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陕西中考方式改革,艺术生群体数量急剧上升,艺考成为许多学生步入大学门槛的选择,但是艺术生普遍存在着文化课基础不牢固、兴趣低等弱点。针对艺术生的历史学习现状、需要及所存在的问题,应提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以此提高艺术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关键词:艺术生;历史学习;学习策略
一、高中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现状
在每年的高考中,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艺术类专业,被称为艺考生,他们先要通过艺术统考与各学校专业考试,而后参加高考。由于报考人数激增,每年报名人数接近百万,占所有高考生的百分之十,学生竞争愈大,压力也愈大。许多学生与家长仅仅因为艺考录取分数比普通高考低而选择这条路,没有做好竞争压力大等方面的思想准备。但现实情况是,清华美院的录取率为1.3%,南京艺术学校报考3.8万人,仅录取2000人。随着艺考热度的不断提升,艺考生生源越来越多,越来越优质,这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
目前,艺术生文化课学习存在着很多问题,本身基础薄弱,功底不牢,相当一批学生是由于中考分数达不到普高线而选择学习艺术。对于文化课,他们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文化课学习时间有限,学习内容相较于普高生而言,可谓有增无减。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艺术生文化课的学习效果普遍低下。另外,艺术生普遍个性极为突出,家庭环境相对复杂,对外界变化较常人更为敏感,[1] 在文化课学习方面也是如此。艺术生的文化课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对于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策略进行研究是必要且有价值的。
二、高中艺术生的历史学习需要
历史课作为一门文化课,在艺术生的文化课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曾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2] 历史关乎民族的生存繁衍、国家的盛衰兴亡。历史学科包罗万象,科技、人文、天文、地理等均蕴含于其中,对于艺术生而言,历史有助于其积淀文化素养,对于艺术生未来踏上就业道路,历史底蕴和人文素养必不可少。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着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学好历史,能够从文化上产生自信,从心里产生民族认同感,通过历史学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真善美教育在历史学习中得到统一。
从高考层面来说,对于一个想上优秀大学的艺术生来说,高考分数决定成败,历史成绩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所以,从艺术生个人角度来说,学好历史可以离理想的大学更近,从未来发展角度来说,有助于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人民艺术家,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高中艺术生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惰性大,兴趣不高
艺术生本身文化课基础较弱,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远高于文化课,特别是对历史学习,艺术生普遍缺乏兴趣,没有兴趣就无法激发内在动机,历史学习就会变得机械枯燥。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3] 有兴趣才有求知欲,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因素。
艺术生之所以对历史缺乏兴趣,主要原因如下:其一,高考对艺术生文化课的分数要求低,使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认为专业课更重要,而历史自然沦为副科。况且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历史想象与历史逻辑思维能力较弱,高中历史较初中历史更加复杂,学生在理解上稍微吃力就会放弃学习。其二,教师在面对艺术生这个特殊群体时,大多仍沿用面对普高生讲课的原始授课方法,不加以改进优化,以适应艺术生自身的学习特点。这会导致教师授课吃力,学生听课吃力,师生之间无法形成良性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原本就缺乏学习兴趣,加上不当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的历史学习陷入迷茫之中。
2.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低下
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一环,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途径。学习方法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几乎直接决定了学习效果。缺乏主动思考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许多艺术生在日常历史学习中从不积极主动思考,总是通过机械的重复记忆来硬背历史知识。学生不主动将所学内容系统化,不能归纳到自己的图式中,只会觉得历史知识如同一团乱麻,复杂的历史学习内容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包袱。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效率低下,这是一連串的连锁反应。
3.文化课基础薄弱,文化课程学习时间少
艺术生的历史基础普遍薄弱,许多学生连中国古代各朝代更迭顺序都难以理顺,没有形成历史时空观念,无法正确解读历史史料,对于历史现象与人物进行科学而客观的分析等更高的历史学科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另外,艺术生需要将大量的时间放在艺术训练上,在文化课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就必然会减少。为了保证艺术课程的成绩,艺术生往往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再加上,许多学生对历史课程的重要性从心理上认识不清,只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语数外等“主科”上,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
四、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高中艺术生历史课学习现状,结合《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特点,笔者提出如下应对策略,希望有助于学生萌生自主的热情去研究历史,钻研历史,借鉴历史。[4]
1.改变单一化课堂模式,增强艺术生历史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由“传播者”转化为“引导者”,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心态,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如果历史课堂还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仍然泥守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就会导致历史课程沉闷无趣,使艺术生失去历史学习的热忱,而且,学生不能进行自主参与式学习,没有理解消化的过程,学习效果也就不会理想。
如何使课堂生动有趣?可以考虑合作探索,这在历史学习中是一种常用手段。例如,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学生会学习到资产阶级的两个派别,分别是改良派与革命派,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同,因此产生了分歧。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请问同学们,你们支持哪一派的主张,原因是什么?许多学生立场明确地支持其中某一派,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两派的政治主张各有其合理之处。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成三组讨论,用事实为依据,以史料为支撑,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每组学生相互配合,都能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都可以主动思考,查阅各方面资料,对于改良派和革命派都会形成全方面多维度的认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就会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角色扮演也同样可以调动课堂氛圍,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这一课时,秦始皇在秦建立之初如何治理地方的问题上,教师可以选择三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秦始皇、李斯和王绾,让学生自己体会秦始皇在郡县制与分封制中的抉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掌握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与优劣。角色扮演可以使课堂氛围活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增强艺术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2.“四环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环是预习。预习能力是学生学习必不可缺的能力之一。不得不承认,学生对未知是有好奇心的,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好奇心加以引导和利用,每次课前都给学生布置一个预习任务。
第二环是听课。因为有了预习,学生会更加专注,如果讲到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学生还会有满足感。听课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听课的态度是关键,所以要先让学生明确课堂听讲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语气的变化、肢体动作乃至眼神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要随时进行课堂提问,以检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第三环是整理笔记。整理笔记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为课后复习提供资料,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笔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对历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整理笔记要有自己的思路,而不是机械地记录,要凝练笔记,提高效率。
第四环是作业。作业是对所学内容的反馈,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手段。历史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查阅资料等方式转化成学习成果,可以演讲和辩论,可以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等等。布置作业需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使之流于形式,徒增学生的学习负担。
3.结合学生实际,编写校本教材
由于艺术生学习情况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适于艺术生特点的专门性、针对性教材。艺术生底子薄、学习时间有限,所以要精简教材内容,使知识系统化。另外,应注意将高频考点整合在教材中,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每章节用表格、知识网络图等形式,把知识点清晰地呈现出来。校本教材要立足于艺术生的能力基础现状,紧贴课程标准,如此,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从而提高历史学习效果。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国家对文化产业也越来越重视,选择学习艺术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如何提升艺术生的文化素养包括历史学科人文素养,已经成为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应加大对艺术生文化课(包括历史课)的学习关注,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灵.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策略研究——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1.
[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选集1卷,66
[3] 乌申斯基.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J].教育杂志,1857:7-8.
[4] 宋建领.高三艺术生历史有效教学初探[J]. 《中学政史地》2018第5期:85-88.
作者简介:徐嘉颖(1997—),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学生,专硕,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
关键词:艺术生;历史学习;学习策略
一、高中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现状
在每年的高考中,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艺术类专业,被称为艺考生,他们先要通过艺术统考与各学校专业考试,而后参加高考。由于报考人数激增,每年报名人数接近百万,占所有高考生的百分之十,学生竞争愈大,压力也愈大。许多学生与家长仅仅因为艺考录取分数比普通高考低而选择这条路,没有做好竞争压力大等方面的思想准备。但现实情况是,清华美院的录取率为1.3%,南京艺术学校报考3.8万人,仅录取2000人。随着艺考热度的不断提升,艺考生生源越来越多,越来越优质,这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
目前,艺术生文化课学习存在着很多问题,本身基础薄弱,功底不牢,相当一批学生是由于中考分数达不到普高线而选择学习艺术。对于文化课,他们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文化课学习时间有限,学习内容相较于普高生而言,可谓有增无减。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艺术生文化课的学习效果普遍低下。另外,艺术生普遍个性极为突出,家庭环境相对复杂,对外界变化较常人更为敏感,[1] 在文化课学习方面也是如此。艺术生的文化课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对于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策略进行研究是必要且有价值的。
二、高中艺术生的历史学习需要
历史课作为一门文化课,在艺术生的文化课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曾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2] 历史关乎民族的生存繁衍、国家的盛衰兴亡。历史学科包罗万象,科技、人文、天文、地理等均蕴含于其中,对于艺术生而言,历史有助于其积淀文化素养,对于艺术生未来踏上就业道路,历史底蕴和人文素养必不可少。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着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学好历史,能够从文化上产生自信,从心里产生民族认同感,通过历史学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真善美教育在历史学习中得到统一。
从高考层面来说,对于一个想上优秀大学的艺术生来说,高考分数决定成败,历史成绩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所以,从艺术生个人角度来说,学好历史可以离理想的大学更近,从未来发展角度来说,有助于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人民艺术家,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高中艺术生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惰性大,兴趣不高
艺术生本身文化课基础较弱,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远高于文化课,特别是对历史学习,艺术生普遍缺乏兴趣,没有兴趣就无法激发内在动机,历史学习就会变得机械枯燥。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3] 有兴趣才有求知欲,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因素。
艺术生之所以对历史缺乏兴趣,主要原因如下:其一,高考对艺术生文化课的分数要求低,使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认为专业课更重要,而历史自然沦为副科。况且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历史想象与历史逻辑思维能力较弱,高中历史较初中历史更加复杂,学生在理解上稍微吃力就会放弃学习。其二,教师在面对艺术生这个特殊群体时,大多仍沿用面对普高生讲课的原始授课方法,不加以改进优化,以适应艺术生自身的学习特点。这会导致教师授课吃力,学生听课吃力,师生之间无法形成良性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原本就缺乏学习兴趣,加上不当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的历史学习陷入迷茫之中。
2.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低下
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一环,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途径。学习方法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几乎直接决定了学习效果。缺乏主动思考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许多艺术生在日常历史学习中从不积极主动思考,总是通过机械的重复记忆来硬背历史知识。学生不主动将所学内容系统化,不能归纳到自己的图式中,只会觉得历史知识如同一团乱麻,复杂的历史学习内容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包袱。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效率低下,这是一連串的连锁反应。
3.文化课基础薄弱,文化课程学习时间少
艺术生的历史基础普遍薄弱,许多学生连中国古代各朝代更迭顺序都难以理顺,没有形成历史时空观念,无法正确解读历史史料,对于历史现象与人物进行科学而客观的分析等更高的历史学科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另外,艺术生需要将大量的时间放在艺术训练上,在文化课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就必然会减少。为了保证艺术课程的成绩,艺术生往往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再加上,许多学生对历史课程的重要性从心理上认识不清,只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语数外等“主科”上,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
四、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高中艺术生历史课学习现状,结合《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特点,笔者提出如下应对策略,希望有助于学生萌生自主的热情去研究历史,钻研历史,借鉴历史。[4]
1.改变单一化课堂模式,增强艺术生历史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由“传播者”转化为“引导者”,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心态,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如果历史课堂还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仍然泥守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就会导致历史课程沉闷无趣,使艺术生失去历史学习的热忱,而且,学生不能进行自主参与式学习,没有理解消化的过程,学习效果也就不会理想。
如何使课堂生动有趣?可以考虑合作探索,这在历史学习中是一种常用手段。例如,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学生会学习到资产阶级的两个派别,分别是改良派与革命派,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同,因此产生了分歧。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请问同学们,你们支持哪一派的主张,原因是什么?许多学生立场明确地支持其中某一派,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两派的政治主张各有其合理之处。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成三组讨论,用事实为依据,以史料为支撑,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每组学生相互配合,都能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都可以主动思考,查阅各方面资料,对于改良派和革命派都会形成全方面多维度的认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就会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角色扮演也同样可以调动课堂氛圍,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这一课时,秦始皇在秦建立之初如何治理地方的问题上,教师可以选择三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秦始皇、李斯和王绾,让学生自己体会秦始皇在郡县制与分封制中的抉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掌握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与优劣。角色扮演可以使课堂氛围活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增强艺术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2.“四环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环是预习。预习能力是学生学习必不可缺的能力之一。不得不承认,学生对未知是有好奇心的,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好奇心加以引导和利用,每次课前都给学生布置一个预习任务。
第二环是听课。因为有了预习,学生会更加专注,如果讲到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学生还会有满足感。听课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听课的态度是关键,所以要先让学生明确课堂听讲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语气的变化、肢体动作乃至眼神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要随时进行课堂提问,以检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第三环是整理笔记。整理笔记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为课后复习提供资料,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笔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对历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整理笔记要有自己的思路,而不是机械地记录,要凝练笔记,提高效率。
第四环是作业。作业是对所学内容的反馈,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手段。历史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查阅资料等方式转化成学习成果,可以演讲和辩论,可以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等等。布置作业需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使之流于形式,徒增学生的学习负担。
3.结合学生实际,编写校本教材
由于艺术生学习情况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适于艺术生特点的专门性、针对性教材。艺术生底子薄、学习时间有限,所以要精简教材内容,使知识系统化。另外,应注意将高频考点整合在教材中,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每章节用表格、知识网络图等形式,把知识点清晰地呈现出来。校本教材要立足于艺术生的能力基础现状,紧贴课程标准,如此,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从而提高历史学习效果。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国家对文化产业也越来越重视,选择学习艺术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如何提升艺术生的文化素养包括历史学科人文素养,已经成为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应加大对艺术生文化课(包括历史课)的学习关注,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灵.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策略研究——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1.
[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选集1卷,66
[3] 乌申斯基.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J].教育杂志,1857:7-8.
[4] 宋建领.高三艺术生历史有效教学初探[J]. 《中学政史地》2018第5期:85-88.
作者简介:徐嘉颖(1997—),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学生,专硕,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