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所欲的自由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二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迁入浦东新居不久,有位朋友来拍摄我的新书房,最后问我:“你已经换了几次书房,对这个新书房,还有什么不满意吗?”
  当然还有,书房容量的增加总是赶不上书籍报刊的增加速度。
  不过我最大的遗憾却是:书房的条件虽然越来越好了,但我能够静下心来,在书房中享受读书或思考的乐趣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
  所以,朋友一问我,我首先想到的是:随心所欲的自由——物质的、精神的、群体的、个人的、临时的、长期的。
  对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全球定位仪等电子产品,我往往是同辈中的首批拥有者,而且会不断更新,因为我认为它们对改善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大有裨益,尽管价格不菲,但都物有所值,还能为我开源。但我认为无用或无益的物品,即使再便宜,我也不会去用,无论别人觉得多么不可理解,甚至不相信。比如我至今不用手机,至多是在去通讯不便的地方时带一个备用。朋友曾送我名牌真皮公文包,我却一直在用参加北大百年校庆活动时获赠的一个背包,尽管拉链已经坏了,但还是很实用,能装不少书报刊物。我喜欢游泳,去过不少游泳馆,但至今没有进过保龄球馆。当企业家的学生曾邀我去打高尔夫球,我也立即谢绝。
  我虽尚未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却完全能做到不逾“矩”(现实的可能性),更不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我幸运地享受到了自由。
  (选自《上海采风》2007年第11期)
  
  葛剑雄,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与庞中华时代的硬笔书法不同,签名的字体通常并不工整清晰。在大多数情况下,签名甚至与鬼画符没有区别。有人甚至故意破坏文字的完整性,以实现一个独特的签名。个性,而不是工整,成了新一代“硬笔书法”(如果它们还算是硬笔书法的话)的特征。由庞中华,以及一代教育者建立起的书法秩序将人变成书写的机器,并终于在真正的书写机器面前败下阵来。      《新京报》推出的“远去的偶像”系列专题,以“最畅销的人民书法家”
我的音乐剧有个众所周知的人物,她的名字叫“上海”,“上海”就是白光,就是阮玲玉或者周璇,以“上海”为女主角来讲述的故事,就一定会是撩拨起感官的动情,沉浮着人性的真实,弥散开想象的浪漫。这是她的故事,也就成了她们的故事,也就成了我的故事,因为我也是这座城市孕育脱胎的美女。    1994年,在香港的一个金曲颁奖礼上,主办者请了神秘嘉宾颁发压轴大奖。最后的一刻,背景音乐响起了《如果没有你》。“如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