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常规课堂上,我们应如何把教学与培养兴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兴趣迅速激发,并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有感触,要培养兴趣就务必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乐趣,要有乐趣就务必去探究。
一、对课题的探究
课题是文本的“眼睛”,这双“眼睛”我们一定不能忽视。笔者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常常结合实际创设情景,引
导学生对课题作探究性思考。例如,当讲到《愚公移山》时,引导学生求异思考,鼓励学生探讨“愚公”是否真愚?为何不选择子子孙孙搬家而是世代移山?又如在教学契诃夫的《变色龙》时,笔者不急于分析文本,而是让学生讨论探究“变色龙”。自然界中的变色龙是出于生存的本能,会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当它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时,你有何感想?在探究中,往往能引起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
二、对文本的探究
想让兴趣继续激荡,想让兴趣延续,笔者认为在文本分析中就应该不封闭学生的想法,让他们探究。
1. 研读字词。正确理解和运用文字对真正领会文本内涵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这对词语居然能携手修饰“死”,是不是矛盾了呢?对此学生有强烈的反应,他们各抒己见,最终领悟到作者对词语的巧妙运用。又如从孔乙己口中的(“多乎哉,不多也”)之乎者也,还有“排出九文大钱”的“排”等等看似不起眼的词语中却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折射出作者笔下人物所处的残酷现实及人物的悲剧命运。
2. 探究文句。《故乡》中就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如“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研读之后,隐约可见,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在这般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会是怎样的境况,这能不引人深思,催人探究吗?又如昔日亲密无间的闰土哥,今天竟称作者为“老爷!……”这句简单的人物对话便把人的贵贱高低也分清晰了,这是谁的“功绩”?它的根蒂何在?再如“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个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研讨之后,学生觉得作者迫切希望这堵“可悲的厚障壁”早日蹋陷下来的心情溢于字里行间,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及期盼。可见,如果能对文句作深入探究,那么领悟文章的真谛将不再是难题,而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了。
3. 探究人物形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用立体的眼光,多维的角度来审视人物形象,切忌人云亦云。如《曹刿论战》中,庄公在曹刿眼里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然而这也许是片面之见。从庄公的言谈“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以及其善用曹刿的举措,笔者认为庄公不失为知人善任、胸怀宽广的明君。又如历史上传颂不巧的忠臣良将岳飞,当讲到他在一天内收到宋高宗命令班师的十二道金牌后执行了,使“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他的“忠”是否太过了?这难道不是“愚忠” 吗?当然我们并非要否定历史对他的评价,而是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探讨。探究中,学生对问题常常是见解新颖深刻,觉得语文其实也有嚼头,越嚼越有劲,越嚼越有趣,越嚼越有味,从而使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三、对主题的探究
在文学领域中,文学作品风格各异、千姿百态,主题往往是文尽意无穷,有时连作者本人都无法确定,那么读者的理解不一致也是情理之中。即便同一作品也会因人因时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理解,故而,笔者认为,对作品理解不应拘于一格。例如《鱼我所欲也》一文至今给人们无限启迪。其中,“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讴歌生命。生命是可贵的,它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仅停留于“活着”,从中,让我们看到了“士可杀不可辱”的高贵人格。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拒绝侮辱性施舍而活活饿死”这种“舍生取义”也许是对人的至高要求吧。但是,换个角度想想,有时大可不必这等苛刻,春秋末叶的著名史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也为千秋传唱吗?因此,在主题的理解上,笔者向来是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对课题的探究
课题是文本的“眼睛”,这双“眼睛”我们一定不能忽视。笔者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常常结合实际创设情景,引
导学生对课题作探究性思考。例如,当讲到《愚公移山》时,引导学生求异思考,鼓励学生探讨“愚公”是否真愚?为何不选择子子孙孙搬家而是世代移山?又如在教学契诃夫的《变色龙》时,笔者不急于分析文本,而是让学生讨论探究“变色龙”。自然界中的变色龙是出于生存的本能,会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当它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时,你有何感想?在探究中,往往能引起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
二、对文本的探究
想让兴趣继续激荡,想让兴趣延续,笔者认为在文本分析中就应该不封闭学生的想法,让他们探究。
1. 研读字词。正确理解和运用文字对真正领会文本内涵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这对词语居然能携手修饰“死”,是不是矛盾了呢?对此学生有强烈的反应,他们各抒己见,最终领悟到作者对词语的巧妙运用。又如从孔乙己口中的(“多乎哉,不多也”)之乎者也,还有“排出九文大钱”的“排”等等看似不起眼的词语中却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折射出作者笔下人物所处的残酷现实及人物的悲剧命运。
2. 探究文句。《故乡》中就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如“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研读之后,隐约可见,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在这般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会是怎样的境况,这能不引人深思,催人探究吗?又如昔日亲密无间的闰土哥,今天竟称作者为“老爷!……”这句简单的人物对话便把人的贵贱高低也分清晰了,这是谁的“功绩”?它的根蒂何在?再如“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个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研讨之后,学生觉得作者迫切希望这堵“可悲的厚障壁”早日蹋陷下来的心情溢于字里行间,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及期盼。可见,如果能对文句作深入探究,那么领悟文章的真谛将不再是难题,而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了。
3. 探究人物形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用立体的眼光,多维的角度来审视人物形象,切忌人云亦云。如《曹刿论战》中,庄公在曹刿眼里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然而这也许是片面之见。从庄公的言谈“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以及其善用曹刿的举措,笔者认为庄公不失为知人善任、胸怀宽广的明君。又如历史上传颂不巧的忠臣良将岳飞,当讲到他在一天内收到宋高宗命令班师的十二道金牌后执行了,使“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他的“忠”是否太过了?这难道不是“愚忠” 吗?当然我们并非要否定历史对他的评价,而是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探讨。探究中,学生对问题常常是见解新颖深刻,觉得语文其实也有嚼头,越嚼越有劲,越嚼越有趣,越嚼越有味,从而使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三、对主题的探究
在文学领域中,文学作品风格各异、千姿百态,主题往往是文尽意无穷,有时连作者本人都无法确定,那么读者的理解不一致也是情理之中。即便同一作品也会因人因时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理解,故而,笔者认为,对作品理解不应拘于一格。例如《鱼我所欲也》一文至今给人们无限启迪。其中,“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讴歌生命。生命是可贵的,它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仅停留于“活着”,从中,让我们看到了“士可杀不可辱”的高贵人格。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拒绝侮辱性施舍而活活饿死”这种“舍生取义”也许是对人的至高要求吧。但是,换个角度想想,有时大可不必这等苛刻,春秋末叶的著名史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也为千秋传唱吗?因此,在主题的理解上,笔者向来是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