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手术室助理护士的重要性、作用以及如何让提高前助理护士的工作环境等。对于改进我国医疗服务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手术室;助理护士;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41-01
目前,国内许多大型医院都纷纷引进助理护士,将其吸纳到护士队伍中来。在一些国外医院如新加坡等其工作偏重于照顾病人的个人起居和卫生护理,比如擦澡、换床单、量体温和血压、翻身、呼吸、脉搏等。在规定的界定下,助理护士不能给药和打针,也不能从事其他的无菌技术。不需通过执照考试,只需经过护理专业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即可工作。
1 手术室加入助理护士的重要性
加入WTO后,中国护理角色受到严重挑战和冲击,世界意识的培养,会带动观念的转变[1]。这是入世以后我国医疗机构面临的最大考验。目前我国医院服务模式和国际相比有很大差距,如在人员配置上,国内只分为医生、护士两个级,而在新加坡仅临床护士(除护士长外就分为注册护士、助理护士、护理员等,3者因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各有自己的职责范围。这不但有利于完善护理服务质量,还保证了人力资源运用的更充分、合理,从而也提高了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当然,手术室内转变服务理念是手术室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保障。在手术室除了需要护士长等管理人员外,还需要包括洗手护士、后勤护士、辅助护士及总务护士等多个不同职能的护理人员。加入助理护士为手术室注入了促进人员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此外也能减轻手术室的专业护理人员体力劳动,从而全力以赴搞手术专业配合研究和探讨,加快手术室建设和发展。
2 当前手术室助理护士服务取向
2.1陪伴接送病人
手术室要配有专门接送病人的公务员,通过电话和科室联系,安排公务员进行准时接送。用平车接送病人,防止病人步行。病房护士要按查对表逐项查对,检查病人术前准备情况,用物备齐以后,用推床推送病人,公务员和护士共同推送,并规定护士在途中走在推床前面(即病人的头端),以便能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到手术室门口进行交接班,下面由助理护士和病房护士共同处理。完成交接推床后,帮病人戴上一次性手术帽,接着按《手术病人查对表》进行逐项查对。术后,将病人在复苏室安置好,做好麻醉消退苏醒后的护理,如有呕吐,清理净呕吐物,并且及时更换集尿袋等。待病情稳定后,助理护士用电话通知病房,由助理护士和麻醉师将手术病人送到病房,并将手术中情况告知病房护士,将所带用物当面清点归还病房护士,包括病历、X线片、衣物等。
2.2术前心理护理和陪护
术日,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以后,助理护士主动向病人打招呼,面带微笑,并用安慰、鼓励性语言帮助病人消除紧张情绪。遇天冷的时候,要及时为病人加棉被、护肩、护手被等,以防着凉,让病人感到亲切,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
2.3协助后勤工作
助理护士可适当地协助手术室后勤工作,如协助后勤护士做好每日过期包检查,打每日消毒小包,并做好后勤物品的添置工作。
3 优化手术室助理护士存在环境
一个新型护理人员模式保持有效、长期发挥作用,需要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的协调。内部环境是必要保证,而外部环境是必要条件[2]。
3.1打造拴心留人的内部环境
3.1.1建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手术室助理护士虽然不能从事手术室无菌操作,但可以为手术室的后勤工作添砖加瓦,能有效减少管理者和手术室护士许多后顾之忧,确保每个手术正常进行,是一种人力、人才资源。
3.1.2建立体现劳动价值的薪酬制度
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正在不断推出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正在积极探索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制度一定以业绩和效益为基础,要充分肯定以及体现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以此来留住劳动人员。
3.1.3营造奋发向上的人文环境
单位科室的人际关系及文化氛围,也称人们通常所说的“小气候”。手术室的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科室内部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努力向手术室的助理护士提供施展才能机会和环境,在科室内部保持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提倡相互尊重和坦诚相待,与手术室专业护士团结合作,互相学习,激发手术室助理护士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这会对增强手术室在医院的竞争力有着巨大作用。
3.2营造尊重助理护士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也是人才环境的重要内容。想要优化人才环境,首先要从解放思想观念入手,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力量来关心助理护士,让其有适当的发展空间。
4结语
中国加入WTO后,医院人才战略首次需要面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对手,培养人才资源已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引进手术室助理护士,解决了目前医院人员短缺及工作量大的问题。如何使用和管理助理护士,将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点。手术室想要提高手术质量,除合理的布局外,还必须完善工作制度、人力分配制度,不断提高手术室岗位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及业务素质,这是保证手术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周佩群。由入世对卫生人才工作的影响引发的思考[J]。中国卫生,2013,16(8):58。
[2] 石金涛。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127。
【关键词】手术室;助理护士;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41-01
目前,国内许多大型医院都纷纷引进助理护士,将其吸纳到护士队伍中来。在一些国外医院如新加坡等其工作偏重于照顾病人的个人起居和卫生护理,比如擦澡、换床单、量体温和血压、翻身、呼吸、脉搏等。在规定的界定下,助理护士不能给药和打针,也不能从事其他的无菌技术。不需通过执照考试,只需经过护理专业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即可工作。
1 手术室加入助理护士的重要性
加入WTO后,中国护理角色受到严重挑战和冲击,世界意识的培养,会带动观念的转变[1]。这是入世以后我国医疗机构面临的最大考验。目前我国医院服务模式和国际相比有很大差距,如在人员配置上,国内只分为医生、护士两个级,而在新加坡仅临床护士(除护士长外就分为注册护士、助理护士、护理员等,3者因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各有自己的职责范围。这不但有利于完善护理服务质量,还保证了人力资源运用的更充分、合理,从而也提高了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当然,手术室内转变服务理念是手术室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保障。在手术室除了需要护士长等管理人员外,还需要包括洗手护士、后勤护士、辅助护士及总务护士等多个不同职能的护理人员。加入助理护士为手术室注入了促进人员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此外也能减轻手术室的专业护理人员体力劳动,从而全力以赴搞手术专业配合研究和探讨,加快手术室建设和发展。
2 当前手术室助理护士服务取向
2.1陪伴接送病人
手术室要配有专门接送病人的公务员,通过电话和科室联系,安排公务员进行准时接送。用平车接送病人,防止病人步行。病房护士要按查对表逐项查对,检查病人术前准备情况,用物备齐以后,用推床推送病人,公务员和护士共同推送,并规定护士在途中走在推床前面(即病人的头端),以便能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到手术室门口进行交接班,下面由助理护士和病房护士共同处理。完成交接推床后,帮病人戴上一次性手术帽,接着按《手术病人查对表》进行逐项查对。术后,将病人在复苏室安置好,做好麻醉消退苏醒后的护理,如有呕吐,清理净呕吐物,并且及时更换集尿袋等。待病情稳定后,助理护士用电话通知病房,由助理护士和麻醉师将手术病人送到病房,并将手术中情况告知病房护士,将所带用物当面清点归还病房护士,包括病历、X线片、衣物等。
2.2术前心理护理和陪护
术日,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以后,助理护士主动向病人打招呼,面带微笑,并用安慰、鼓励性语言帮助病人消除紧张情绪。遇天冷的时候,要及时为病人加棉被、护肩、护手被等,以防着凉,让病人感到亲切,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
2.3协助后勤工作
助理护士可适当地协助手术室后勤工作,如协助后勤护士做好每日过期包检查,打每日消毒小包,并做好后勤物品的添置工作。
3 优化手术室助理护士存在环境
一个新型护理人员模式保持有效、长期发挥作用,需要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的协调。内部环境是必要保证,而外部环境是必要条件[2]。
3.1打造拴心留人的内部环境
3.1.1建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手术室助理护士虽然不能从事手术室无菌操作,但可以为手术室的后勤工作添砖加瓦,能有效减少管理者和手术室护士许多后顾之忧,确保每个手术正常进行,是一种人力、人才资源。
3.1.2建立体现劳动价值的薪酬制度
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正在不断推出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正在积极探索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制度一定以业绩和效益为基础,要充分肯定以及体现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以此来留住劳动人员。
3.1.3营造奋发向上的人文环境
单位科室的人际关系及文化氛围,也称人们通常所说的“小气候”。手术室的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科室内部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努力向手术室的助理护士提供施展才能机会和环境,在科室内部保持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提倡相互尊重和坦诚相待,与手术室专业护士团结合作,互相学习,激发手术室助理护士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这会对增强手术室在医院的竞争力有着巨大作用。
3.2营造尊重助理护士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也是人才环境的重要内容。想要优化人才环境,首先要从解放思想观念入手,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力量来关心助理护士,让其有适当的发展空间。
4结语
中国加入WTO后,医院人才战略首次需要面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对手,培养人才资源已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引进手术室助理护士,解决了目前医院人员短缺及工作量大的问题。如何使用和管理助理护士,将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点。手术室想要提高手术质量,除合理的布局外,还必须完善工作制度、人力分配制度,不断提高手术室岗位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及业务素质,这是保证手术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周佩群。由入世对卫生人才工作的影响引发的思考[J]。中国卫生,2013,16(8):58。
[2] 石金涛。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