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声乐教学与专业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既相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声乐教学中的教学原则进行简述,并从不断提高学生声乐水平的角度对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声乐;教学原则; 教学手段;共鸣训练
引言
普通高中的声乐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他们学习相关知识的重中之重。对于普通高中的声乐教学,首先要明确其与高等艺术专业院校的区别。普通高中音乐专业学生的乐理与歌唱基础对比艺术院校的专业学生相对较弱,学习目的也有所不同,部分高中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的目的有可能仅仅局限于应对高考,这显然有别于艺术院校学生致力于成为歌手的普遍目标。因此,本文针对高中声乐教学相关内容,以高中声乐课程要求为基础对此进行分析。
一、高中声乐教学原则简述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任何专业的理论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声乐教学也不例外。从古至今,声乐教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形成了一整套的科学训练方法,科学规律已在历史长河中为人熟知。因此,教师在高中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声乐教学的科学理论规律,按照声乐知识与技能的内在逻辑顺序,逐步引领学生对知识和规律进行掌握。
在夯实理论基础之上,还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严格要求,精讲多练,将理论寓于实践之中。除了平时的大量练习,教师可通过组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例如声乐观摩会、独唱比赛、合唱比赛等。
(二)思想教育原则
思想教育原则指的是在引领学生学习声乐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声乐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感化学生。这几乎在整个音乐教学中都有所体现,仅仅教给学生单一的专业知识是难以使学生全方位立体感知所学内容的。
例如进行合唱训练与多声部训练时,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是极为重要的,若是单单凭借个人的优异演唱反而对于作品诠释有所不足。又如在进行爱国歌曲学习时,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与表现情感,在演唱时达到思想与技术的统一。
(三)启发性原则与形象性原则
教学中的启发性原则与形象性原则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树立榜样。贯彻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形象性教学原则指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与模仿能力。教师自身应做到知识教授无误,以美的姿态去演绎音乐作品,正确引导学生对音乐细节的感受与对音乐美的感悟。
(四) 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领域普遍认同的教学原则。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在高中声乐教学领域,由于学生资质的参差,教师在最初应与每一位学生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特长与想法。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尊重个性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高中声乐教学方略
声乐基础较差的高中生,对于声乐的了解甚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通常采用示范性歌唱首先让学生从表面层次认识声乐。在学习的初步阶段,最为普遍与直接的学习方式便是模仿。在模仿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学生也对歌唱中的换气、共鸣与发声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下面是对声乐教学手段的分析。
(一)呼吸训练教学手段
呼吸训练是声乐学习最基础的内容。就像游泳训练中的换气训练,运动员需要掌握合理的换气方式和节奏,才有可能在游进过程中充分发挥身体的力量。歌唱中的呼吸训练道理与此相同。在进行呼吸训练时,学生们普遍会采用模仿的方式进行自主练习。也就是听取现成卡带中歌唱者的换气节点并进行模仿。这是一种方法。此外,科学的训练方法有“打瞌睡似的”呼吸方法,让学生用自上而下的感觉体会呼气与吸气,沉至丹田,腰腹用力。这需要大量的重复以达到训练目的。
(二)共鸣训练
对于吉他来说,发出的音质主要取决于琴箱的共鸣,好的单板吉他弹奏出来的声音醇厚而又自然。对于人体来说,头腔、口腔与胸腔就是天然的共鸣箱,通过大量的训练—例如类似“打哈欠”的口腔训练,便是帮助学生找到口腔共鸣的感觉—学生可以感受到利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产生共鸣的感觉。如果刻苦训练,歌唱者还可在演唱过程中自由转换发声部位,产生混声的效果。
(三) 呼吸与共鸣的结合训练
呼吸与共鸣的单项练习最终都要走向二者的结合。呼吸是为了能够连续运用身体的能量,共鸣是利用身体的能量产生共振的。因此二者密不可分。在结合训练中,可让学生在吸气的同时,找到“打喷嚏”的状态,并在该状态下发出螺旋式的声音,并让声音尽可能的延续,产生渐声渐远的效果。这种训练可以帮助找寻声、气、腔共同启用的感觉。
(四) 发声训练
以上基础训练过后便可进行发声训练。在发声训练过程中,可采用“啊”、“啦”或“呀”的发音进行练习。在唱一段旋律时,主要把握声音的流畅度,气息的通常与节奏转换的准确度。并采用合练与单独联系相结合的训练节奏,帮助同学们互相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五) 不同类型代表性歌曲的演唱训练
在基础训练不断深入与扎实的基础上,可进行整首歌曲的学习与演唱。在选择歌曲类型方面,学生应大胆挑战不同类型歌曲,积极主动地适应演绎不同风格歌曲时的演唱状态与技巧。在声乐技巧方面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与掌握。这可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声乐水平,并在声乐基础逐步累积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
三、结语
高中声乐教学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提高声乐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个人气质也有很大帮助。通过高中声乐训练,学生可在繁忙的高中生活中寻得一丝芬芳,体会歌唱的魅力,这对即将走入更高学府的学生们具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常丹丹.略谈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2012(03):
267-268.
[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刘云松.声乐学习与唱歌心理[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04).
[4]中国音乐教育[M].2012.
【关键词】高中声乐;教学原则; 教学手段;共鸣训练
引言
普通高中的声乐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他们学习相关知识的重中之重。对于普通高中的声乐教学,首先要明确其与高等艺术专业院校的区别。普通高中音乐专业学生的乐理与歌唱基础对比艺术院校的专业学生相对较弱,学习目的也有所不同,部分高中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的目的有可能仅仅局限于应对高考,这显然有别于艺术院校学生致力于成为歌手的普遍目标。因此,本文针对高中声乐教学相关内容,以高中声乐课程要求为基础对此进行分析。
一、高中声乐教学原则简述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任何专业的理论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声乐教学也不例外。从古至今,声乐教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形成了一整套的科学训练方法,科学规律已在历史长河中为人熟知。因此,教师在高中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声乐教学的科学理论规律,按照声乐知识与技能的内在逻辑顺序,逐步引领学生对知识和规律进行掌握。
在夯实理论基础之上,还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严格要求,精讲多练,将理论寓于实践之中。除了平时的大量练习,教师可通过组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例如声乐观摩会、独唱比赛、合唱比赛等。
(二)思想教育原则
思想教育原则指的是在引领学生学习声乐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声乐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感化学生。这几乎在整个音乐教学中都有所体现,仅仅教给学生单一的专业知识是难以使学生全方位立体感知所学内容的。
例如进行合唱训练与多声部训练时,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是极为重要的,若是单单凭借个人的优异演唱反而对于作品诠释有所不足。又如在进行爱国歌曲学习时,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与表现情感,在演唱时达到思想与技术的统一。
(三)启发性原则与形象性原则
教学中的启发性原则与形象性原则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树立榜样。贯彻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形象性教学原则指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与模仿能力。教师自身应做到知识教授无误,以美的姿态去演绎音乐作品,正确引导学生对音乐细节的感受与对音乐美的感悟。
(四) 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领域普遍认同的教学原则。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在高中声乐教学领域,由于学生资质的参差,教师在最初应与每一位学生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特长与想法。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尊重个性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高中声乐教学方略
声乐基础较差的高中生,对于声乐的了解甚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通常采用示范性歌唱首先让学生从表面层次认识声乐。在学习的初步阶段,最为普遍与直接的学习方式便是模仿。在模仿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学生也对歌唱中的换气、共鸣与发声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下面是对声乐教学手段的分析。
(一)呼吸训练教学手段
呼吸训练是声乐学习最基础的内容。就像游泳训练中的换气训练,运动员需要掌握合理的换气方式和节奏,才有可能在游进过程中充分发挥身体的力量。歌唱中的呼吸训练道理与此相同。在进行呼吸训练时,学生们普遍会采用模仿的方式进行自主练习。也就是听取现成卡带中歌唱者的换气节点并进行模仿。这是一种方法。此外,科学的训练方法有“打瞌睡似的”呼吸方法,让学生用自上而下的感觉体会呼气与吸气,沉至丹田,腰腹用力。这需要大量的重复以达到训练目的。
(二)共鸣训练
对于吉他来说,发出的音质主要取决于琴箱的共鸣,好的单板吉他弹奏出来的声音醇厚而又自然。对于人体来说,头腔、口腔与胸腔就是天然的共鸣箱,通过大量的训练—例如类似“打哈欠”的口腔训练,便是帮助学生找到口腔共鸣的感觉—学生可以感受到利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产生共鸣的感觉。如果刻苦训练,歌唱者还可在演唱过程中自由转换发声部位,产生混声的效果。
(三) 呼吸与共鸣的结合训练
呼吸与共鸣的单项练习最终都要走向二者的结合。呼吸是为了能够连续运用身体的能量,共鸣是利用身体的能量产生共振的。因此二者密不可分。在结合训练中,可让学生在吸气的同时,找到“打喷嚏”的状态,并在该状态下发出螺旋式的声音,并让声音尽可能的延续,产生渐声渐远的效果。这种训练可以帮助找寻声、气、腔共同启用的感觉。
(四) 发声训练
以上基础训练过后便可进行发声训练。在发声训练过程中,可采用“啊”、“啦”或“呀”的发音进行练习。在唱一段旋律时,主要把握声音的流畅度,气息的通常与节奏转换的准确度。并采用合练与单独联系相结合的训练节奏,帮助同学们互相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五) 不同类型代表性歌曲的演唱训练
在基础训练不断深入与扎实的基础上,可进行整首歌曲的学习与演唱。在选择歌曲类型方面,学生应大胆挑战不同类型歌曲,积极主动地适应演绎不同风格歌曲时的演唱状态与技巧。在声乐技巧方面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与掌握。这可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声乐水平,并在声乐基础逐步累积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
三、结语
高中声乐教学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提高声乐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个人气质也有很大帮助。通过高中声乐训练,学生可在繁忙的高中生活中寻得一丝芬芳,体会歌唱的魅力,这对即将走入更高学府的学生们具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常丹丹.略谈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2012(03):
267-268.
[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刘云松.声乐学习与唱歌心理[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04).
[4]中国音乐教育[M].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