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的美国启示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目前最大的教育资源失衡,应当是地区性差异。因此,应当主要以地区性差异,辅以一些确实总体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民族差异,作为教育倾斜的加分条件
  
  高考,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旅程的开始。这句话,没有人比中国人的体验更加深刻。即便对于我们这些已经离开了高考战场许多年的人来说,关于高考的噩梦也并非稀奇。
  于是,每年的高考都成为一场战争,不仅仅是孩子们的战争,而且是家长们的战争:除了对孩子们不眠不休的照料之外,他们必须动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和方法,寻找非成绩的因素:地区加分、特长加分、三好学生加分
其他文献
近10年来,苏北地区由于农村初中教师缺编,一批农村小学教师补充到初中(农村初中教师中初始学历是中等师范的达60%以上,个别学校达80%),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绝大部分拿到了本
印度诗人泰戈尔这样说过:“上帝创造男人时,他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面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上帝在创造女人时,他是一位艺术家,在他的提包里面装着画笔和调色盒,这是大师对男人和女人特质差异的精彩表述。在现实职业生涯中。尽管女性独具的阴柔特性,使女性经理人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进退自如,但由于社会角色特性差异所演绎的职业命运差异更加耐人寻味,那个心照不宣的“玻璃天花板”理论折射出女性职业道路上的尴尬与困境,
湖北省水果湖一中王必祥:“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问题学生是神中之神。问题学生的转化历来是教师最感头痛的工作,尽管苦心竭虑、耗费大量时间,却总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