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有助于小学生记忆歌词,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表现欲和想象力。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态律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态律动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一、体态律动简析
体态律动是指将人的肢体动作和韵律感密切结合在一起,使二者相互配合、紧密呼应。韵律感是指随着音乐所传递出的信息,通过人的肢体运动将音乐表现和展示出来。
二、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在小学音乐课授课过程中,很多小学生非常喜欢音乐,但是却并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音乐课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音乐课仅仅是将其他功课的学习内容变成了唱歌,老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学生们的学习形式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在音乐课上,孩子们依然是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感觉非常枯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学习的乐趣都大大受挫。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束缚住了学生们的肢体,而且还大大影响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所以,作为小学的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使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促使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这是非常必要的。
2.重要性。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体态律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说来:
(1)体态律动可以使小学音乐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在小学音乐课授课过程中,教师引导并鼓励同学们将身体的动作与音乐的韵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孩子们通过内心去感触音符的跳动以及音律的变化,通过身心去体验和感受音乐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孩子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和感悟力。
(2)体态律动使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允许并积极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来自然地展现出来,使学习的内容变得轻松而愉快,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升。
(3)体态律动可以提升学生展现音乐作品时的感染力。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体态律动,实质上就是从身心两方面着手来培养和锻炼学生,使孩子们在通过自己的听觉来感受音乐的同时学会用心灵以及整个身体来感触和体验音乐作品的韵律变化和情绪的起伏,体会音乐作品所展现出的人们的情感,从而使孩子们在展现音乐作品时将自身的感情融于其中,提升对观众的感染力。
三、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体态律动
第一,逐步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体态律动,增强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而言,我国小学音乐课在课时上要远低于其他课程,若教师不做任何铺垫和准备就直接开始上课,孩子们从心理上就很难接受,也不易进入状态,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音乐教师应在开课前进行精心的规划和设计,根据每节课所教授的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情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逐渐将孩子们引向所学习的内容。比如,教师在开课前可以让孩子们排好队依次走进教室,并随之播放节奏和韵律感强的音乐,让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拍迈步,并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动作(跺脚、拍手、耸肩等),引导孩子们根据音乐的内容配以恰当的体态律动。这样,从第一堂课开始便塑造了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氛围,初步激起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乐趣。
第二,在音乐教学环节中充分运用体态律动,提升孩子们对歌曲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有的音乐作品抒情意味浓厚性强,节奏欢快,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体态律动可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凤凰传奇演唱的歌曲《最炫民族风》,歌曲欢快、热情,配以舞动手臂、转身等动作,能够充分展示歌曲情绪高昂、欢快、热情的意境和特点。通过教学过程中对体态律动的应用,可以使孩子们深切感悟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教师进行示范,孩子们根据音乐的韵律和老师的示范进行体会。在音乐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将事先设计好的情景和动作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逐一地展示出来。比如歌曲《丰收之歌》,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乐活泼,节奏感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情绪和动作能够更好地体现这一首歌曲,根据这首歌曲的具体内容和表现的场景,教师可设计收割、挑担和喊加油的动作,将同学们分成三组,一组在欣赏和跟唱歌曲的过程中展现收割的场面,一组来展现挑担的场面,一组则展现喊加油时的场景,先是分组表演,教师进行指导并指出不足予以改进,然后再让各组结合起来,共同展示农民伯伯在丰收时的欢乐和热闹的场面。
参考文献
[1]李波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江苏教育,1995,(01)。
[2]贾晓光 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教学法[J].乐器,2008,(04)。
[3]韩志友 音乐课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实验[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一、体态律动简析
体态律动是指将人的肢体动作和韵律感密切结合在一起,使二者相互配合、紧密呼应。韵律感是指随着音乐所传递出的信息,通过人的肢体运动将音乐表现和展示出来。
二、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在小学音乐课授课过程中,很多小学生非常喜欢音乐,但是却并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音乐课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音乐课仅仅是将其他功课的学习内容变成了唱歌,老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学生们的学习形式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在音乐课上,孩子们依然是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感觉非常枯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学习的乐趣都大大受挫。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束缚住了学生们的肢体,而且还大大影响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所以,作为小学的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使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促使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这是非常必要的。
2.重要性。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体态律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说来:
(1)体态律动可以使小学音乐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在小学音乐课授课过程中,教师引导并鼓励同学们将身体的动作与音乐的韵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孩子们通过内心去感触音符的跳动以及音律的变化,通过身心去体验和感受音乐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孩子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和感悟力。
(2)体态律动使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允许并积极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来自然地展现出来,使学习的内容变得轻松而愉快,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升。
(3)体态律动可以提升学生展现音乐作品时的感染力。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体态律动,实质上就是从身心两方面着手来培养和锻炼学生,使孩子们在通过自己的听觉来感受音乐的同时学会用心灵以及整个身体来感触和体验音乐作品的韵律变化和情绪的起伏,体会音乐作品所展现出的人们的情感,从而使孩子们在展现音乐作品时将自身的感情融于其中,提升对观众的感染力。
三、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体态律动
第一,逐步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体态律动,增强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而言,我国小学音乐课在课时上要远低于其他课程,若教师不做任何铺垫和准备就直接开始上课,孩子们从心理上就很难接受,也不易进入状态,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音乐教师应在开课前进行精心的规划和设计,根据每节课所教授的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情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逐渐将孩子们引向所学习的内容。比如,教师在开课前可以让孩子们排好队依次走进教室,并随之播放节奏和韵律感强的音乐,让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拍迈步,并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动作(跺脚、拍手、耸肩等),引导孩子们根据音乐的内容配以恰当的体态律动。这样,从第一堂课开始便塑造了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氛围,初步激起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乐趣。
第二,在音乐教学环节中充分运用体态律动,提升孩子们对歌曲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有的音乐作品抒情意味浓厚性强,节奏欢快,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体态律动可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凤凰传奇演唱的歌曲《最炫民族风》,歌曲欢快、热情,配以舞动手臂、转身等动作,能够充分展示歌曲情绪高昂、欢快、热情的意境和特点。通过教学过程中对体态律动的应用,可以使孩子们深切感悟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教师进行示范,孩子们根据音乐的韵律和老师的示范进行体会。在音乐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将事先设计好的情景和动作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逐一地展示出来。比如歌曲《丰收之歌》,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乐活泼,节奏感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情绪和动作能够更好地体现这一首歌曲,根据这首歌曲的具体内容和表现的场景,教师可设计收割、挑担和喊加油的动作,将同学们分成三组,一组在欣赏和跟唱歌曲的过程中展现收割的场面,一组来展现挑担的场面,一组则展现喊加油时的场景,先是分组表演,教师进行指导并指出不足予以改进,然后再让各组结合起来,共同展示农民伯伯在丰收时的欢乐和热闹的场面。
参考文献
[1]李波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江苏教育,1995,(01)。
[2]贾晓光 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教学法[J].乐器,2008,(04)。
[3]韩志友 音乐课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实验[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