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作为重要的能力,既是人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因为现实社会中的人,要从生存的社会中获取信息,适应环境,应付挑战,最方便、最迅捷、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阅读;而阅读又不仅仅是从阅读对象中捕捉生存所急需的信息的一种手段,而且还是构成人的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在阅读对象的潜移默化之下逐渐形成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和意志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把阅读、书写、计算、观察和表达形象地称为学习技能的五把刀子。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而且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以阅读课本作为基本教材,阅读课时占据了整个语文课时的2/3到4/5,阅读教学事实上一直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从实践经验看,让学生单靠几册课本,关在学校里每天上一堂语文课是无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所以,许多学校及时开设了阅览课,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事实证明,阅览课也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但是毕竟课时有限,而且形式较为单一。但随着“大语文”观念的深入人心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开设阅览室中的阅览课的同时,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能否将这个阅览室变得“大”些,让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率更高些?为此,笔者作了一些尝试,力求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赏析的能力。利用每天语文课的前十分钟,开展短文介绍赏析活动。
每周一节的阅览课事实上是很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的。而且中学学生的课业负担较之初中要重得多,很多学生,尤其是对语文兴趣不大的学生在课余没有时间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因此,笔者曾经在高一第一学期作过这样的尝试:每节语文课的前十分钟要求一位学生走上讲台介绍一篇千字文。具体要求如下:①有感情地朗诵这篇千字文。②简要分析这篇作品,不求面面俱到,力求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老师要我读”转化到“我想读”。台湾学者王克先认为:“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也是个体潜在的动力。盖滋(Gates)曾说:‘若以兴趣为激发及维持活动与学习的工具,则有没有什么其他因素能与之比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给每个学生以上讲台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这对这群多少有着点参与意识的学生而言应该是种触动。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而且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只是有些学生因了胆怯、自卑以及缺少机会等因素而将之掩藏。而这项举措无疑给了每个学生公平的机会,这种兴趣是促使他们去积极准备的动力。而选择较好的介绍篇目需要建立在阅读一定数量的作品的基础之上,因此,这个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增大阅读量的过程。然后,学生在选定一篇文章后必定需要对它进行精读,须读有所感,这其中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台下听的学生而言,台上学生介绍的篇目往往是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或者是他们比较乐意接受的文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台上的还是台下的学生,他们所获得的恐怕要比老师分析、讲解一篇课外阅读所得的要多。②在提高朗读、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对文章的理解。我们知道,朗读训练是阅读训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又能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深入体味。一篇好文章,尤其是所选的比较受学生喜爱的文章,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诵,不仅能感染台下的学生,促使他们去正确理解文章、欣赏美文,还极可能使介绍者本身在朗读的过程中再一次对文章加深理解。但在试行了一个学期之后,我发现这样的做法有个比较明显的弊端:大多数的介绍者的积极性是被调动了,但听众成了名副其实的“听众”。很多学生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看起了热闹。这样一来,上台介绍的学生的积极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在高一的第二学期,我对这一方案做了一些改动,力求使台上台下的学生都加入其中,提高“阅读”的效率。
具体措施如下:①介绍的同学于介绍前一天将文章张贴于专辟的“佳作欣赏”栏中,要求其余同学至少浏览,最好能细读。②介绍的同学朗诵之后可直接对文章进行简析,也可以事先设计问题,采取提问,由台下同学回答的方式达到介绍千字文的目的。③台下同学可就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等问题向介绍者发问。④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选文多加指导,使选文质量提高;对学生问题设计加以点拨,以增强针对性,力争在有限的时间中让学生把握选文最有价值的东西。
这样一来,就要求台上的学生比以前更熟悉所选文章,事先做更细致的阅读分析,而台下的学生也不再是清一色的旁观者,也要认真阅读文章,为“难倒”上面的同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原来的“独角戏”成了双边的交流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形成良性循环。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大语文”观念已经深入到教学实践当中。我们知道,语文学习的外延是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就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他们的课外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埋首书桌不问世事,以致视野狭窄、思维阻滞是学习语文的大忌,因此我们应带领学生涉猎教材以外的广阔领域,突破课堂、课本的局限,从而把语文教学引向更加开放、更加健康的轨道上来。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而且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以阅读课本作为基本教材,阅读课时占据了整个语文课时的2/3到4/5,阅读教学事实上一直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从实践经验看,让学生单靠几册课本,关在学校里每天上一堂语文课是无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所以,许多学校及时开设了阅览课,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事实证明,阅览课也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但是毕竟课时有限,而且形式较为单一。但随着“大语文”观念的深入人心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开设阅览室中的阅览课的同时,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能否将这个阅览室变得“大”些,让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率更高些?为此,笔者作了一些尝试,力求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赏析的能力。利用每天语文课的前十分钟,开展短文介绍赏析活动。
每周一节的阅览课事实上是很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的。而且中学学生的课业负担较之初中要重得多,很多学生,尤其是对语文兴趣不大的学生在课余没有时间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因此,笔者曾经在高一第一学期作过这样的尝试:每节语文课的前十分钟要求一位学生走上讲台介绍一篇千字文。具体要求如下:①有感情地朗诵这篇千字文。②简要分析这篇作品,不求面面俱到,力求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老师要我读”转化到“我想读”。台湾学者王克先认为:“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也是个体潜在的动力。盖滋(Gates)曾说:‘若以兴趣为激发及维持活动与学习的工具,则有没有什么其他因素能与之比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给每个学生以上讲台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这对这群多少有着点参与意识的学生而言应该是种触动。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而且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只是有些学生因了胆怯、自卑以及缺少机会等因素而将之掩藏。而这项举措无疑给了每个学生公平的机会,这种兴趣是促使他们去积极准备的动力。而选择较好的介绍篇目需要建立在阅读一定数量的作品的基础之上,因此,这个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增大阅读量的过程。然后,学生在选定一篇文章后必定需要对它进行精读,须读有所感,这其中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台下听的学生而言,台上学生介绍的篇目往往是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或者是他们比较乐意接受的文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台上的还是台下的学生,他们所获得的恐怕要比老师分析、讲解一篇课外阅读所得的要多。②在提高朗读、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对文章的理解。我们知道,朗读训练是阅读训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又能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深入体味。一篇好文章,尤其是所选的比较受学生喜爱的文章,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诵,不仅能感染台下的学生,促使他们去正确理解文章、欣赏美文,还极可能使介绍者本身在朗读的过程中再一次对文章加深理解。但在试行了一个学期之后,我发现这样的做法有个比较明显的弊端:大多数的介绍者的积极性是被调动了,但听众成了名副其实的“听众”。很多学生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看起了热闹。这样一来,上台介绍的学生的积极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在高一的第二学期,我对这一方案做了一些改动,力求使台上台下的学生都加入其中,提高“阅读”的效率。
具体措施如下:①介绍的同学于介绍前一天将文章张贴于专辟的“佳作欣赏”栏中,要求其余同学至少浏览,最好能细读。②介绍的同学朗诵之后可直接对文章进行简析,也可以事先设计问题,采取提问,由台下同学回答的方式达到介绍千字文的目的。③台下同学可就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等问题向介绍者发问。④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选文多加指导,使选文质量提高;对学生问题设计加以点拨,以增强针对性,力争在有限的时间中让学生把握选文最有价值的东西。
这样一来,就要求台上的学生比以前更熟悉所选文章,事先做更细致的阅读分析,而台下的学生也不再是清一色的旁观者,也要认真阅读文章,为“难倒”上面的同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原来的“独角戏”成了双边的交流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形成良性循环。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大语文”观念已经深入到教学实践当中。我们知道,语文学习的外延是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就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他们的课外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埋首书桌不问世事,以致视野狭窄、思维阻滞是学习语文的大忌,因此我们应带领学生涉猎教材以外的广阔领域,突破课堂、课本的局限,从而把语文教学引向更加开放、更加健康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