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数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on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1. 课堂情境存在的问题
  (1)情境创设缺乏真实性。
  最优化教学是教学活动的理想目标,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教学过程受到教师、学生、媒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创设情境毕竟只是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所以在情境创设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客观现实,要考虑其是否为创设情境准备了条件。我们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情境创设过分依赖CAI课件。
  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心理阶段的小学生,对情境的兴趣指向存在差异性。低年级学生对美丽生动的童话、活泼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特感兴趣,并热衷于充当其中的角色。这符合这一学段儿童天真、爱幻想的天性和心理情境。中高年级学生则更乐于接受自主合作、交流的情境。对于那些过于“花哨”的动画反而感觉“幼稚”了。因此,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让他们感到有趣、有挑战性,激起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使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小学生由于认知、心理年龄等原因,的确需要情境生动、有趣。但“生动、有趣”并不是有效情境的标准。关键是这些情境是否有效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在圆周长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完全可以不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只有基于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
  (3)情境创设追求形式化。
  课例3:《7的乘法口诀》
  上个学期听一位老师上《7的乘法口诀》,在课的最后,上课老师设计了一个应用巩固的游戏情境——“开小火车”。 “火车”一直在教室里开着,不一会儿,“火车”变得越来越长了,场面也越来越热闹,只见小朋友有的站着,有的笑着,有的在欢呼着……似乎参与的面很广,参与率很高。
  直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童趣,更关键的是要紧扣教学知识或技能。“情境”不是让学生为了故事而故事,为游戏而游戏,学生是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情境创设要对学生学习有意义。情境是学生熟悉的或可以理解的,但包含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又要富有挑战性的、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的。同样是这节课我们不妨设计一些练一练、做一做、辨一辨、争一争等情境,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使情境创设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2. 如何创设有实效的课堂情境
  (1)创设矛盾问题情境,开启思维闸门。
  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情调,让学生始终被愉悦的特殊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由此产生情趣,思维的闸门也就情不自禁地打开了。情境创设,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了学习的方向,也启迪了思维,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探究新知的学习活动中。
  (2)创设猜想问题情境,拓展思维空间。
  教师创设了猜想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了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饶有情趣,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正象波利亚所说的:“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些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联系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
  (3)创设错误问题情境,激活思维方法。
  有位教师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
  □□□□□
  ( )是( )的( )倍
  题目刚刚一出来,学生就大喊:“题目错啦!题目错啦!”“这题不好做!”,“是呀,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呢?”教师故意引导学生弄清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学生一听说要帮老师,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想出了各种办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且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师故意,却带来了如此精彩的讨论和如此丰富的答案。学生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彻底弄清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这都源于教师精心创设了错误的问题情景,从而引发了学生表现的欲望,激发了数学思维,使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有诱惑力。
  (4)创设争辩问题情境,深化思维力度。
  我校有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 教师的检查预习,提取出学生预习的成果: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也给予课堂响亮而自信的回答:懂了。这是教师预料之中的,教师也明白,学生此时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的理解是表面的、肤浅的,于是教师创设了可激起学生争论的情境:用4厘米、8厘米、3厘米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吗?学生以为的书本上的结论:三角形两边之和(4厘米+8厘米)大于第三边(3厘米)与实践结果产生了矛盾,形成了思维冲突,课堂一下子变得安静了,矛盾与冲突促使学生们处在静思默想之中,学生终于“茅塞顿开、豁然开朗”:4厘米加3厘米这两条边没有大于第三条边,此时,学生领悟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多媒体的演示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思维也从肤浅走向深刻,提升了思维力度。
   (5)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习者理解、內化学习内容。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要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6)情境创设要真实、自然、力求生活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真实情境,因为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的真实性也容易启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所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有可能实现的情境至关重要。同时情境的多样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且可以在可能完成的任务中表达自己的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7)合理选择情境创设的方法。
  情境创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游戏情境、表演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联想或推理情境、自主学习情境以及任务情境等。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情境创设的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针对他们这一年龄和思维特点,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活用新教材,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宗旨来使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会学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激趣;开拓思维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期刊
徽,指一个集体的标志,大到国家有国徽,小到学校有校徽。同样,一个班集体也可以有“班徽”。笔者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发现,设计、制作一个寓意丰富的“班徽”,会在班级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谈一下我在这方面工作上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我担任的是毕业班的班主任,在新学年开学之初,我以“同圆一个梦”为主题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激励同学们树立高远的理想、激发同学们为理想而读书的斗志,这是
期刊
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执教者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正如一颗种子的发芽生长过程需要适宜的气候、水份等条件,让学生大胆地放飞想象,鼓励学生创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话题,对于作文而言,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下面談谈我的看法。   1. 引导学生感知,丰富学生表象   人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內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管理的目标是生存、发展、获利,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管理全过程的是营运资金,因此,推行以营运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工作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本文分别对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期刊
我的工作单位是一所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的英语教师。由于在初中英语入门阶段的语音教学落后于英语字母教学,因此使学生没能得到入门阶段规范有序的语音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综合运用能力。  1. 国际音标教学滞后的弊端    作为一名初学者,不学会正确的发音,掌握基本的拼读规则,具备初步的识读能力,仅凭机械重复的模仿是难以达到学习目标的。九义英语修订本第一册和现行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学的提高,还有注重德育的养成教学。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渗透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与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
期刊
【摘 要】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情感充溢,想象丰富,内心生活趋于复杂,审美心理趋于浪漫。这种心理特征使得他们尤其喜爱音乐,对音乐欣赏的需求更为强烈。但令人忧心的是,他们所热衷的并不是由专家们精心选编的教材音乐,虽然新教材
期刊
【摘 要】《高考英语考试说明》对写作的提出了基本的要求:一篇好文章不仅需要丰富的内容、巧妙的构思,还要有规范的表达、有效的衔接、句式完整以及内容充实。《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可见,写作在英语教学中的位置和难度。  
期刊
【摘 要】二次函数是函数教学的重点,也是初高中数学链接的纽带,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与多种知识、多种思想方法结合,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是中高考的高频考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但由于多种限制条件,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方法、策略不当,致使学生掌握状况不佳,造成后期学习障碍,有部分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的教学策略需要改进。  【关键词】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数学语言;教学策略;改进  日常
期刊
【摘 要】新时期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更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呢?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改进方法,把创新渗透其中;发散思维,给创新插上翅膀。  【关键词】课堂创新;启迪兴趣;发散思维    新时期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