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馨怡再婚了,怀孕了。这个消息突然在某一天传出后,像是烧开的水,迅速在朋友圈沸腾。
馨怡和几个女朋友聚餐,聊着聊着她就成了话题。多数人的看法是,再婚是好事,但馨怡你也太傻了,都奔四的年纪了,还要生孩子,这不是在折腾自己的后半生吗?你俩在前段婚姻里都各有孩子,再加上即将出生的小宝,这个重组的家庭将来会怎样,你考虑过吗?
太多的絮叨,让馨怡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尴尬地笑笑。“你们真是瞎操心。”此时,一直没有开口的楠楠打断了这个讨论,“只要她觉得幸福就好,至于未来,人家自有安排。”
“我们是为她好呀。”“我们是关心她。”“馨怡,你说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大家对楠楠的“漠不关心”有些不理解。
很多时候,“为你好”成了人们口中说教的习惯用语,说话的人却往往忽略了言语是否触及别人的隱私,是否让人感到不自在,是否让人巴不得快点摆脱你。
作为馨怡的闺蜜,楠楠也不知道馨怡对未来的安排,但她的思维很简单,尊重馨怡的选择,此时做各种假设根本没有意义。难不成,还要叫馨怡打掉孩子吗?
过了两日,楠楠接到男同学超的电话,超和楠楠、馨怡是大学里的好友。“最近同学里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发生啊?”楠楠一听就知道他问的是馨怡的事儿,于是很大方地回答:“是啊,馨怡结婚了,有宝宝了,你可以准备红包啦。”
接下来,超开始问结婚的时间,怀孕几个月了,言下之意:馨怡是未婚先孕吧?她考虑清楚了吗?
“你真是瞎操心。”楠楠依旧是这句话,结束了这段聊天。
乘坐电梯或公交车,人与人之间总是会习惯性地保持一定距离。人与人之间相处也是如此,距离产生美,而这个距离就是有分寸感的安全空间,让人能舒适交往,不至于产生尴尬。
关于分寸感,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个“三重过滤”的法则。
一天,苏格拉底的一个朋友想告诉他关于另个朋友的事情,苏格拉底让这位朋友先做一个“三重过滤”的测试。
“第一重过滤叫真实。你能百分之百确定你要讲的事情都是真的吗?”
“第二重过滤叫善意。你要说的是关于我朋友的好事吗?”
“最后一重过滤叫实用。你要告诉我的事对我来说有帮助吗?”
在三个测试都得到对方的否定回答后,苏格拉底说:“如果你要告诉我的事情既不真实又不美好而且对我没有任何帮助,那为什么要告诉我呢?”
苏格拉底及时结束了这个话题,那位朋友兴致勃勃想要告诉他的“八卦”也就没了发酵的土壤。
点到为止,不过分干预别人的生活,这是人际交往的本分,守住本分就是把握好分寸感。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从事保险行业的迅,自从被同学邀请进高中同学群后,逢有聚会,和同学聊天时总喜欢问你在哪儿上班,年薪多少,家在哪个小区,房子面积多大等问题,还不忘从对方口中打听下其他同学的近况。
起初,大家以为是他性子直,说话缺心眼,后来发现再有聚会,迅喜欢和家境优裕的同学坐一起。有男同学苏要给女儿买保险,于是便让迅和孩子妈联系,介绍一下保险种类。
再后来,迅突然就退了群。有好心的同学去问原因,迅愤愤然:“苏都答应了在我这里买保险,结果他老婆和我没谈好,就不买了。他这是欺骗了我!”
真实情况是,苏的妻子只是想买一份教育保险,迅却在电话里附加推荐了重疾险、意外险、人寿险等,还不以为然地说了句:“你家苏那么有钱,你还在乎这点钱吗?”结果可想而知了。
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说到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心中有尺,口中有度,友谊的小船才不会轻易触礁遇险。
馨怡和几个女朋友聚餐,聊着聊着她就成了话题。多数人的看法是,再婚是好事,但馨怡你也太傻了,都奔四的年纪了,还要生孩子,这不是在折腾自己的后半生吗?你俩在前段婚姻里都各有孩子,再加上即将出生的小宝,这个重组的家庭将来会怎样,你考虑过吗?
太多的絮叨,让馨怡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尴尬地笑笑。“你们真是瞎操心。”此时,一直没有开口的楠楠打断了这个讨论,“只要她觉得幸福就好,至于未来,人家自有安排。”
“我们是为她好呀。”“我们是关心她。”“馨怡,你说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大家对楠楠的“漠不关心”有些不理解。
很多时候,“为你好”成了人们口中说教的习惯用语,说话的人却往往忽略了言语是否触及别人的隱私,是否让人感到不自在,是否让人巴不得快点摆脱你。
作为馨怡的闺蜜,楠楠也不知道馨怡对未来的安排,但她的思维很简单,尊重馨怡的选择,此时做各种假设根本没有意义。难不成,还要叫馨怡打掉孩子吗?
过了两日,楠楠接到男同学超的电话,超和楠楠、馨怡是大学里的好友。“最近同学里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发生啊?”楠楠一听就知道他问的是馨怡的事儿,于是很大方地回答:“是啊,馨怡结婚了,有宝宝了,你可以准备红包啦。”
接下来,超开始问结婚的时间,怀孕几个月了,言下之意:馨怡是未婚先孕吧?她考虑清楚了吗?
“你真是瞎操心。”楠楠依旧是这句话,结束了这段聊天。
乘坐电梯或公交车,人与人之间总是会习惯性地保持一定距离。人与人之间相处也是如此,距离产生美,而这个距离就是有分寸感的安全空间,让人能舒适交往,不至于产生尴尬。
关于分寸感,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个“三重过滤”的法则。
一天,苏格拉底的一个朋友想告诉他关于另个朋友的事情,苏格拉底让这位朋友先做一个“三重过滤”的测试。
“第一重过滤叫真实。你能百分之百确定你要讲的事情都是真的吗?”
“第二重过滤叫善意。你要说的是关于我朋友的好事吗?”
“最后一重过滤叫实用。你要告诉我的事对我来说有帮助吗?”
在三个测试都得到对方的否定回答后,苏格拉底说:“如果你要告诉我的事情既不真实又不美好而且对我没有任何帮助,那为什么要告诉我呢?”
苏格拉底及时结束了这个话题,那位朋友兴致勃勃想要告诉他的“八卦”也就没了发酵的土壤。
点到为止,不过分干预别人的生活,这是人际交往的本分,守住本分就是把握好分寸感。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从事保险行业的迅,自从被同学邀请进高中同学群后,逢有聚会,和同学聊天时总喜欢问你在哪儿上班,年薪多少,家在哪个小区,房子面积多大等问题,还不忘从对方口中打听下其他同学的近况。
起初,大家以为是他性子直,说话缺心眼,后来发现再有聚会,迅喜欢和家境优裕的同学坐一起。有男同学苏要给女儿买保险,于是便让迅和孩子妈联系,介绍一下保险种类。
再后来,迅突然就退了群。有好心的同学去问原因,迅愤愤然:“苏都答应了在我这里买保险,结果他老婆和我没谈好,就不买了。他这是欺骗了我!”
真实情况是,苏的妻子只是想买一份教育保险,迅却在电话里附加推荐了重疾险、意外险、人寿险等,还不以为然地说了句:“你家苏那么有钱,你还在乎这点钱吗?”结果可想而知了。
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说到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心中有尺,口中有度,友谊的小船才不会轻易触礁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