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为例,论述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策略:遵循学习规律,掌握正确的设计导向;优化教学目标,渗透核心素质教育;深化学生思维,体现语言文字价值;挖掘文章内涵,提升思想高度,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设计 优化 策略
要想让学生在人格品质、智商情商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需要对其从小就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意识,加强文化基础的夯实和人文底蕴的熏陶。因此,教师应该依照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而言,体现在设计教学时要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取代教师教学需求”作为教学方案设计的新着眼点,以“学生学习发展取代教师教学任务”作为新的教学设计主脉络。
一、核心素养的背景及内涵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腾斯就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国际经合组织将该概念延伸为“核心素养”,并从“三维”“九面”给予了全新的诠释。2016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将核心素养内涵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在对国家的认知与热爱、对国际形势的正确理解与判断、作为公民的社会意识和责任;身体和心理健康、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探索的科学精神、审美能力与情趣、文化修养与底蕴等九个方面。
当然,上面對于核心素养的论述,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把它放在不同的学科教学里,在概念领域和边际方面会有不同的诠释。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统一认识,存在以下几方面略有不同的看法:2011年版本的语文课标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体现在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使用方法、文章阅读的语感和解读能力、对文章的审美能力和情趣、学生个性、人格品性、学习能力和习惯。也有学者把语文核心素养解读为:对语言文字的听、读、写能力,对语文学习过程的把控和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策略的设计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作品人物的情感、态度、情趣、审美能力、品位、视野、创新等。还有学者把语文核心素养系统分为情景、知识、能力和心智四个认知层面。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一)遵循学习规律,掌握正确的设计导向
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每一个学生既有作为社会成员的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需要充分考量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不违背这一年龄段语文学习的科学规律,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
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为例,这是一篇极有教育意义的外国文学作品。课文内容很短,故事结构很简单,一共四个角色:小麻雀、老麻雀、猎狗和猎人(“我”)。四个角色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形象与个性,不同的角色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反应状态和处理方式都不一样。四年级学生的思想意识会比低年级学生稍成熟一些,在学习习惯方面也开始思索课文以外的一些东西。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感受角色在实时场景中的心路历程。四个角色之间,以自然法则的战斗力从小到大可以排序为:小麻雀<老麻雀<猎狗<猎人。由战斗力不相同而衍生出的地位不同导致他们面对同一件事情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小麻雀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不知道危险近在咫尺,不知道自己即将沦为猎狗的美餐,它是茫然的;老麻雀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知道小麻雀有多危险,知道猎狗有多凶残,所以它是绝望的,但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它又必须是坚强的;猎狗处于食物链的中上层,本来食物很容易到口的,可是因为老麻雀的拼死保护,它的内心是恐慌的;猎人本来似乎置身事外,事不关己,可是因为老麻雀所体现出的母爱之强大,让他很震撼。通过各个角色的不同心情体验,学生能加深自己对课文内涵的感受与理解。为了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加强对三观的引导和塑造,教师可以延伸问题,让学生自问:假如我是小麻雀(或老麻雀或猎狗或猎人),我应该怎么做?我会怎么做?这样的教学设计把学习主动权交回给学生,给学生思维留白,尊重学生的个性,可以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都得到提升。
(二)优化教学目标,渗透核心素质教育
设计教学目标,要以学习目的来决定教学方法,突出必备品质的塑造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因此,教师要分析学情,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明确课标要求所应该达到的学习状况和客观条件下的实际情况有多少距离,明确教学设计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和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语文学习除了培养必要的语文知识素养,还应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仍以《麻雀》这篇文章为例,对中年级学生而言,角色人物内心的描述、故事情节的推进等文学因素自然是必要的学习目标。除此之外,我们还应从文章当中学到一些与核心素质息息相关的人物品格、社会公德等。比如,老麻雀对孩子那种深沉的爱,那种为了爱而不怕牺牲的精神。又如,作为着笔最少的猎人,急忙唤回猎狗,这是为什么?一是作为相对强者的人类对于弱小的怜爱,二是被老麻雀护儿那种母爱所震撼,三是人类对自然和谐、共同生存发展的反思。这样既有深度又有高度的教学目标设计,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突破教育的局限性,把核心素养教育无形地渗透进来。
(三)深化学生思维,体现语言文字价值
语言文字类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语言和文字的实践学习和综合运用方面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以便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关注度,体验作品当中思想感情的表达,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和内容含义的诠释。 比如,《麻雀》第三段关于小麻雀的描写,用了两个形容词“呆呆”和“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是因为自身弱小,无能为力;“呆呆”,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所谓“无知者无畏”,它只知道自己掉下窝来,会被风吹雨打,但它并没有完全意識到真正危险所在。而老麻雀的表现,则完全不一样,“像石头一样落下来”,表明它的迫切感、刻不容缓;“绝望地尖叫着”,说明它充分认识到了处境的危险——既然意识到了危险,还要石头一样落下来,用自己弱小的身躯去面对凶猛的猎狗,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这勇气怎么来的,是因为爱,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解读这些文章内容,学生可以学会怎么有效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或描述文章角色个性特征以及角色的情感表达等。这样设计教学,能把学生的思维往纵深拓展,充分地挖掘了语言文字的价值所在。
(四)挖掘文章内涵,提升思想高度
学习文章,一定要有深度和高度。由于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是逐渐发展的,因而教师要有意识地一步步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往深层次理解文章,最终拓展思考深度。学生通过深度学习,挖握文章的意义和寓意,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和运用水平,提升思想高度。
比如,《麻雀》的最后一段,第四个角色“我”(猎人)终于出场了,“我”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唤回我的猎狗;第二件,带着它(猎狗)走开了。“唤回我的猎狗”之前,加了一个修饰词“急忙”,为什么要加这个词呢,是为了表明一种心情,因为作为四个角色中的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有义务去保护弱小(小麻雀和老麻雀),去维护正常的秩序……这是职责,刻不容缓地需要去执行。在“猎狗”的前面,有一个表明从属关系的词“我的”,这个词表明“我”和“猎狗”有一个所属关系,或叫上下级关系。“我”对“猎狗”有监督管理的权力和义务,所以“我”必须要制止它、规范它,不能让它干出格的事。最后,“我”把它带走了,这既是对小麻雀和老麻雀的保护,也是对猎狗的保护,更是对这个世界本来存在的秩序的维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从这么一小段文字里面,深度挖掘解读出这些内容含义,才能让学生提升认识高度和思想高度。一旦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认知达成一致,情感上产生共鸣,就能很好地达成文化解读与传承的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不仅往深处扎,而且思想也往高处拔,在开发多元思维的同时促进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具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统一之特性。其教学过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在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时,教师要在遵循学生特性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优化教学目标,并通过相应的方式方法,深化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为核心素养的培育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尹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J].课外语文,2017(28)
[2]李维.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化[J].学苑教育,2019(17)
[3]庄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20)
作者简介:黄云英(1972— ),女,广西贵港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设计 优化 策略
要想让学生在人格品质、智商情商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需要对其从小就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意识,加强文化基础的夯实和人文底蕴的熏陶。因此,教师应该依照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而言,体现在设计教学时要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取代教师教学需求”作为教学方案设计的新着眼点,以“学生学习发展取代教师教学任务”作为新的教学设计主脉络。
一、核心素养的背景及内涵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腾斯就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国际经合组织将该概念延伸为“核心素养”,并从“三维”“九面”给予了全新的诠释。2016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将核心素养内涵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在对国家的认知与热爱、对国际形势的正确理解与判断、作为公民的社会意识和责任;身体和心理健康、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探索的科学精神、审美能力与情趣、文化修养与底蕴等九个方面。
当然,上面對于核心素养的论述,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把它放在不同的学科教学里,在概念领域和边际方面会有不同的诠释。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统一认识,存在以下几方面略有不同的看法:2011年版本的语文课标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体现在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使用方法、文章阅读的语感和解读能力、对文章的审美能力和情趣、学生个性、人格品性、学习能力和习惯。也有学者把语文核心素养解读为:对语言文字的听、读、写能力,对语文学习过程的把控和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策略的设计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作品人物的情感、态度、情趣、审美能力、品位、视野、创新等。还有学者把语文核心素养系统分为情景、知识、能力和心智四个认知层面。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一)遵循学习规律,掌握正确的设计导向
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每一个学生既有作为社会成员的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需要充分考量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不违背这一年龄段语文学习的科学规律,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
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为例,这是一篇极有教育意义的外国文学作品。课文内容很短,故事结构很简单,一共四个角色:小麻雀、老麻雀、猎狗和猎人(“我”)。四个角色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形象与个性,不同的角色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反应状态和处理方式都不一样。四年级学生的思想意识会比低年级学生稍成熟一些,在学习习惯方面也开始思索课文以外的一些东西。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感受角色在实时场景中的心路历程。四个角色之间,以自然法则的战斗力从小到大可以排序为:小麻雀<老麻雀<猎狗<猎人。由战斗力不相同而衍生出的地位不同导致他们面对同一件事情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小麻雀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不知道危险近在咫尺,不知道自己即将沦为猎狗的美餐,它是茫然的;老麻雀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知道小麻雀有多危险,知道猎狗有多凶残,所以它是绝望的,但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它又必须是坚强的;猎狗处于食物链的中上层,本来食物很容易到口的,可是因为老麻雀的拼死保护,它的内心是恐慌的;猎人本来似乎置身事外,事不关己,可是因为老麻雀所体现出的母爱之强大,让他很震撼。通过各个角色的不同心情体验,学生能加深自己对课文内涵的感受与理解。为了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加强对三观的引导和塑造,教师可以延伸问题,让学生自问:假如我是小麻雀(或老麻雀或猎狗或猎人),我应该怎么做?我会怎么做?这样的教学设计把学习主动权交回给学生,给学生思维留白,尊重学生的个性,可以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都得到提升。
(二)优化教学目标,渗透核心素质教育
设计教学目标,要以学习目的来决定教学方法,突出必备品质的塑造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因此,教师要分析学情,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明确课标要求所应该达到的学习状况和客观条件下的实际情况有多少距离,明确教学设计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和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语文学习除了培养必要的语文知识素养,还应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仍以《麻雀》这篇文章为例,对中年级学生而言,角色人物内心的描述、故事情节的推进等文学因素自然是必要的学习目标。除此之外,我们还应从文章当中学到一些与核心素质息息相关的人物品格、社会公德等。比如,老麻雀对孩子那种深沉的爱,那种为了爱而不怕牺牲的精神。又如,作为着笔最少的猎人,急忙唤回猎狗,这是为什么?一是作为相对强者的人类对于弱小的怜爱,二是被老麻雀护儿那种母爱所震撼,三是人类对自然和谐、共同生存发展的反思。这样既有深度又有高度的教学目标设计,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突破教育的局限性,把核心素养教育无形地渗透进来。
(三)深化学生思维,体现语言文字价值
语言文字类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语言和文字的实践学习和综合运用方面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以便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关注度,体验作品当中思想感情的表达,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和内容含义的诠释。 比如,《麻雀》第三段关于小麻雀的描写,用了两个形容词“呆呆”和“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是因为自身弱小,无能为力;“呆呆”,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所谓“无知者无畏”,它只知道自己掉下窝来,会被风吹雨打,但它并没有完全意識到真正危险所在。而老麻雀的表现,则完全不一样,“像石头一样落下来”,表明它的迫切感、刻不容缓;“绝望地尖叫着”,说明它充分认识到了处境的危险——既然意识到了危险,还要石头一样落下来,用自己弱小的身躯去面对凶猛的猎狗,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这勇气怎么来的,是因为爱,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解读这些文章内容,学生可以学会怎么有效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或描述文章角色个性特征以及角色的情感表达等。这样设计教学,能把学生的思维往纵深拓展,充分地挖掘了语言文字的价值所在。
(四)挖掘文章内涵,提升思想高度
学习文章,一定要有深度和高度。由于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是逐渐发展的,因而教师要有意识地一步步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往深层次理解文章,最终拓展思考深度。学生通过深度学习,挖握文章的意义和寓意,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和运用水平,提升思想高度。
比如,《麻雀》的最后一段,第四个角色“我”(猎人)终于出场了,“我”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唤回我的猎狗;第二件,带着它(猎狗)走开了。“唤回我的猎狗”之前,加了一个修饰词“急忙”,为什么要加这个词呢,是为了表明一种心情,因为作为四个角色中的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有义务去保护弱小(小麻雀和老麻雀),去维护正常的秩序……这是职责,刻不容缓地需要去执行。在“猎狗”的前面,有一个表明从属关系的词“我的”,这个词表明“我”和“猎狗”有一个所属关系,或叫上下级关系。“我”对“猎狗”有监督管理的权力和义务,所以“我”必须要制止它、规范它,不能让它干出格的事。最后,“我”把它带走了,这既是对小麻雀和老麻雀的保护,也是对猎狗的保护,更是对这个世界本来存在的秩序的维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从这么一小段文字里面,深度挖掘解读出这些内容含义,才能让学生提升认识高度和思想高度。一旦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认知达成一致,情感上产生共鸣,就能很好地达成文化解读与传承的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不仅往深处扎,而且思想也往高处拔,在开发多元思维的同时促进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具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统一之特性。其教学过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在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时,教师要在遵循学生特性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优化教学目标,并通过相应的方式方法,深化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为核心素养的培育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尹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J].课外语文,2017(28)
[2]李维.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化[J].学苑教育,2019(17)
[3]庄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20)
作者简介:黄云英(1972— ),女,广西贵港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