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目的 主要讨论了动态心电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与2013年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0例,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测;对照组患者70例,接受常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出率为97.14%(68/70),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77.14%(54/70),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显示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时与心率的相关性,r=0.545,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图通行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其检出率等高于常规检测,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
无痛性心肌缺血又被成为隐匿性心肌缺血,致使确有心肌缺血针具,担忧缺乏胸痛等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管临床症状等一种疾病,SMI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由于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起病具有隐匿性,在临床上不易察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心肌梗死与猝死率,做好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研究,在改善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在无痛性心肌缺血研究中应用动态心电图,收到良好效果。为进一步讨论动态心电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与2013年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与2013年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62.4±1.6)岁;对照组患者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60.3±1.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测:连续观察患者24h内的心电活动,并叮嘱患者完整记录日常生活情况及其相应时间,数据收集结束后将其录入计算机进行分析。
无痛性心肌缺陷的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为:(1)连续出现ST段改变时间≥1min;(2)导联以r波为主,J殿后0.08s,ST段呈下斜或水平位移;(3)下次发作时间距上次发作时间后的ST段恢复基线至少1min。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心肌缺血发生时间心肌缺血与心率的相关性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X2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出率为97.14%(68/70),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77.14%(54/70),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相关资料,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在本次研究中,ST段低次数共发生804次,分别选取四个时间段对其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3.讨论
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冠脉张力发生改变,是诱发心肌缺血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患者冠脉扩张不能满足其心肌耗氧量需需求,导致心肌细胞因供氧失衡而出现疾病。无痛性心肌是心肌缺血的主要表现,其特点为:无响应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但在检测中存在诊断证据。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生原因为:患者心肌缺血发病程度教龄,且范围小,在发病时间内并未引起响应的心绞痛症状,或体内镇痛性物质增加多,呆滞疼痛感并未传入大脑等。该病症发病隐匿,因此常被患者忽视,但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不可逆损害,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要重视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与预防。
动态心电图室诊断患者心肌心电活动的主要方式,能准确反应患者缺血性ST段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ST段发生机理为:患者心肌损伤导致损伤电流发生,而心外膜缺血时主要表现出ST段太高,心内缺血时常被诊断为ST段压低。虽然在当前临床诊断中,冠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考虑到冠脉造影具有经济昂贵、有创操作等特点,导致该方法难以在临床上做有效推广。相比之下,动态心电图能准确发型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时间,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资料,在改善患者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控制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中发挥重要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比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出结果可发现(表1),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同时,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生物钟规律,在本次研究中吗,分别选取四个时间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6:00-12:00ST段的发生频次最高,而0:00-6:00的发生频次最低,说明图通行心肌缺血与已正式的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存在相似的昼夜规律,需要得到相关医师的重视。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具有检出率高的优点,应该在临床诊断中得到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晓华,张启高.动态心电图在评价无痛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03):40-42.
[2]李锐,庄碧珊,侯存月.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民居民间医药,2013(03):76-77.
[3]李晋齐,赵靖,唐剑.动态心电图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对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097-2098.
刘文一 女,1984.01 汉 舟山 本科 住院医师 心电图
【摘要】目的 主要讨论了动态心电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与2013年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0例,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测;对照组患者70例,接受常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出率为97.14%(68/70),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77.14%(54/70),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显示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时与心率的相关性,r=0.545,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图通行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其检出率等高于常规检测,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
无痛性心肌缺血又被成为隐匿性心肌缺血,致使确有心肌缺血针具,担忧缺乏胸痛等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管临床症状等一种疾病,SMI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由于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起病具有隐匿性,在临床上不易察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心肌梗死与猝死率,做好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研究,在改善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在无痛性心肌缺血研究中应用动态心电图,收到良好效果。为进一步讨论动态心电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与2013年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与2013年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62.4±1.6)岁;对照组患者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60.3±1.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测:连续观察患者24h内的心电活动,并叮嘱患者完整记录日常生活情况及其相应时间,数据收集结束后将其录入计算机进行分析。
无痛性心肌缺陷的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为:(1)连续出现ST段改变时间≥1min;(2)导联以r波为主,J殿后0.08s,ST段呈下斜或水平位移;(3)下次发作时间距上次发作时间后的ST段恢复基线至少1min。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心肌缺血发生时间心肌缺血与心率的相关性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X2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出率为97.14%(68/70),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77.14%(54/70),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相关资料,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在本次研究中,ST段低次数共发生804次,分别选取四个时间段对其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3.讨论
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冠脉张力发生改变,是诱发心肌缺血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患者冠脉扩张不能满足其心肌耗氧量需需求,导致心肌细胞因供氧失衡而出现疾病。无痛性心肌是心肌缺血的主要表现,其特点为:无响应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但在检测中存在诊断证据。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生原因为:患者心肌缺血发病程度教龄,且范围小,在发病时间内并未引起响应的心绞痛症状,或体内镇痛性物质增加多,呆滞疼痛感并未传入大脑等。该病症发病隐匿,因此常被患者忽视,但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不可逆损害,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要重视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与预防。
动态心电图室诊断患者心肌心电活动的主要方式,能准确反应患者缺血性ST段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ST段发生机理为:患者心肌损伤导致损伤电流发生,而心外膜缺血时主要表现出ST段太高,心内缺血时常被诊断为ST段压低。虽然在当前临床诊断中,冠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考虑到冠脉造影具有经济昂贵、有创操作等特点,导致该方法难以在临床上做有效推广。相比之下,动态心电图能准确发型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时间,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资料,在改善患者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控制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中发挥重要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比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出结果可发现(表1),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同时,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生物钟规律,在本次研究中吗,分别选取四个时间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6:00-12:00ST段的发生频次最高,而0:00-6:00的发生频次最低,说明图通行心肌缺血与已正式的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存在相似的昼夜规律,需要得到相关医师的重视。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具有检出率高的优点,应该在临床诊断中得到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晓华,张启高.动态心电图在评价无痛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03):40-42.
[2]李锐,庄碧珊,侯存月.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民居民间医药,2013(03):76-77.
[3]李晋齐,赵靖,唐剑.动态心电图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对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097-2098.
刘文一 女,1984.01 汉 舟山 本科 住院医师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