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兰的春天应该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春天,每年3月至5月期间,荷兰大地被鲜花湮没。荷兰是种植葱属植物的全球领袖,有大约44430英亩鲜花,花卉产值占荷兰农业总产值的3.5%。而郁金香是其中种植最广泛的花卉,也是荷兰的国花,是美好、庄严、华贵和成功的象征,它与风车、木鞋和奶酪被称为荷兰的“四大国宝”。
地势决定产业
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很多地方地势接近甚至低于海平面。沼泽变良田,是荷兰人努力的成果。他们自豪地说:“上帝造人,荷兰人造陆。”这个国家面积四万一千五百四十八平方公里,大半国土皆在低地沼泽中,从公元四世纪开始,就进行围海造地,一代又一代修筑堤坝,与海争地,把国家版图向海中扩大了近四分之一。荷兰的拦海大堤长达一千八百公里。据说,宇航员从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够看到的两项人工工程,一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二是荷兰的拦海大堤。
为了向大海要土地,荷兰向德国买山,将石头运回荷兰建造海堤。垦复的土地由于盐碱性过重,要经过六至十年才能耕种,所以,第一步,在垦复地上用飞机撒播芦苇种籽,经两至三年的芦苇生长,淡化低地海水侵入土壤里的大量酸碱成分;第二步火烧芦苇,增添土壤的营养成分;第三步,垦地种油菜,进行改土;第四步,飞机撒播除草剂,把杂草除掉,进一步纯化土壤,时间一至二年;第五步,开出主沟──排灌的主干渠;第六步,配套排灌网。第七步,向农民发包土地耕种。
可是,这些从海底围出来的土地,多数盐碱性太强,种植粮食作物产量低,甚至生长不良。荷兰的科学家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发现荷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更适宜栽花育草。所以在荷兰,大多数田野上不种庄稼,而是用来栽花育草,花团锦簇,绿草如茵,一望无垠。因此荷兰被誉为“鲜花之国”。
荷兰花卉70%是在温室中种植的,一般单体温室面积2至3公顷,成片相连,最大的一片达2400公顷。尽管花卉和观赏植物只占全国园艺种植面积的4%,但由于温室技术成熟,每年可创50多亿欧元的市场价值,其中玫瑰、郁金香、菊花分别占据花卉市场前三名。
现在,荷兰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国和出口国,全国有一万多个花卉生产场(公司),花卉园艺栽培面积12万亩,年产切花97.2亿枝,相当于全世界每个人可以分到两朵,如果把它们排列起来能够围绕赤道7圈。
产业群聚出效益
专门研究国家竞争力的哈佛商学院教授麦可波特曾赞誉荷兰的花卉产业是“全世界最创新的产业群聚。”以麦可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体系的四个面向分析,不管在相关与支援产业、需求条件、生产因素和企业策略各层面,荷兰花卉产业的竞争力都有绵密深入的扎根。
不过,荷兰的花卉产业能行销国际,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充分发挥钻石体系四大支柱之一——产业群聚的优势。例如,荷兰鲜花拍卖制度的缘起就是从“合作”理念开始的。
荷兰著名的阿斯米尔拍卖市场就是一个合作社组织,目前由3500位花农出资担任股东。在1911年,北阿姆斯特丹的花农为了不让大盘商垄断价格,倡议花农一起合作,共同组成拍卖市场。小花农提出的愿景是“一起强大”(strong together)。第一次拍卖的地点,就是现在阿斯米尔拍卖花市的咖啡厅。
在阿斯米尔参与拍卖的花农,每年要缴交拍卖金额2.9%的手续费给拍卖花市。生产的鲜花,全部通过拍卖市场拍卖。合约规定提供的鲜花品质若没有达到品质分级的标准,一律被销毁,同时还要付垃圾处理费。
农民合作建立起拍卖平台,在严格、中立的品质控管下,大盘商要买最好的花,必须通过拍卖,并在公开的竞争下提出最好的价格。在完善的产销制度下,花农专注生产高品质的鲜花,在市场上自然就有买主出高价,完全不用为销路和买主分心。
花商则专注提供高效率的冷藏供应链,在包装和运筹上不断突破,让全世界各地的客户在最短时间内,欣赏最鲜嫩和娇艳的花朵。
从荷兰的花卉拍卖市场看,对花卉保鲜、包装、检疫、海关、运输、结算等服务环节实现了一体化和一条龙服务,确保了成交的鲜花在四十八小时内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花店。
精明的荷兰农民不但和同业合作,更擅长分析利害,和上、下游相关产业竞争并合作。每一年所有荷兰花农和花卉大盘商,都拨出营业额的1%作为全球花卉推销基金,由花卉协会专职负责运用基金,行销全球。
“一个农夫不可能有钱去意大利或是巴黎推销鲜花,但把大家的资金合起来就可以强劲起来。”阿斯米尔拍卖市场业务处长Jan.Straver说。
强大研发作保证
强大的农业研发支援体系是花卉产业供应链中不断创新背后的重要动力。荷兰全国花卉研究机构很多,各研究所归属不同但有明确分工,相互之间协调配合。有了科研作后盾,花卉产业推陈出新就走到了别人前头,如今荷兰花卉业平均每年能出800~1000个新品种,增强了产品竞争力,荷兰花卉品种繁多自然就有细致分工和不同的侧重,从而产生了高度专业化研究、培育、种植、管理销售等一条龙生产销售方式。
在荷兰,买一束鲜花,会随花附赠糖包一样的营养剂,溶在水中,能让插瓶的鲜花维持更长久的生命力。小小一包营养剂,正是研发中心的研究成果。
荷兰著名的瓦格宁根农业大学和研究中心是荷兰农业的最大智囊库,这个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超过2000名。研究中心经理欧斯特哈芬博士在农业科技和食品研究中心的实验室中忙碌地穿梭着,他指着一堆纸盒解释道:“包装鲜花的纸盒打洞的地方在哪里、直径多少?怎样才能让鲜花保持新鲜度、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用哪一种材质的保鲜膜以及什么盒子?这些都是由实验室来测试完成,并依据各项实验数据来落实实施方案。”
荷兰的鲜花产量越来越高,但农药使用量却愈来愈少。以前是在固定期间洒农药,不会去想是不是最佳周期。后来通过电脑分析发现,喷药的间隔可以拉得更长,杀虫剂的使用量也可以更少。 荷兰农民还具备了所有成功企业家的特质——“向外看”。荷兰有一份“农业日报”,主要读者是农民,每天出版7大张共28个版面。内容包罗万象,除了农业产品商情价格公告之外,每日头版都是国际上重要影响农业相关政策的新闻,包括WTO贸易的争论主题、欧盟法令的进展等。
政府大力支持
荷兰花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为鼓励花卉业的发展,荷兰政府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凡直接从事花卉生产的公司,花卉产品增值税由17.5%降到6%;降低应用设施栽培公司的能源使用价格;另外,政府每年还从预算中拨款1000-1200万荷兰盾补助公司节能设备的建造,对质量控制、新品种培育等政府都给一定补贴,荷兰花卉新品种测试中心50%的经费就是由政府提供的。
政府对植物新品种权利一直实施保护政策。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荷兰政府先后制定了“植物育种者条例”、“种子和植物材料法”等有关植物育种者权利的法规,并成立了由农业部负责人任主席的荷兰植物品种权利委员会,负责新品种的选育和权利保护事宜。由于国家高度重视花卉资源收集、新品种培育和保护,荷兰花卉新品种层出不穷。
健全严格的花卉质量监控体系是荷兰花卉发展的又一因素。花卉质量监控机构分政府和民间两大类。政府花卉质量监控机构是国家植物保护局及分支机构,主要任务是对进出口植物材料签发检疫通行证,植物入关时必须设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全程跟踪检测;出口植物产品实行产地检疫。监控的内容包括病虫害检疫、农药含量等。另一类是农业部领导下的植物检验总局,它是一个私营基金会组织,主要负责检查花卉公司有关产品的健康状况、品种纯度、新鲜度和花形以及外表质量,同时,还检查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卫生等状况。
在荷兰,不同花卉产品的质量标准由各花卉中介机构根据农产品质量法分别制定,由荷兰植物保护局、植物检验总局和国家新品种鉴定中心等机构执行。任何公司的花卉产品必须得到有关机构颁发产品质量认证书后方可上市流通,否则,不许上市。同时,荷兰还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来提高花卉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各种花卉一进入拍卖市场,就完全处于市场的控制之下,由专业技术人员为产品按质分级。某一产品因质量达不到标准而未拍卖成交,该产品将作为垃圾处理,生产企业必须支付垃圾处理费,绝对不允许降价销售。由于荷兰采取了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使其花卉产品在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地势决定产业
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很多地方地势接近甚至低于海平面。沼泽变良田,是荷兰人努力的成果。他们自豪地说:“上帝造人,荷兰人造陆。”这个国家面积四万一千五百四十八平方公里,大半国土皆在低地沼泽中,从公元四世纪开始,就进行围海造地,一代又一代修筑堤坝,与海争地,把国家版图向海中扩大了近四分之一。荷兰的拦海大堤长达一千八百公里。据说,宇航员从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够看到的两项人工工程,一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二是荷兰的拦海大堤。
为了向大海要土地,荷兰向德国买山,将石头运回荷兰建造海堤。垦复的土地由于盐碱性过重,要经过六至十年才能耕种,所以,第一步,在垦复地上用飞机撒播芦苇种籽,经两至三年的芦苇生长,淡化低地海水侵入土壤里的大量酸碱成分;第二步火烧芦苇,增添土壤的营养成分;第三步,垦地种油菜,进行改土;第四步,飞机撒播除草剂,把杂草除掉,进一步纯化土壤,时间一至二年;第五步,开出主沟──排灌的主干渠;第六步,配套排灌网。第七步,向农民发包土地耕种。
可是,这些从海底围出来的土地,多数盐碱性太强,种植粮食作物产量低,甚至生长不良。荷兰的科学家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发现荷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更适宜栽花育草。所以在荷兰,大多数田野上不种庄稼,而是用来栽花育草,花团锦簇,绿草如茵,一望无垠。因此荷兰被誉为“鲜花之国”。
荷兰花卉70%是在温室中种植的,一般单体温室面积2至3公顷,成片相连,最大的一片达2400公顷。尽管花卉和观赏植物只占全国园艺种植面积的4%,但由于温室技术成熟,每年可创50多亿欧元的市场价值,其中玫瑰、郁金香、菊花分别占据花卉市场前三名。
现在,荷兰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国和出口国,全国有一万多个花卉生产场(公司),花卉园艺栽培面积12万亩,年产切花97.2亿枝,相当于全世界每个人可以分到两朵,如果把它们排列起来能够围绕赤道7圈。
产业群聚出效益
专门研究国家竞争力的哈佛商学院教授麦可波特曾赞誉荷兰的花卉产业是“全世界最创新的产业群聚。”以麦可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体系的四个面向分析,不管在相关与支援产业、需求条件、生产因素和企业策略各层面,荷兰花卉产业的竞争力都有绵密深入的扎根。
不过,荷兰的花卉产业能行销国际,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充分发挥钻石体系四大支柱之一——产业群聚的优势。例如,荷兰鲜花拍卖制度的缘起就是从“合作”理念开始的。
荷兰著名的阿斯米尔拍卖市场就是一个合作社组织,目前由3500位花农出资担任股东。在1911年,北阿姆斯特丹的花农为了不让大盘商垄断价格,倡议花农一起合作,共同组成拍卖市场。小花农提出的愿景是“一起强大”(strong together)。第一次拍卖的地点,就是现在阿斯米尔拍卖花市的咖啡厅。
在阿斯米尔参与拍卖的花农,每年要缴交拍卖金额2.9%的手续费给拍卖花市。生产的鲜花,全部通过拍卖市场拍卖。合约规定提供的鲜花品质若没有达到品质分级的标准,一律被销毁,同时还要付垃圾处理费。
农民合作建立起拍卖平台,在严格、中立的品质控管下,大盘商要买最好的花,必须通过拍卖,并在公开的竞争下提出最好的价格。在完善的产销制度下,花农专注生产高品质的鲜花,在市场上自然就有买主出高价,完全不用为销路和买主分心。
花商则专注提供高效率的冷藏供应链,在包装和运筹上不断突破,让全世界各地的客户在最短时间内,欣赏最鲜嫩和娇艳的花朵。
从荷兰的花卉拍卖市场看,对花卉保鲜、包装、检疫、海关、运输、结算等服务环节实现了一体化和一条龙服务,确保了成交的鲜花在四十八小时内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花店。
精明的荷兰农民不但和同业合作,更擅长分析利害,和上、下游相关产业竞争并合作。每一年所有荷兰花农和花卉大盘商,都拨出营业额的1%作为全球花卉推销基金,由花卉协会专职负责运用基金,行销全球。
“一个农夫不可能有钱去意大利或是巴黎推销鲜花,但把大家的资金合起来就可以强劲起来。”阿斯米尔拍卖市场业务处长Jan.Straver说。
强大研发作保证
强大的农业研发支援体系是花卉产业供应链中不断创新背后的重要动力。荷兰全国花卉研究机构很多,各研究所归属不同但有明确分工,相互之间协调配合。有了科研作后盾,花卉产业推陈出新就走到了别人前头,如今荷兰花卉业平均每年能出800~1000个新品种,增强了产品竞争力,荷兰花卉品种繁多自然就有细致分工和不同的侧重,从而产生了高度专业化研究、培育、种植、管理销售等一条龙生产销售方式。
在荷兰,买一束鲜花,会随花附赠糖包一样的营养剂,溶在水中,能让插瓶的鲜花维持更长久的生命力。小小一包营养剂,正是研发中心的研究成果。
荷兰著名的瓦格宁根农业大学和研究中心是荷兰农业的最大智囊库,这个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超过2000名。研究中心经理欧斯特哈芬博士在农业科技和食品研究中心的实验室中忙碌地穿梭着,他指着一堆纸盒解释道:“包装鲜花的纸盒打洞的地方在哪里、直径多少?怎样才能让鲜花保持新鲜度、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用哪一种材质的保鲜膜以及什么盒子?这些都是由实验室来测试完成,并依据各项实验数据来落实实施方案。”
荷兰的鲜花产量越来越高,但农药使用量却愈来愈少。以前是在固定期间洒农药,不会去想是不是最佳周期。后来通过电脑分析发现,喷药的间隔可以拉得更长,杀虫剂的使用量也可以更少。 荷兰农民还具备了所有成功企业家的特质——“向外看”。荷兰有一份“农业日报”,主要读者是农民,每天出版7大张共28个版面。内容包罗万象,除了农业产品商情价格公告之外,每日头版都是国际上重要影响农业相关政策的新闻,包括WTO贸易的争论主题、欧盟法令的进展等。
政府大力支持
荷兰花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为鼓励花卉业的发展,荷兰政府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凡直接从事花卉生产的公司,花卉产品增值税由17.5%降到6%;降低应用设施栽培公司的能源使用价格;另外,政府每年还从预算中拨款1000-1200万荷兰盾补助公司节能设备的建造,对质量控制、新品种培育等政府都给一定补贴,荷兰花卉新品种测试中心50%的经费就是由政府提供的。
政府对植物新品种权利一直实施保护政策。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荷兰政府先后制定了“植物育种者条例”、“种子和植物材料法”等有关植物育种者权利的法规,并成立了由农业部负责人任主席的荷兰植物品种权利委员会,负责新品种的选育和权利保护事宜。由于国家高度重视花卉资源收集、新品种培育和保护,荷兰花卉新品种层出不穷。
健全严格的花卉质量监控体系是荷兰花卉发展的又一因素。花卉质量监控机构分政府和民间两大类。政府花卉质量监控机构是国家植物保护局及分支机构,主要任务是对进出口植物材料签发检疫通行证,植物入关时必须设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全程跟踪检测;出口植物产品实行产地检疫。监控的内容包括病虫害检疫、农药含量等。另一类是农业部领导下的植物检验总局,它是一个私营基金会组织,主要负责检查花卉公司有关产品的健康状况、品种纯度、新鲜度和花形以及外表质量,同时,还检查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卫生等状况。
在荷兰,不同花卉产品的质量标准由各花卉中介机构根据农产品质量法分别制定,由荷兰植物保护局、植物检验总局和国家新品种鉴定中心等机构执行。任何公司的花卉产品必须得到有关机构颁发产品质量认证书后方可上市流通,否则,不许上市。同时,荷兰还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来提高花卉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各种花卉一进入拍卖市场,就完全处于市场的控制之下,由专业技术人员为产品按质分级。某一产品因质量达不到标准而未拍卖成交,该产品将作为垃圾处理,生产企业必须支付垃圾处理费,绝对不允许降价销售。由于荷兰采取了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使其花卉产品在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