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 软炸
由于主料细嫩,加工的块形又小,而且糊料在油炸中形成了保护层,所以形成了外松软里软嫩的特色。外层的口感主要是由所使用糊料的性质决定的。在具体做法上有以下几个关键:
第一,制作适合的糊料。软炸所用的糊料业内称为“软糊”。从原料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蛋为主加淀粉调制的糊,具体品种分为蛋清糊,蛋黄糊,全蛋糊,蛋泡糊四种。第二类是以淀粉加水调制的糊,通称为水粉糊,又叫“干浆糊”业内又叫“硬糊”。第三类是多种料调制的糊,主要有发粉糊,脆浆糊等,前者是用发酵粉,面粉加水调制的,后者是用酵种(面肥),面粉,淀粉,马蹄粉(荸荠粉),盐,油和水调制的,但是他们的口味质量和营养价值远较蛋泡糊逊色。
调制蛋泡糊需要一定技术。调制时,先把蛋清放入碗内,用筷子不停顿地顺着一个方向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地抽打,通过抽打,使蛋清内的蛋白质分子结成长链,组成网状结构,把打进去的空气入网内,不使逸出,蛋清也由液体抽打成黏稠胶体,最后打透上劲,成为了容纳大量空气的,稠厚泡沫状的,白色的“雪堆”,然后加入淀粉等调料调搅均匀即成。否则蛋白质分子形不成链,结不成网,打入的空气也跑掉了,业内叫了。二是要不停顿地抽打,从开始到打透成堆中间不能停手,否则形不成“雪堆”。下锅后,蛋泡糊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糊料体积增大,变为松脆。
第二,要有精细的挂糊方法。软炸糊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先腌渍,后挂糊。操作关键是临炸前再挂糊。如果挂糊过早,炸时容易“掉糊”;还要根据原料含水分的多少调节糊的浓度;所用糊料也要事先调制,充分调搅均匀,并静放一定时间使粉粒溶化无渣,否则挂不匀,炸时容易“掉糊”和出现“黑点”(粉粒炸焦的缘故);挂糊时,糊料绝不能发散,若散了就要重新调制。挂糊后要迅速下锅,以防止糊内的面筋质起劲,在油炸中包不住原料;原料块最好分别挂糊,分散下锅,下锅后立即划开以免粘连。另一种方法是调味和挂糊同时进行,即调味料溶于糊内,然后放入原料挂糊,边挂糊边吸进味,至炸前,糊已挂匀,味亦渗入,即可下锅炸至。这种挂糊的糊料多数是全蛋糊(蛋粉糊),蛋清糊。应注意的问题是要控制好调味品中盐的用量,如用量不当,盐的渗透压会把原料中的水分挤出,使糊料变稀,黏性变差,油炸时容易脱糊。
第三,精确地把握火候。要把火力的旺,中,小,油温的温,热,沸等火候调节的所有措施全都用上。多数软炸是旺火热油下锅,稍炸片刻,一般约20~30 s,根据原料性质掌握,主要目的是使原料内部受热成熟并持嫩。在原料熟制后即可加大火力,提高油温(七八成熟),短时间速炸,见原料浮出油面即成,主要目的是使表面脆酥,色泽金黄。但是,也有挂蛋泡糊的制品,质感与其他制品都不同。它在炸的全过程中,都是使用中小火力,中等油温(约五成熟,有的为四成熟),这类制品具有外松软,内软嫩,色泽乳白,形体丰满的特色。有的地区这种挂糊蛋清的软炸法叫做“松炸”,菜名也冠以“松炸”两字,如松炸口蘑,松炸鱼片,松炸香蕉,松炸夹沙球等,除名称不同外,其内容实质与软炸并无多大区别。
5. 卷、包炸
这种技法所用主料都是易熟的鲜嫩原料,如鸡脯肉,猪里脊肉,猪肝,猪腰,以及鱼,虾等。所用的原料都不能带骨头,如有骨头就必须剔出。同时,根据炸的需要都要加工成小块,小片,细条,细丝或剁成泥状馅料,而且加工的刀口宜薄,宜细,宜小,宜碎。加工成型后都用调料腌渍入味。卷,包用的外皮也大致相同,如油皮,摊鸡蛋皮,猪网油,百叶(薄豆腐片),糯米纸(又叫威化纸),无毒玻璃纸等。此外还可以采用片至细薄的肉片,鸡肉片,鱼肉片和大白菜叶等作卷,包的皮。其他方面,诸如加工过程,成熟机理,质感效果几乎是相同的。他们唯一的区别就是加工后形状不同,凡用外皮包裹成为卷筒形的称之为“卷”,包裹成长方形,方形,三角形,或像生形(如包成鸡腿形)就叫“包”。把用糯米纸或玻璃纸包裹的称为“纸包”。卷,包炸法的具体方法十分细腻,要求也极为严格,要此法创制的名菜也久享盛誉。如江苏菜的“卷筒黄鱼”,浙江菜的“炸响铃”,四川菜的“蚝油纸包鸡”等。主要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注意卷、包成型。一般的说,卷和包的技术难度不大,但要做好也不容易。首先,每个卷、包内所放入的馅料要匀称,形体大小要大致相等。其次,必须包严卷实,凡挂糊的也要挂匀挂牢,紧紧地卷,包住原料,要经得住热油浸炸,能保持原形而不散开。有的还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用无毒玻璃纸包料的,只要用筷子“掖角”一抖,包就会开。
第二,控制油炸的火候。卷、包炸也是用大油量,由于使用原料和外皮的性质的不同,必须控制好火力的大小和油温的高低,业内称这种火候为“不温不火”。大多在四五成熟至六七成熟之间调节。卷、包用皮的耐热性能与油温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控制油温也要根据用皮耐热的程度而定。目前,大致有三种油温的炸法:一种是“先低后高”炸法,即下料时油温低,然后逐渐升高油温把原料炸熟出锅。它适用于油皮、蛋皮。这是由于油皮、蛋皮耐热程度低,遇到高油温即会焦煳。但卷、包内的馅料又要求炸的细嫩刚熟。所以油温只能在四五成热,在中等火力上浸炸3~5 min。当油温升至七成热时,原料内部的馅料炸至嫩熟,外皮上色、松脆并浮出油面时,即可捞出控油。这种“先低后高”的炸法即适应了外皮的耐热性能,又使内部的馅料成熟。但挂糊炸时,油温则要稍高一些。另一种叫“先高后低”炸法,它主要适合于耐热性能较好的外皮,如以猪网油做皮,以及有挂上糊料保护层的卷炸或包炸。油温一般在六七成熟左右,但炸的时间短,主要目的是使卷、包的表面定型、发挺,初步上色,然后立即转为小火,油温降至五成熟,继续浸炸5 min,直至原料外酥里嫩时出锅。这种炸法,除了适应外皮的耐热性能特点外,还能够取得外皮网油色黄,松脆,肥香,以及馅料鲜花细嫩的独特效果。还有一种近似“先低后高”的炸法,但有不同,即在油温的升高上有严格的限制。自始至终都是在低温的条件下完成的。主要适用于纸包炸制品。对纸包品有一个特殊要求,就是炸好以后不变色,不能泛黄。因而,油温必须定在不能使纸上色的原料,按下去浸没在油中受热以加快成熟,还要不断翻身,使之受热均匀。炸好之后,取出盛盘,拆开纸包,原料保持本色,原汁原味,鲜香扑鼻,质感软嫩。 6. 浸炸
这种技法是原料在热油锅中最初表面受到油温的高温急速加热,形成了薄膜,随后逐渐降低油温缓慢受热,把原料中水分、鲜味的流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是炸法中的精细炸法。这种炸法,有的地区叫“油氽”或“油浸”。具体操作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中小火,底油温(四五成熟,尽可能控制在100℃到130℃之间)。自始至终都把油锅放在小火上弹,保持恒定温度,使热量慢慢渗入原料内部,产生变性,脱水,由生变熟的反应,直到原料内部的水分慢慢析出,质感酥脆时,即可捞出。这种炸法,主要适合于细嫩的鱼虾肉泥丸类和果仁类原料,如油炸虾球,油炸花生米,油炸腰果等,以福建菜的“闽生果”最为著名。浸炸果仁类菜肴时,原料需要用开水泡制,剥去内皮,吹干后才能使用。用油量相当于原料的三四倍,在下料后用手勺不停地搅动,防止原料沉底不动,炸焦炸煳。
第二是用旺火力,把锅内的大量油烧至很高温度,烧至八成热时即将加工处理好的原料放入锅内,稍炸片刻即端过离火浸炸。这时,由于油锅离火,油温随着下降,直至油锅凉时,原料也已充分吸收热能由生变熟,质感外表略脆,而内部十分鲜嫩,这种技法适宜于仔鸡,乳鸽等。效果与沸水浸烫的“白斩鸡”基本相同。但油浸的鸡比水浸的“白切鸡”更能保持原料的鲜美口味,且原料色泽光亮鲜艳。
第三种是先用旺火,把油温烧至七成热,下入加工处理好的原料,随即端锅离火,油温降至七成热以下时,再把锅端回旺火,当油温再升至七成热时,继续端锅离火。如此多次反复,直到原料成熟,质感滑嫩时取出。这种浸炸法多用于鱼类,以广东菜最为擅长,使用也较广泛,菜名有“油浸生鱼”等。
7. 泼炸(淋炸)
油泼炸是利用高温反复浇泼,使原料成熟(熟料以外),保持原料内部鲜美,并取得质感酥脆,酥嫩的效果。泼炸和浸炸是炸法中的两种特殊技法,两者有较多的共同点,如所用主料大多为细嫩原料,特别适用体小稚嫩的禽类原料。所用导热介质也都是大油量的高温热油。制品的质感,口味特点也大体相同。但是,它们的具体操作方法又有较大的区别,油温火候把握也不一样,故业内仍然将其看作是炸法中的两个不同分支,泼炸技法关键有以下两点:
第一,选用适用与泼炸的原料。这种炸法一般均用细嫩鲜料,如鸡,鱼,虾等,特别适宜选用稚嫩体小的仔鸡,乳鸽,雏鸭,鹌鹑等,也可用一些时鲜蔬菜,所用主料除稚嫩体小的自然体态外,其余都加工成细薄的小料。如果是生料,洗净后要用调料腌渍入味,定下基本味;如果是熟料,既可在预制成熟过程中调味,也可在预制成熟后再用调料腌渍入味。油炸时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是油量充足,约相当于原料重量的三四倍,其次是旺火热油,在炸制过程中,始终保持七成以上的油温,再就是对生料、熟料的加热时间要正确掌握,熟料炸的较短,以外皮略脆并上色为度,而用生料炸,既要炸脆,上色,也要内外成熟,泼浇的次数要多一些,加热时间要相对长一些。
第二,泼浇手法正确最为关键。这种手法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如浇泼吊挂的整料,除从上向下泼浇外,还要从不同的角度浇遍全身,保证原料的各个部位都能均匀受热,成熟一致。这类原料炸前都要在某些厚实的部位剞上适当的刀纹,但又不能多,以便使泼浇的热油渗入促使成熟。对放入漏勺的小型料则要边浇泼热油,边转动漏勺,使原料在转动移位中均匀受热,成熟一致,防止炸后生熟不一,老嫩参差的现象。但无论何种泼浇,从原料成熟前泼浇都不能停顿,不能时浇时停,而要一气呵成,至其成熟度,质感,色泽都符合标准为止。业内习惯上把吊挂原料的浇油称为“淋油”,而把漏勺中原料的浇油,叫做“泼油”,有些地区又往往淋,泼不分,统称为淋油。(连载完)
由于主料细嫩,加工的块形又小,而且糊料在油炸中形成了保护层,所以形成了外松软里软嫩的特色。外层的口感主要是由所使用糊料的性质决定的。在具体做法上有以下几个关键:
第一,制作适合的糊料。软炸所用的糊料业内称为“软糊”。从原料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蛋为主加淀粉调制的糊,具体品种分为蛋清糊,蛋黄糊,全蛋糊,蛋泡糊四种。第二类是以淀粉加水调制的糊,通称为水粉糊,又叫“干浆糊”业内又叫“硬糊”。第三类是多种料调制的糊,主要有发粉糊,脆浆糊等,前者是用发酵粉,面粉加水调制的,后者是用酵种(面肥),面粉,淀粉,马蹄粉(荸荠粉),盐,油和水调制的,但是他们的口味质量和营养价值远较蛋泡糊逊色。
调制蛋泡糊需要一定技术。调制时,先把蛋清放入碗内,用筷子不停顿地顺着一个方向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地抽打,通过抽打,使蛋清内的蛋白质分子结成长链,组成网状结构,把打进去的空气入网内,不使逸出,蛋清也由液体抽打成黏稠胶体,最后打透上劲,成为了容纳大量空气的,稠厚泡沫状的,白色的“雪堆”,然后加入淀粉等调料调搅均匀即成。否则蛋白质分子形不成链,结不成网,打入的空气也跑掉了,业内叫了。二是要不停顿地抽打,从开始到打透成堆中间不能停手,否则形不成“雪堆”。下锅后,蛋泡糊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糊料体积增大,变为松脆。
第二,要有精细的挂糊方法。软炸糊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先腌渍,后挂糊。操作关键是临炸前再挂糊。如果挂糊过早,炸时容易“掉糊”;还要根据原料含水分的多少调节糊的浓度;所用糊料也要事先调制,充分调搅均匀,并静放一定时间使粉粒溶化无渣,否则挂不匀,炸时容易“掉糊”和出现“黑点”(粉粒炸焦的缘故);挂糊时,糊料绝不能发散,若散了就要重新调制。挂糊后要迅速下锅,以防止糊内的面筋质起劲,在油炸中包不住原料;原料块最好分别挂糊,分散下锅,下锅后立即划开以免粘连。另一种方法是调味和挂糊同时进行,即调味料溶于糊内,然后放入原料挂糊,边挂糊边吸进味,至炸前,糊已挂匀,味亦渗入,即可下锅炸至。这种挂糊的糊料多数是全蛋糊(蛋粉糊),蛋清糊。应注意的问题是要控制好调味品中盐的用量,如用量不当,盐的渗透压会把原料中的水分挤出,使糊料变稀,黏性变差,油炸时容易脱糊。
第三,精确地把握火候。要把火力的旺,中,小,油温的温,热,沸等火候调节的所有措施全都用上。多数软炸是旺火热油下锅,稍炸片刻,一般约20~30 s,根据原料性质掌握,主要目的是使原料内部受热成熟并持嫩。在原料熟制后即可加大火力,提高油温(七八成熟),短时间速炸,见原料浮出油面即成,主要目的是使表面脆酥,色泽金黄。但是,也有挂蛋泡糊的制品,质感与其他制品都不同。它在炸的全过程中,都是使用中小火力,中等油温(约五成熟,有的为四成熟),这类制品具有外松软,内软嫩,色泽乳白,形体丰满的特色。有的地区这种挂糊蛋清的软炸法叫做“松炸”,菜名也冠以“松炸”两字,如松炸口蘑,松炸鱼片,松炸香蕉,松炸夹沙球等,除名称不同外,其内容实质与软炸并无多大区别。
5. 卷、包炸
这种技法所用主料都是易熟的鲜嫩原料,如鸡脯肉,猪里脊肉,猪肝,猪腰,以及鱼,虾等。所用的原料都不能带骨头,如有骨头就必须剔出。同时,根据炸的需要都要加工成小块,小片,细条,细丝或剁成泥状馅料,而且加工的刀口宜薄,宜细,宜小,宜碎。加工成型后都用调料腌渍入味。卷,包用的外皮也大致相同,如油皮,摊鸡蛋皮,猪网油,百叶(薄豆腐片),糯米纸(又叫威化纸),无毒玻璃纸等。此外还可以采用片至细薄的肉片,鸡肉片,鱼肉片和大白菜叶等作卷,包的皮。其他方面,诸如加工过程,成熟机理,质感效果几乎是相同的。他们唯一的区别就是加工后形状不同,凡用外皮包裹成为卷筒形的称之为“卷”,包裹成长方形,方形,三角形,或像生形(如包成鸡腿形)就叫“包”。把用糯米纸或玻璃纸包裹的称为“纸包”。卷,包炸法的具体方法十分细腻,要求也极为严格,要此法创制的名菜也久享盛誉。如江苏菜的“卷筒黄鱼”,浙江菜的“炸响铃”,四川菜的“蚝油纸包鸡”等。主要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注意卷、包成型。一般的说,卷和包的技术难度不大,但要做好也不容易。首先,每个卷、包内所放入的馅料要匀称,形体大小要大致相等。其次,必须包严卷实,凡挂糊的也要挂匀挂牢,紧紧地卷,包住原料,要经得住热油浸炸,能保持原形而不散开。有的还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用无毒玻璃纸包料的,只要用筷子“掖角”一抖,包就会开。
第二,控制油炸的火候。卷、包炸也是用大油量,由于使用原料和外皮的性质的不同,必须控制好火力的大小和油温的高低,业内称这种火候为“不温不火”。大多在四五成熟至六七成熟之间调节。卷、包用皮的耐热性能与油温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控制油温也要根据用皮耐热的程度而定。目前,大致有三种油温的炸法:一种是“先低后高”炸法,即下料时油温低,然后逐渐升高油温把原料炸熟出锅。它适用于油皮、蛋皮。这是由于油皮、蛋皮耐热程度低,遇到高油温即会焦煳。但卷、包内的馅料又要求炸的细嫩刚熟。所以油温只能在四五成热,在中等火力上浸炸3~5 min。当油温升至七成热时,原料内部的馅料炸至嫩熟,外皮上色、松脆并浮出油面时,即可捞出控油。这种“先低后高”的炸法即适应了外皮的耐热性能,又使内部的馅料成熟。但挂糊炸时,油温则要稍高一些。另一种叫“先高后低”炸法,它主要适合于耐热性能较好的外皮,如以猪网油做皮,以及有挂上糊料保护层的卷炸或包炸。油温一般在六七成熟左右,但炸的时间短,主要目的是使卷、包的表面定型、发挺,初步上色,然后立即转为小火,油温降至五成熟,继续浸炸5 min,直至原料外酥里嫩时出锅。这种炸法,除了适应外皮的耐热性能特点外,还能够取得外皮网油色黄,松脆,肥香,以及馅料鲜花细嫩的独特效果。还有一种近似“先低后高”的炸法,但有不同,即在油温的升高上有严格的限制。自始至终都是在低温的条件下完成的。主要适用于纸包炸制品。对纸包品有一个特殊要求,就是炸好以后不变色,不能泛黄。因而,油温必须定在不能使纸上色的原料,按下去浸没在油中受热以加快成熟,还要不断翻身,使之受热均匀。炸好之后,取出盛盘,拆开纸包,原料保持本色,原汁原味,鲜香扑鼻,质感软嫩。 6. 浸炸
这种技法是原料在热油锅中最初表面受到油温的高温急速加热,形成了薄膜,随后逐渐降低油温缓慢受热,把原料中水分、鲜味的流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是炸法中的精细炸法。这种炸法,有的地区叫“油氽”或“油浸”。具体操作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中小火,底油温(四五成熟,尽可能控制在100℃到130℃之间)。自始至终都把油锅放在小火上弹,保持恒定温度,使热量慢慢渗入原料内部,产生变性,脱水,由生变熟的反应,直到原料内部的水分慢慢析出,质感酥脆时,即可捞出。这种炸法,主要适合于细嫩的鱼虾肉泥丸类和果仁类原料,如油炸虾球,油炸花生米,油炸腰果等,以福建菜的“闽生果”最为著名。浸炸果仁类菜肴时,原料需要用开水泡制,剥去内皮,吹干后才能使用。用油量相当于原料的三四倍,在下料后用手勺不停地搅动,防止原料沉底不动,炸焦炸煳。
第二是用旺火力,把锅内的大量油烧至很高温度,烧至八成热时即将加工处理好的原料放入锅内,稍炸片刻即端过离火浸炸。这时,由于油锅离火,油温随着下降,直至油锅凉时,原料也已充分吸收热能由生变熟,质感外表略脆,而内部十分鲜嫩,这种技法适宜于仔鸡,乳鸽等。效果与沸水浸烫的“白斩鸡”基本相同。但油浸的鸡比水浸的“白切鸡”更能保持原料的鲜美口味,且原料色泽光亮鲜艳。
第三种是先用旺火,把油温烧至七成热,下入加工处理好的原料,随即端锅离火,油温降至七成热以下时,再把锅端回旺火,当油温再升至七成热时,继续端锅离火。如此多次反复,直到原料成熟,质感滑嫩时取出。这种浸炸法多用于鱼类,以广东菜最为擅长,使用也较广泛,菜名有“油浸生鱼”等。
7. 泼炸(淋炸)
油泼炸是利用高温反复浇泼,使原料成熟(熟料以外),保持原料内部鲜美,并取得质感酥脆,酥嫩的效果。泼炸和浸炸是炸法中的两种特殊技法,两者有较多的共同点,如所用主料大多为细嫩原料,特别适用体小稚嫩的禽类原料。所用导热介质也都是大油量的高温热油。制品的质感,口味特点也大体相同。但是,它们的具体操作方法又有较大的区别,油温火候把握也不一样,故业内仍然将其看作是炸法中的两个不同分支,泼炸技法关键有以下两点:
第一,选用适用与泼炸的原料。这种炸法一般均用细嫩鲜料,如鸡,鱼,虾等,特别适宜选用稚嫩体小的仔鸡,乳鸽,雏鸭,鹌鹑等,也可用一些时鲜蔬菜,所用主料除稚嫩体小的自然体态外,其余都加工成细薄的小料。如果是生料,洗净后要用调料腌渍入味,定下基本味;如果是熟料,既可在预制成熟过程中调味,也可在预制成熟后再用调料腌渍入味。油炸时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是油量充足,约相当于原料重量的三四倍,其次是旺火热油,在炸制过程中,始终保持七成以上的油温,再就是对生料、熟料的加热时间要正确掌握,熟料炸的较短,以外皮略脆并上色为度,而用生料炸,既要炸脆,上色,也要内外成熟,泼浇的次数要多一些,加热时间要相对长一些。
第二,泼浇手法正确最为关键。这种手法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如浇泼吊挂的整料,除从上向下泼浇外,还要从不同的角度浇遍全身,保证原料的各个部位都能均匀受热,成熟一致。这类原料炸前都要在某些厚实的部位剞上适当的刀纹,但又不能多,以便使泼浇的热油渗入促使成熟。对放入漏勺的小型料则要边浇泼热油,边转动漏勺,使原料在转动移位中均匀受热,成熟一致,防止炸后生熟不一,老嫩参差的现象。但无论何种泼浇,从原料成熟前泼浇都不能停顿,不能时浇时停,而要一气呵成,至其成熟度,质感,色泽都符合标准为止。业内习惯上把吊挂原料的浇油称为“淋油”,而把漏勺中原料的浇油,叫做“泼油”,有些地区又往往淋,泼不分,统称为淋油。(连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