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改善大学生创业心理,促进大学生的就业率,是社会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研究了大学生创业的基本心理并就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正确心理,提高创业创业成功率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已经出现了紧张局势。“大学毕业即失业”已经不是天方夜谭,而恰恰在一些学生身上发生着。从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出发,传统就业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解决今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创业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现状及问题
1、盲目创业、目标不清晰
创业对于年轻学子来说既新鲜又刺激,在各种媒体宣传下,极易造成一种幻觉,认为创业既能彰显个人能力,又能赚个盆满钵满。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生在参与创业前,没有经过充分审慎的市场调研、没有充裕的资金与经验支持即盲目制订“海市蜃楼”般的庞大创业计划,甚至以牺牲大量专业课程学习时间为代价。事实上,创业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的思考与规划,才能使创业走向成功。二是逃避创业。笔者曾做过一次随机调查,仅有 20%的学生愿意自主创业。从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尽管不少学校开辟了校内创业街或创业教育中心,但真正脱颖而出、幸运地从事自主创业的学生数量极少。大部分学生面对创业时选择了逃避。除了前面所说的创业风险,还有的学生认为选择创业就表示自己没本事,找不到好工作,放弃专业,对此自己和家庭都难以接受。
2、创业信心不足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实际进行创业的不超20%。绝大多数大学生之所以未进入创业天地,主要是缺乏对创业的理性认识。他们当中,有的人有畏难心理,认为创业高不可攀,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迈出创业的第一步;有的人有无助心理,想创业但缺乏足够的创业能力,不知道如何去创业;有的学生盲目乐观,好像人人都适合创业和有能力创业,对创业的期望值很高;还有的学生因找不到工作,才被迫选择创业,把创业当作规避就业的手段之一。
3、创业中的魄力和闯劲不足
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现实,迫使大学生在创业实践全过程中必须求新、求异。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创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增加了创业实践活动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大学生创新受挫的情形,原因是大学生们虽有创新精神但缺少经验,对行业的运作规律、要求、技术、管理都不太熟悉。大学生创业者除了开拓创新,拥有核心技术外还必须要有魄力,敢于抓住商机。有的大学生自卑胆怯、患得患失,不愿为也不敢为,缺少果断尝试的胆识,严重阻滞了创业向成功的方向发展。
4、抗挫折力不强
一般而言,创业初期一般比较难以盈利,面对创业初期可能的经济收益状况不佳,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承受预期是1年以内,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无法接受这种不挣钱的状况持续3个月。创业可以、但必须尽快在3个月到1年内挣钱,这是本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的心理预期。可是从一些成功的创业案例中可以发现,创业一年内盈亏平衡的并不多,更不用说在一年内开始有很好的盈利。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误区及应对
1、正确认识创业
创业做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目标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创业目标是多元化的,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成就感、财富等都是正常的创业目标。对于创业者来说,财富是他们的成绩单,是评价创業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单纯以追求财富为原动力的创业者,在金钱的享受中容易丧失斗志、缺乏信念,逐步失去创业的热情,因而应该正确处理获得财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
2、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
愉悦、乐观的情绪和情感是心理健康的内在表现。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心理反应。创业者必须有愉悦的情绪、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保持平衡、愉悦的情绪,才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工作,才能沉着冷静地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美好的情感能使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要懂得从成功的喜悦中不断给自己增加信心,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快乐,增加友谊情感,也要及时从失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总结失败的教训,不要怨天尤人,将责任推给他人,伤害他人感情,破坏团结气氛。高尚的情操,使人心胸宽广、心胸坦荡、志向远大,唯此,才不会鼠目寸光,为个人私利、暂时成败患得患失,才不会被蝇头小利蒙蔽眼光。
3、培养果断和冒险的精神
行为是人们心理、意识、思想支配产生的外在反应,是驱使人们达到目的的必要的过程。欲创业的人,必然是有实干精神的人。任何停留在口头和想象的目标,都只会永远是幻想。只有将思想目标转化为行动,才能取得成功。果断、勇敢、敏捷的行为特征能使创业者抓住每一次机会,使自己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犹豫不决、踌躇不前只会错失良机。
4、坚定创业意志
创业意志就是指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自觉地克服多种障碍和困难,进而实现期望目标的心理过程。真实的创业故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都是在所难免的,能否从挫折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就是对创业者意志的充分考验。压力与挫折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作为一名创业者,承担着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掌握着数名数十名、甚至成百上千员工的生计,创业压力和创业挫折往往比一般人承受的更多,烦恼、困惑、焦虑、惧怕、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害怕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会加速失败的速度,因而创业者必须具备坚定的创业意志。
5、开设创业课程,培育创业心理品质
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 创业既指创办企业,更指开创人类事业。 根据人本主义观点,人生来就有发展需要,都渴望事业成功。 开创新事业, 对每个人都是陌生领域,需要勇气和智慧,需要探索和创新。 创业是个人事业的开创。 无论从宏观人类历史进步的角度,还是从微观个人事业发展的角度,“创业不单指部分人的创立企业,而是指人类对所有事业的创新和创造。 ”美国的创业教育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热情、冒险意识、团队精神入手,使学生形成发现新的市场商机,捕捉市场机遇,提高筹集资金、寻找合作伙伴、创立企业的能力和管理与运作企业以及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的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有效解决就业。
6、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创业热情
高校要积极引导并有目的地营造有利于创业教育的氛围。浓厚的创业氛围是激发青年学生创业热情、实现青年学生创业理想的活力之源。通过鼓励青年学生创业,可以转变青年学生的就业观,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上,而不是喊空洞的口号。其核心是要激活创业主体——青年学生的意识,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制,使氛围的积聚和文化孕育有切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通过创业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起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竞争意识和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结束语
良好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基石,它可以奠定事业基础,支撑创业人生。当代大学生要在知识经济大潮中创业,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离不开良好的创业心理,完善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树立正确化的创业价值观,从而在推动大学生创业心理的自我培养。
参考文献
[1]孔波.创业心理品质的特征探析[ J].科技创业月刊,2008, (05).
[2]朱丽翔.创业与大学生创业心理[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7, (10).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已经出现了紧张局势。“大学毕业即失业”已经不是天方夜谭,而恰恰在一些学生身上发生着。从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出发,传统就业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解决今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创业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现状及问题
1、盲目创业、目标不清晰
创业对于年轻学子来说既新鲜又刺激,在各种媒体宣传下,极易造成一种幻觉,认为创业既能彰显个人能力,又能赚个盆满钵满。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生在参与创业前,没有经过充分审慎的市场调研、没有充裕的资金与经验支持即盲目制订“海市蜃楼”般的庞大创业计划,甚至以牺牲大量专业课程学习时间为代价。事实上,创业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的思考与规划,才能使创业走向成功。二是逃避创业。笔者曾做过一次随机调查,仅有 20%的学生愿意自主创业。从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尽管不少学校开辟了校内创业街或创业教育中心,但真正脱颖而出、幸运地从事自主创业的学生数量极少。大部分学生面对创业时选择了逃避。除了前面所说的创业风险,还有的学生认为选择创业就表示自己没本事,找不到好工作,放弃专业,对此自己和家庭都难以接受。
2、创业信心不足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实际进行创业的不超20%。绝大多数大学生之所以未进入创业天地,主要是缺乏对创业的理性认识。他们当中,有的人有畏难心理,认为创业高不可攀,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迈出创业的第一步;有的人有无助心理,想创业但缺乏足够的创业能力,不知道如何去创业;有的学生盲目乐观,好像人人都适合创业和有能力创业,对创业的期望值很高;还有的学生因找不到工作,才被迫选择创业,把创业当作规避就业的手段之一。
3、创业中的魄力和闯劲不足
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现实,迫使大学生在创业实践全过程中必须求新、求异。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创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增加了创业实践活动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大学生创新受挫的情形,原因是大学生们虽有创新精神但缺少经验,对行业的运作规律、要求、技术、管理都不太熟悉。大学生创业者除了开拓创新,拥有核心技术外还必须要有魄力,敢于抓住商机。有的大学生自卑胆怯、患得患失,不愿为也不敢为,缺少果断尝试的胆识,严重阻滞了创业向成功的方向发展。
4、抗挫折力不强
一般而言,创业初期一般比较难以盈利,面对创业初期可能的经济收益状况不佳,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承受预期是1年以内,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无法接受这种不挣钱的状况持续3个月。创业可以、但必须尽快在3个月到1年内挣钱,这是本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的心理预期。可是从一些成功的创业案例中可以发现,创业一年内盈亏平衡的并不多,更不用说在一年内开始有很好的盈利。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误区及应对
1、正确认识创业
创业做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目标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创业目标是多元化的,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成就感、财富等都是正常的创业目标。对于创业者来说,财富是他们的成绩单,是评价创業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单纯以追求财富为原动力的创业者,在金钱的享受中容易丧失斗志、缺乏信念,逐步失去创业的热情,因而应该正确处理获得财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
2、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
愉悦、乐观的情绪和情感是心理健康的内在表现。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心理反应。创业者必须有愉悦的情绪、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保持平衡、愉悦的情绪,才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工作,才能沉着冷静地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美好的情感能使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要懂得从成功的喜悦中不断给自己增加信心,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快乐,增加友谊情感,也要及时从失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总结失败的教训,不要怨天尤人,将责任推给他人,伤害他人感情,破坏团结气氛。高尚的情操,使人心胸宽广、心胸坦荡、志向远大,唯此,才不会鼠目寸光,为个人私利、暂时成败患得患失,才不会被蝇头小利蒙蔽眼光。
3、培养果断和冒险的精神
行为是人们心理、意识、思想支配产生的外在反应,是驱使人们达到目的的必要的过程。欲创业的人,必然是有实干精神的人。任何停留在口头和想象的目标,都只会永远是幻想。只有将思想目标转化为行动,才能取得成功。果断、勇敢、敏捷的行为特征能使创业者抓住每一次机会,使自己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犹豫不决、踌躇不前只会错失良机。
4、坚定创业意志
创业意志就是指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自觉地克服多种障碍和困难,进而实现期望目标的心理过程。真实的创业故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都是在所难免的,能否从挫折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就是对创业者意志的充分考验。压力与挫折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作为一名创业者,承担着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掌握着数名数十名、甚至成百上千员工的生计,创业压力和创业挫折往往比一般人承受的更多,烦恼、困惑、焦虑、惧怕、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害怕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会加速失败的速度,因而创业者必须具备坚定的创业意志。
5、开设创业课程,培育创业心理品质
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 创业既指创办企业,更指开创人类事业。 根据人本主义观点,人生来就有发展需要,都渴望事业成功。 开创新事业, 对每个人都是陌生领域,需要勇气和智慧,需要探索和创新。 创业是个人事业的开创。 无论从宏观人类历史进步的角度,还是从微观个人事业发展的角度,“创业不单指部分人的创立企业,而是指人类对所有事业的创新和创造。 ”美国的创业教育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热情、冒险意识、团队精神入手,使学生形成发现新的市场商机,捕捉市场机遇,提高筹集资金、寻找合作伙伴、创立企业的能力和管理与运作企业以及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的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有效解决就业。
6、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创业热情
高校要积极引导并有目的地营造有利于创业教育的氛围。浓厚的创业氛围是激发青年学生创业热情、实现青年学生创业理想的活力之源。通过鼓励青年学生创业,可以转变青年学生的就业观,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上,而不是喊空洞的口号。其核心是要激活创业主体——青年学生的意识,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制,使氛围的积聚和文化孕育有切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通过创业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起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竞争意识和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结束语
良好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基石,它可以奠定事业基础,支撑创业人生。当代大学生要在知识经济大潮中创业,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离不开良好的创业心理,完善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树立正确化的创业价值观,从而在推动大学生创业心理的自我培养。
参考文献
[1]孔波.创业心理品质的特征探析[ J].科技创业月刊,2008, (05).
[2]朱丽翔.创业与大学生创业心理[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