。对于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来说,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首先应该是为市场和社会服务,只有国家银行仍肩负着为政治服务的一部分责任,但是主要服务方向仍然应该是社会与经济。原因很简单,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经济是国家命脉之一,发展经济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民营经济发展而后社会综合道德才能提高,正如管子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然而,由于惯性思维使然,中国人对银行的看法仍旧以过去政府部门的看法以贯之,关于银行的很多市场指标,在人们潜意识中仍属于禁忌话题。如银行呆坏账率、资本投向、融资手段、市场竞争、民营企业融资贷款等等。一些私下流传的数据显示,这些问题远远比银行高管每年年薪数额更值得关注。
然而,这些问题在桌面上只能束之高阁。
今年两会前,人们普遍预测金融机构改革将成为两会热议主题之一,而改革方案将在两会后出台。但是,大多数人只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果。两会机构改革并没有就金融机构改革形成重要的决议,但是,对社会经济来说,金融机构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此,有识之士开始将审视和挑剔的目光投向金融、投向银行,而在诸多禁忌面前,高管高薪,或许是最不容易涉雷的一个话引。
是进步,更是无奈。
薪水,应该和贡献成正比
伟大的管理学奠基人德鲁克在其新作中强调,对于知识工作者而言,其工作职责应与其承担的工作责任和取得的工作成绩成正比。而银行高管,无疑是知识工作者中的精英人选,其薪水的构成,自然也应该与其工作职责与贡献挂钩。然而,对从国家准行政机构转变身份的银行来说,这种挂钩最终却形成了“激励有余,约束不足”的局面。
正如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所指出的那样,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对金融企业高管缺乏有效的外部考核,没有与业绩挂钩的量化考核,金融企业高管在享受市场工资待遇的同时,也享受国家相应行政级别的补贴、住房标准、车辆配备标准等,实际是“红顶商人”。她同时认为,金融企业高管选拔的市场化程度有待加强,要将金融企业业绩和高管任免相结合,防止激励有余、约束不足。
没有约束,没有考核,这才是关键所在。银行高管工资多少,真正关心这个问题的人没有多少,而高管们创造多少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和他们的高薪是否相匹配,才是人们关注银行高管高薪的关键所在。
问题还是出在金融体制改革上,只不过拐了个弯,绕了点路,把话说得委婉一些罢了。
金融改革,拦路虎仍是“产权”
金融改革,深层次的拦路虎仍然是“产权”问题,从而导致利率没有放开的情况下银行业利润的垄断性质,以及高管在选拔上非市场化带来的“双重困局”。一方面,由于银行资产的产权不明晰,导致银行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权限”缩水。同时,在垄断的市场环境中,利润被放大。因此,中国的银行业高管,称不上是什么“银行家”,充其量不过是个财政“管家”而已。可以说,金融体制改革不能深入,银行高管的薪水降得再低也是“虚高”,因为他们虽然在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位置上,但却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权力行使自己的职责,从而配得上这样一份价值的薪水。
当然,中国银行业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在短期内全面向市场开放,肯定有其一定的困难,但是在不断向市场化深入的经济环境下,银行业的固步自封一定会带来越来越多的不和谐。因此,银行业继续深化改革,就成了全社会共同的诉求。
首先需要突破的是透明。中国银行大多以国有资产为主导,既然是国有银行,其所有权即为国家所有,因此,财报的透明度本来就应该是其最根本的职责之一。当然,随着银行上市步伐的加快,目前银行业的信息已经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获取,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作为以国家资产为主体的中国银行,其经营方向和经营状况,就应该受到国家资产的所有者——国民的监督,不能仅仅满足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股东财报标准,应该谋求更有效、更直接的手段将自己的经营情况公之于众。
其次需要解决的是绩效机制和约束机制。公众并不困惑于银行高管的薪水,他们真正困惑的,是这些高管们凭什么获得高薪,以及一旦对国有资产造成损失如何追究这些高管的责任。因此,银行业需要检讨的是薪水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而不是薪水本身。
最后是社会效益与社会责任。无疑,作为国有资产为主的中国银行家们,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在市场表现,应该将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到社会责任方面。特别是对民营资本的支持上。众所周知,民营资本,特别是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极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不但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社会稳定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与贷款难,也是人所共知的,中国银行业比世界上任何一家私营银行都更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高管高薪困局背后,是金融体制的困局,解决这一困局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在2007年国有银行业绩几乎全面飘红的情况下,银行高管们的薪水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话题,本身已经显示了社会的进步。但是,这进步还不够,套用一句流行的外交辞令:我们不仅要看这些银行高管们说了什么,更要看他们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