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让学生学好历史,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成了摆在我们历史老师面前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1.驾驶史料,叙述表达历史事实的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尽量准确地将遥远的历史事实和场景进行“复原”。教师若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就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效,以语言为先。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训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语言这一工具,使“僵死”的历史知识“复活”,扎根于学生心中。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挤出一定的时间,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对教学中的经验要善于总结,并加以记录,这样既可丰富经验,更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2.训练扎实的“历史功底”。
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这些功底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取得的知识水平,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和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我们具备了扎实的“历史功底”,何愁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呢?
二、初中历史教育应以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
历史学科不是一门“实用”的应用学科,而是一门文化素质养成性质的人文学科。所谓历史教育就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学生的智慧、情感和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整体不断获得发展为根本追求的学科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才是初中历史教学真正的目的,才能形成国民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三、必须结合实际,方法灵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各种方法,了解各种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做到“胸中有法”,另一方面,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灵活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呢?首先,应该善于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博采众“法”,广泛吸收,注意储存各种教学方法的信息,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做到信手拈来,亦即“教学有法”。其次,“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所谓“因人而异”,即要因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异。如有的历史教师演讲能力强,讲课时声情并茂,“情境教学法”能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而有一些教师则善于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多种立体教学手段,结合启发、提问、归纳讲解等教学方法。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另外,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对低年级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激起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对高年级学生却要多启发思考,增加思维深度,教会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所谓“因课而异”即因历史教学内容而异。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主要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对课文中理解和运用部分等重点内容进行精心讲解、分析,而对非重要内容和一般性史实介绍则用讲述法。同样,歌颂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或鞭鞑奸贼等则应慷慨激昂,进行生动的描述和演讲。如遇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理论,我们还可辅以图表法、纲要法、系对比法、演示法等。所谓“因境而异”,即因教学情境而异。随着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也应施以不同的教法。如教师课前准备了电教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等),但恰巧遭遇停电或机器故障,教师就应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或采用“激将法”,启发读朗好的学生将历史材料继续读下去或结合历史课本中丰富的插图进行讲解,或在小黑板上进行图表法演示。有时,学生也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法、“乘势追问”、“引发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自查自找”等方法加以解决。总之,优化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学习,博采众“法”之长,根据自己施教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应的教法,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适合学生的特点,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处理好以下关系
1.处理好教学新理念与传统教学观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适合每位学习者的环境,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等等。但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却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穿新鞋、走老路,名义上进行新课改,实际行动中却固守过去的一套,认为过去的什么都好,陷入复古主义的泥潭;二是打着新课改的旗号,否定过去的一切,连一些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特别是一些与新课改理念相吻合的方式、方法都统统抛弃,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正确的态度是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
2.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指导,教科书是课标的具体化。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标为指导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和整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是以教材为中心,被动地围着教材转,教材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教材不仅是师生关注的中心和兴奋点,而且成为了控制师生行为的工具。用教材“教”,教材是范例,教师不仅要解释教材,而且要以教材为圆心,可以从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1.驾驶史料,叙述表达历史事实的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尽量准确地将遥远的历史事实和场景进行“复原”。教师若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就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效,以语言为先。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训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语言这一工具,使“僵死”的历史知识“复活”,扎根于学生心中。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挤出一定的时间,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对教学中的经验要善于总结,并加以记录,这样既可丰富经验,更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2.训练扎实的“历史功底”。
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这些功底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取得的知识水平,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和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我们具备了扎实的“历史功底”,何愁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呢?
二、初中历史教育应以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
历史学科不是一门“实用”的应用学科,而是一门文化素质养成性质的人文学科。所谓历史教育就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学生的智慧、情感和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整体不断获得发展为根本追求的学科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才是初中历史教学真正的目的,才能形成国民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三、必须结合实际,方法灵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各种方法,了解各种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做到“胸中有法”,另一方面,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灵活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呢?首先,应该善于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博采众“法”,广泛吸收,注意储存各种教学方法的信息,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做到信手拈来,亦即“教学有法”。其次,“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所谓“因人而异”,即要因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异。如有的历史教师演讲能力强,讲课时声情并茂,“情境教学法”能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而有一些教师则善于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多种立体教学手段,结合启发、提问、归纳讲解等教学方法。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另外,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对低年级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激起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对高年级学生却要多启发思考,增加思维深度,教会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所谓“因课而异”即因历史教学内容而异。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主要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对课文中理解和运用部分等重点内容进行精心讲解、分析,而对非重要内容和一般性史实介绍则用讲述法。同样,歌颂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或鞭鞑奸贼等则应慷慨激昂,进行生动的描述和演讲。如遇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理论,我们还可辅以图表法、纲要法、系对比法、演示法等。所谓“因境而异”,即因教学情境而异。随着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也应施以不同的教法。如教师课前准备了电教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等),但恰巧遭遇停电或机器故障,教师就应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或采用“激将法”,启发读朗好的学生将历史材料继续读下去或结合历史课本中丰富的插图进行讲解,或在小黑板上进行图表法演示。有时,学生也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法、“乘势追问”、“引发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自查自找”等方法加以解决。总之,优化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学习,博采众“法”之长,根据自己施教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应的教法,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适合学生的特点,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处理好以下关系
1.处理好教学新理念与传统教学观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适合每位学习者的环境,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等等。但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却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穿新鞋、走老路,名义上进行新课改,实际行动中却固守过去的一套,认为过去的什么都好,陷入复古主义的泥潭;二是打着新课改的旗号,否定过去的一切,连一些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特别是一些与新课改理念相吻合的方式、方法都统统抛弃,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正确的态度是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
2.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指导,教科书是课标的具体化。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标为指导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和整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是以教材为中心,被动地围着教材转,教材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教材不仅是师生关注的中心和兴奋点,而且成为了控制师生行为的工具。用教材“教”,教材是范例,教师不仅要解释教材,而且要以教材为圆心,可以从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