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先陷入危机,但也率先复苏。危机打残了欧洲,逼疯了日本,现在轮到新兴市场了。虽然暂时看不到亚洲金融危机式的经济全面崩盘,不过伴随美国的QE退出,在去杠杆的收缩中,新兴市场会左支右绌,慢慢陷入泥淖。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声势浩大、长达十年之久的新兴市场热开始散去,危机的阴霾越聚越深。
第三世界,曾是世界的不毛之地,每隔数年便爆出汇率危机、债务危机或军事政变。不过近十年,它们就风光了起来,经济起飞,股市兴旺,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没有令它们凋零,反而使之变得更强大、更具活力。好事者从BRIC(金砖四国)开始,为新兴市场起下各种名字,编织出一个又一个神话。
三大要素,打造出了新兴市场的神话。首先,生产线转移、产品外包,为以中国为首的一批新兴国家带来了就业。这个罕见的历史性机遇,制造出东亚的腾飞,也为南亚地区经济提供动力,产生出内需。其次,中国需求为大宗商品带来超级牛市,成为拉美和非洲经济的转折点,令它们的经常项目大为改观,由此经济出现生机。第三,全球流动性泛滥,利率降至不可思议的超低水平。低利率使重债国的债务负担大减,热钱涌入使经济建设和消费变得可能。
生产线转移、商品需求热和资金涌入三大要素中,前两个属基本面因素,但是第三个要素资金涌入则属虚火。海外热钱流入令当地货币升值,拉低通货膨胀,央行有空间减息,更多热钱流入本国货币债市,形成自我循环。更有甚者,发达国家央行近年大肆扩张货币发行,但是银行并未将流动性中介至本国企业或个人手中,大量游资涌入新兴市场,炒高了当地的资产价格,推高了当地的借贷水平。
从纯基本面因素看,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结构、生产率并未见明显改善,只是它们的借贷成本由5年前的12%变成5%,分摊到30年的国债上,财政可持续性自然大幅改善,基础建设纷纷上马,内需故事被吹嘘为与发达国家“脱钩”的本钱。
其实,新兴市场从来没有与发达国家脱钩,尽管新兴国家对发达国家需求的依赖度有所下降,发达国家的流动性仍是它们跳不出的如来手掌。新兴经济热,根本就是全球超高流动性、超低利率的产物。
一旦美联储打算放缓QE的步伐,潮水退下,裸泳者自然浮现。新兴市场中,有一批高杠杆、高贸易赤字、高财政赤字国家。这些“三高”国家,资金呈收支赤字,需要海外资金不断流入来填补资金短缺。一旦海外货币环境有变,资金外流,则货币供需失衡,汇率下挫,触发更大的恐慌性资金外逃,央行被迫加息来稳定市场情绪,其结果是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导致更多资金出走避险。
值得一提的是,各国央行在处置资金出走上,均有政策失误。资金外逃初期,它们处在心理否认状态,拒绝承认本国经济有问题,更多指责投机者。当汇率暴贬时,要么推出不合时宜、效果不佳的行政干预,要么大幅加息令本国经济雪上加霜。政策不当,令资金信心更加脆弱,加速资金外流。
当然,尽管“三高”国家遭遇资金外逃、股市浴血,笔者暂时还看不到亚洲金融危机式的经济全面崩盘。新兴国家今天的外汇储备已非当年吴下阿蒙,银行体制大体健全,汇率也有浮动空间。短期来看,这是信心危机,而非国际收支危机。
但是,美国的QE退出才刚刚开始,估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流动性的缓慢收紧,势必减少甚至逆转资金流入,国际收支逐步弱化,内需必须收缩,经济基本面转差。同时,不少国家和企业近年趁美元债成本低而大肆举债,进行基建或海外并购。现在利率升、汇率跌,一批企业债务违约只是时间的问题。尽管危机短期不至爆发,新兴市场普遍面临借贷杠杆过高的问题。在去杠杆的收缩中,笔者相信债务危机、经济危机会逐步深化。
纵观战后世界经济史,美元强势下新兴市场例必出事。美国经济复苏、房地产复苏之下,美联储货币政策缓慢收缩势在必行,其结果是美元汇率的持续强势。上一次美元连年走强始于1992年,这个大环境下,墨西哥危机(1995年)、亚洲危机(1997年)、俄罗斯危机(1998年)、阿根廷/巴西危机(2001年)先后爆发。
这场全球危机,美国乃始作俑者,却又是赢家。虽然美国先陷入危机,但也率先复苏,危机打残了欧洲,逼疯了日本,现在轮到新兴市场了。笔者认为,新兴市场危机目前只是序曲阶段,去杠杆中新兴市场会左支右绌,慢慢地陷入泥淖。美国人又笑到最后。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声势浩大、长达十年之久的新兴市场热开始散去,危机的阴霾越聚越深。
第三世界,曾是世界的不毛之地,每隔数年便爆出汇率危机、债务危机或军事政变。不过近十年,它们就风光了起来,经济起飞,股市兴旺,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没有令它们凋零,反而使之变得更强大、更具活力。好事者从BRIC(金砖四国)开始,为新兴市场起下各种名字,编织出一个又一个神话。
三大要素,打造出了新兴市场的神话。首先,生产线转移、产品外包,为以中国为首的一批新兴国家带来了就业。这个罕见的历史性机遇,制造出东亚的腾飞,也为南亚地区经济提供动力,产生出内需。其次,中国需求为大宗商品带来超级牛市,成为拉美和非洲经济的转折点,令它们的经常项目大为改观,由此经济出现生机。第三,全球流动性泛滥,利率降至不可思议的超低水平。低利率使重债国的债务负担大减,热钱涌入使经济建设和消费变得可能。
生产线转移、商品需求热和资金涌入三大要素中,前两个属基本面因素,但是第三个要素资金涌入则属虚火。海外热钱流入令当地货币升值,拉低通货膨胀,央行有空间减息,更多热钱流入本国货币债市,形成自我循环。更有甚者,发达国家央行近年大肆扩张货币发行,但是银行并未将流动性中介至本国企业或个人手中,大量游资涌入新兴市场,炒高了当地的资产价格,推高了当地的借贷水平。
从纯基本面因素看,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结构、生产率并未见明显改善,只是它们的借贷成本由5年前的12%变成5%,分摊到30年的国债上,财政可持续性自然大幅改善,基础建设纷纷上马,内需故事被吹嘘为与发达国家“脱钩”的本钱。
其实,新兴市场从来没有与发达国家脱钩,尽管新兴国家对发达国家需求的依赖度有所下降,发达国家的流动性仍是它们跳不出的如来手掌。新兴经济热,根本就是全球超高流动性、超低利率的产物。
一旦美联储打算放缓QE的步伐,潮水退下,裸泳者自然浮现。新兴市场中,有一批高杠杆、高贸易赤字、高财政赤字国家。这些“三高”国家,资金呈收支赤字,需要海外资金不断流入来填补资金短缺。一旦海外货币环境有变,资金外流,则货币供需失衡,汇率下挫,触发更大的恐慌性资金外逃,央行被迫加息来稳定市场情绪,其结果是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导致更多资金出走避险。
值得一提的是,各国央行在处置资金出走上,均有政策失误。资金外逃初期,它们处在心理否认状态,拒绝承认本国经济有问题,更多指责投机者。当汇率暴贬时,要么推出不合时宜、效果不佳的行政干预,要么大幅加息令本国经济雪上加霜。政策不当,令资金信心更加脆弱,加速资金外流。
当然,尽管“三高”国家遭遇资金外逃、股市浴血,笔者暂时还看不到亚洲金融危机式的经济全面崩盘。新兴国家今天的外汇储备已非当年吴下阿蒙,银行体制大体健全,汇率也有浮动空间。短期来看,这是信心危机,而非国际收支危机。
但是,美国的QE退出才刚刚开始,估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流动性的缓慢收紧,势必减少甚至逆转资金流入,国际收支逐步弱化,内需必须收缩,经济基本面转差。同时,不少国家和企业近年趁美元债成本低而大肆举债,进行基建或海外并购。现在利率升、汇率跌,一批企业债务违约只是时间的问题。尽管危机短期不至爆发,新兴市场普遍面临借贷杠杆过高的问题。在去杠杆的收缩中,笔者相信债务危机、经济危机会逐步深化。
纵观战后世界经济史,美元强势下新兴市场例必出事。美国经济复苏、房地产复苏之下,美联储货币政策缓慢收缩势在必行,其结果是美元汇率的持续强势。上一次美元连年走强始于1992年,这个大环境下,墨西哥危机(1995年)、亚洲危机(1997年)、俄罗斯危机(1998年)、阿根廷/巴西危机(2001年)先后爆发。
这场全球危机,美国乃始作俑者,却又是赢家。虽然美国先陷入危机,但也率先复苏,危机打残了欧洲,逼疯了日本,现在轮到新兴市场了。笔者认为,新兴市场危机目前只是序曲阶段,去杠杆中新兴市场会左支右绌,慢慢地陷入泥淖。美国人又笑到最后。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