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诗人杨清茨被聘为“玉清茨”形象大使

来源 :鸭绿江·华夏诗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HZTP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8日,由中国绿色农业联盟、中国诗歌学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紫砂艺术研究院、《鴨绿江·华夏诗歌》、全国香榧产业协会联合主办,北京中用华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玉清茨”中国传统文化品牌成立暨诗词紫砂艺术名品品鉴会在北京举行。北京青年诗人杨清茨被聘为“玉清茨”文化品牌形象大使。
  玄一精舍原是明代的妙音寺,又称卧佛寺,是当时的皇家寺院,后卧佛迁移至法源寺,遗址便被保留了下来。红学家甚至还考证出“该院地基布局与《乾隆京城全图》相和”的结论,也是在这个院落里,曹雪芹写出了《红楼梦》的初稿,后由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先生亲笔题名“玄一精舍”。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玉明;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副主任、巡视员申占华;著名诗人、《诗刊》主编李少君;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王山;《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著名军旅作家刘笑伟;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评论家邓凯;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吴颖丽;《诗刊》副主编、《中华辞赋》杂志社社长王冰;著名军旅作家、诗人丁小炜;《中国文艺家》总编辑向阳;北京作协理事、诗歌委员会副主任、门头沟区作协主席马淑琴;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副会长申坤;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李霓;诗人、作家、《诗歌风赏》主编娜仁琪琪格;青年作家、诗人艾诺依;《人民周刊》区域部主任宋然;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李丹以及众多诗歌界、紫砂界嘉宾出席该活动。
  与会者齐聚一堂,谈笑风生,大家品着伴生在近1400年香榧古树下的“玉清茨”明前龙井,享受了一场集诗词、紫砂、香茗于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春日雅集。
  “玉清茨”品牌由北京青年诗人、书画家、散文家杨清茨代言。《玉清茨》之名,由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题写。
  为庆祝“玉清茨”中国传统文化品牌成立暨诗词紫砂艺术名品品鉴会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专门题写“诗茶年华”;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前总编辑王树成题词“诗词年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题词“壶中日月长”;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副主任、巡视员申占华题词“新火新茶锦瑟诗砂”;国家民族基金会会长白国庆题词“玉洁冰清如茨 清风盏一瓯春”。
  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王山致辞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更多人来参与,诗人杨清茨多年在诗书画文各个领域深造,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功德无量,精神可嘉。
  《诗刊》主编李少君致辞说,大家齐聚玄一精舍,参加此次诗、书、画、紫砂雅集,让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美好和宁静,这都是诗人杨清茨带给大家的“美”,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递者。
  贺敬之亦对“玉清茨”中国传统文化品牌成立给予褒扬与殷切的期许。
  杨清茨表示,自己将不负使命,谨听贺敬之先生的教导,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玉清茨”品牌充分结合,在琴、诗、书、画、文、茶、紫砂等各领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力量。
   (红 网)
其他文献
叫醒春天  雪是水的白骨  越過山冈的风景  给一朵朵枯萎的花取暖  天空的鸟取悦空旷  落叶藏进深度的理由  不想让枯萎的经脉瘦下  雪思念的地方很远  想家时  就去叫醒春天  喂养我童年的村庄  多年未见了  缠绕心头的梦  一根麦芒刺疼了心脏  许多时候月亮高挂  一首诗不能代表谷粒的膨胀  小伙伴们如今做了爹娘  流淌乡音的河水涨了又涨  落了又落  如同那杆高粱的沉重  老去的房屋载动
期刊
雪花还未飘落     此时,山很隐忍  落叶的疼痛正在一点点愈合  风,有些落寞  跨过垭口,一路狂奔而去  天空澄澈  流水静静梳理着  季节留下的诸多烦乱  雪花还未飘落  枇杷树先于腊梅  把一簇簇洁白的花献给大地  炊烟袅袅,似在呼唤  觅食的灰麻雀已纷纷归巢  当然,我会赶在河水封冻之前  返回。因為我手握的每一粒滚烫的字  都是故乡枝头上嫩嫩的芽  老树  大雪过后  衰败的语言就挂满
期刊
春天的田野  鸟衔着一片春色,从南方  到北方的树杈上涂抹  麦苗举着露珠,  像绿色海洋的灯塔  在春风的吹拂下  此起彼伏  我择一块沃土  种下一片阳光  和几粒诗句  待秋天收获  年集  一片海洋  一浪高过一浪  更像海潮  有的垂钓  有的捕撈  有的把纸币当诱饵  垂钓一杆杆心跳  有的捕捞  有的下锚  一叶装满年货的小舟  不时在人海中飘摇  我想他们打捞的  不仅仅是年货  
期刊
风的季节  春天颤动着的枝条  是风的一部分  顺着风的指引  回到故乡就是  久违的梦  在灯光下挑一截山水  舞动旋律  曾激涌的思念似一朵云缠绵  我与花朵一起栽进  老屋的阳光  行走的岁月  一大把的词汇在冬末失眠  掠过手握光阴的人  以及隧道穿行斑驳的背影  芦篙的清香指引春天  潺潺河水洗滌风尘  一棵棵树栽种彼岸  迎风飞扬足以摧毁  一座岛的荒芜  炊烟滋养着人间  深情在一扇
期刊
倾斜  第一次驶过跨江的斜拉桥  车子被托举在一只只钢的手臂中  他们青筋暴露  向左的排开狠命拉扯着索塔  向右的摆阵同样有拔山之态  较量的效力是将众生从此岸  平稳地运到彼岸  而我似乎也一直试图扮演这样的一个角色  在这个倾斜的尘世  静默,承重  不为渡人只为势均力敌地活着  随想  喜欢冬天  只有一个理由  所有的事物都开始缓慢地下行  飄坠的黄叶,落将的雨雪  沉寂的蛰虫,失了温度
期刊
你好……  浓雾的谜底揭开  玉簪的时光。如同  渗入骨血的金银破译  迷茫。纯白的卷舌音细细  束紧盛夏的沙漏。一簇簇  箭矢击中的18岁。仿佛  从未許诺,仿佛从未  回眸。挽在窗前的发髻正  白雪皑皑。很快  会有一滴玉簪雨,出自午后  淋漓的席卷。从岁月深处  在打皱的镜面上,历史地  再现一场青春简洁的轮廓  以惊雷为因果见证  雨水  模仿一只相思鸟。眨眼唱歌的  弧灯衔走滞留的阴影,
期刊
落雪  大雪抱紧万物,村庄,大地……  隐藏于尘世里,各种事物的坚硬  远方的山峦,河流有无尽的延伸  白屋檐,白树冠  越发的一动不动  村庄从怀里一伸手,就掏出  街道上凌乱的白车辙,白脚印……  被白雪包围的夜晚  月光和积雪开始合谋  除了空旷,寂静  和四处逃散的冷风  世间,还有温暖明亮的窗子  长长的夜梦  时间的鹅卵石  時间的鹅卵石,有我们经历的  人生的冲刷,一再下沉  静静地
期刊
于爱成,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暨深圳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博士,研究员,文学创作一级。  黄惠波的诗歌创作,目前发表出来的最早的作品是大学毕业前夕19岁时候的诗歌,从发出来的第一首诗到收入《禾火集》《知秋集》的作品,可以见出他的诗歌创作第一个时期的抒情基调,专注自然和日常生活,情感热烈而感伤,向内心的回归以及远大的抱负。  置身20世纪80年
期刊
徐霞客是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地质科考家、探险家、旅行家、文学家和自然资源考察的先导者、奠基人,被誉为“游圣”。  徐霞客毕生献身于地理考察和旅游探险事业,留下60余万字的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描绘了中华大地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游记文学巨篇,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201
期刊
荒山的茅草  荒山的茅草,在秋风中昂首挺立  像我的父亲从不低头哈腰  在陡峭的山路上,目送孩儿去远方  荒山的茅草,冰雪覆盖大山  多像白发苍苍的母亲  荒山的茅草,母亲一刀刀砍下  父亲一捆捆背回家,堆放屋檐下  母亲一把把塞进灶里,烧水煮饭  保证全家温饱  在岁月寒风凛冽中哆嗦  多像一个流浪汉  风吹雨打之后  骨瘦如柴,弯腰驼背岁岁年年  冬日孤独的黄昏  宽广的河面结下薄薄一层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