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的老家在胶东的一个村庄,村北有一条小河,小河是小伙伴们的快乐源泉,夏天水涨,光腚戏水;秋天水落,浑水摸鱼;冬春水涸,唯有细流一线。小河太小,连县域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甚至没有正式的名字。祖祖辈辈生活在小河边,也从来没人为它最后流到哪里操过心,反正知道它早晚是要流进大海。
很多年之后,有了网络地图,一天,我在谷歌地球上闲逛,找到老家村边那条几乎湮灭的河道,鼠标沿河道一路下行,七拐八拐,方知它先是流进五沽河,然后汇入大沽河,最后随大沽河一起流进了胶州湾。大沽河是胶东地区最大的河流,它在胶州湾西北隅注入海湾,海湾的东北隅则是白沙河的入海处,叫女姑口,因那里有一座女姑山而得名。据说汉武帝求仙时曾在此山修建太乙仙人祠和明堂,我曾造访过,只见到一座长满荒草的低矮山丘。当时,站在女姑山上眺望远处烟霭沉沉的海湾,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家乡离久远的历史是这么近。
不过,要直到动手写《山海经》地理的书稿,我才真正认识到,在五沽河、大沽河、女姑山、女姑口这些地名背后蕴含着多么久远的历史,正是历史赋予这些山、水的独特意义,召唤着汉武帝前来,对于这番意义背后的历史,恐怕连汉武帝以及他身边那些见多识广的齐地方士,也是无从知晓的。
五沽河、大沽河、女姑口、女姑山,地名都含有“姑”字,大沽河、五沽河本来也该叫大姑河、五姑河,大沽河在古书中就叫姑水。姑水的地名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左传》载,齐景公患疥疮,久病不愈,祈祷求神也不管用,齐景公想拿给他祈祷的祝史们问罪。晏子责问道:你将山川、薮泽、海滩的树木、蒲苇、晒盐场全都圈起来,不让老百姓染指,还到处设卡征税,横征暴敛,搞得民间怨声载道,“聊摄以东,姑尤以西”,齐国境内,家家户户都在诅咒你,就算祝史们善于祝祷也没用。“聊摄以东,姑尤以西”指当时齐国的东、西边界,“聊摄”在今聊城市,姑、尤指姑水、尤水,姑水就是现在的大沽河,尤水是大沽河的支流小沽河。
除姑水外,《春秋》《左传》还记载了好几个含“姑”字的地名:一、蒲姑,又作薄姑,即今博兴县。薄姑是商代古国,周灭商后,封给齐国;二、姑棼,齐侯曾在姑棼打猎,亦在博兴;三、落姑,齐地;四、离姑,是邾国的城邑,在鲁南;五、姑蔑,在今泗水县。《春秋》《左传》提到众多春秋列国地名,但名“姑”之地,皆在齐鲁,且齐居多,鲁次之,齐鲁之外,虽非绝无,但甚少见,此必非偶然。
不妨再看看同样记载了大量地名的《山海经》。《山海经》的《东山经》四篇记载的是山东地理,《东次一经》有一座姑儿之山,姑儿之水出自此山;《东次二经》接连记述了三座姑射之山,自北而南,依次是姑射之山、北姑射之山、南姑射之山,又经过两座山之后,是姑逢之山,一连四座带“姑”字的山名。《东山经》之外叫“姑”的地方,唯《北山经》有一座姑灌之山,《中山经》有一座姑媱之山和一条姑之水。可见《山海经》的记载也说明上古山东多“姑”地,足与《左传》相印证。
《山经》之外,《海经》也记载了几处含“姑”地名,即《海内北经》的列姑射和姑射国,列姑射、姑射国均在海中。我在《山海经的尺度》(《读书》二0一九年六期)一文中谈到列姑射。列姑射即渤海口的庙岛群岛,也就是《庄子·逍遥游》的藐姑射之山,那位吸风饮露、不食五谷的姑射仙子住的地方。
《东次二经》的三座姑射之山,南北成列,一字排开,莫非就是《海内北经》 的列姑射?并不是。《东次二经》 的三座姑射山不在海中,而在陆地,肯定不是海中的列姑射。
尽管《东次二经》“列姑射”并非《海内北经》的列姑射,但不同的地方同名为“姑射”,却更耐人寻味。大地山川本无名,因为有了人才被命名,地名往往得自居住于其地的族群之名,族群迁徙,地名也随之搬家,地名就是族群在大地上留下的足迹,地理走廊上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地名则勾勒出了一个族群在大地上迁徙的道路和历史。《海内北经》记载了倭、盖国、朝鲜、列阳、燕、列姑射、海河洲、明组邑、蓬莱山一连串的地名,这些地名正好构成一条起于日本九州岛(倭国),经由朝鲜半岛(盖国、朝鲜)、辽东半岛(燕)、庙岛群岛(列姑射)直抵山东半岛(蓬莱)的环渤海航线,列姑射即为连接这一航线的重要环节。《海内北经》的“列姑射”“姑射国”和《东次二经》的三座“姑射之山”,当即沿此航线迁徙的姑射族在庙岛群岛和山东半岛上留下的地名。
《东次二经》最北端的山叫空桑之山,北临食水,“食水”即《左传》提到的临淄附近的“时水”,则该篇记载的三座姑射山当在鲁北。“姑射之山,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多水。”整段行程,又是“水行”,又是“流沙”,到处“多水”,这三座姑射山当为河流所经。可见,姑射一族是一群善于驾舟远行的人,他们肯定不是山东的土著居民,而是从北方越海而来,他们航行到庙島群岛,在那里留下“姑射”的地名,继续驾舟前行,由海入河,沿鲁北平原上与渤海相通的河流溯流而上,又在某条河流边留下了“姑射”的地名。
这些经由庙岛列岛抵达半岛的人,只能是来自东北的种族。
二
与《东次二经》同属《东山经》的《东次三经》,记述了九座山,九座山都在水中,我在《山海经的尺度》文中指出,这九座山就是庙岛群岛的九座岛。九座山中有一座叫“胡射”,“胡”“姑”音通,胡射之山当即《海内北经》的姑射国所在地。“姑射”又叫“胡射”,这意味着,《山海经》乃至山东半岛上那些叫“姑”的地名,跟姑姑无关,而跟胡人有关。
战国以前的载记中,北方民族多以“狄”“戎”为号,战国后期,北方民族始常被以“胡”相称。实际上,“胡”最早正是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提到一个“胡不与之国”,与“胡不与之国”相邻,还有一个“肃慎氏之国”,都位于《大荒经》的东北隅。肃慎为东北民族,史有明文,《后汉书·东夷列传》谓挹娄即古肃慎国,肃慎“便乘船,好寇盗,邻国畏患”,可见是一个擅长驾船远行的民族,其地“东滨大海”,当在今黑龙江中下游。古书不见“胡不与”,但东北有一个古老民族叫“夫余”,“夫余”始见于《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说燕国“北邻乌桓、夫余”,夫余是一个东北民族,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秦代地图上,将夫余置于松辽平原,肃慎在夫余东北边的黑龙江流域。“胡不与”“夫余”的名号,字面意义都不可解,上古时期,汉语地名、族名、国名多仅一字,而这俩国名却为二、三音节,显然是对非汉语的记音。“胡不与”“夫余”两名今音相近,两者的古音关系如何,两者在语音上是否同源,当请教语言学家。后来为适应汉语习惯,“胡不与”简称为“胡”,正如现在简称“美利坚国”为美国、“英吉利国”为英国。《大荒经》的地理知识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商代,可见“胡”人来历甚是久远。
我的老家在胶东的一个村庄,村北有一条小河,小河是小伙伴们的快乐源泉,夏天水涨,光腚戏水;秋天水落,浑水摸鱼;冬春水涸,唯有细流一线。小河太小,连县域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甚至没有正式的名字。祖祖辈辈生活在小河边,也从来没人为它最后流到哪里操过心,反正知道它早晚是要流进大海。
很多年之后,有了网络地图,一天,我在谷歌地球上闲逛,找到老家村边那条几乎湮灭的河道,鼠标沿河道一路下行,七拐八拐,方知它先是流进五沽河,然后汇入大沽河,最后随大沽河一起流进了胶州湾。大沽河是胶东地区最大的河流,它在胶州湾西北隅注入海湾,海湾的东北隅则是白沙河的入海处,叫女姑口,因那里有一座女姑山而得名。据说汉武帝求仙时曾在此山修建太乙仙人祠和明堂,我曾造访过,只见到一座长满荒草的低矮山丘。当时,站在女姑山上眺望远处烟霭沉沉的海湾,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家乡离久远的历史是这么近。
不过,要直到动手写《山海经》地理的书稿,我才真正认识到,在五沽河、大沽河、女姑山、女姑口这些地名背后蕴含着多么久远的历史,正是历史赋予这些山、水的独特意义,召唤着汉武帝前来,对于这番意义背后的历史,恐怕连汉武帝以及他身边那些见多识广的齐地方士,也是无从知晓的。
五沽河、大沽河、女姑口、女姑山,地名都含有“姑”字,大沽河、五沽河本来也该叫大姑河、五姑河,大沽河在古书中就叫姑水。姑水的地名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左传》载,齐景公患疥疮,久病不愈,祈祷求神也不管用,齐景公想拿给他祈祷的祝史们问罪。晏子责问道:你将山川、薮泽、海滩的树木、蒲苇、晒盐场全都圈起来,不让老百姓染指,还到处设卡征税,横征暴敛,搞得民间怨声载道,“聊摄以东,姑尤以西”,齐国境内,家家户户都在诅咒你,就算祝史们善于祝祷也没用。“聊摄以东,姑尤以西”指当时齐国的东、西边界,“聊摄”在今聊城市,姑、尤指姑水、尤水,姑水就是现在的大沽河,尤水是大沽河的支流小沽河。
除姑水外,《春秋》《左传》还记载了好几个含“姑”字的地名:一、蒲姑,又作薄姑,即今博兴县。薄姑是商代古国,周灭商后,封给齐国;二、姑棼,齐侯曾在姑棼打猎,亦在博兴;三、落姑,齐地;四、离姑,是邾国的城邑,在鲁南;五、姑蔑,在今泗水县。《春秋》《左传》提到众多春秋列国地名,但名“姑”之地,皆在齐鲁,且齐居多,鲁次之,齐鲁之外,虽非绝无,但甚少见,此必非偶然。
不妨再看看同样记载了大量地名的《山海经》。《山海经》的《东山经》四篇记载的是山东地理,《东次一经》有一座姑儿之山,姑儿之水出自此山;《东次二经》接连记述了三座姑射之山,自北而南,依次是姑射之山、北姑射之山、南姑射之山,又经过两座山之后,是姑逢之山,一连四座带“姑”字的山名。《东山经》之外叫“姑”的地方,唯《北山经》有一座姑灌之山,《中山经》有一座姑媱之山和一条姑之水。可见《山海经》的记载也说明上古山东多“姑”地,足与《左传》相印证。
《山经》之外,《海经》也记载了几处含“姑”地名,即《海内北经》的列姑射和姑射国,列姑射、姑射国均在海中。我在《山海经的尺度》(《读书》二0一九年六期)一文中谈到列姑射。列姑射即渤海口的庙岛群岛,也就是《庄子·逍遥游》的藐姑射之山,那位吸风饮露、不食五谷的姑射仙子住的地方。
《东次二经》的三座姑射之山,南北成列,一字排开,莫非就是《海内北经》 的列姑射?并不是。《东次二经》 的三座姑射山不在海中,而在陆地,肯定不是海中的列姑射。
尽管《东次二经》“列姑射”并非《海内北经》的列姑射,但不同的地方同名为“姑射”,却更耐人寻味。大地山川本无名,因为有了人才被命名,地名往往得自居住于其地的族群之名,族群迁徙,地名也随之搬家,地名就是族群在大地上留下的足迹,地理走廊上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地名则勾勒出了一个族群在大地上迁徙的道路和历史。《海内北经》记载了倭、盖国、朝鲜、列阳、燕、列姑射、海河洲、明组邑、蓬莱山一连串的地名,这些地名正好构成一条起于日本九州岛(倭国),经由朝鲜半岛(盖国、朝鲜)、辽东半岛(燕)、庙岛群岛(列姑射)直抵山东半岛(蓬莱)的环渤海航线,列姑射即为连接这一航线的重要环节。《海内北经》的“列姑射”“姑射国”和《东次二经》的三座“姑射之山”,当即沿此航线迁徙的姑射族在庙岛群岛和山东半岛上留下的地名。
《东次二经》最北端的山叫空桑之山,北临食水,“食水”即《左传》提到的临淄附近的“时水”,则该篇记载的三座姑射山当在鲁北。“姑射之山,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多水。”整段行程,又是“水行”,又是“流沙”,到处“多水”,这三座姑射山当为河流所经。可见,姑射一族是一群善于驾舟远行的人,他们肯定不是山东的土著居民,而是从北方越海而来,他们航行到庙島群岛,在那里留下“姑射”的地名,继续驾舟前行,由海入河,沿鲁北平原上与渤海相通的河流溯流而上,又在某条河流边留下了“姑射”的地名。
这些经由庙岛列岛抵达半岛的人,只能是来自东北的种族。
二
与《东次二经》同属《东山经》的《东次三经》,记述了九座山,九座山都在水中,我在《山海经的尺度》文中指出,这九座山就是庙岛群岛的九座岛。九座山中有一座叫“胡射”,“胡”“姑”音通,胡射之山当即《海内北经》的姑射国所在地。“姑射”又叫“胡射”,这意味着,《山海经》乃至山东半岛上那些叫“姑”的地名,跟姑姑无关,而跟胡人有关。
战国以前的载记中,北方民族多以“狄”“戎”为号,战国后期,北方民族始常被以“胡”相称。实际上,“胡”最早正是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提到一个“胡不与之国”,与“胡不与之国”相邻,还有一个“肃慎氏之国”,都位于《大荒经》的东北隅。肃慎为东北民族,史有明文,《后汉书·东夷列传》谓挹娄即古肃慎国,肃慎“便乘船,好寇盗,邻国畏患”,可见是一个擅长驾船远行的民族,其地“东滨大海”,当在今黑龙江中下游。古书不见“胡不与”,但东北有一个古老民族叫“夫余”,“夫余”始见于《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说燕国“北邻乌桓、夫余”,夫余是一个东北民族,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秦代地图上,将夫余置于松辽平原,肃慎在夫余东北边的黑龙江流域。“胡不与”“夫余”的名号,字面意义都不可解,上古时期,汉语地名、族名、国名多仅一字,而这俩国名却为二、三音节,显然是对非汉语的记音。“胡不与”“夫余”两名今音相近,两者的古音关系如何,两者在语音上是否同源,当请教语言学家。后来为适应汉语习惯,“胡不与”简称为“胡”,正如现在简称“美利坚国”为美国、“英吉利国”为英国。《大荒经》的地理知识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商代,可见“胡”人来历甚是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