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农业农村部今年发布了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我省秭归县“村落自治”、大冶市“党建引领·活力村庄”进入榜单20强。2012年秭归启动“幸福村落”创建活动,2014年“幸福村落”建设荣获“2013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奖”,同年11月被纳入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项目,2017年12月秭归县被纳入“全国农村社区治理试验区”。本期记者带您解码秭归“村落自治”。
秭归地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一个集老、少、边、穷、库、坝区于一体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共有186个行政村,总人口38.3万,其中农村人口31.5万人。作为典型的山区县,如何实现集自治、法治、德治于一体的乡村治理,一直是秭归县委、县政府苦苦探索的课题。
自2012年启动“幸福村落”创建活动以来,秭归成功探索出以村落为单元,以村落理事会为平台,以“两长八员”为桩脚,建立“村党组织(村委会)—村落党小组(村落理事会)—党员(农民)”三级架构的基层治理模式,将民主协商延伸到村落,让村民自治落地生根,构筑起村落自治的新格局。
小村落聚起大決心——
从最小的社会单元开启乡村振兴的筑梦之旅
“三五个村干部,数十里大山场,干部辛苦跑断了腿,堵不住老百姓埋怨的嘴。”在秭归,最大的村有40多平方公里,186个行政村平均版图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平均人口约2000人左右,一个村内海拔落差几百米,山大人稀,居住分散。有的地方村民互相喊个话能听见,但要握个手,可能要走上四五个小时的山路。村里组织开会尚且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村干部要管理和服务好村里的群众,其难度可想而知。
合村并组后,每村一般仅有3-5名干部,服务力量大打折扣。再加上服务半径过大,村干部精力有限,导致农村政策宣传、矛盾化解、公共服务远远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因为地方大,各组各片需求不一,办公益事业意见往往难统一。“张家想干这个,李家想干那个,因为大家关心的事情不尽相同,公益事业常常无法组织实施。”九畹溪镇槐树坪村党组织书记颜伏锦吐槽说。
经过反复调研思考分析,秭归县委决定按村落标准全力推进村落自治。村落这一层级组织最方便,以村落为单位召集群众开会、议事,方便快捷,村民有机会发表主张,最易达成一致意见,会议效率高。规模最适宜,一般按照50户左右、1~2平方公里的标准划分村落规模,既方便村民活动,又便于管理。利益最密切,一个村落里的群众利益联系最紧密,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完全共享。百姓最关注,同一村落群众有着共同的要求和愿望,对本村落里的事最关注。
正是综合考虑这些因素,2012年,秭归县提出并开始创建“幸福村落”,力图从最小的社会单元开启乡村振兴的筑梦之旅。
小平台体现大服务——
给“村落精英”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十年铺路,五年试点,全面推广。”这是秭归“幸福村落”的创建轨迹。
秭归县充分考虑地缘、血缘、亲缘、利缘、文缘等关系,本着“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按照30~50户左右、地域面积在1~2平方公里的规模标准,把全县186个行政村、1152个村民小组,科学划分为2035个自然村落,治理单元比村民小组多883个,增加77%。
合村并组后,村干部职数减少,很多退下来的村组干部、无职党员、有威望的乡村贤达、率先致富的经济能人等农村社会力量资源闲置,缺少名正言顺的平台参与公共事务,先锋模范作用和正能量难以充分发挥。为此,各村落在村“两委”主持下,召开村落党员会和群众会,由村落党员群众无记名投票推选产生村落“两长八员”,两长即党小组长、村落理事长,八员即经济员、宣传员、帮扶员、调解员、监督员、管护员、环卫员、张罗员。有特长、能力强的,一人可兼任多“员”,一般党小组长兼任村落理事长、党员兼任村落“八员”。
截至目前,该县186个村共推选村落“两长八员”9389人,很多个人有能力、办事有精力、服务有热情的农村党员、离职干部、退伍军人、产业大户等骨干被推选为“两长八员”。“两长八员”的推选,给这些“村落精英”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参与村落公共服务的平台,村落党员的身份意识、宗旨意识被有效激发。
近年来,秭归县还相继制定出台了《村落公益事业议决建管办法》《“幸福村落”建设考核标准》《村落矛盾纠纷调处办法》等10个工作规范,引导各村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村落内群众人人遵守“村落公约”,不仅保证村落理事会办事有章可循,村落群众日常生活和行为举止有约可依,同时也调动了“两长八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幸福村落”创建规范有序推进。
小单元汇聚大能量——
“幸福村落”开启秭归乡村治理新篇章
“‘幸福村落’启动以来,干成了我一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在水田坝乡王家桥村,村党组织书记杜海林谈起村里最近发生的一件“大事”,自豪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水田坝乡王家桥村4000多亩山地,全部是柑橘。山高坡陡,橙子只得一篓一篓背回来,橘园通路成为农民的强烈愿望。“幸福村落”创建以来,该村征地不再补偿、修路资金实行众筹、劳务用工分摊到户,村干部也不像以前劳神费力了,累计修建了7条12公里果园路,极大方便了对外的柑橘运输。
杨林桥镇凤凰岭村王姓老太因赡养问题和子女吵闹,村级法律顾问聂浩立即介入调查。经过村级法律顾问协助进行司法诉讼,王老太赡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陈家坝村位于秭归县城到三峡竹海风景区的必经之路,往来游客多,遗落垃圾一直是多年来突出的“老问题”。村落理事长鲁有朋和村民商定划分出4个责任区,组织村民及时清扫,定时交叉检查环境卫生。作为“联盟领袖”,65岁的徐祖望告诉笔者:“今年村里召开庆‘三八妇女节’大会,300多人参加的会议结束后,会场没有落下一片垃圾呢!”
“幸福村落”启动以来,秭归全县村落共筹资6959万元,投工投劳42.5万个。许多村落在“两长八员”的组织下,过去议不成的事现在议得拢了,过去办不了的事现在办得成了。村落“两长八员”的人脉和威望成为了维护农村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力量源泉,县乡两级受理的来信来访、矛盾纠纷呈逐年下降趋势,基本实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村落”
“以前那个村组远呐,事事不方便,又隔水来又隔山,办事儿真遭难;今儿那个水通了,公路那个平整了,邻里那个矛盾呀,不呀不见了。这才是,真真儿的那个幸福村啊……”
一首首质朴的民谣,是群众发自内心的赞美,更是对以“幸福村落”建设为载体开启乡村治理新篇章的最美期许。
秭归地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一个集老、少、边、穷、库、坝区于一体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共有186个行政村,总人口38.3万,其中农村人口31.5万人。作为典型的山区县,如何实现集自治、法治、德治于一体的乡村治理,一直是秭归县委、县政府苦苦探索的课题。
自2012年启动“幸福村落”创建活动以来,秭归成功探索出以村落为单元,以村落理事会为平台,以“两长八员”为桩脚,建立“村党组织(村委会)—村落党小组(村落理事会)—党员(农民)”三级架构的基层治理模式,将民主协商延伸到村落,让村民自治落地生根,构筑起村落自治的新格局。
小村落聚起大決心——
从最小的社会单元开启乡村振兴的筑梦之旅
“三五个村干部,数十里大山场,干部辛苦跑断了腿,堵不住老百姓埋怨的嘴。”在秭归,最大的村有40多平方公里,186个行政村平均版图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平均人口约2000人左右,一个村内海拔落差几百米,山大人稀,居住分散。有的地方村民互相喊个话能听见,但要握个手,可能要走上四五个小时的山路。村里组织开会尚且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村干部要管理和服务好村里的群众,其难度可想而知。
合村并组后,每村一般仅有3-5名干部,服务力量大打折扣。再加上服务半径过大,村干部精力有限,导致农村政策宣传、矛盾化解、公共服务远远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因为地方大,各组各片需求不一,办公益事业意见往往难统一。“张家想干这个,李家想干那个,因为大家关心的事情不尽相同,公益事业常常无法组织实施。”九畹溪镇槐树坪村党组织书记颜伏锦吐槽说。
经过反复调研思考分析,秭归县委决定按村落标准全力推进村落自治。村落这一层级组织最方便,以村落为单位召集群众开会、议事,方便快捷,村民有机会发表主张,最易达成一致意见,会议效率高。规模最适宜,一般按照50户左右、1~2平方公里的标准划分村落规模,既方便村民活动,又便于管理。利益最密切,一个村落里的群众利益联系最紧密,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完全共享。百姓最关注,同一村落群众有着共同的要求和愿望,对本村落里的事最关注。
正是综合考虑这些因素,2012年,秭归县提出并开始创建“幸福村落”,力图从最小的社会单元开启乡村振兴的筑梦之旅。
小平台体现大服务——
给“村落精英”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十年铺路,五年试点,全面推广。”这是秭归“幸福村落”的创建轨迹。
秭归县充分考虑地缘、血缘、亲缘、利缘、文缘等关系,本着“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按照30~50户左右、地域面积在1~2平方公里的规模标准,把全县186个行政村、1152个村民小组,科学划分为2035个自然村落,治理单元比村民小组多883个,增加77%。
合村并组后,村干部职数减少,很多退下来的村组干部、无职党员、有威望的乡村贤达、率先致富的经济能人等农村社会力量资源闲置,缺少名正言顺的平台参与公共事务,先锋模范作用和正能量难以充分发挥。为此,各村落在村“两委”主持下,召开村落党员会和群众会,由村落党员群众无记名投票推选产生村落“两长八员”,两长即党小组长、村落理事长,八员即经济员、宣传员、帮扶员、调解员、监督员、管护员、环卫员、张罗员。有特长、能力强的,一人可兼任多“员”,一般党小组长兼任村落理事长、党员兼任村落“八员”。
截至目前,该县186个村共推选村落“两长八员”9389人,很多个人有能力、办事有精力、服务有热情的农村党员、离职干部、退伍军人、产业大户等骨干被推选为“两长八员”。“两长八员”的推选,给这些“村落精英”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参与村落公共服务的平台,村落党员的身份意识、宗旨意识被有效激发。
近年来,秭归县还相继制定出台了《村落公益事业议决建管办法》《“幸福村落”建设考核标准》《村落矛盾纠纷调处办法》等10个工作规范,引导各村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村落内群众人人遵守“村落公约”,不仅保证村落理事会办事有章可循,村落群众日常生活和行为举止有约可依,同时也调动了“两长八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幸福村落”创建规范有序推进。
小单元汇聚大能量——
“幸福村落”开启秭归乡村治理新篇章
“‘幸福村落’启动以来,干成了我一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在水田坝乡王家桥村,村党组织书记杜海林谈起村里最近发生的一件“大事”,自豪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水田坝乡王家桥村4000多亩山地,全部是柑橘。山高坡陡,橙子只得一篓一篓背回来,橘园通路成为农民的强烈愿望。“幸福村落”创建以来,该村征地不再补偿、修路资金实行众筹、劳务用工分摊到户,村干部也不像以前劳神费力了,累计修建了7条12公里果园路,极大方便了对外的柑橘运输。
杨林桥镇凤凰岭村王姓老太因赡养问题和子女吵闹,村级法律顾问聂浩立即介入调查。经过村级法律顾问协助进行司法诉讼,王老太赡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陈家坝村位于秭归县城到三峡竹海风景区的必经之路,往来游客多,遗落垃圾一直是多年来突出的“老问题”。村落理事长鲁有朋和村民商定划分出4个责任区,组织村民及时清扫,定时交叉检查环境卫生。作为“联盟领袖”,65岁的徐祖望告诉笔者:“今年村里召开庆‘三八妇女节’大会,300多人参加的会议结束后,会场没有落下一片垃圾呢!”
“幸福村落”启动以来,秭归全县村落共筹资6959万元,投工投劳42.5万个。许多村落在“两长八员”的组织下,过去议不成的事现在议得拢了,过去办不了的事现在办得成了。村落“两长八员”的人脉和威望成为了维护农村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力量源泉,县乡两级受理的来信来访、矛盾纠纷呈逐年下降趋势,基本实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村落”
“以前那个村组远呐,事事不方便,又隔水来又隔山,办事儿真遭难;今儿那个水通了,公路那个平整了,邻里那个矛盾呀,不呀不见了。这才是,真真儿的那个幸福村啊……”
一首首质朴的民谣,是群众发自内心的赞美,更是对以“幸福村落”建设为载体开启乡村治理新篇章的最美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