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镜头一:
刘淼和小路从小到大既是邻居又是好友。
大学毕业后,小路到深圳发展,而刘淼去到了北京。开始的时候,两个人联系很频繁,但后来,随着刘淼工作越来越忙,对小路发的短信,写的电邮,都没有时间及时回复。有时候想起该问候一下了,但又觉得身边的事情太多了,最终还是放下了。
一晃八年过去,两人再见面时是因为小路到北京出差。然而心情激动地约定了见面,却颇感失望地道别分离:刘淼发现,时间真是个残忍的东西,几年没见,她们之间已经找不到原有的那份默契,两个人坐在一起,竟然悠然而生一种疏远感。坐在回家的的士上,刘淼有种想哭的冲动,她真没想到,时间改变了一切,昔日最好的朋友如今却不及普通同事在一起的话题多。真是让人遗憾呀!
心理探秘: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说的是人与人的感情会受空间和交往频率的影响。友谊也会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这是因为,空间距离近,相对生活的“交集”就比较多,友谊会有更多的互动机会;而联系的频率,意味着不断地沟通与交流,同样是促进情感的重要手段。
因此,如果两个好朋友身在异地,是需要通过经常的联系来了解彼此和促进友谊的。但是,刘淼却因为忙碌,减少了与小路的联系,让两人的“交集”越来越少,结果八年过去,曾经的好友变得疏远了,这的确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
当然,并不是所有身在异地,不能频繁联系的人都不可以发展友谊,这关键看友谊建立的基础以及习惯了的交往模式。比如,刘淼和小路是邻居,她们的友谊,可能更偏于生活信息交流,因此,一旦彼此生活交集减少,彼此的友谊就很可能出现疏远了。
心理支招:
为异地友谊寻找感情纽带。对于异地的朋友,经常的问候和交流是非常需要的。节假日的一个祝福,闲暇时的一会儿闲聊,均有利于了解彼此的生活。如果可能,也可以重新拓展彼此的交际,比如寻找双方共同的兴趣爱好,进行交流和探讨。如此一来,就找到了链接彼此情感的纽带。
生活镜头二:
一年前,陈晓去参加了一个有关职业资格的培训。为期三个月的朝夕相处,让不少同学都成了朋友。开始的时候,陈晓也遇到几个一开口聊天就觉得很投缘的同学,不过,心中的目标让陈晓开始对交友进行规划。陈晓正在运作自己的公司,她时时刻刻想着结识人脉,而这次职业培训课便被她当成了拓展人脉的契机。于是,陈晓首先要了解的是对方的身份和关系是否对她的公司的发展有利。否则,就算投缘,她不也不愿意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
陈晓的确是找到了两三个合作伙伴,但是大家也只是工作上的交往,甚至也都有意避免深交。前不久,陈晓在职业培训班的QQ群里,看到了几位同学聚会的照片,他们聊得很开心,也很真诚,显然已经成了不错的朋友。陈晓想到,最初的时候,他们也曾邀请过自己,只是当时陈晓觉得他们“没什么用”,便拒绝了。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成了很好的朋友。陈晓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失落。其实,不仅仅是这些人,静下心来,陈晓忽然发现,在自己的生活中,除了合作者和客户,似乎已经没有朋友了。
心理探秘:
虽然朋友之间并非完全不能利益的交往,但是仅仅从利益关系出发,是很难得到真正的友谊的。一份真诚的友谊,包含着信任、接纳、欣赏、支持等众多的美好情感,可带给人安全感,增加人的自信心。但是,一旦以利益关系为切入点,这些美好的情感,便会被忽略,进而丧失了友谊带给我们心理效应。
因此,当一切都以过强的利益关系为出发点时,友谊便悄悄变了味。同时,对友谊的如此定位,也会让我们丧失拥有真诚友谊的机会。
心理支招:
将友谊与工作适度分开: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广泛的人际关系,那么将工作关系与友谊做一个划分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避免受工作目的牵引,而失去结识真诚友谊的机会,不妨试着将自己的圈子进行分类。比如说,60%为合作者或客户,20%为不计较利益关系的友谊,20%为……然后,试着让自己的人际营养均衡起来。渐渐的,便有机会感觉到真挚友谊的温暖了。
心理提醒:
避免陷入友谊的误区
误区一:友谊必须是纯精神的交流
不可否认,的确存在纯精神交流的友谊,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友谊的维系,需要彼此的互酬。比如说,信息的分享,为难时的支持,礼尚往来的小馈赠……这均可加深彼此的情感。同时,这与完全的利益关系又不一样,前者是在感情基础上的互相支持,后者则是以利益关系为出发点。
误区二:好友就应该不分彼此
就像国与国之间就需要有疆界一样,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有疆界,只不过根据不同的远近关系,人与人的心理疆界是不完全一样的。作为好朋友,可以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但绝不意味着不分彼此。亲密感一旦变成负担,带给友谊的便只有伤害了。
误区三:好朋友就应该直言不讳
虽然直爽是不错的性格特征,但是直爽过了头,则可能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很多人认为,好朋友之间说话就应该毫不掩饰,直言不讳,实际上我们发现,很多友谊就毁在直言不讳上。因此,无论是指出对方的缺点还是为对方提意见,都需要以尊重对方为基础,好朋友亦是如此。
误区四:好朋友就应该无条件体谅
不少人认为,既然对方是我的好朋友,就应该体谅我、包容我。比如,我上班有时间观念,与好朋友约会却不一定非要守时;在客户面前,我注重原则,但与好朋友却可以随意反悔……殊不知,友谊是用来珍惜的,不是用来挥霍的。虽然好友之间相互宽容谅解是必要的,但是毫不珍惜,过于随意,只会让朋友对你失去信任,友谊也随之名存实亡了。总之,一份美好的友谊,更值得用心去珍惜。
获取友谊关键词:
主动:一份美好的友谊,也是需要主动去把握的。比如主动问候对方,主动与对方联系,有了矛盾主动沟通,在对方需要支持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真诚:真诚地为对方着想,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对方的缺点也能在不伤害对方自尊的情况下真诚地提出来。这样朋友才值得人信赖,同时,也会收获更多芬芳的友谊。
共情:共情是一种能深入对方内心世界,了解对方感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友谊中同样重要。学会站在对方角度上考虑问题,体会对方的情绪,并给予理解和支持。这样的人非常受朋友欢迎。
宽容:正所谓金无赤足,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一个人要想拥有朋友,很关键的一点是能包容对方与自己的不同,甚至是对方的缺点。
刘淼和小路从小到大既是邻居又是好友。
大学毕业后,小路到深圳发展,而刘淼去到了北京。开始的时候,两个人联系很频繁,但后来,随着刘淼工作越来越忙,对小路发的短信,写的电邮,都没有时间及时回复。有时候想起该问候一下了,但又觉得身边的事情太多了,最终还是放下了。
一晃八年过去,两人再见面时是因为小路到北京出差。然而心情激动地约定了见面,却颇感失望地道别分离:刘淼发现,时间真是个残忍的东西,几年没见,她们之间已经找不到原有的那份默契,两个人坐在一起,竟然悠然而生一种疏远感。坐在回家的的士上,刘淼有种想哭的冲动,她真没想到,时间改变了一切,昔日最好的朋友如今却不及普通同事在一起的话题多。真是让人遗憾呀!
心理探秘: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说的是人与人的感情会受空间和交往频率的影响。友谊也会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这是因为,空间距离近,相对生活的“交集”就比较多,友谊会有更多的互动机会;而联系的频率,意味着不断地沟通与交流,同样是促进情感的重要手段。
因此,如果两个好朋友身在异地,是需要通过经常的联系来了解彼此和促进友谊的。但是,刘淼却因为忙碌,减少了与小路的联系,让两人的“交集”越来越少,结果八年过去,曾经的好友变得疏远了,这的确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
当然,并不是所有身在异地,不能频繁联系的人都不可以发展友谊,这关键看友谊建立的基础以及习惯了的交往模式。比如,刘淼和小路是邻居,她们的友谊,可能更偏于生活信息交流,因此,一旦彼此生活交集减少,彼此的友谊就很可能出现疏远了。
心理支招:
为异地友谊寻找感情纽带。对于异地的朋友,经常的问候和交流是非常需要的。节假日的一个祝福,闲暇时的一会儿闲聊,均有利于了解彼此的生活。如果可能,也可以重新拓展彼此的交际,比如寻找双方共同的兴趣爱好,进行交流和探讨。如此一来,就找到了链接彼此情感的纽带。
生活镜头二:
一年前,陈晓去参加了一个有关职业资格的培训。为期三个月的朝夕相处,让不少同学都成了朋友。开始的时候,陈晓也遇到几个一开口聊天就觉得很投缘的同学,不过,心中的目标让陈晓开始对交友进行规划。陈晓正在运作自己的公司,她时时刻刻想着结识人脉,而这次职业培训课便被她当成了拓展人脉的契机。于是,陈晓首先要了解的是对方的身份和关系是否对她的公司的发展有利。否则,就算投缘,她不也不愿意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
陈晓的确是找到了两三个合作伙伴,但是大家也只是工作上的交往,甚至也都有意避免深交。前不久,陈晓在职业培训班的QQ群里,看到了几位同学聚会的照片,他们聊得很开心,也很真诚,显然已经成了不错的朋友。陈晓想到,最初的时候,他们也曾邀请过自己,只是当时陈晓觉得他们“没什么用”,便拒绝了。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成了很好的朋友。陈晓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失落。其实,不仅仅是这些人,静下心来,陈晓忽然发现,在自己的生活中,除了合作者和客户,似乎已经没有朋友了。
心理探秘:
虽然朋友之间并非完全不能利益的交往,但是仅仅从利益关系出发,是很难得到真正的友谊的。一份真诚的友谊,包含着信任、接纳、欣赏、支持等众多的美好情感,可带给人安全感,增加人的自信心。但是,一旦以利益关系为切入点,这些美好的情感,便会被忽略,进而丧失了友谊带给我们心理效应。
因此,当一切都以过强的利益关系为出发点时,友谊便悄悄变了味。同时,对友谊的如此定位,也会让我们丧失拥有真诚友谊的机会。
心理支招:
将友谊与工作适度分开: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广泛的人际关系,那么将工作关系与友谊做一个划分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避免受工作目的牵引,而失去结识真诚友谊的机会,不妨试着将自己的圈子进行分类。比如说,60%为合作者或客户,20%为不计较利益关系的友谊,20%为……然后,试着让自己的人际营养均衡起来。渐渐的,便有机会感觉到真挚友谊的温暖了。
心理提醒:
避免陷入友谊的误区
误区一:友谊必须是纯精神的交流
不可否认,的确存在纯精神交流的友谊,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友谊的维系,需要彼此的互酬。比如说,信息的分享,为难时的支持,礼尚往来的小馈赠……这均可加深彼此的情感。同时,这与完全的利益关系又不一样,前者是在感情基础上的互相支持,后者则是以利益关系为出发点。
误区二:好友就应该不分彼此
就像国与国之间就需要有疆界一样,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有疆界,只不过根据不同的远近关系,人与人的心理疆界是不完全一样的。作为好朋友,可以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但绝不意味着不分彼此。亲密感一旦变成负担,带给友谊的便只有伤害了。
误区三:好朋友就应该直言不讳
虽然直爽是不错的性格特征,但是直爽过了头,则可能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很多人认为,好朋友之间说话就应该毫不掩饰,直言不讳,实际上我们发现,很多友谊就毁在直言不讳上。因此,无论是指出对方的缺点还是为对方提意见,都需要以尊重对方为基础,好朋友亦是如此。
误区四:好朋友就应该无条件体谅
不少人认为,既然对方是我的好朋友,就应该体谅我、包容我。比如,我上班有时间观念,与好朋友约会却不一定非要守时;在客户面前,我注重原则,但与好朋友却可以随意反悔……殊不知,友谊是用来珍惜的,不是用来挥霍的。虽然好友之间相互宽容谅解是必要的,但是毫不珍惜,过于随意,只会让朋友对你失去信任,友谊也随之名存实亡了。总之,一份美好的友谊,更值得用心去珍惜。
获取友谊关键词:
主动:一份美好的友谊,也是需要主动去把握的。比如主动问候对方,主动与对方联系,有了矛盾主动沟通,在对方需要支持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真诚:真诚地为对方着想,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对方的缺点也能在不伤害对方自尊的情况下真诚地提出来。这样朋友才值得人信赖,同时,也会收获更多芬芳的友谊。
共情:共情是一种能深入对方内心世界,了解对方感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友谊中同样重要。学会站在对方角度上考虑问题,体会对方的情绪,并给予理解和支持。这样的人非常受朋友欢迎。
宽容:正所谓金无赤足,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一个人要想拥有朋友,很关键的一点是能包容对方与自己的不同,甚至是对方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