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终身体育是指人们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时代,而是要贯穿一生各个年龄阶段的锻炼形式。而且终身体育多数时间是在没有教师、没有体育课作业的条件下进行的,需要人们自主自发完成,这就需要具备终身体育意识。而这种体育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要在漫长的体育实践中逐步形成。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阶段,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只有让学生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为将来的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在日常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呢?
一、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我们知道,终身体育的范围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锻炼者能长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二是对于某种体育项目的兴趣浓厚并长期坚持锻炼;三是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四是在体育锻炼时能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快乐;五是体育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就必须要让学生提高对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那么就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加强理论指导。具体来说,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时候,要偏重于两个方面。
第一,明确终身体育的重要作用。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进行其他的社会活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人们在年轻的时候,身体素质较好,再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就能有一个很好的健康状况。而到了中老年时期,人们身体上的疾病越来越多,肌体负担越来越重,如果人们具有很好的终身体育意识,一直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就能保证健康的延续,所谓“生命在于运动”,我们知道了终身体育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对于确立终身体育意识是有帮助的。
第二,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技能。教师要对学生在体育锻炼方法上给予详细的讲解,力争把教材的内容讲深、讲透、讲具体,以便学生全面地掌握技巧,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使学生能够进行科学的锻炼,在思想上提高学生的认识,对于终身体育锻炼都是有益的。
二、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浓厚的体育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是在一个体育风气较浓厚的校园里学习,那么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从而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也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比如进行体育知识讲座、体育选修课等,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如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等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比赛的竞争性特点和学生的好胜心来促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二是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在合适的场地设置合适的体育锻炼器材,以方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利用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宣传手段宣传体育活动,或者悬挂宣传标语,营造校园的体育气氛,使得学生在这样的体育氛围内长期浸染,从而主动自觉地形成体育意识。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喜欢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重复、单调、枯燥,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如游戏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都在具体的实践中增强了课堂教学效率,显示了它的优势,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紧扣教材。体育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很好地钻研教材,认真地设计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有着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感受,不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四、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且终身体育锻炼多数是在没有教师、没有作业的情况下完成的,要想长期不懈的坚持,就必须要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两方面抓起:一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锻炼,而且要给学生布置自我锻炼的作业,让学生逐渐形成习惯,随时随地进行体育锻炼,将自我锻炼融入生活,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将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调控锻炼的能力,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都有自我把握能力,这样才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五、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体育教师,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体育教师的素质更是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喜欢足球,有的喜欢乒乓球,所以,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以便给学生满意的答复。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进行亲身示范,所以,教师的专业技能一定要过关,否则将会给学生留下不良影响。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进修、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
其次,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要符合师德规范,让学生产生信服感。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要多加帮助,哪怕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鼓励、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提升自信心,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
再次,教师要具有亲身参与精神。体育课多是在操场上进行的,冬天冷、夏天热,导致学生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如果教师带头进行,将会鼓舞士气,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独自歇息,站在一旁看着学生锻炼,则学生难免会产生怨言,所以,教师一定要亲身参与,带头示范,真正践行终身体育的行为,才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责编 张宇)
一、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我们知道,终身体育的范围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锻炼者能长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二是对于某种体育项目的兴趣浓厚并长期坚持锻炼;三是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四是在体育锻炼时能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快乐;五是体育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就必须要让学生提高对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那么就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加强理论指导。具体来说,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时候,要偏重于两个方面。
第一,明确终身体育的重要作用。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进行其他的社会活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人们在年轻的时候,身体素质较好,再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就能有一个很好的健康状况。而到了中老年时期,人们身体上的疾病越来越多,肌体负担越来越重,如果人们具有很好的终身体育意识,一直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就能保证健康的延续,所谓“生命在于运动”,我们知道了终身体育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对于确立终身体育意识是有帮助的。
第二,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技能。教师要对学生在体育锻炼方法上给予详细的讲解,力争把教材的内容讲深、讲透、讲具体,以便学生全面地掌握技巧,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使学生能够进行科学的锻炼,在思想上提高学生的认识,对于终身体育锻炼都是有益的。
二、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浓厚的体育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是在一个体育风气较浓厚的校园里学习,那么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从而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也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比如进行体育知识讲座、体育选修课等,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如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等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比赛的竞争性特点和学生的好胜心来促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二是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在合适的场地设置合适的体育锻炼器材,以方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利用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宣传手段宣传体育活动,或者悬挂宣传标语,营造校园的体育气氛,使得学生在这样的体育氛围内长期浸染,从而主动自觉地形成体育意识。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喜欢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重复、单调、枯燥,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如游戏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都在具体的实践中增强了课堂教学效率,显示了它的优势,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紧扣教材。体育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很好地钻研教材,认真地设计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有着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感受,不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四、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且终身体育锻炼多数是在没有教师、没有作业的情况下完成的,要想长期不懈的坚持,就必须要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两方面抓起:一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锻炼,而且要给学生布置自我锻炼的作业,让学生逐渐形成习惯,随时随地进行体育锻炼,将自我锻炼融入生活,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将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调控锻炼的能力,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都有自我把握能力,这样才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五、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体育教师,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体育教师的素质更是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喜欢足球,有的喜欢乒乓球,所以,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以便给学生满意的答复。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进行亲身示范,所以,教师的专业技能一定要过关,否则将会给学生留下不良影响。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进修、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
其次,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要符合师德规范,让学生产生信服感。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要多加帮助,哪怕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鼓励、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提升自信心,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
再次,教师要具有亲身参与精神。体育课多是在操场上进行的,冬天冷、夏天热,导致学生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如果教师带头进行,将会鼓舞士气,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独自歇息,站在一旁看着学生锻炼,则学生难免会产生怨言,所以,教师一定要亲身参与,带头示范,真正践行终身体育的行为,才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