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园艺设施》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研究,革新传统的教学思路,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实践考核体系,使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职;园艺设施课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1-02-148-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1]。因此,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之一,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也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二者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偏重理论部分,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往往只把实践教学作为对理论教学的简单补充,其目的也只是强化学生的机械记性,或者是对书本上知识的简单检验,因此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把实践教学的功能发挥出来。这样的实践教学不但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使学生认为该课程内容简单、技术可操作性低而对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园艺设施》是我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和和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实践教学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直接从事一线的生产工作,本文结合我院实践教学的具体实际,对园艺设施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讨。
1 革新教学内容,符合区域生产需要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是一个课程的两个核心部分,必须得到重视。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性,因此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必须处理好其与理论教学体系的衔接,要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整体优化,使之与理论教学结合为一体,要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我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学生全部来自浙江省内,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偏重于南方的生产实际。根据当前的生产现状同时结合科研背景,删除陈旧过时以及偏重北方生产实际(如北方的日光温室设计)的内容,合并重复的内容或类似的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部分学生可动手操作、生产上比较实用的综合性试验内容,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整体而又合理的优化。整合后安排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小拱棚的建造技术、塑料大棚的放样技术、电热温床的铺设技术、地膜的覆盖技术、设施小气候观测与调控技术、遮阳网和防虫网的覆盖使用技术、穴盘育苗技术以及园艺设施类型结构调查和喷滴灌设施设备参观等7个实用技术。通过这样的革新,不仅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生产实际,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学会使用这些在生产上常用的技术,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改革,在保证不减少实践学时的情况下,逐步降低验证性教学内容,并增加动手可操作性实践内容,使技术性实验内容所占比率提高至77.8%,而验证性实验内容所占比率降低到22.2%,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化、综合化。
2 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体现农学类教学特色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推动创新精神培养的基本途径[2]。而要改革教学方法必须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传统的“口授+板书+实验”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学校现在招收的学生基本都是90后,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以及亲自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教学要在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下,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实验方案的制定、具体的实验操作、直到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等,都要求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实践学习的主动性。
2.1 把田间当作第一教学课堂 学习农业的学生离不开田间地头,必须要让学生接触一线生产,才能把技术学到手。我们在设计每一个实验时,只要能在田间生产上做的,都一律到田间操作,有目的地将学生带入一定的生产环境中,使他们直接接触实际生产,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电热温床的铺设技术内容实验的安排上,将学生直接带入田间,每组4~5个学生,给他们准备好锄头、电热线等试验工具,让学生根据苗床的面积,实地计算需要电热线的数量,并制作电热温床,最后形成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在实际观察过程中既愉快地完成了教材中规定的实验任务,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2.2 加强实验内容的应用性与可操作性 通过对我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学生对实践操作能力学习的兴趣明显高于理论学习,因此我们在试验设置上尽量将试验设计成技术性的,而减少验证性试验的比例。例如我们设计的小拱棚搭建技术、地膜铺设技术、穴盘育苗技术,这些试验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实现。通过实践课的操作,使學生可以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也是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对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如在小拱棚搭建过程中拱杆插入地下的深度、拱杆之间的距离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既增强了学生的生产实践应用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建立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体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考核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试卷考试和千篇一律的试验报告不仅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还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实践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意义[3]。实践教学的考核本身就与理论考核存在较大的区别,就像学生所说的理论考试考得好不代表动手实践能力就强。因此实践教学的考核不能只看其是否按教师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了规定的实验和实验报告,还要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性。实践考核必须对学生实验的全过程即从准备、实施到得出结论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制定不同环节的评分标准(见表1)。如对于实验过程中积极主动、态度认真、结果准确,以及实验报告的分析中有独到见解、或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学生,根据评分标准予以加分;而对实验过程中不认真对待、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且团队合作不协调的要依据标准扣分。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认真投入到每一个实验中,在实验中学到真知实技。 4 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4.1 体现课程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园艺设施》是一门基础理论应用课程,主要研究不同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性能、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以及设施覆盖材料的性能、特点和设施环境调控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各个环节的内容都紧密联系,相互衔接,其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科学发展规律性。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改革,将实践内容变为具体化、可操作化,从而可使孤立的多个实验相互连接为一个较为系统的园艺设施发展过程,保证了实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通过实验过程中相继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来增强实验的吸引力。如电热温床如何铺设使温度更加均匀;如何才能使搭建的小拱棚坚固、结实;如何才能使地膜覆盖更加平整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一步步得到解决,学生通过实践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增加学生相互探究的学习兴趣。
4.2 以科研促教学,建立“导师+项目+学生团队”的教学模式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是在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所具有农科教一体化特色的高职院校。“导师+项目+学生团队”的教学模式在我院已经开展过3轮,共立项目130余个,取得了非常良好效果。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既可以了解当前科研的动态方向,同时也可以得到实践的锻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试验项目,自己组成团队,从试验内容的选择、设定、实施、到最后的结果分析,全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深受同学喜欢。
4.3 培养团结协作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实验过程采取分组方式进行,实验考核采取实验成绩综合评定的方式,考核涉及实验小组的每位学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是否积极、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掌握实验的主要内容、能否提出创新性的见解等,不但影响个人的成绩,而且还会影响集体荣誉。这无形中会使学生受到一种激励,促进实验小组间的竞争,同时也增强了组内成员的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合作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就被学生学到,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5 结语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因此,只有通过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建立符合自己学校办学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使实践教学更加合理、科学和完善,才能真正地发挥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独特效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才能使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 /OL]. http: //www. china. com. cn/chinese/zhuanti/tyzcfg/885952. htm,1999-06-13.
[2] 李中勇,李政紅, 张媛.《园艺设施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12(2):239-242.
[3] 张淑红,张恩平.园艺专业实验课的改革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7):69-71.
[4] 吴凤芝,霍俊伟,栾非时.关于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74 -76.
(责编:陶学军)
关键词:高职;园艺设施课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1-02-148-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1]。因此,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之一,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也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二者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偏重理论部分,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往往只把实践教学作为对理论教学的简单补充,其目的也只是强化学生的机械记性,或者是对书本上知识的简单检验,因此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把实践教学的功能发挥出来。这样的实践教学不但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使学生认为该课程内容简单、技术可操作性低而对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园艺设施》是我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和和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实践教学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直接从事一线的生产工作,本文结合我院实践教学的具体实际,对园艺设施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讨。
1 革新教学内容,符合区域生产需要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是一个课程的两个核心部分,必须得到重视。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性,因此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必须处理好其与理论教学体系的衔接,要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整体优化,使之与理论教学结合为一体,要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我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学生全部来自浙江省内,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偏重于南方的生产实际。根据当前的生产现状同时结合科研背景,删除陈旧过时以及偏重北方生产实际(如北方的日光温室设计)的内容,合并重复的内容或类似的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部分学生可动手操作、生产上比较实用的综合性试验内容,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整体而又合理的优化。整合后安排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小拱棚的建造技术、塑料大棚的放样技术、电热温床的铺设技术、地膜的覆盖技术、设施小气候观测与调控技术、遮阳网和防虫网的覆盖使用技术、穴盘育苗技术以及园艺设施类型结构调查和喷滴灌设施设备参观等7个实用技术。通过这样的革新,不仅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生产实际,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学会使用这些在生产上常用的技术,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改革,在保证不减少实践学时的情况下,逐步降低验证性教学内容,并增加动手可操作性实践内容,使技术性实验内容所占比率提高至77.8%,而验证性实验内容所占比率降低到22.2%,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化、综合化。
2 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体现农学类教学特色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推动创新精神培养的基本途径[2]。而要改革教学方法必须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传统的“口授+板书+实验”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学校现在招收的学生基本都是90后,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以及亲自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教学要在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下,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实验方案的制定、具体的实验操作、直到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等,都要求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实践学习的主动性。
2.1 把田间当作第一教学课堂 学习农业的学生离不开田间地头,必须要让学生接触一线生产,才能把技术学到手。我们在设计每一个实验时,只要能在田间生产上做的,都一律到田间操作,有目的地将学生带入一定的生产环境中,使他们直接接触实际生产,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电热温床的铺设技术内容实验的安排上,将学生直接带入田间,每组4~5个学生,给他们准备好锄头、电热线等试验工具,让学生根据苗床的面积,实地计算需要电热线的数量,并制作电热温床,最后形成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在实际观察过程中既愉快地完成了教材中规定的实验任务,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2.2 加强实验内容的应用性与可操作性 通过对我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学生对实践操作能力学习的兴趣明显高于理论学习,因此我们在试验设置上尽量将试验设计成技术性的,而减少验证性试验的比例。例如我们设计的小拱棚搭建技术、地膜铺设技术、穴盘育苗技术,这些试验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实现。通过实践课的操作,使學生可以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也是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对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如在小拱棚搭建过程中拱杆插入地下的深度、拱杆之间的距离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既增强了学生的生产实践应用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建立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体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考核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试卷考试和千篇一律的试验报告不仅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还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实践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意义[3]。实践教学的考核本身就与理论考核存在较大的区别,就像学生所说的理论考试考得好不代表动手实践能力就强。因此实践教学的考核不能只看其是否按教师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了规定的实验和实验报告,还要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性。实践考核必须对学生实验的全过程即从准备、实施到得出结论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制定不同环节的评分标准(见表1)。如对于实验过程中积极主动、态度认真、结果准确,以及实验报告的分析中有独到见解、或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学生,根据评分标准予以加分;而对实验过程中不认真对待、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且团队合作不协调的要依据标准扣分。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认真投入到每一个实验中,在实验中学到真知实技。 4 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4.1 体现课程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园艺设施》是一门基础理论应用课程,主要研究不同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性能、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以及设施覆盖材料的性能、特点和设施环境调控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各个环节的内容都紧密联系,相互衔接,其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科学发展规律性。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改革,将实践内容变为具体化、可操作化,从而可使孤立的多个实验相互连接为一个较为系统的园艺设施发展过程,保证了实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通过实验过程中相继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来增强实验的吸引力。如电热温床如何铺设使温度更加均匀;如何才能使搭建的小拱棚坚固、结实;如何才能使地膜覆盖更加平整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一步步得到解决,学生通过实践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增加学生相互探究的学习兴趣。
4.2 以科研促教学,建立“导师+项目+学生团队”的教学模式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是在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所具有农科教一体化特色的高职院校。“导师+项目+学生团队”的教学模式在我院已经开展过3轮,共立项目130余个,取得了非常良好效果。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既可以了解当前科研的动态方向,同时也可以得到实践的锻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试验项目,自己组成团队,从试验内容的选择、设定、实施、到最后的结果分析,全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深受同学喜欢。
4.3 培养团结协作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实验过程采取分组方式进行,实验考核采取实验成绩综合评定的方式,考核涉及实验小组的每位学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是否积极、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掌握实验的主要内容、能否提出创新性的见解等,不但影响个人的成绩,而且还会影响集体荣誉。这无形中会使学生受到一种激励,促进实验小组间的竞争,同时也增强了组内成员的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合作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就被学生学到,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5 结语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因此,只有通过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建立符合自己学校办学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使实践教学更加合理、科学和完善,才能真正地发挥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独特效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才能使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 /OL]. http: //www. china. com. cn/chinese/zhuanti/tyzcfg/885952. htm,1999-06-13.
[2] 李中勇,李政紅, 张媛.《园艺设施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12(2):239-242.
[3] 张淑红,张恩平.园艺专业实验课的改革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7):69-71.
[4] 吴凤芝,霍俊伟,栾非时.关于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74 -76.
(责编: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