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文化基础很薄弱,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不愿参与、不敢表现、不敢发言,对政治课缺乏兴趣与耐心等现状。这些是政治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为了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备好每节课,创建生动的导入,课堂中让学生适量练习,做好小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政治课;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9-0056-02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入学成绩绝大部分不好,基础很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弱。一部分学生还存在没有学习兴趣,不愿参与,不敢表现,不敢发言等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是理论性很强,很抽象的学科,上政治课的时候,一听到枯燥的内容,不少学生就有一种听不下去甚至犯困的感觉,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怎样去解决这类迫切的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下苦功夫。
一、备好每一节课
1.备课要结合社会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对于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那些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方法有着深深的排斥甚至厌恶。所以教师应利用学生的特点,备课时除了能够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以外,还应掌握更多社会动态。在教学《文化生活》,涉及“文化创新的途径”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舌尖上的中国Ⅰ》片段及《舌尖上的中国Ⅱ》拍摄片段,学生一下子沸腾起来。播放结束后,我告诉学生:摄制组为了拍摄到这些美食及探寻其蕴含的古老文化,走访了近150个地方,行程4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全国各个地方,积累了一千多个小时的素材。另外,我还特地引用本地特色,选取武鸣区锣圩镇的英圩、英江两英庙会举办时的图片,展示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本地令人垂涎的美食。这样的教学形象逼真,渗透社会动态,学生兴趣盎然。特别是看到图片中本地的美食时,顿时激动起来,七嘴八舌地参与到议论中,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最终从“拍摄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和“教师亲自去拍摄”得出结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备符合学生情况的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新课改后,课堂上有实践与探究活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提出疑问,可以跟同学讨论。在教学《经济生活》“供求影响价格”时,我利用PPT展示材料:本地香蕉大街小巷一车车地卖,刚卖时,一斤几块钱,现在一斤三毛钱到五毛钱,甚至都没有人买。要求学生思考:导致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很快就参与进来,毕竟本地生源较多,家里的地基本上都被承包种香蕉了,连学校周边遍地都可以见到香蕉树。学生从身边了解的情况入手,通过讨论得出:种香蕉的人多,香蕉产量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即“供求影响价格”。接着,我还联系身边的交通工具设置了一个问题:一部电动车再贵,价格能否比一部宝马汽车的价格高?学生通过思考后得出结论:不能,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最终是由自身价值来决定的。以上的事例,贴近生活实际且难度符合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创设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而不是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
二、创建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
一节课的开头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悦耳、动听,就容易吸引观众。很多高中生都有个显著的特点,上政治课的时候,一下子进入不了状态,坐立不安,没有听课的欲望,有些学生甚至犯困趴桌子。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上课效果会大打折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通过PPT播放这段时间的热点新闻,讲故事等。在讲《哲学生活》的“价值观”内容时,一上课我就引入了学生曾经看过的《守坑者说》这一视频材料。视频讲述了一位记者发现某街道上有下水坑,没采取任何措施提醒过往行人,而是守候在水坑旁,看着行人摔入坑中,以获取新闻照片。对此我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如果你发现了这个坑,会怎么做?”学生有的说:“在旁边放树枝等东西提醒路人。”有的说:“不理会,自己绕着走。”“你们觉得这位记者的行为是不是应该遭到谴责?”有的学生说:“应该遭到谴责。”有的说:“不应该,他只是为了工作。”“新闻的真实性和社会责任感究竟哪个更重要?”无论是提出的问题,还是学生的讨论,我都发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价值观差异,这种价值冲突成为他们讨论的动因。以这样的新闻视频及层层设疑的导语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导入新课:价值和价值观。
三、课堂中要选取适量练习
课堂中除了讲好课,教师还要设计相应的练习。设计练习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注意难度的层次性,对于重点、难点,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可以细化。在《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内容中,学生对相关商品,即价格变动对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影响较难理解。教师可设计如下练习。
1.在商场里,我们常常可看到一些商品的陈列很讲究,例如,在牙膏旁边陈列牙刷或者在剃须刀架旁摆放剃须泡沫等等。上述陈列的几组商品是( )
A.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
B.价值量相同的商品
C.替代商品
D.互补商品
2.青藏铁路开通后,有相当一部分旅客乘火车进藏,这使西北地区和青藏公路沿线进入拉萨的汽车客运价格和民航机票价格下降。这是因为,铁路、汽车、民航运输是( )
A.互补商品
B.互为替代商品
C.价值相同的商品
D.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
3.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面向全体学生,我设置的这三个选择题,难度逐渐提高,层层递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而是每节课日积月累练习的过程。
四、做好课堂小结
每一节课都有重点、难点,40分钟的课堂,有时学生脑子里装的都是零碎的信息。所以这个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做个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这个很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再度理清自己的思路。除此之外,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还应该将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小结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识记基础知识,深化理解。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做得再好,假如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主动性,仍然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如果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很活跃,积极配合,教学活动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有抵触情绪,有可能就会放弃学习这门课程,或者学不好这门课程。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基本上普遍存在自我定位偏差,认为自己高考没多大希望,到校学习只是听从父母的安排而已。实际上他们也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尊重、鼓励,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教师都要给他们多些关爱和尊重。
在乡镇的普通高中,面对基础薄弱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任重道远。要解决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从备课入手,讲究课堂导入,选取适当的练习,做好课堂的总结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将政治课讲好、讲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特约编辑 斯 陌)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政治课;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9-0056-02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入学成绩绝大部分不好,基础很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弱。一部分学生还存在没有学习兴趣,不愿参与,不敢表现,不敢发言等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是理论性很强,很抽象的学科,上政治课的时候,一听到枯燥的内容,不少学生就有一种听不下去甚至犯困的感觉,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怎样去解决这类迫切的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下苦功夫。
一、备好每一节课
1.备课要结合社会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对于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那些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方法有着深深的排斥甚至厌恶。所以教师应利用学生的特点,备课时除了能够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以外,还应掌握更多社会动态。在教学《文化生活》,涉及“文化创新的途径”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舌尖上的中国Ⅰ》片段及《舌尖上的中国Ⅱ》拍摄片段,学生一下子沸腾起来。播放结束后,我告诉学生:摄制组为了拍摄到这些美食及探寻其蕴含的古老文化,走访了近150个地方,行程4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全国各个地方,积累了一千多个小时的素材。另外,我还特地引用本地特色,选取武鸣区锣圩镇的英圩、英江两英庙会举办时的图片,展示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本地令人垂涎的美食。这样的教学形象逼真,渗透社会动态,学生兴趣盎然。特别是看到图片中本地的美食时,顿时激动起来,七嘴八舌地参与到议论中,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最终从“拍摄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和“教师亲自去拍摄”得出结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备符合学生情况的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新课改后,课堂上有实践与探究活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提出疑问,可以跟同学讨论。在教学《经济生活》“供求影响价格”时,我利用PPT展示材料:本地香蕉大街小巷一车车地卖,刚卖时,一斤几块钱,现在一斤三毛钱到五毛钱,甚至都没有人买。要求学生思考:导致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很快就参与进来,毕竟本地生源较多,家里的地基本上都被承包种香蕉了,连学校周边遍地都可以见到香蕉树。学生从身边了解的情况入手,通过讨论得出:种香蕉的人多,香蕉产量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即“供求影响价格”。接着,我还联系身边的交通工具设置了一个问题:一部电动车再贵,价格能否比一部宝马汽车的价格高?学生通过思考后得出结论:不能,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最终是由自身价值来决定的。以上的事例,贴近生活实际且难度符合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创设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而不是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
二、创建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
一节课的开头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悦耳、动听,就容易吸引观众。很多高中生都有个显著的特点,上政治课的时候,一下子进入不了状态,坐立不安,没有听课的欲望,有些学生甚至犯困趴桌子。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上课效果会大打折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通过PPT播放这段时间的热点新闻,讲故事等。在讲《哲学生活》的“价值观”内容时,一上课我就引入了学生曾经看过的《守坑者说》这一视频材料。视频讲述了一位记者发现某街道上有下水坑,没采取任何措施提醒过往行人,而是守候在水坑旁,看着行人摔入坑中,以获取新闻照片。对此我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如果你发现了这个坑,会怎么做?”学生有的说:“在旁边放树枝等东西提醒路人。”有的说:“不理会,自己绕着走。”“你们觉得这位记者的行为是不是应该遭到谴责?”有的学生说:“应该遭到谴责。”有的说:“不应该,他只是为了工作。”“新闻的真实性和社会责任感究竟哪个更重要?”无论是提出的问题,还是学生的讨论,我都发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价值观差异,这种价值冲突成为他们讨论的动因。以这样的新闻视频及层层设疑的导语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导入新课:价值和价值观。
三、课堂中要选取适量练习
课堂中除了讲好课,教师还要设计相应的练习。设计练习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注意难度的层次性,对于重点、难点,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可以细化。在《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内容中,学生对相关商品,即价格变动对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影响较难理解。教师可设计如下练习。
1.在商场里,我们常常可看到一些商品的陈列很讲究,例如,在牙膏旁边陈列牙刷或者在剃须刀架旁摆放剃须泡沫等等。上述陈列的几组商品是( )
A.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
B.价值量相同的商品
C.替代商品
D.互补商品
2.青藏铁路开通后,有相当一部分旅客乘火车进藏,这使西北地区和青藏公路沿线进入拉萨的汽车客运价格和民航机票价格下降。这是因为,铁路、汽车、民航运输是( )
A.互补商品
B.互为替代商品
C.价值相同的商品
D.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
3.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面向全体学生,我设置的这三个选择题,难度逐渐提高,层层递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而是每节课日积月累练习的过程。
四、做好课堂小结
每一节课都有重点、难点,40分钟的课堂,有时学生脑子里装的都是零碎的信息。所以这个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做个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这个很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再度理清自己的思路。除此之外,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还应该将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小结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识记基础知识,深化理解。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做得再好,假如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主动性,仍然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如果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很活跃,积极配合,教学活动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有抵触情绪,有可能就会放弃学习这门课程,或者学不好这门课程。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基本上普遍存在自我定位偏差,认为自己高考没多大希望,到校学习只是听从父母的安排而已。实际上他们也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尊重、鼓励,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教师都要给他们多些关爱和尊重。
在乡镇的普通高中,面对基础薄弱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任重道远。要解决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从备课入手,讲究课堂导入,选取适当的练习,做好课堂的总结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将政治课讲好、讲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特约编辑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