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0月28日晚,王府井金宝街68号,北京香港马会会所。带有明清皇室遗风的庭院矗立在繁华的摩登大楼之间,显得古朴而神秘。包括王石、李东生、牛根生、苗鸿冰、胡葆森、曹国伟、王兵、刘东华等在内的大腕级企业家聚集于此,他们的“道农饭局”又开始了。
其实,像“道农饭局”这样的私人聚会,已经渐渐成为支撑中国富豪们的商业和私人关系的重要场所。
在中国做生意,不但需要能力,更需要圈子。
泰山会
核心成员:段永基、柳传志、冯仑、卢志强、郭广昌、张跃、林荣强、史玉柱
有一个片段曾在媒体报道中出现——
2007年,史玉柱东山再起后组织座谈会,会上口口声声谢“泰山会”。泰山会的发起人之一、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专门赶来为史玉柱做主持。在这场名为“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座谈会上,史玉柱说,在他低谷的时候,“泰山”给了他很大的精神帮助和重新创业的经验,“这是我能够复出的重要条件。”
然而,史玉柱身后的泰山会,名声在外,却鲜有报道。因为会员们从一开始就达成一致:聚谈不录音、不记录、不邀请当地领导、不对外宣传。
泰山会成立最初只是一个“四人小组”:陈春先、陈庆振、段永基、王洪德。
四人都是中关村元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经营科技产业的人。
当年,四个人经常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喝茶聊天,讨论各自遇到的关于经营管理上的问题。
1984年到1987年间,一批科技企业成长起来,其中包括当时并不出名的联想、方正、紫光等。他们的领军人物也开始加入到这个小组中。
小组很快扩展到六七人,十几人,几十人。
队伍越来越大,但由于人员太多,反而减弱了交流的效果。
于是,一个更小、更有效的“顶级”小圈子的形成成为需要。段永基等人对小圈子的构想是:资产过亿的、达到某种量级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私人圈子,会员人数不超过19人。
这一构想在之后泰山会的章程中得到体现:泰山会规定,新成员加入须有两名泰山会会员介绍,全体成员一致投票通过才能成为预备成员,一年后转为正式会员。其会议地点多选在国外,每次会议的费用轮流由两位会员共同做东埋单。
这些会员企业组合起来就是一条强大的产业链,链条上的每个企业都占据了所在行业的绝对影响力位置。
在私交基础上,泰山会也总能爆发出市场之外的能量,其中最经典的案例是拯救史玉柱。
1994年史玉柱开始建造巨人大厦。没想到巨人大厦的地基是在地质断层上,仅地基就花光1亿元资金。当时的巨人集团刚在中关村推出巨人电脑,因非法预装微软公司软件,被微软公司等三家外企告到北京市中级法院,损失惨重。史玉柱四面楚歌。
其实早在巨人大厦动工之前,泰山会的前辈们已经提醒过史玉柱,巨人发展得太迅猛,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但当时的史玉柱三十多岁,年轻气盛,还很浮躁。
1996年8月28日,第五届泰山会在山东泰山召开。史玉柱主动提出把巨人的案例拿出来让大家帮助他分析巨人集团的经营方式、资本运作上的问题。
1995年~1997年,是史玉柱最困难的三年。即便如此,史玉柱年年参与泰山会例会。泰山会规定:正式会议会员如有困难不能参加,需交纳请假费1万元。2007年,史玉柱因筹办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事,无法参加泰山会会议,他派人送来1万元请假费。
2007年,史玉柱复出,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蜂拥而至,史玉柱却临时改变计划,到泰山会做起了讲座,开口大谈:“要搞死一个民营企业,至少有十三种方法。”
对史玉柱而言,在泰山会里和兄弟谈失败,更知心。
江南会
核心成员:马云、郭广昌、丁磊、陈天桥、沈国军、鲁伟鼎、冯根生、王中军
杭州三台山路的鹆鹄湾一带,青山绿水之间,能看见一座座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一扇厚重的铁门徐徐打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赫然入目——江南会。
这是现代浙商的顶级会所,两年时间,其会员发展到了几百人。
中国从不缺高档会所,但是大多云集北京、上海。然而成立于十六年前的长安俱乐部的会费门槛,已经不如2008年年底成立的江南会高了。
人性化的尊贵是江南会的标签之一。
因为来客大多数是商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处理生意,江南会为会员配有私人管家和商务秘书,可以“移动”办公。
此外,那些别的俱乐部举行的新潮或保留节目,江南会也会不定期举行。如雪茄与美酒之夜、高尔夫球比赛、化装舞会、商务晚餐、画展、俱乐部庆典、家庭同乐日、总经理聚会、摇滚舞会等聚会。江南会的请帖上还会注明要请你盛装出席。
但如果你以为这里只是富人们吃喝玩乐的奢华消遣地,未免草率。
江南大讲堂是这里的品牌节目:一年讲十堂课,每堂课请三五十位会员来听。讲课者是“级别很高”的企业家或者官员学者,听课者由江南会定向邀请。
台上两把交椅,一个是主讲人,一个主持人。台下是正襟危坐的听课者。前半段时间企业家们在台下听讲,后半段时间由他们提问,这是学习了岳麓书院的模式。
2009年上半年,金融大鳄索罗斯应邀来讲课。一座古香古色的书院里,一把白色的大折叠扇上面写着“江南大讲堂”几个毛笔字,遒劲有力,权当讲台背景。索罗斯和马云分坐在台上的两张交椅上。前四十五分钟索罗斯就他的投资理念滔滔不绝,而后马云针锋相对地提问,再后来台下的企业家们开始提问。
值得一提的是,扶危济困这样的事情也可能在江南会上演。这无关公益活动,而是江湖的侠义之情。
江湖令最能体现江南会的独门特色,江湖令一出,所有会员均会倾力相助——当然要拿到这样的江湖令,除了要缴纳得起每年20万元的会费外,还要是各行业的领先者。如何选拔这样的会员?
上市公司看财务报表就十分清楚,而对于那些未上市的公司老总,会有一年考察期,期间不允许出任何“公司丑闻”,才会给予转正会员资格。
华夏同学会
核心成员:冯仑、田溯宁、牛根生、李东生、朱新礼、马云、马化腾、柳传志
你想听首富王传福说比亚迪的故事吗?你想听腾讯马化腾点评开心网吗?你想知道新浪曹国伟如何进行MBO吗?
如果你是华夏同学会的一员,就没理由听不到。
但如果你试图寻找华夏同学会的网站或者公开信息,肯定要大费周折。华夏同学会是一个不愿意公布于众的“神秘”组织,他们不希望“出名”。
和欧美同学会、黄埔军校同学会相比,华夏同学会只能算是同学会里的年轻人,而且带着明显的商业气息,每一个成员都是在当今商业社会中颇有威望的经营者。
这群成功的商人在一起探讨的主要内容自然包括商业模式。“每一个商业模式的成功背后都大有故事。”在华夏同学会,同学们听到的是从没对媒体公开的故事。冯仑对此感触很深,“坐在华夏同学会的聚会现场,探讨的问题比所有媒体、商学院讲得都要深。”新浪CEO曹国伟最近到华夏同学会讲过MBO的背后故事,其中诸多内容,媒体记者求索而不得。
关于这两年华夏同学会的活动,外界流传最广的,就是2007年曾聚齐了互联网公司的四大猛将:马化腾、李彦宏、马云、曹国伟。到目前为止,他们四个人在同一个场合讲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这还是唯一的一次。
几年下来,华夏同学会的聚会方式也似乎形成了模式。每次华夏同学会聚会,开场就由两个企业家来讲故事,然后大家自由讨论。这是典型的商业课堂,沿袭了商学院的风格。冯仑认为,这让他保持了学习的状态和敏感的观察力。
同学会一年聚会两次,每次由其中一个同学承办。2009年4月,冯仑就承办了第十二次同学聚会,为期两天,二十多个同学出席。刘永好、金志国、王东明、徐航、曹国伟等都以特邀嘉宾身份参加。
其实,像“道农饭局”这样的私人聚会,已经渐渐成为支撑中国富豪们的商业和私人关系的重要场所。
在中国做生意,不但需要能力,更需要圈子。
泰山会
核心成员:段永基、柳传志、冯仑、卢志强、郭广昌、张跃、林荣强、史玉柱
有一个片段曾在媒体报道中出现——
2007年,史玉柱东山再起后组织座谈会,会上口口声声谢“泰山会”。泰山会的发起人之一、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专门赶来为史玉柱做主持。在这场名为“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座谈会上,史玉柱说,在他低谷的时候,“泰山”给了他很大的精神帮助和重新创业的经验,“这是我能够复出的重要条件。”
然而,史玉柱身后的泰山会,名声在外,却鲜有报道。因为会员们从一开始就达成一致:聚谈不录音、不记录、不邀请当地领导、不对外宣传。
泰山会成立最初只是一个“四人小组”:陈春先、陈庆振、段永基、王洪德。
四人都是中关村元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经营科技产业的人。
当年,四个人经常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喝茶聊天,讨论各自遇到的关于经营管理上的问题。
1984年到1987年间,一批科技企业成长起来,其中包括当时并不出名的联想、方正、紫光等。他们的领军人物也开始加入到这个小组中。
小组很快扩展到六七人,十几人,几十人。
队伍越来越大,但由于人员太多,反而减弱了交流的效果。
于是,一个更小、更有效的“顶级”小圈子的形成成为需要。段永基等人对小圈子的构想是:资产过亿的、达到某种量级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私人圈子,会员人数不超过19人。
这一构想在之后泰山会的章程中得到体现:泰山会规定,新成员加入须有两名泰山会会员介绍,全体成员一致投票通过才能成为预备成员,一年后转为正式会员。其会议地点多选在国外,每次会议的费用轮流由两位会员共同做东埋单。
这些会员企业组合起来就是一条强大的产业链,链条上的每个企业都占据了所在行业的绝对影响力位置。
在私交基础上,泰山会也总能爆发出市场之外的能量,其中最经典的案例是拯救史玉柱。
1994年史玉柱开始建造巨人大厦。没想到巨人大厦的地基是在地质断层上,仅地基就花光1亿元资金。当时的巨人集团刚在中关村推出巨人电脑,因非法预装微软公司软件,被微软公司等三家外企告到北京市中级法院,损失惨重。史玉柱四面楚歌。
其实早在巨人大厦动工之前,泰山会的前辈们已经提醒过史玉柱,巨人发展得太迅猛,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但当时的史玉柱三十多岁,年轻气盛,还很浮躁。
1996年8月28日,第五届泰山会在山东泰山召开。史玉柱主动提出把巨人的案例拿出来让大家帮助他分析巨人集团的经营方式、资本运作上的问题。
1995年~1997年,是史玉柱最困难的三年。即便如此,史玉柱年年参与泰山会例会。泰山会规定:正式会议会员如有困难不能参加,需交纳请假费1万元。2007年,史玉柱因筹办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事,无法参加泰山会会议,他派人送来1万元请假费。
2007年,史玉柱复出,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蜂拥而至,史玉柱却临时改变计划,到泰山会做起了讲座,开口大谈:“要搞死一个民营企业,至少有十三种方法。”
对史玉柱而言,在泰山会里和兄弟谈失败,更知心。
江南会
核心成员:马云、郭广昌、丁磊、陈天桥、沈国军、鲁伟鼎、冯根生、王中军
杭州三台山路的鹆鹄湾一带,青山绿水之间,能看见一座座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一扇厚重的铁门徐徐打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赫然入目——江南会。
这是现代浙商的顶级会所,两年时间,其会员发展到了几百人。
中国从不缺高档会所,但是大多云集北京、上海。然而成立于十六年前的长安俱乐部的会费门槛,已经不如2008年年底成立的江南会高了。
人性化的尊贵是江南会的标签之一。
因为来客大多数是商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处理生意,江南会为会员配有私人管家和商务秘书,可以“移动”办公。
此外,那些别的俱乐部举行的新潮或保留节目,江南会也会不定期举行。如雪茄与美酒之夜、高尔夫球比赛、化装舞会、商务晚餐、画展、俱乐部庆典、家庭同乐日、总经理聚会、摇滚舞会等聚会。江南会的请帖上还会注明要请你盛装出席。
但如果你以为这里只是富人们吃喝玩乐的奢华消遣地,未免草率。
江南大讲堂是这里的品牌节目:一年讲十堂课,每堂课请三五十位会员来听。讲课者是“级别很高”的企业家或者官员学者,听课者由江南会定向邀请。
台上两把交椅,一个是主讲人,一个主持人。台下是正襟危坐的听课者。前半段时间企业家们在台下听讲,后半段时间由他们提问,这是学习了岳麓书院的模式。
2009年上半年,金融大鳄索罗斯应邀来讲课。一座古香古色的书院里,一把白色的大折叠扇上面写着“江南大讲堂”几个毛笔字,遒劲有力,权当讲台背景。索罗斯和马云分坐在台上的两张交椅上。前四十五分钟索罗斯就他的投资理念滔滔不绝,而后马云针锋相对地提问,再后来台下的企业家们开始提问。
值得一提的是,扶危济困这样的事情也可能在江南会上演。这无关公益活动,而是江湖的侠义之情。
江湖令最能体现江南会的独门特色,江湖令一出,所有会员均会倾力相助——当然要拿到这样的江湖令,除了要缴纳得起每年20万元的会费外,还要是各行业的领先者。如何选拔这样的会员?
上市公司看财务报表就十分清楚,而对于那些未上市的公司老总,会有一年考察期,期间不允许出任何“公司丑闻”,才会给予转正会员资格。
华夏同学会
核心成员:冯仑、田溯宁、牛根生、李东生、朱新礼、马云、马化腾、柳传志
你想听首富王传福说比亚迪的故事吗?你想听腾讯马化腾点评开心网吗?你想知道新浪曹国伟如何进行MBO吗?
如果你是华夏同学会的一员,就没理由听不到。
但如果你试图寻找华夏同学会的网站或者公开信息,肯定要大费周折。华夏同学会是一个不愿意公布于众的“神秘”组织,他们不希望“出名”。
和欧美同学会、黄埔军校同学会相比,华夏同学会只能算是同学会里的年轻人,而且带着明显的商业气息,每一个成员都是在当今商业社会中颇有威望的经营者。
这群成功的商人在一起探讨的主要内容自然包括商业模式。“每一个商业模式的成功背后都大有故事。”在华夏同学会,同学们听到的是从没对媒体公开的故事。冯仑对此感触很深,“坐在华夏同学会的聚会现场,探讨的问题比所有媒体、商学院讲得都要深。”新浪CEO曹国伟最近到华夏同学会讲过MBO的背后故事,其中诸多内容,媒体记者求索而不得。
关于这两年华夏同学会的活动,外界流传最广的,就是2007年曾聚齐了互联网公司的四大猛将:马化腾、李彦宏、马云、曹国伟。到目前为止,他们四个人在同一个场合讲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这还是唯一的一次。
几年下来,华夏同学会的聚会方式也似乎形成了模式。每次华夏同学会聚会,开场就由两个企业家来讲故事,然后大家自由讨论。这是典型的商业课堂,沿袭了商学院的风格。冯仑认为,这让他保持了学习的状态和敏感的观察力。
同学会一年聚会两次,每次由其中一个同学承办。2009年4月,冯仑就承办了第十二次同学聚会,为期两天,二十多个同学出席。刘永好、金志国、王东明、徐航、曹国伟等都以特邀嘉宾身份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