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金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源动力,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关键词]问题 提问 方法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并喜欢提出数学问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有一个充满“问题”的头脑。
1 带着问题学习
1.1 以“问题”为纽带施教。教学过程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开始,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产生新问题为终结,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教师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教师通常对学生的发问,有“二怕”:一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二怕拖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导致不敢激励学生提问。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具有民主气氛和探索氛围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想敢问,让问题走进课堂。其次,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只是对问题思考有一点点闪光的影子,也要及时捕捉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即使提出问题没有价值,甚至错误的,也不能批评,而要肯定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尤其是教师面临自己的不足,与学生共同探讨与思考,采取平等诚实的态度,对于增强学生的质疑勇气,形成激励思考,不怕出错的氛围大有益处。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勇气和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1.2 给每个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教学中,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预习时,让学生把发现的问题纪录下来,开始上课时,让学生提问;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出问题;课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这样,以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上保证提问时间,以书面和口头形式上,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从而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于提问的兴趣。与此同时,还要避免为问题而提出问题的现象,教育学生实事求是有疑而问,尤其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尝试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问题,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比如,在学习“把分数转化成小数”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得出通常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于是,有学生问,为什么要说是通常,难道还有别的方法吗?对此,我首先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敢想敢问,再引导大家共同讨论探索,得出:把一个分数化成小数,一般情况是把分子除以分母,有些情况也可以不这样做。这样,就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死”方法变成了学生头脑中的“活”方法了。
1.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发问。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与学生之间多对话、多合作、多沟通,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大胆探索,勇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就能使学生拥有愉快的学习心境,消除紧张、拘束的心理,从而给他们发现、感知、理解问题创造有利环境。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的思想与探究的问题不断碰撞,创新的火花就会不断进发,新的学习需求、认识和体验随之就会不断加深。
1.4积极评价,让每个学生乐于提问。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点点智慧火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的成功和乐趣,而当他们的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时,就会产生一种发挥更大才能的心理。因此,教师的热情鼓励,积极评价,无疑会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并乐于提出问题。
1.5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长期以来,人们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等理念,期望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事实上这是人为将学习过程支解成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并未把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这种观念一定要改变,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问号离开数学课堂。比如,我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长分别是10cm,5cm和4cm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我把这一问题诱导学生在课后解决。第二天,许多学生竟找来初中课本研究讨论起来……课堂不是教育的唯一场所,如果我们能善于把问题引向课外,那么课外知识就会成为学生“问”的源泉。
2 教给提问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求问题罢了。”这句话一语道破创新的真谛:好奇心、问题意识和锲而不舍的探究是成功的前提,强烈的好奇心是发现问题的一个来源。小学生正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没有掌握好找问题、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课堂上学生往往表现出害怕心理,提出的问题质量也不容乐观。因此,要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2.1 掌握结构,明确质疑方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几方面发现问题,为今后学习正确迁移,独立质疑作好准备。
2.1.1 在知识的“来龙”上发现问题。如果对某个知识点在什么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来的,或者与什么旧知识有相关又弄不清,那就在此提问。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学生就可提出“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三者之间有何关系;“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做分母?不能做比的后项?”等一系列问题。
2.1.2在知识的“怎么样”上发现问题。如果对某一事物有哪些特征,说不出或不能说完整,那么在此提问。例如:学习“是3的倍数特征”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此时学生可提出假设问题,然后探究验证,寻找规律。
2.1.3在知识的“为什么”上发现问题。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要怎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搞不清或说不出来,就可在此提问。例如,学习“三角形认识”时,从许多长短不一的小棒里任意取出三根,发现有的三根小棒拼不成三角形。此时就可发问:“为什么呢?三角形这三条边究竟有什么关系?”
3.2把握重点,提高质疑水平。迁移可以是多方位的,一个单元内每个例题的学习可以迁移;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学习也可以迁移,只要具备了类比的结构都可以进行迁移。
3.2.1类比法。根据某些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提出问题。例如学习“8的乘法口诀”时,联系“6、7的乘法口诀”,提出: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样推出8的乘法口诀。
3.2.2开放问题法。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出示练习课要求学生提问,谁能看着这个三角形,提一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显然这是问题开放题。这时学生可以利用“开放问题法”提出一系列富有数学价值和思维深度的问题:蓝色和黄色部分分别相当于红色部分的几分之几;蓝色和黄色部分相当于红色部分的几分之几;黄色部分相当于红色和蓝色部分的几分之几等等。
3 引导善于提问
3.1 示范提问,提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起始阶段教师应把着眼点集中于自己的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提问的问题,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为学生作出示范,使学生受到启迪,善于提出问题。如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时,教师可设计以下启发性的问题:①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和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各是多少?②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里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为什么?③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示范提问所起的作用,与其说是代替学生发现问题,不如说是鞭策学生认真思考,促使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己生成出问题来。
[关键词]问题 提问 方法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并喜欢提出数学问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有一个充满“问题”的头脑。
1 带着问题学习
1.1 以“问题”为纽带施教。教学过程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开始,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产生新问题为终结,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教师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教师通常对学生的发问,有“二怕”:一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二怕拖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导致不敢激励学生提问。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具有民主气氛和探索氛围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想敢问,让问题走进课堂。其次,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只是对问题思考有一点点闪光的影子,也要及时捕捉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即使提出问题没有价值,甚至错误的,也不能批评,而要肯定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尤其是教师面临自己的不足,与学生共同探讨与思考,采取平等诚实的态度,对于增强学生的质疑勇气,形成激励思考,不怕出错的氛围大有益处。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勇气和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1.2 给每个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教学中,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预习时,让学生把发现的问题纪录下来,开始上课时,让学生提问;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出问题;课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这样,以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上保证提问时间,以书面和口头形式上,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从而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于提问的兴趣。与此同时,还要避免为问题而提出问题的现象,教育学生实事求是有疑而问,尤其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尝试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问题,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比如,在学习“把分数转化成小数”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得出通常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于是,有学生问,为什么要说是通常,难道还有别的方法吗?对此,我首先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敢想敢问,再引导大家共同讨论探索,得出:把一个分数化成小数,一般情况是把分子除以分母,有些情况也可以不这样做。这样,就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死”方法变成了学生头脑中的“活”方法了。
1.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发问。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与学生之间多对话、多合作、多沟通,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大胆探索,勇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就能使学生拥有愉快的学习心境,消除紧张、拘束的心理,从而给他们发现、感知、理解问题创造有利环境。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的思想与探究的问题不断碰撞,创新的火花就会不断进发,新的学习需求、认识和体验随之就会不断加深。
1.4积极评价,让每个学生乐于提问。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点点智慧火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的成功和乐趣,而当他们的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时,就会产生一种发挥更大才能的心理。因此,教师的热情鼓励,积极评价,无疑会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并乐于提出问题。
1.5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长期以来,人们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等理念,期望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事实上这是人为将学习过程支解成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并未把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这种观念一定要改变,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问号离开数学课堂。比如,我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长分别是10cm,5cm和4cm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我把这一问题诱导学生在课后解决。第二天,许多学生竟找来初中课本研究讨论起来……课堂不是教育的唯一场所,如果我们能善于把问题引向课外,那么课外知识就会成为学生“问”的源泉。
2 教给提问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求问题罢了。”这句话一语道破创新的真谛:好奇心、问题意识和锲而不舍的探究是成功的前提,强烈的好奇心是发现问题的一个来源。小学生正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没有掌握好找问题、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课堂上学生往往表现出害怕心理,提出的问题质量也不容乐观。因此,要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2.1 掌握结构,明确质疑方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几方面发现问题,为今后学习正确迁移,独立质疑作好准备。
2.1.1 在知识的“来龙”上发现问题。如果对某个知识点在什么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来的,或者与什么旧知识有相关又弄不清,那就在此提问。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学生就可提出“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三者之间有何关系;“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做分母?不能做比的后项?”等一系列问题。
2.1.2在知识的“怎么样”上发现问题。如果对某一事物有哪些特征,说不出或不能说完整,那么在此提问。例如:学习“是3的倍数特征”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此时学生可提出假设问题,然后探究验证,寻找规律。
2.1.3在知识的“为什么”上发现问题。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要怎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搞不清或说不出来,就可在此提问。例如,学习“三角形认识”时,从许多长短不一的小棒里任意取出三根,发现有的三根小棒拼不成三角形。此时就可发问:“为什么呢?三角形这三条边究竟有什么关系?”
3.2把握重点,提高质疑水平。迁移可以是多方位的,一个单元内每个例题的学习可以迁移;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学习也可以迁移,只要具备了类比的结构都可以进行迁移。
3.2.1类比法。根据某些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提出问题。例如学习“8的乘法口诀”时,联系“6、7的乘法口诀”,提出: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样推出8的乘法口诀。
3.2.2开放问题法。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出示练习课要求学生提问,谁能看着这个三角形,提一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显然这是问题开放题。这时学生可以利用“开放问题法”提出一系列富有数学价值和思维深度的问题:蓝色和黄色部分分别相当于红色部分的几分之几;蓝色和黄色部分相当于红色部分的几分之几;黄色部分相当于红色和蓝色部分的几分之几等等。
3 引导善于提问
3.1 示范提问,提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起始阶段教师应把着眼点集中于自己的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提问的问题,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为学生作出示范,使学生受到启迪,善于提出问题。如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时,教师可设计以下启发性的问题:①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和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各是多少?②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里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为什么?③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示范提问所起的作用,与其说是代替学生发现问题,不如说是鞭策学生认真思考,促使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己生成出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