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该回归正“道”了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名:笔象·笔意·笔境—书法鉴赏的艺术
  著:吴慧平
  版次:2019年12月
  开本:16
  定价:78.00元
  出版:人民美术出版社
  在轰隆隆行驶了数千年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书法这列“火车”似乎慢慢地忘了自己的“初心”,正朝着一个未知的方向驶去。
  近日,广州美术学院吴慧平教授出版了专著《笔象·笔意·笔境——书法鉴赏的艺术》。在书中,吴慧平用大篇幅聚焦的虽然是书法鉴赏的艺术,但我在他不露声色的表述中,分明看到了他那匡正書坛时弊的一番苦心。在书中,他以其独特的文化地理视角,非常明晰地廓清了中国书法这列“火车”特有的文化轨道,在正本清源的同时,试图以自己低沉的一声呐喊,扭转这列“火车”,回归正道。
  国际化带偏了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这列“火车”发车于何时,目前还不得而知。我们所能知道的最早的站点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接着,它行经春秋战国大篆、秦代小篆、汉代隶书、魏晋南北朝楷行草书等站点,既完成了字体的演进历程,也完成了中国书法从自发到自觉的审美历程。此后,它一路向前,进一步历经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人尚态、清人尚质等站点。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列“火车”一直沿着特有的文化轨道前行,未有丝毫偏离。
  清代晚期,千年未有之巨变遽然袭来。从晚清洋务运动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西学东渐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随着国门的打开,学术界、教育界、美术界、音乐界……都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在这股热潮中,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国人争相批判的靶子。尤其是作为中国文化之“根”、中国书法之“魂”的汉字,更成了很多国人甚至文化名流唾弃的对象。与中国书法并向而驶的另一列“火车”——中国画,也遭遇了惊天变动,关于“用西画改造中国画”的争论一直延续到如今。
  然而,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无“西”可化的缘故,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书法始终保持着本色,并未受到“西”风的冲击。
  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兴起,国门洞开,思想解放,西方美学思潮再次汹涌而至。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呼声日益高涨。
  于是,书法界的弄潮儿们纷纷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书法国际化进程中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他们或著书立说,用西方现代抽象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学说来解构传统中国书法理论,指导中国书法创作;或身体力行,各出招数,将书法推向世界。西方美学中形式构成理论与现行体制下释放出来的国人之恶(例如赚快钱、一夜成名、为了利益不顾底线等心理)犹如干柴烈火,一拍即合,书法发展的潘多拉魔盒也由此被打开。做旧、拼接、染色等追求笔墨技巧和视觉冲击、忽视文化表达和心灵共鸣的创作手法不断翻新。“现代书法”“书法画”“广西现象”“流行书风”“学院派书风”……你方唱罢我登场,直至夺人眼球的“展览体”。
  有人说,当代书法成就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对此,吴慧平却说,由于今人对传统的研究还不够,对西方形式美学的借鉴与融合也处于生搬硬套、不够自然的状态,加上书法日渐脱离实用目的,书法成了视觉艺术的一大门类。与商周人尚象、秦汉人尚势、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人尚态、清人尚质相对应的是,今人尚形。但是,今人书法“形已具,神未生”。吴慧平进一步认为,当前的书法热潮也还停留在表面,还远远未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中国书法或将面临灾难
  在当代书法理论界,吴慧平以其独特视角的书法文化地理研究而知名。在他看来,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书法发展有着其特有的文化轨道。而眼下的中国书法这列“火车”,已被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带偏了。
  对世界文化史有整体观照的人不难发现,文字的产生大都经过了以象形为基础的造字阶段。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古文字——象形文字,分属于三个不同文明系统,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国的汉字。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即现在的伊朗和波斯湾地区,其楔形文字与中国的象形文字相比,显得更加纯粹、更加抽象。这种楔形文字在流行2000多年之后,其影响在公元前6世纪之后减弱,然后逐渐消失。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则在流行了3000多年之后,在公元前1400年前后也消亡了。
  同样是象形文字,为什么只有中国汉字存留、发展至今?
  中华民族的聚居地,东边是无边无际的海洋,神秘而深不可测;北边是蒙古大草原和难以跨越的戈壁,继续往北则是阴冷的西伯利亚原始森林,更严密地封锁了北行之路;西北方是一片比蒙古戈壁更为干燥的盆地和戈壁,在大漠南北,又有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等雪山横亘,山路艰险;西南方耸立着高大、险峻的青藏高原。唯一一条通往外域的“河西走廊”,也是“常流沙,人行迷误。有泉井咸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沙石,往来困弊”。
  经过这样的分析,吴慧平认为,正是在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下,远古时代技术手段的限制和交通的阻隔,使得文明的传播和扩散仅限于区域内部,文明起源没有或很少受到外来文化侵袭。文字作为文明的显著标志之一,在创造和定型过程中,没有受到外来文明的明显影响,从而走向了独自发展、独立完善的道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于当今世界。自殷商通用至今的表意方块汉字,因其象形性、方块性、文化性而衍生出的书法艺术,迥异于各种拼音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特例。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古埃及地理环境相对优越,交通相对便利,外来文明不断侵袭,最终导致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消亡,被交流更加简易的表音文字所取代。
  以盗取敦煌石窟文物而著名的英国探险家、考古学家斯坦因说,西域的沙漠和高山,确乎是大自然“在地球上发生大文明的几处地域之间,造了这样一座障壁,隔断了他们在文化方面彼此的交流”。吴慧平由此写道:“如果没有这种区位的特殊性,中国的文字演变到现在,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特征,我们无法预料。”   吴慧平试图由此警醒国人,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如果在合理借鉴西方美学过程中不顾自身特有属性,中国书法这列“火车”,如果不循其特有轨道行进,继续这么肆意“国际化”,任意让“西”风吹拂下去,终将面临如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一样的灾难。
  复古以让书法回归正“道”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冥冥之中似乎存在着一种“反弹模型”——人类的文明要向前发展,必须先“复古”,“复古”的深度越“古”,向前发展的动力越“强”。
  引发西方现代文明的,就是一次伟大的复古运动,文艺复兴复的是古希腊的古,哲学、雕塑、绘画都是从古希腊的文化中复兴起来的。这次复古运动的能量一直持续至今,今天依然在发挥作用。
  而一部中国文化史,更堪称一部复古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文化复兴,就是由孔子引发的复古运动。他复兴了周朝的文化,造就了中华传统文化2000多年的历史。
  此后,初唐陈子昂高举复古大旗,诗坛为之一震,尽扫齐梁颓靡诗风,对唐诗创作高峰的到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唐时期,韩愈和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反对六朝骈文的浮华艳丽,提倡学习先秦两汉语言质朴、内容充实、极富思想性的古文,开创了一种雄奇瑰丽的艺术风格,为后世散文创作提供了新的典范;北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人,以复古为旗号,以革新为目的,反对盛行于宋初诗坛的西昆体和晚唐五代延续下来的颓靡文风,主张学习先秦两汉及韩柳古文,主张学习《诗经》《离骚》、两汉乐府、建安诗歌及李白、杜甫等人诗作,主张通过复兴古道改革文风与世风,直接造就了有宋一代文学的辉煌;明清时期更是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最具复古色彩的时代,和历次复古一样,文坛的领袖们也是倡导古风,反对不良文风,纷纷从古代经典中寻找新的突破口,流派纷呈,各有创获。
  中国书法则有元代赵孟强调以古人为师,提出“用笔千古不易”,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复古艺术潮流,也造就了“短命”王朝的不朽书法;清代书家向三代吉金、秦汉北魏石刻复古,力倡碑学,一挽明朝末年以来的帖学颓风,直接成就了有清一代的书法中兴。
  在文化复兴已成为国家战略的当下,吴慧平对书法复兴开出的药方,显然也是复古。
  吴慧平分析称,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是由农耕文明孕育出来的哲学思想—崇尚“中庸之道”、主张“天人合一”的儒家哲学、道家哲学和释家哲学的统一。最纯粹而又最丰富的黑白两色构成的中国书法,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在诗的国度,诗的审美又决定書法艺术的审美。因此,书法复古,复的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之“古”,即从书法的文化之“根”上去探讨笔法,从儒家学说、道家学说、释家学说中去探寻笔象、笔意与笔境,并创造中国书法的沉郁、飘逸、空灵之美。
  有人说,眼下的书法界,能入古就是创新。吴慧平在《笔象·笔意·笔境—书法鉴赏的艺术》一书中,既没提及入古,也没说到创新,但他通过自己视角独特的研究,在论述书法鉴赏艺术的同时,也潜藏着他对当前中国书法发展的隐忧和试图扭转当前中国书法走向的一声呐喊。也许,他的声音和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改变当前中国书法这列“火车”的走向。但是,当中国书法真正复兴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人们应该不会忘记,吴慧平教授曾经有过这么一声呐喊。
  2020年7月23日于冲井居
  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
其他文献
风韵·风骨——长三角地区书法名家提名展近日在合肥开幕  本刊讯 为贯彻落实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长三角一市三省文化协作交流,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联指导,亚明艺术馆牵头,联袂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江苏金陵美术馆、浙江宁波美术馆,特别策划的“风韵·风骨—長三角地区书法名家提名展”于10月30日上午在亚明艺术馆隆重开幕。  出席开幕式
期刊
毕晓慧,1988年生于山东,201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国画工笔专业(获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2020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曾荣获中国SAP艺术大奖2019年度新锐艺术家奖。曾举办艺彩新锋——毕晓慧个人作品展,作品曾参加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
期刊
黄 强  黄强,字墨高,号素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副主任、新华学院动漫学院客座教授。师从画家萧翰先生、画家兼美术理论家刘继潮先生和画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大根先生。作品《见缝插针》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画展,《黄山晚韵国》参加“盛政经典·翰墨华珍——中国当代国画名家邀请展”,《三清图》参加“水墨三清山中国名家行”2015年三清山国际旅游节画展。美术作品获
期刊
王晴园,1995年生于江苏无锡。201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人物工作室;2018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张见,研究方向为中国工笔画当代性创作研究。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20年在北京叁拾空间举办个展“补遗”。作品曾参加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五周年跨年展“你的背包:生于1980年以后艺术家的水墨探索”、“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关山月美术馆馆藏青年工笔画家作品展、青衿计划2019对岸·新工笔又
期刊
季颁,1974年生,祖籍江苏南通,6岁随父母移居青岛。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人物画艺委会委员、青岛市工笔画学会副主席、青岛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青岛市当代中国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社员、青岛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国画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美展并获奖,其中《清风朗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
期刊
高少珂,1992年生于山东高唐,美术学硕士。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青少年书法报》編辑、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民进黑龙江省开明画院理事、河北美术学院教师、北京人文大学特聘教师、哈尔滨市第十五届青联委员、哈尔滨市青年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注册高级教师。
期刊
内容提要:传统花鸟画的写生在其观察方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体系,对学画者来说这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环节和必须做的功课。本文将以工笔白描写生为例,简述花鸟画写生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花鸟画写生的目的。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写生;技巧  写生就是写物之生机,从生活中捕捉物象的动态造型,归纳总结得出作品。写生出来的作品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中国画的写生在再现客观物象的形态特征外,还讲究师造化而中得心
期刊
我和陈以苏是“双料”师兄弟,我们都师从金陵徐培晨先生学习绘画,又同入海上韩天衡先生门下研修篆刻。我们是苏北老乡,又是知己好友,性格相近,交流颇多,自是难得的缘分。  在未认识陈以苏以前,我先认识了他的印作。有很多次,在徐培晨老师的画室里,我拿起他的常用印章仔细看,那大写意的印风、不羁的线条、巧妙的布局,竟与徐老师的画风十分吻合。再看那些边款,刀法爽利清朗,气息温文儒雅,长长短短不拘一格,确是高手所
期刊
赵华双  赵华双,1970年出生,山西阳泉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会长、山西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阳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阳泉美术院副院长。曾获“全国百佳书画家”称号,2012年被评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画家。  中国画是世界文化的一块瑰宝,自产生和发展以来,就以鲜明的民
期刊
内容提要:萧愻是民国时“京派”画坛的巨擘,是从地处皖江地区的安庆走出去的国画大家。对安庆博物馆馆藏的四件萧愻绘画作品进行赏析,可以管窥其绘画艺术的演变情况,并了解萧憨绘画是从“师古”入手,经过“集古”之大成,最终达到“化古出新”之妙境。  关键词:萧愻;安庆博物馆;绘画特色;化古出新  一、萧愻其人  萧愻( 1883-1944),字谦中,号大龙山樵,作画时常简署为龙樵,安徽怀宁(今安庆市宜秀区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