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视野下百年老校发展路径探究①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学校文化视角审视百年名校办学,发现良好的文化品性是成就百年名校的重要根基,其突出表现为:注重正向积极的价值引领,注重良好风气和生态的营造,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注重传达好的教育意义。结合百年名校的成功经验,针对百年老校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要通过挖掘整理校史发现自身的文化密码并做好接续传承,要通过提升教育情怀和境界抵制功利主义侵蚀,以此推动学校继续发展。
  关键词百年老校;百年名校;学校文化;文化基因;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12-0005-04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百年老校,其中有些还是久负盛名的百年名校。这些学校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办学成果令人肃然起敬,其教育传承与发展也往往会引发众多的关注与思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百年老校发展状况大体如何?相较于那些普通的百年老校,以及为数众多的其他普通学校而言,百年名校的优秀基因是什么,其成功有何借鉴意义?面对时代挑战,百年老校又该如何通过有效路径,在办学中实现新的发展乃至超越?笔者仅结合对国内几所百年中学名校的研究,尝试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

一、问题提出:由百年老校的不同走向思考百年名校何以成“名”


  自清末中国引进西方近代三段制学校制度以来,我国于1898年春设立了上海南洋公学中院,这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中学。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涌现出一批中学名校,如天津市南开中学、浙江省春晖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江苏省扬州中学、上海市上海中学等。这些学校办学历史大多已逾百年,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下也有不少百年老校面临发展困境,有的办学规模在萎缩,有的即将被合并,有的马上要拆迁。不少所谓的百年老校已经名存实亡,学校历史只剩下关于创建时间的记载,而其他如办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几近空白。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先天不足的原因,也与学校后续发展乏力有很大关系。这由此引发笔者的思考:同样作为百年老校,为何有些学校能一路辉煌走到今日;有些却成为明日黄花,无人知晓?相较于那些普通的百年老校,以及数量众多的非百年校、非名校,百年名校“名”在哪里,其优秀基因是什么?

二、深度解析:良好的文化品性是成就百年名校的重要根基


  笔者以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学校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百年名校”与“百年老校”仅有一字之差,差就差在学校的文化品性上。通过对国内几所著名百年中学发展历程的梳理回顾,笔者尝试探寻蕴含在这些名校中的优秀文化基因。
  1. 注重正向积极的价值引领
  学校办学的首要问题是要思考清楚自身要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而这恰恰离不开学校文化的引领。文化的意义在于价值的引导。在学校中,价值引导无处不在,它常常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等内容之中,左右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校的办学品位。
  20世纪初,我国中等教育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即“教育之建筑观”和“教育之成长观”。前者认为大学教育是目的,中等教育是它的准备,就像造房子一样,是一层一层叠上去的;后者则认为中等教育是最适合于少年生活之教育,其自身就是目的,绝非将来大学教育之准备。北师大附中林砺儒校长就反对“教育之建筑观”,而认同“教育之成长观”,并由此提出“全人格教育”思想。“全人格的教育,是使学生活用其人格的活动力,来实地经验各种高尚有价值的生活”,学生活动“要直接经验道德生活、科学生活、艺术生活、宗教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善、真、美、圣的生活,而且尤要紧的是发挥天真烂漫,为趣味而活动的少年精神。”同时,林校长还领导北师大附中积极践行“全人格教育”,并把它融入“六三三”新学制改革之中。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当时正在北师大附中就读,是“全人格教育”和新学制改革的直接受益者。
  春晖中学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乡村办学的“经典之作”。在教育家经亨颐先生“纯正教育”“人格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等一批名师云集浙江绍兴上虞白马湖畔,共同缔造了春晖中学的辉煌。追求“纯正的教育”,是经亨颐一生的教育理想。他所倡导的纯正教育,就像清水一样,是一种纯粹的事业,不应受到外力的干扰和感染,而应当遵循教育自身固有的规律办教育,因材施教,因时制宜,不偏不倚,自然发展。经亨颐还积极倡导“人格教育”,力主學校应以养成人格为主旨,所谓“人格”就是“做人的格式”,“求学何为,学做人而已”。他认为教育是一门高尚的艺术,教师是艺术家。在他看来,教师和学生之间最为重要的是人格交际。“教师之任务,与其为冷的科学的法则施行者,毋宁为以有血有肉、自己之人格移之于儿童、形造儿童之人格之艺术家。自己之人格与儿童之人格至微至妙之间,即教育效力之所在也。”
  2. 注重良好风气和生态的营造
  在某种程度上,学校办学办的是“风气”和“氛围”。好的风气和氛围能够为学生成长发展、教师工作学习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
  苏州中学组建之初,汪懋祖校长就提出了“学术化”的办学理念,决心把苏中办成一所“学术化”的学校。为此,学校通过培养学科带头人(设立首席教员)、建立学术组织(成立教师、学生学术研究会)和创办学术刊物(创办《苏中校刊》)等一系列措施,大力营造学术氛围,形成了苏中浓厚的学术文化。春晖中学地处偏僻的乡村,为了使学生不受乡村落后文化的影响,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营造浓郁的书香气息,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夏丏尊先生认为,学生应读的书要具备两个决定条件:“做普通中国人所不可不读的书;做现代世界人所不可不读的书。”他还为春晖中学学生选定了包括《论语》《孟子》《科学大纲》《天演论》等在内的81种中外经典著作,所选书目范围之广、品位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在一所学校里,校风无处不及,其力量最大、影响最广。学生置身其中,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驱策,这便是所谓的“风化”。近代上海中学的校风别具一格:衣着朴素、思想新潮、学问一流。春晖中学的“四自”校风也很有特色: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要有好的校风,关键要有好的学风。钱学森对北师大附中20世纪二十年代的良好学风有着深刻印象,“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困难”“做学习的主人而不做分数的奴隶”。当时北师大附中还形成这样一种风气:学生临考是不作准备的,从不会为考试而加班加点;如果谁为平时的考试刻意准备,那么即使得了高分大家也瞧不起。
  3. 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
  在学校课程范畴之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可以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物质环境和人际情境等,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环境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力量,学生置身富有教育寓意的环境之中,必将深受陶冶。春晖中学地处上虞白马湖畔,这里不仅湖光山色如诗如画,而且学校房屋的格式、布置也是疏落有致,就连里面的用具也无一不显出“巧妙的匠意”,学生徜徉其中,常常流连忘归。学校中经亨颐、夏丏尊、丰子恺等人居住的房屋分别取名为“长松山房”“平屋”“小杨柳屋”,富有文化意蕴,体现了主人为人为学的品性,令人有所感奋和激励。厦门市集美学校校主陈嘉庚先生为学校建筑物的命名十分用心,多数取自儒家经典,如“明良楼”“崇俭楼”“立德楼”“立功楼”“尚勇楼”等。学子们学习生活其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
  教育本质上是师生之间的人格交际和感化。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强调:“任教育者当注重人格感化。人格感化之功效,较课堂讲授之力,相去不可以道理计。”为此,南开中学特别崇尚教师的自尊自爱,号召教师处处以身作则,谈吐、衣着、外表、人品等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张校长本人自律甚严,带头戒烟一事便为生动的例证。他不许学生吸烟,但自己却吸旱烟,当有学生指出时,他立马将烟袋一折两段,从此不再吸烟。
  4. 注重传达好的教育意义
  意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学校文化是一种意义的赋予和表达。好的学校文化就是表达一种好的教育意义。
  一是充分发挥仪式和典礼的象征意义。仪式和典礼是有目的的活动,可以为学校的日常运作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对师生产生积极正向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南开中学被誉为“世界上第一爱国的学校”。学校创建初期,“九·一八事变”爆发,校内的大钟每天先敲九下,停后再敲一下,再停再敲八下。學校用“九一八”节奏的钟声,每天撞击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救国图存的理想和信念。
  二是充分发挥人物楷模的激励作用。大凡成功的学校都有自己的人物楷模。南开中学的“四大金刚”之一华午晴,于1908年南开中学毕业后被聘为学校会计,后又管理庶务、财务、建筑等事宜。此人诚实、正直、廉洁、能干,南开中学行政廉洁之风气和行政效率之高,是和他的作风与操守分不开的。为了纪念华午晴多年来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张伯苓的提议下,重庆南开中学的礼堂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从此,“午晴堂”这个名字便在南开师生中广为流传。学校建筑物以一个普通职员的名字命名,这在南开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对广大师生员工产生了潜在的激励作用。
  三是通过教育故事彰显教育理念。传播文化的最好方式就是讲故事,它比抽象的概念更能深入人心。在重庆南开中学就流传着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1941级学生谢邦敏富有文学才华,但理科成绩不佳,偏科相当严重。他在物理毕业考试时竟然一道题也答不出,只得交白卷,但却心犹不甘,便即兴在考卷上填词一首:“晓号悠扬枕上闻,余魂迷入考场门。平时放荡几折齿,几度迷茫欲断魂。题未算,意已昏,下周再把电、磁温。今朝纵是交白卷,柳耆原非理组人。”物理教师魏荣爵评卷时不由得在卷上赋诗一首:“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按照学校规定,主课一门不及格不得毕业。结果,谢邦敏顺利毕业并考入西南联大法律专业,后来还做了北大法律系的教师。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当时的重庆南开中学是不功利的,考试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绝对标准,人本身才是教育的最高尺度。
  四是充分发挥校长的率先垂范作用。校长是校园里行走的标志,通过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人们就会知道学校里什么是重要的。抗战时期,张伯苓身为社会名流,办公室常常宾客盈门。当时校长办公室就设在范孙楼下,而范孙楼是男高中的教学楼,这里的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有人建议将校长办公室搬至比较安静的地方,张伯苓却不同意。他说:“校长办公室怎能远离学生?校长办公室就是为学生、教师办事的么,没有学生算什么学校!”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和极不寻常的办公室位置,就可以看出张校长心中有学生,学生比天大。

三、发展建议:挖掘传承学校文化密码,推进百年老校新发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各种办学挑战,很多百年老校也在努力突围,积极寻求变革;而未来,也还会有学校陆续步入百年的门槛。在此,笔者就百年老校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也希望对众多普通中小学校的发展有所助益。
  1. 通过挖掘整理校史发现学校的文化密码
  没有文化底蕴的学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对于一所百年老校来说,只有搞明白“自己从哪里来”,才能弄清楚“自己往哪里去”。因此对于百年老校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学校历史的挖掘和整理,要通过回溯学校的发展历史,厘清自身的文化脉络,发现学校的文化密码并作好接续发展。
  一所学校的文化始于该校创建之日,并通过之后一系列关键事件、争议以及冲突逐渐定型成熟。学校可以通过研读校史资料、走访退休教师和杰出校友等,理清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要人物、关键事件、典型故事等,明晰学校发展的文化线索和思想流变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校史研究会,设立专门机构,组织专人研究,还可以寻求专业力量的支持。近年来,一些百年名校怀着强烈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学校历史的系统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扬州中学出版了《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前编、上编、下编)(共8册),南开中学出版了《天津南开中学史》《南开中学校史研究丛书》(共12辑)等,这种意识和精神值得所有百年老校学习。   2. 通过“接着讲”促进学校文化的有效传承发展
  百余年前,一些教育先贤提出的办学思想立意颇高,切中教育的本质,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至今仍不落后;有些甚至超越时代,具有永恒的价值;有些只是提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但其内涵依旧不变。因此对于百年老校来说,学校文化建设更多的应该是传承和发展,而不是随意地丢弃和刻意地创新。百年老校的发展无法躲避历史,要学会“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或“躲着讲”。例如:百余年来,北师大附中始终坚持“全人格教育”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细化其育人目标,构建了“全人格教育”理念引领下的校本化核心素养体系。学校将“全人格”细化为8个人格素养领域和24个行为素养表现。2011年,北师大附中还创办了“钱学森实验班”,探索“全人格教育”理念下杰出人才的培养模式。
  3. 通过提升教育情怀和境界抵制功利主义侵蚀
  百余年前,一些教育家以宗教的精神献身教育,他们怀揣教育救国的理想与信念,埋头耕耘,无问东西,不计功利。当时虽然物质贫乏,但他们却精神飞扬。现今社会与百余年前已有霄壤之别,但今天的教育却被一种浓重的功利色彩所包围,“纯正的教育”已成为我们向往和追求的梦。因此,要实现教育强国的梦想,关键要抵制功利主义的侵蚀。可以说,今天办教育最缺的既不是经费和硬件,也不是思想和师资,而是情怀和境界。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的事业,需要有理想主义的情怀和大爱无疆的境界。只要教育者真正回归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对教育有信仰有追求,能不计得失、任劳任怨,就完全可以办出一流的学校和教育。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南开中学.中国名校丛书—天津市南开中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北京師大附中.中国名校丛书—北京师大附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浙江省春晖中学.中国名校丛书—浙江省春晖中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 江苏省扬州中学.中国名校丛书—江苏省扬州中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 厦门市集美中学.中国名校丛书—厦门市集美中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6] 金德门.苏州中学校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7] 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8] 张彬.经亨颐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9]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匡互生与立达学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10] 杨志成.论品牌学校的校本化核心素养体系—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全人格教育”为例[J].北京教育(普教),2016,(6).
  注释:
  ① 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10所著名中学办学特色研究”(课题编号:18YJA8800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画手绘思维导图和电子思维导图,教师尝试在初中物理的新授课、实验课、习题课和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关键词:思维导图;物理教学;应用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
摘要:初中物理温度从定性感知的角度进行概念的阐述,而在高中教学中温度概念的阐述是以热力学第零定律和统计理论为基础的并解释了气体温度的统计意义.分析了初高中温度概念教学中的物理问题研究对象、温度计制作原理、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中存在的内容差异着手,探讨了初高中温度概念教学的衔接,并提出采用问题串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亲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温度;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基金项目:北京物理学
摘要:图像题是初中物理电学中的一大题型,灵活多变,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归类,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提高学生识图、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电学;图像题  作者简介:巫忠来(1970-),男,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物理图像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鲜明地表述各物理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是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手段.由此衍生的图像类试题以图像为信息载体,主要考查考生识别图像、从图像中提取有效信
摘要:利用DIS数据处理器、力传感器等器材设计并验证了变力作用下的动量定理;通过比较细线和接有橡皮筋的细线对小车作用力的区别,解释了在只接细绳时细绳容易被拉断的原因.  关键词:动量定理;实验设计;DIS  作者简介:陈泽林(1990-),男,湖南人,硕士,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学科教学.  动量定理是《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一节的延续,也为后续课《动量守恒定律》一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掌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英语课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强调以学
摘要::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设计中,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物理知识实现同步发展.  关键词: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学习兴趣;培养  1引言  兴趣是指人们对某些事物总是带着愉悦、喜欢等肯定情感的认识倾向,它是人们积极参加对应实践活动的内部动力之一.如果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它将促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任务分解、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将“曲线运动”的素养目标落实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并就思维引导、实验、教学活动方式等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曲线运动的条件  作者简介:龚兴林(1980-),男,贵州石阡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梁旭(1962-),男,浙江上虞人,本科,中学特级教师,浙江省高中物理教研员
摘要:生活中的电动机基本上是封闭的,学生很少见得到其内部机构,就算见到,也不容易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尤其是電动机持续转动的原因换向器的作用.该部分围绕通电线圈持续转动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引线的缠绕、平衡位置后的阻碍作用)展开.利用自制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另增加趣味物理小实验,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电动机;教学设计;换向器;自制教具  作者简介:李雅琼(1993-)女,广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任务分解、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将“抛体运动的规律”的素养目标落实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并就思维引导、实验、教学活动方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抛体运动规律  作者简介:侯位锋(1977-),男,浙江诸暨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学科教学;  梁旭(1962-),男,浙江上虞人,本科,中学特级教师,浙江省高中物理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学物理
摘 要:英语教师通过使用有效的课堂教学艺术和语言艺术,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这是推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教学艺术 有效性    一、提倡英语课堂有效的教学艺术的必要性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提出: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