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课堂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真诚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内容、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使课堂教学真正增强实效性。
一、当前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1 问题不明确。
一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性要明确,即明确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曾听一位老师在上《我的老师》一课时,分析完文章内容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本文着重写王老师爱学生,还是着重写蔡老师最使‘我’难忘?”这是一个选择性问题,这类问式,选择项之间必须是不相容的,而王老师爱学生和王老师最使“我”难忘,两者在课文中是融合在一起描写的,它们的内涵一致,并不排斥。全文写的就是王老师爱“我”,“我”难忘王老师。可见这一问题问得不明确,学生难以回答,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
2 问题过难。
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教师提问一味拔高,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将导致学生学习的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的低效提问毫无意义,使学生学习的信心受挫。
3 语言不恰当。
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很简单,会的请举手。”这样的提问语言很不准确,学生能回答出来那是理所当然,因为问题简单;如果答不上来则会感到很难为情,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信心受挫会感到很自卑。而一些尖子生不屑回答简单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反之,如果教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语言也不好,因为问题很难,学困生就不愿动脑思考了,反正答不上来;而尖子生如果很容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往往也会沾沾自喜,产生骄傲情绪,不对问题作深入的分析。
二、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1 巧妙设疑,激发情趣。
巧妙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力求新颖巧妙,能激发情趣,发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提问时,老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取语文知识。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曾满怀激情地提出问题:“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无穷力量。贺知章描写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描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朱熹描写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短诗只从一两个角度,选取两三个景物来描写春天。而朱自清的《春》写春的内容很多,下面就让我们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他是怎样多方面描写春天的?”这样的巧妙提问,充满激情,意境深邃,使学生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意境之中,大大激发学习情趣,启动学生的思维。
2 难深适宜,以生为本。
从发展学生思维出发,从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45分钟的限制出发,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调动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以及健康情感的培养。如《一双手》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在书上找出答案——“天下第一奇手”。然后问:“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这双手的?”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要求学生阅读思考深入分析,得出答案:运用了视觉和触觉,从理性上去感知,一层层写出了手的特征。最后,我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这双手揭示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境界?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使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很容易理解。
3 提问要精准结合,拓展思维。
“精”“准”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准确无误。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围绕重点、针对难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联系、有层次,能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如一位教师在教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时,先用歌曲导入,然后引导学生感知母亲形象(概括母亲做的几件事情),接着在体会母爱真挚(难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这个问题的提出,根本不能突出重点难点,显得笼统,缺乏针对性,让学生的思维没有明确的方向。如果换种方式提问:“文中虽然没有离奇的情节和华丽的词藻,但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一份深深的母爱,文中哪些话语、事例让你最受感动?找出来简要说明理由。”这样,学生思考问题有目标,在掌握文章重点难点知识的同时,思维也会得到很大的拓展。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语文课堂本是精彩的课堂,课堂提问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更不应该简单呆板、一成不变。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并且通过他们自主地探索来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效地课堂提问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当课堂提问是有效的时,那么此时可以确切地说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然是有效的。
一、当前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1 问题不明确。
一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性要明确,即明确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曾听一位老师在上《我的老师》一课时,分析完文章内容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本文着重写王老师爱学生,还是着重写蔡老师最使‘我’难忘?”这是一个选择性问题,这类问式,选择项之间必须是不相容的,而王老师爱学生和王老师最使“我”难忘,两者在课文中是融合在一起描写的,它们的内涵一致,并不排斥。全文写的就是王老师爱“我”,“我”难忘王老师。可见这一问题问得不明确,学生难以回答,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
2 问题过难。
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教师提问一味拔高,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将导致学生学习的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的低效提问毫无意义,使学生学习的信心受挫。
3 语言不恰当。
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很简单,会的请举手。”这样的提问语言很不准确,学生能回答出来那是理所当然,因为问题简单;如果答不上来则会感到很难为情,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信心受挫会感到很自卑。而一些尖子生不屑回答简单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反之,如果教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语言也不好,因为问题很难,学困生就不愿动脑思考了,反正答不上来;而尖子生如果很容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往往也会沾沾自喜,产生骄傲情绪,不对问题作深入的分析。
二、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1 巧妙设疑,激发情趣。
巧妙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力求新颖巧妙,能激发情趣,发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提问时,老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取语文知识。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曾满怀激情地提出问题:“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无穷力量。贺知章描写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描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朱熹描写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短诗只从一两个角度,选取两三个景物来描写春天。而朱自清的《春》写春的内容很多,下面就让我们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他是怎样多方面描写春天的?”这样的巧妙提问,充满激情,意境深邃,使学生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意境之中,大大激发学习情趣,启动学生的思维。
2 难深适宜,以生为本。
从发展学生思维出发,从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45分钟的限制出发,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调动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以及健康情感的培养。如《一双手》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在书上找出答案——“天下第一奇手”。然后问:“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这双手的?”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要求学生阅读思考深入分析,得出答案:运用了视觉和触觉,从理性上去感知,一层层写出了手的特征。最后,我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这双手揭示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境界?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使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很容易理解。
3 提问要精准结合,拓展思维。
“精”“准”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准确无误。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围绕重点、针对难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联系、有层次,能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如一位教师在教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时,先用歌曲导入,然后引导学生感知母亲形象(概括母亲做的几件事情),接着在体会母爱真挚(难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这个问题的提出,根本不能突出重点难点,显得笼统,缺乏针对性,让学生的思维没有明确的方向。如果换种方式提问:“文中虽然没有离奇的情节和华丽的词藻,但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一份深深的母爱,文中哪些话语、事例让你最受感动?找出来简要说明理由。”这样,学生思考问题有目标,在掌握文章重点难点知识的同时,思维也会得到很大的拓展。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语文课堂本是精彩的课堂,课堂提问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更不应该简单呆板、一成不变。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并且通过他们自主地探索来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效地课堂提问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当课堂提问是有效的时,那么此时可以确切地说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然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