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结直肠癌临床高发,并且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上升。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靶向治疗占有重要地位,而靶向药物出现耐药是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靶向药物耐药机制复杂,RAS、RAF突变等经典机制已被熟知,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研究其耐药机制以及如何阻断耐药是当下重点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综述几种靶向治疗药物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机 构】
: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肿瘤科
【基金项目】
:
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编号:YKK15122),江苏省南京市卫生青年人才项目(编号:QRX1718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临床高发,并且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上升。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靶向治疗占有重要地位,而靶向药物出现耐药是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靶向药物耐药机制复杂,RAS、RAF突变等经典机制已被熟知,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研究其耐药机制以及如何阻断耐药是当下重点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综述几种靶向治疗药物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小RNA-379-5p(miR-379-5p)通过靶向组织蛋白酶L(CTSL)调控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7例,取患者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应用qRT-PCR法检测miR-379-5p与CTSL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TSL蛋白的表达情况。miR-con(miR-con组)、miR-379-5p mimics(miR-379-5p组)分别转染肺癌NC-H446细胞,miR-379-5p mimics与pcDNA(miR-379-5p+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整体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辅助化疗可以使部分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实现病理完全缓解,降期保腋成为可能。但目前对于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转阴的患者能否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来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仍然存在争议。新辅助化疗患者如何更加合理的选择腋窝处理方式是临床医师常面对的难题。本文通过梳理相应的临床研究,就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局部处理策略进行综述。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其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息息相关。随着肿瘤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后又一治疗手段。相比于传统治疗方式,肿瘤免疫治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在治疗过程中仍可出现皮肤、胃肠道毒性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中医药是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可参与抗肿瘤治疗的全过程。研究发现中医与肿瘤免疫关系密切,其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或肿瘤免疫微环境来调控肿瘤免疫,在缓解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现就中医与肿瘤免疫的关系、中医药调节肿瘤免疫及常见免疫相关不良
目的:观察腹腔灌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所致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腹腔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贝伐珠单抗治疗卵巢癌腹腔粘连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卵巢癌伴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0),均用奥曲肽(60 mg/d连续3天)全身治疗,3周重复1次;同时腹腔内给予灌注化疗,每3周重复1次,连续治疗2周期。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和卡铂腹腔灌注治疗,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5 mg/kg)治疗。评价患者疗效、不良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
目的:检测孕激素受体膜成分1(PGRMC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以及对应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GRMC1在15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8例宫颈腺癌、26例HSIL以及对应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CCK-8法分析PGRMC1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PGRMC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鳞状上皮中的表
目的:评价SPECT/CT显像、常规超声及钼靶成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0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42例乳腺癌患者的99 Tc m-SPECT/CT显像、常规超声及钼靶成像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各种显像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一致性。结果:SPECT/CT显像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灵敏度、准确度(88.5%、81.0%)明显优于常规超声(50.0%、59.5%)及钼靶成像(26.9%、45.2%)。特异度三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SPECT/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腓骨头上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6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73例)和观察组(采用改良前外侧腓骨头上入路内固定治疗,73例)。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复位角度、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膝关节疗效评价和术后出现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关节强直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5.48±3.87)个月。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复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12个月较术后6个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骨折的患者围术期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对糖尿病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蛛网膜下隙麻醉下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70例,根据是否有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糖尿病组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9.80±8.33)岁。
目的:探讨不同镇静麻醉深度对肿瘤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为肿瘤患者选择适宜的麻醉深度,减少围术期炎症反应维护术后免疫力,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08月-2019年01月我院普外科择期行消化道肿瘤根治性切除患者66例,年龄34~88岁,体重40~9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应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镇静麻醉深度,分为浅镇静麻醉组(AAI值在40-30范围内)、深镇静麻醉组(AAI值在29-20范围内)、传统麻醉组,根据血压、心率波动及制动、流泪、呛
锤状指是Ⅰ区指伸肌腱在末节指骨止点附近断裂,以远端指间关节(distal interphalangealpoint,DIP)疼痛肿胀、无法主动伸直为主要表现,其中单纯肌腱损伤者称为腱性锤状指。锤状指损伤并不罕见,占全身肌腱和韧带损伤的9.3%,占手和手腕肌腱损伤的5.6%,临床以环指、中指及小指受累为多[1]。对于闭合性腱性锤状指临床倾向于保守治疗,但在具体治疗的方法选择上尚未达成共识,现对于其保守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