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mscuos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腹腔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其治疗方法。结果:本组54例中,非手术治疗50例,手术治疗4例,手术指征为胆源性(梗阻型)SAP。4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其中12例因合并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2周后一般情况趋于稳定,体温逐渐下降,腹痛及腹部压痛明显减轻,腹膜炎体征趋于局限甚至消失,各项生化指标趋于好转或正常,治愈出院。4例患者行胆道探查和引流经手术治疗获得临床治愈。2例患者胰腺假性囊肿形成。2例放弃治疗。患者血糖均维持在发病前水平。结论:腹腔持续灌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重症急性 胰腺炎 治疗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简称SAP,该病有并发症多、病情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近些年来该病诊疗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临床效果得到显著的改善,但是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尤其该病引发的感染率高达20%左右。本次试验中使用腹腔持续灌洗引流治疗,可有效稀释含酶腹腔液体浓度,清除坏死组织,降低酶性复合物的吸收刺激,控制感染。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4例患者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20~66岁,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B超或CT检查明确诊断,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治指南。发病原因:胆源性28例,暴饮暴食、酗酒24例,不明原因2例。临床表现:剧烈的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体格检查:腹膜刺激症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体温高,脉搏快。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显著超过正常值。B超或CT检查示胰腺肿大,胰周暗区和腹腔积液。
  1.2 治疗方法:监测生命体征、禁食、胃肠减压、吸氧、补充血容量、纠正体液失衡、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抗感染、营养支持、重要脏器功能支持及中药等;SAP 72 h内非手术治疗,若病情无好转,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宜早期手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可行胆道探查和引流经手术,首选早期内镜胆管引流、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合并感染的患者根据感染是否局限、能否耐受肠内营养等,分别予以个体化治疗;多学科的会诊对患者进行评估,适时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
  2 结果
  本组54例中,非手术治疗50例,手术治疗4例,手术指征为胆源性(梗阻型)SAP。4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其中12例因合并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2周后一般情况趋于稳定,体温逐渐下降,腹痛及腹部压痛明显减轻,腹膜炎体征趋于局限甚至消失,各项生化指标趋于好转或正常,治愈出院。4例患者行胆道探查和引流经手术治疗获得临床治愈。2例患者胰腺假性囊肿形成。2例放弃治疗。患者血糖均维持在发病前水平。
  3 讨论
  3.1 加强监护,尽早禁食及胃肠减压:避免食物及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胰腺分泌、增加肠道压力。持续面罩给氧,监测血气变化,维持12~14天。
  3.2 抑制胰腺分泌、降低胰管内压:给予生长抑素(奥曲肽)0.6~1.2 mg/d,持续静脉微泵泵入,病情稳定后改用0.1 mg/6~8 h,皮下注射。奥曲肽通过抑制胃泌素、胆囊收缩素、胰高血糖素、促胰液素、促胰泌素和肠血管活性肠肽等胃、肠、胰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使胰消化酶和胰液分泌减少,奥曲肽有抑制胰腺外分泌作用,使胰液总量和碳酸氢盐含量显著减少,并能使胆管口括约肌张力降低,从而使胰管内压力下降,另外还有改善胰腺炎患者血流动力学、机体代谢状态及细胞保护作用。
  3.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早期可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积极补充血容量。丹参和(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改善胰腺微循环,减轻胰腺水肿和坏死。
  3.4 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热量45~50cal/kg,以葡萄糖及脂肪乳为主,液体量控制在3000~3500ml,维持7~14天;同时可补充血浆、人血清蛋白或血浆代用品。
  3.5 抑制胃肠分泌:给予泮托拉唑或奥美拉唑40 mg静脉点滴,1~2次/d,以降低胃酸并间接抑制胰腺分泌。
  3.6 胰蛋白酶抑制剂:早期抑肽酶10万U静脉滴注,1~2次/d;第1天10万~20万U,以后逐渐减量,连用1~2周。
  3.7 解痉止痛:杜冷丁50~100 mg肌注,可与阿托品合用以防止Oddi括约肌痉挛,疼痛剧烈者可多次间歇应用。
  3.8 抗感染治疗:使用易通过血胰屏障并针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生素,如喹诺酮类帕珠沙星、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菌必治或头孢他啶、抗厌氧菌如替硝唑或甲硝唑;如获得阳性培养即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改用敏感抗生素。
  3.9 血糖升高者可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对伴休克者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20 mg加入葡萄糖液内滴注,合并ARDS者早期使用激素并根据动脉氧分压情况给予吸氧,合并肾功能衰竭者早期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可用血管扩张药物结合呋塞米静脉推注等。第十,中医中药辅助治疗,腹胀严重病例可运用承气汤加味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清胰汤有疏肝理气解除梗阻改善循环等作用。能够促进肠蠕动及肠粘膜的修复,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肠源性感染。同时能够改善胰腺等脏器的微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与消散。
  综上所述,SAP患者存在一系列代谢异常,及时合理有效的个体化营养支持和综合治疗,是SAP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SAP的治疗应根据病因及病程的不同,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先采用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我们认为非手术治疗的要点是:①对病人给予严密监护治疗,必要时进ICU;②及时有效的抗休克;③有效抑酶剂的应用;④TPN营养支持;⑤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对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应掌握好手术指征,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才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病程,减少费用。
  参考文献
  [1]林强.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影响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1).
  [2]白晋民.急性重症胰腺炎保守治疗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8).
  [3]袁海峰.2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分析[J].医护论坛,2013,20(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探讨,并总结配合体会。方法:对85例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默契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手术效果等均有所提高。结论:应加强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从而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 要】 目的 究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年我院骨科收治60例患者的完整资料为探究依据,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与干预组(35例),对照组接受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周期、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周期、护理总体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
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石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考核为例,分析了石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同年10月,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李大钊任书记。1920年秋至1921年春,武汉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填充比例与动脉瘤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109例行介入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病人,利用动脉瘤和微弹簧圈体积计算公式获得每一患者的体积栓塞比.结果109例均成功栓塞,其中100%闭塞97例,95%~98%闭塞12例.108例治疗后痊愈,1例死亡.32例行脑血管造影随访(随访时间3周~30个月),30例动脉瘤完全闭塞或消失,2例复发.动脉瘤微弹簧圈的实际栓塞体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