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离北京昌平城区28公里的延寿镇有17个行政村,南庄村是其中之一。南庄村曾是低收入村,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不及昌平区人均年收入的一半。
今年56岁的郭连军,曾是北京金隅北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凤山矿副矿长。2015年11月,由北京市国资委和北京金隅集团推选,受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农工委委派,他来到南庄村担任第一书记。
刚到南庄村,正值寒冷的冬季,对农村工作经验几乎为零的郭连军感到“压力山大”。“早就听说南庄村发展落后,组织软弱涣散。但进村以后才发现,实际情况比想象的要复杂。”郭连军说。
南庄建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地处昌平区唯一的深山区镇——延寿镇,承载着昌平区生态涵养的区划功能。全村祖祖辈辈靠山吃山,村民收入以板栗种植为主,无其他产业,收入来源单一。全村270户691人,其中贫困户22户。“我能给这个村带来什么?能做好什么?”这是郭连军来驻村之前一直问自己的两个问题。
群雁高飞头雁领
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主要目的是抓基层、打基础、固根基,通过加强基层党建,把每一个村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聊起从前村里的党建工作,村民是这样说的:“我们村的党员一年到头也开不了一次支部会。”这句话对郭连军触动很大。他深刻认识到,没有党支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南庄村什么事业都不好开展,加强南庄村党的组织建设刻不容缓。
郭连军召集村党支部成员,开展党建工作讨论,明确定期召开支部会,并且提出“会前签到、会中记录、会后落实”的工作机制。随后,他带领支部一班人牵头制定完善村级两委的相关管理制度11项,大事小情都与班子成员商量定夺,及时公开公示。同时,他与村两委干部结合村情实际完善了“村规民约”,精心制作了宣传展板及公开公示栏,向全体村民公示。
結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他常与班子成员谈心交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他还将全村70名党员分成6个党小组,与5名支委分别担任一个党小组的组长,指导党小组的各项工作。这样既明确了领导分工,又理顺了组织关系“,三会一课”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此外,村里还建立两委例会制度和村务日制度,强调“分工值班”“、定期碰头”和“一事一议”,保证平时办公场所不离人,村民来访有记录,一事一议不扯闲篇,大大提高了村两委的工作效能。用南庄村老党员殷德彦的话说:“郭书记给整个南庄村带来了一股清流。开始时感觉‘第一书记’是上面派下来‘镀金’的,就是空有名头、流于形式,但通过这两年实打实地接触,我发现他是一个既讲政治讲原则又密切联系群众的人。”
和第一书记打交道最频繁的村党支部书记殷海方感慨颇多。“在第一书记来我们村之前,我们村是全镇有名的落后村。以前党员开会很不积极,开会睡,中途退,叽喳半天没结果。郭书记一来,就积极和村两委班子沟通谈心统一思想,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郭书记还要求我们党支部每天都要有人在岗值班,让村民遇到事情随时能找到人,找到组织。这一措施实施不到三个月,按时来开支部会的人就多了,村民对党支部的信任感也强了。”
打响通水修路攻坚战
南庄村地处三条河流交汇处,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市政水网难以覆盖,很多村民都要在自家打井取水。又因全村地势西高东低,经常会出现住在高处的村户用不上水的情况。无序的生活生产用水经常会造成地下水跑冒滴漏的现象。再加之村路路面损毁严重,整个村子看上去 “脏、乱、差”。
郭连军一上任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情况,了解村民意见。郭连军坦言虽然他也出生在农民家庭,但很早就考学进城工作。一直在原单位主抓安全生产的他,刚接触农村基层工作,经常会遇到很多不懂的地方,因为时间紧迫,只能边干边学。他千方百计调动各方资源,没有启动资金,就一个报告接一个报告向上级申请经费;修路缺物料,就向派出单位金隅集团汇报情况,金隅集团党委班子一路绿灯,特事特办,及时为南庄村运来了水泥和石渣。2016年,南庄村在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年修建了火石峪、西坡和苇子峪的三条共1.1万平方米田间路,大大方便了村民运输板栗、核桃等农产品。修建堤坝1500立方米,村容村貌大大改善。2017年,村两委又组织村民力量,继续铺设四条共计1万平方米田间路,修砌防洪沟渠500米,硬化地面1万平方米,实现了生产生活道路全覆盖。
一条条平坦整洁的田间路修好了,可村民的吃水问题却因为没有启动资金仍没有进展。郭连军就分别与村两委干部开会,集思广益,找准方向分头行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前期调研、镇区两级申报、招投标、图纸设计、方案环评等程序,终于顺利申请到3800万元政府资金用于南庄村上下水改造工程。“工程预计2018年秋完工,到时候全村人就都能喝上自来水了。”郭连军说。
66岁的村民殷德亮感叹说:“郭书记带着大家把几十年想做但没条件做的事办成了。现在修好了田间路,村民运输山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年算下来比之前能多出六七千元的收入,让我们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症下药 精准帮扶
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是撬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主抓手。南庄村因地质结构及地理位置,村内无企业,且大部分村民思想较为保守。为了说服村民参加土地流转,郭连军没少做功课。村党支部书记殷海方介绍说:“延寿镇17个村子里,南庄村本来是被安排最后一批参加土地流转的。多亏了郭书记挨家挨户到村民家里做动员,讲清政策,打消了村民心中的顾虑。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南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17年8月全村即实现了100%土地流转。实现土地流转后,全村每人每年可从合作社领取5000元分红,让大家伙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党的好政策带来的福利。” 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收致富,增强村民自我“造血”的能力,郭连军提议带领全村发展“林下经济”,搞栗蘑种植。他将这一想法和村支书殷海方进行交流后,立即得到了他的认同。召集村民一研究,都说很愿意干,可就是有一点顾虑——到时候长出来的栗蘑卖不出去咋办?于是郭连军又忙着给大家找销路、做推广。品质颇优的栗蘑收获后,他领着合作社社长,拿上鲜蘑,来到派出单位金隅集团的八达岭凤山度假村。一说是金隅集团的帮扶村送去的鲜栗蘑,度假村总经理当即就和合作社签订了一年5万元的购销合同。此后,来自北京怀柔、平谷等区县的订单越来越多。看到源源不断的订单,郭连军心里终于有底了,他说:“南庄村栗蘑种植户已由2016年的三户增加至现在的十几户,今年栗蘑种植规模还要扩大,让更多的村民尝到合作经营的甜头。”
除了挖掘当地自身优势、壮大集体经济之外,郭连军还及时收集贫困户信息,为全村22户贫困家庭建立“脱贫明白卡”,做到帮扶到户。独居老人王正元因脑血栓后遗症致行动不便,每月只有300元的老人补贴,生活十分困难。郭连军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为老人申请到区级帮扶资金,并安排他在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年可增加7200元固定收入,再加上土地流转得到的5000元股红,如今老人一年收入都可保证在1.5万元以上。目前,全村22户贫困家庭通过土地流转、岗位安置、盘活集体经济等多种手段,切实增加了收入,彻底摘了“贫困”帽。
作为北京市第一批“第一书记”,郭连军两年的任期本来在2017年底就该结束了。但经过本人主动申请,再加上村民们的极力挽留,郭连军继续留任南庄村“第一书记”。当问及基层工作苦不苦时,郭连军动情地说:“村民有诉求,我们必有回应。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决不让一个人掉队。到基层工作两年来,我感觉农民兄弟都非常厚道,他们通情达理,很讲感情。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讲究方式方法,心里装着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他们着想,依靠党员、群众的力量,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任何工作都可以做好。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国家对精准扶贫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第一书记’,这份责任更是义不容辞。”
今年56岁的郭连军,曾是北京金隅北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凤山矿副矿长。2015年11月,由北京市国资委和北京金隅集团推选,受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农工委委派,他来到南庄村担任第一书记。
刚到南庄村,正值寒冷的冬季,对农村工作经验几乎为零的郭连军感到“压力山大”。“早就听说南庄村发展落后,组织软弱涣散。但进村以后才发现,实际情况比想象的要复杂。”郭连军说。
南庄建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地处昌平区唯一的深山区镇——延寿镇,承载着昌平区生态涵养的区划功能。全村祖祖辈辈靠山吃山,村民收入以板栗种植为主,无其他产业,收入来源单一。全村270户691人,其中贫困户22户。“我能给这个村带来什么?能做好什么?”这是郭连军来驻村之前一直问自己的两个问题。
群雁高飞头雁领
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主要目的是抓基层、打基础、固根基,通过加强基层党建,把每一个村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聊起从前村里的党建工作,村民是这样说的:“我们村的党员一年到头也开不了一次支部会。”这句话对郭连军触动很大。他深刻认识到,没有党支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南庄村什么事业都不好开展,加强南庄村党的组织建设刻不容缓。
郭连军召集村党支部成员,开展党建工作讨论,明确定期召开支部会,并且提出“会前签到、会中记录、会后落实”的工作机制。随后,他带领支部一班人牵头制定完善村级两委的相关管理制度11项,大事小情都与班子成员商量定夺,及时公开公示。同时,他与村两委干部结合村情实际完善了“村规民约”,精心制作了宣传展板及公开公示栏,向全体村民公示。
結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他常与班子成员谈心交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他还将全村70名党员分成6个党小组,与5名支委分别担任一个党小组的组长,指导党小组的各项工作。这样既明确了领导分工,又理顺了组织关系“,三会一课”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此外,村里还建立两委例会制度和村务日制度,强调“分工值班”“、定期碰头”和“一事一议”,保证平时办公场所不离人,村民来访有记录,一事一议不扯闲篇,大大提高了村两委的工作效能。用南庄村老党员殷德彦的话说:“郭书记给整个南庄村带来了一股清流。开始时感觉‘第一书记’是上面派下来‘镀金’的,就是空有名头、流于形式,但通过这两年实打实地接触,我发现他是一个既讲政治讲原则又密切联系群众的人。”
和第一书记打交道最频繁的村党支部书记殷海方感慨颇多。“在第一书记来我们村之前,我们村是全镇有名的落后村。以前党员开会很不积极,开会睡,中途退,叽喳半天没结果。郭书记一来,就积极和村两委班子沟通谈心统一思想,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郭书记还要求我们党支部每天都要有人在岗值班,让村民遇到事情随时能找到人,找到组织。这一措施实施不到三个月,按时来开支部会的人就多了,村民对党支部的信任感也强了。”
打响通水修路攻坚战
南庄村地处三条河流交汇处,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市政水网难以覆盖,很多村民都要在自家打井取水。又因全村地势西高东低,经常会出现住在高处的村户用不上水的情况。无序的生活生产用水经常会造成地下水跑冒滴漏的现象。再加之村路路面损毁严重,整个村子看上去 “脏、乱、差”。
郭连军一上任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情况,了解村民意见。郭连军坦言虽然他也出生在农民家庭,但很早就考学进城工作。一直在原单位主抓安全生产的他,刚接触农村基层工作,经常会遇到很多不懂的地方,因为时间紧迫,只能边干边学。他千方百计调动各方资源,没有启动资金,就一个报告接一个报告向上级申请经费;修路缺物料,就向派出单位金隅集团汇报情况,金隅集团党委班子一路绿灯,特事特办,及时为南庄村运来了水泥和石渣。2016年,南庄村在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年修建了火石峪、西坡和苇子峪的三条共1.1万平方米田间路,大大方便了村民运输板栗、核桃等农产品。修建堤坝1500立方米,村容村貌大大改善。2017年,村两委又组织村民力量,继续铺设四条共计1万平方米田间路,修砌防洪沟渠500米,硬化地面1万平方米,实现了生产生活道路全覆盖。
一条条平坦整洁的田间路修好了,可村民的吃水问题却因为没有启动资金仍没有进展。郭连军就分别与村两委干部开会,集思广益,找准方向分头行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前期调研、镇区两级申报、招投标、图纸设计、方案环评等程序,终于顺利申请到3800万元政府资金用于南庄村上下水改造工程。“工程预计2018年秋完工,到时候全村人就都能喝上自来水了。”郭连军说。
66岁的村民殷德亮感叹说:“郭书记带着大家把几十年想做但没条件做的事办成了。现在修好了田间路,村民运输山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年算下来比之前能多出六七千元的收入,让我们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症下药 精准帮扶
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是撬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主抓手。南庄村因地质结构及地理位置,村内无企业,且大部分村民思想较为保守。为了说服村民参加土地流转,郭连军没少做功课。村党支部书记殷海方介绍说:“延寿镇17个村子里,南庄村本来是被安排最后一批参加土地流转的。多亏了郭书记挨家挨户到村民家里做动员,讲清政策,打消了村民心中的顾虑。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南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17年8月全村即实现了100%土地流转。实现土地流转后,全村每人每年可从合作社领取5000元分红,让大家伙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党的好政策带来的福利。” 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收致富,增强村民自我“造血”的能力,郭连军提议带领全村发展“林下经济”,搞栗蘑种植。他将这一想法和村支书殷海方进行交流后,立即得到了他的认同。召集村民一研究,都说很愿意干,可就是有一点顾虑——到时候长出来的栗蘑卖不出去咋办?于是郭连军又忙着给大家找销路、做推广。品质颇优的栗蘑收获后,他领着合作社社长,拿上鲜蘑,来到派出单位金隅集团的八达岭凤山度假村。一说是金隅集团的帮扶村送去的鲜栗蘑,度假村总经理当即就和合作社签订了一年5万元的购销合同。此后,来自北京怀柔、平谷等区县的订单越来越多。看到源源不断的订单,郭连军心里终于有底了,他说:“南庄村栗蘑种植户已由2016年的三户增加至现在的十几户,今年栗蘑种植规模还要扩大,让更多的村民尝到合作经营的甜头。”
除了挖掘当地自身优势、壮大集体经济之外,郭连军还及时收集贫困户信息,为全村22户贫困家庭建立“脱贫明白卡”,做到帮扶到户。独居老人王正元因脑血栓后遗症致行动不便,每月只有300元的老人补贴,生活十分困难。郭连军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为老人申请到区级帮扶资金,并安排他在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年可增加7200元固定收入,再加上土地流转得到的5000元股红,如今老人一年收入都可保证在1.5万元以上。目前,全村22户贫困家庭通过土地流转、岗位安置、盘活集体经济等多种手段,切实增加了收入,彻底摘了“贫困”帽。
作为北京市第一批“第一书记”,郭连军两年的任期本来在2017年底就该结束了。但经过本人主动申请,再加上村民们的极力挽留,郭连军继续留任南庄村“第一书记”。当问及基层工作苦不苦时,郭连军动情地说:“村民有诉求,我们必有回应。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决不让一个人掉队。到基层工作两年来,我感觉农民兄弟都非常厚道,他们通情达理,很讲感情。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讲究方式方法,心里装着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他们着想,依靠党员、群众的力量,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任何工作都可以做好。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国家对精准扶贫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第一书记’,这份责任更是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