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法的选择的。换句话说,即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只要能达成学习目标就行。这也说明了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决定因素,同一教学内容如果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达成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面对新的学习目标领域的出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这也是有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对新课程众多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感到困惑和不适应的原因。那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改造旧的教学方法,借鉴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使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高效、实效的开展呢?
一、 新课程标准下对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要求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体育学习能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维度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因而选用的教学方法依据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尽在情理之中。
二、新课标下优化体育教学方法的建议
以下就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指导思想谈谈自己的几点设想。
(1)尊重学生差异,提供多种方法
教师创新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提出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参考,使其择优而行,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能、运动动机、运动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都能学到新知识,并在运动技术上有所提高。
新课标主张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让学生自觉的学习、锻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并对该项目进行探究式学习、尝试学习,在适当的时机老师给予点拔。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自己去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这样经过自己努力学来的东西更容易形成内化,更有深刻的理解。所以说学生的尝试学习正是主体地位的一个表现。如立定跳远,如果老师进行示范,然后分解教学,虽然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但是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抹杀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只会一味地照搬模仿老师的动作。如果运用了尝试教学法,先让学生没有任何概念的尝试性练习,有的学生则不用老师教动作也会非常到位。而有的学生则无从下手,他就会下意识地去体会尝试,在尝试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弱点,然后就会有针对性地去观察老师或同学的动作特点。这样间接得来的经验怎能轻易忘掉?
(2)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恰当运用“自主选项”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教法创新应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造欲,不必过分强调行动一致,提倡“形散神不散”。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抒发不同的感受。对那些动作发展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玩得有劲”;对那些动作发展较差的学生则降低动作要求,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活动中,要提供几种不同的高度,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高度。教师只是起到引导、鼓励、保护学生的作用。这样的话,每个同学兴致都很高,大家都得到了锻炼。
为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还可以采用“自主选项”的教学方法。“自主选项”就是分为“限制性”和“完全性两种”。所谓限制性,就是限定几个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跳绳、武术、韵律操、游戏等),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好的项目去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练习方法和技能、技巧给予适当的指导。所谓完全性,就是在学生选择练习的项目时,不受老师的约束、限制,完全自主地去选择、去练习和活动。活动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地安排,教师对活动的任务、内容和组织纪律性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认真、及时地调控和指导。
这种教学方法满足了学生在运动中的兴趣、情感等心理需求,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张扬了个性。实践证明,此种方法最好将它放在一些枯燥的项目教学之后,教学效果会更佳。
(3)教法创新应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比如给同学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然后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用这种传统的教师示范和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甚理想的。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一个直观讲解的感觉,学生不易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让学生完全接受。反之,采用了多媒体电脑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画面出现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或放慢速度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更有劲,更积极主动,对动作要领更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更快。这也符合儿童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具有强烈认同感这一心理特征。
此外,传统体育教学讲究“少讲多练”,这恰恰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特别是对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但是这不是提倡我们要多讲,而是让我们抽出一定的时间,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放一些健康教育知识片、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动作技术分析等,加强对学生理论、健康教育,效果比“少讲多练”,甚至不讲就练效果好的多。这样就是对体育教学领域中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教学方法的有效补充。
(4)教法创新应与学法创新相结合。
对于学生来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对于教师来说,教会学生锻炼比带着学生锻炼更为重要。形式多样的练习手段,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锻炼的意识,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绝大多数同学将学会多种运动规则和技巧,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有所专长,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同时在活动课上安排一些运动知识和方法,如在活动课上安排学习篮球运动的知识和运动的方法规则,学生在激烈对抗中既锻炼了身体又体验到了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课后会意犹未尽,在放学后、节假日会自发地参加篮球运动,这样一来,既掌握了篮球运动的技能,又体会了篮球运动的乐趣,还培养了其自觉参与锻炼的习惯。
(5)注重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获得
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抢座位”、“红绿灯”“抓尾巴”“捉虫子”“打雪仗”、“堆雪球”等教学游戏,“篮球夏令营”、“体育锻炼超市”等主题活动,都是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游戏。以此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教法的创新要注重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获得,艺术地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运动中与教师、同伴相处得和睦、快乐,使学生既喜欢体育运动,又喜欢体育课,更喜欢体育老师。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特别是在新课标的大好形式下,体育教学方法更是神奇万变,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创新,从传统教法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寻求适合新课标的新路子,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发展。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南张镇中心小学)
一、 新课程标准下对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要求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体育学习能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维度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因而选用的教学方法依据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尽在情理之中。
二、新课标下优化体育教学方法的建议
以下就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指导思想谈谈自己的几点设想。
(1)尊重学生差异,提供多种方法
教师创新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提出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参考,使其择优而行,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能、运动动机、运动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都能学到新知识,并在运动技术上有所提高。
新课标主张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让学生自觉的学习、锻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并对该项目进行探究式学习、尝试学习,在适当的时机老师给予点拔。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自己去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这样经过自己努力学来的东西更容易形成内化,更有深刻的理解。所以说学生的尝试学习正是主体地位的一个表现。如立定跳远,如果老师进行示范,然后分解教学,虽然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但是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抹杀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只会一味地照搬模仿老师的动作。如果运用了尝试教学法,先让学生没有任何概念的尝试性练习,有的学生则不用老师教动作也会非常到位。而有的学生则无从下手,他就会下意识地去体会尝试,在尝试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弱点,然后就会有针对性地去观察老师或同学的动作特点。这样间接得来的经验怎能轻易忘掉?
(2)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恰当运用“自主选项”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教法创新应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造欲,不必过分强调行动一致,提倡“形散神不散”。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抒发不同的感受。对那些动作发展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玩得有劲”;对那些动作发展较差的学生则降低动作要求,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活动中,要提供几种不同的高度,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高度。教师只是起到引导、鼓励、保护学生的作用。这样的话,每个同学兴致都很高,大家都得到了锻炼。
为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还可以采用“自主选项”的教学方法。“自主选项”就是分为“限制性”和“完全性两种”。所谓限制性,就是限定几个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跳绳、武术、韵律操、游戏等),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好的项目去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练习方法和技能、技巧给予适当的指导。所谓完全性,就是在学生选择练习的项目时,不受老师的约束、限制,完全自主地去选择、去练习和活动。活动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地安排,教师对活动的任务、内容和组织纪律性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认真、及时地调控和指导。
这种教学方法满足了学生在运动中的兴趣、情感等心理需求,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张扬了个性。实践证明,此种方法最好将它放在一些枯燥的项目教学之后,教学效果会更佳。
(3)教法创新应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比如给同学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然后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用这种传统的教师示范和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甚理想的。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一个直观讲解的感觉,学生不易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让学生完全接受。反之,采用了多媒体电脑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画面出现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或放慢速度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更有劲,更积极主动,对动作要领更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更快。这也符合儿童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具有强烈认同感这一心理特征。
此外,传统体育教学讲究“少讲多练”,这恰恰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特别是对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但是这不是提倡我们要多讲,而是让我们抽出一定的时间,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放一些健康教育知识片、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动作技术分析等,加强对学生理论、健康教育,效果比“少讲多练”,甚至不讲就练效果好的多。这样就是对体育教学领域中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教学方法的有效补充。
(4)教法创新应与学法创新相结合。
对于学生来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对于教师来说,教会学生锻炼比带着学生锻炼更为重要。形式多样的练习手段,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锻炼的意识,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绝大多数同学将学会多种运动规则和技巧,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有所专长,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同时在活动课上安排一些运动知识和方法,如在活动课上安排学习篮球运动的知识和运动的方法规则,学生在激烈对抗中既锻炼了身体又体验到了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课后会意犹未尽,在放学后、节假日会自发地参加篮球运动,这样一来,既掌握了篮球运动的技能,又体会了篮球运动的乐趣,还培养了其自觉参与锻炼的习惯。
(5)注重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获得
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抢座位”、“红绿灯”“抓尾巴”“捉虫子”“打雪仗”、“堆雪球”等教学游戏,“篮球夏令营”、“体育锻炼超市”等主题活动,都是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游戏。以此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教法的创新要注重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获得,艺术地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运动中与教师、同伴相处得和睦、快乐,使学生既喜欢体育运动,又喜欢体育课,更喜欢体育老师。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特别是在新课标的大好形式下,体育教学方法更是神奇万变,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创新,从传统教法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寻求适合新课标的新路子,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发展。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南张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