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可谓是百家争鸣,丰富多彩。在这方面,每位语文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独特的阅读教学方法,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只要是结合自己所教年级学生的特点,是经过长期总结交流得出的一套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和自己而言就是最合适的。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几点个人阅读教学的好方法,也为同仁的教学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与文字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以提高。因此,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将为一生知识的获取打下良好的基础。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在,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同样,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因此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小学语文课文,尤其是低年级的课文大部分都附有美观且生动形象的插图,并配有能深化形象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课文,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安排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图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再者,在上阅读课时,巧妙地利用设置疑问和悬念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以更加专注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阅读中去。另外,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因此,需要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同时,对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求也较高。学生会因语文教师内在的涵养、才华及魅力等,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老师的羡慕与敬重,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朗读中品味语言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不断提高,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就会逐步加深。因此说,朗读是阅读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中,应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比如一起朗读、个人朗读、分角色合作朗读、教师引读、配乐朗读、创设情境朗读等方法。如果学生能够将一篇文章非常有感情的、熟练地读下来,说明能够较好地进入情境,也说明学生已完全理解了文章内容。阅读可以使学生领略文章的韵味,感知语言的优美,并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长期阅读,才会有广泛词汇的积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使学生能够进入意境,陶冶情操,真正品味到语言的内涵与魅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终生受益。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读懂文章的意思,而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提炼出阅读方法,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语言与文字表达方式,然后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文章仿写,促进学生养成目标阅读法、精心阅读法、快速阅读法等阅读方法。同时,学生在阅读时一定要积极地思考,这样才会边读边发现问题,进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必须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才能形成的,同时在阅读练习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正迁移效应”的发生,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众所周知,以文字和语言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单纯为了教课文而教课文,语文知识和技能要与人们的交际密切相联系,特别是听说读写等活动。将语文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活化为“美味的食物”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学有所需”“学有所用”,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自觉地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强化自己的阅读能力。在教授《落花生》一课时,因为考虑到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选材难这个问题,所以,长时间的围绕作文选材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只有细心观察和勤于积累才能不断获得好的写作素材,这一堂课讲得精妙绝伦,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开展,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小学生都有很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渴望将自己通过读书所获得的知识展现给大家。语文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提供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阅读交流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各种竞赛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都能够起到提高的效果。通过组织阅读交流会,鼓励学生将读过的优秀的读物带到学校进行相互交流,谈谈收获,让其他人都能够了解到优秀读物,从而激发他们主动进行课外阅读;通过组织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分享到自己阅读的收获与快乐;各种竞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看到自己阅读的不足,从而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这几种方法都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由此可见,提高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师应灵活地构建多样的阅读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讲究策略,并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充满了创造的空间,教师必须要有对教材深入钻研、对教学理念不断深刻透析的精神,语文教师如果能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等方面进行实施教学,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简小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09.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与文字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以提高。因此,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将为一生知识的获取打下良好的基础。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在,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同样,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因此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小学语文课文,尤其是低年级的课文大部分都附有美观且生动形象的插图,并配有能深化形象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课文,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安排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图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再者,在上阅读课时,巧妙地利用设置疑问和悬念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以更加专注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阅读中去。另外,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因此,需要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同时,对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求也较高。学生会因语文教师内在的涵养、才华及魅力等,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老师的羡慕与敬重,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朗读中品味语言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不断提高,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就会逐步加深。因此说,朗读是阅读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中,应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比如一起朗读、个人朗读、分角色合作朗读、教师引读、配乐朗读、创设情境朗读等方法。如果学生能够将一篇文章非常有感情的、熟练地读下来,说明能够较好地进入情境,也说明学生已完全理解了文章内容。阅读可以使学生领略文章的韵味,感知语言的优美,并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长期阅读,才会有广泛词汇的积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使学生能够进入意境,陶冶情操,真正品味到语言的内涵与魅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终生受益。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读懂文章的意思,而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提炼出阅读方法,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语言与文字表达方式,然后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文章仿写,促进学生养成目标阅读法、精心阅读法、快速阅读法等阅读方法。同时,学生在阅读时一定要积极地思考,这样才会边读边发现问题,进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必须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才能形成的,同时在阅读练习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正迁移效应”的发生,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众所周知,以文字和语言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单纯为了教课文而教课文,语文知识和技能要与人们的交际密切相联系,特别是听说读写等活动。将语文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活化为“美味的食物”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学有所需”“学有所用”,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自觉地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强化自己的阅读能力。在教授《落花生》一课时,因为考虑到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选材难这个问题,所以,长时间的围绕作文选材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只有细心观察和勤于积累才能不断获得好的写作素材,这一堂课讲得精妙绝伦,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开展,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小学生都有很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渴望将自己通过读书所获得的知识展现给大家。语文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提供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阅读交流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各种竞赛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都能够起到提高的效果。通过组织阅读交流会,鼓励学生将读过的优秀的读物带到学校进行相互交流,谈谈收获,让其他人都能够了解到优秀读物,从而激发他们主动进行课外阅读;通过组织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分享到自己阅读的收获与快乐;各种竞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看到自己阅读的不足,从而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这几种方法都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由此可见,提高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师应灵活地构建多样的阅读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讲究策略,并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充满了创造的空间,教师必须要有对教材深入钻研、对教学理念不断深刻透析的精神,语文教师如果能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等方面进行实施教学,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简小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09.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