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高校持续数年的扩招,使得高等教育出现了教育资源短缺、办学经费不足,师生比下降以及教学质量控制力度不够等问题。分析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存在的缺陷,如缺乏细致的过程管理且保障制度不完善,教师能力考核与职称评定存在缺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提出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高等教育的质量,意义重大,并对其实施过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Introducing ISO 9000 Standar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Zhou Zhi-hua (School of Energy & Safety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Lecture. Xiangtan 411201,China)
Luo Yi-xi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Management,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Prof. Changsha 410205,China)
Abstract Annual enlarging the scale of student-recruitment persists for years in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higher education appears resources shortage,funds deficiency,teacher and student proportion descent,teaching quality lack of enough control and so on. The defect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anagement method has been analyzed,such as short of meticulous process administration and imperfect guarantee system,teacher capability assessment and title evaluation flaws,affect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Proposed the introduction of ISO 9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continu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he process of its implementation are given.
Keyword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ISO9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一、引言
我国高校持续数年扩招,招生人数由1996年的96.58万(其中本科生50.53万)上升到2006年的530万(其中本科260万人),招生规模翻了两番。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短缺、高校经费不足,师生比下降以及教学质量控制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教育部对我国高校开展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特色项目等8个一级指标。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方针指导下,大多数高校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然而当阶段性的评估结束后,采用何种方式巩固评估的阶段性成果,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呢?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非常有必要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使高校的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和持续改进。
二、高校传统管理方法存在的缺陷
(一)传统管理方式缺乏细致的过程管理且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高校的管理基本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包括学科建设、专业课程建设、教师及学生管理等。对学生管理主要实行学分制管理,这是一种目标管理模式,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这种管理模式即使有过程管理,也是针对主要的教学环节而进行,缺乏细致的管理过程,如对每次课堂教学效果的监控,各种课堂外教育的过程管理,尤其缺少“学历后教育培训”或“售后服务”等。
目前高等教育保障机制基本上由内部保障和外部保障组成。高校的内部保障分为两条线。一条教学线,主管教学工作;另一条为学生工作线,主管学生德育工作。造成主管德育的机构和主抓教学质量的机构各自为政,无法形成统一的有机体[1]。而教学质量上,又缺乏科学的、具有统一执行和检查标准的教学质量保证机制。外部监督部分的质量管理主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接受教育部或省教育厅主持的各种检查和评估,多为一种突击式管理行为。少有社会或中介部门参与教学评价,更少有学生参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
ISO9000系列标准是按照过程和系统的思想,建立良性循环的质量管理体系。它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责任、标准、程序、工作记录等均实现常规化和规范化作业,避免检查、评比或评估突击式管理行为,管理过程是主动、积极的。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过程相对稳定和教学运行程式化的管理特性。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典型特点,在于建立一系列完整的文件化程序,以规范一个相对稳定和教学运行程式化的管理。其强调过程管理,紧紧抓住教育、教学、后勤等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以阶段性的目标的完成来保证高质量结果的实现。注意对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接口”进行设计和质量控制,以保证高校各项工作能紧紧围绕教育质量目标和谐高效地开展。
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每年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对高校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对整个教育教学环节进行审核和评定。由第三方进行认证,由于与第一方(高校)和第二方(顾客)既无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又无经济上的利害关系,可以确保认证活动的公正性。定期地进行审核和评定,可以规范学校的教学行为,有效地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对于不合格的院校,限令其整改后再次认证,甚至可以取消其认证资格。进行ISO9000认证,无疑会提高学校的声誉,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二)传统的教师能力考核与职称晋升存在政策缺陷
众所周知,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的教育服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但在我国相当多的高校中,考察研究成果和出版物成为教师评定职称和取得学术地位的主要因素,教学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支持[2],特别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评定职称中缺乏考核力度。而且教师工资的多少主要根据职称和工作年限来发放,并不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挂钩,这必定会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投入,影响教学效果。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控制,课堂教学效果纳入业绩考核,工资奖金的发放直接与教学效果挂钩。这必定会督促教师多投入精力上好课,切实提高其教学质量。
三、高校开展ISO9000认证的意义
(一)有益于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
目前国内外高校与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加。学分互任的3+1,2+2,2+1等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形成。采用ISO9000族质量标准,用该标准对高校服务质量的保证能力进行评价,处理相互交流中的技术壁垒是国际化发展趋势[3]。而且,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一些国家的教育机构对外国学生的学历或学位是否是经国际质量认证机构认证的学校授予的作出了硬性规定。如加州大学规定攻读博士学位的外国学生,其在本国完成的硕士学位的授予单位必须通过教育质量的国际认证。从现状来看,国内单纯行政性的教育评价手段已不适应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流。如果高等教育管理和质量评估不能与国际接轨,只能出现闭门造车的局面,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愈发被动。引入ISO9000系列标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形象将会焕然一新,在国际上的竞争将会更加有利,国人在国外求学的渠道也会更加畅通。
(二)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高等教育必会由原来的仅进行教育评估,逐步发展成为既要进行教育评估,又要进行教育质量认证的管理模式。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模式,强调过程性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4],它注重过程的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同时明确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地位,这无疑与人才培养过程的长期性、知识形成的沉淀性是相融合的。
(三)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监督审核,教育管理评估手段更加合理
每年由认证机构进行的监督审核是很好的教育管理评估手段,可以弥补各方面工作由于分工交叉,管理环节脱钩等问题,做到交接到位,责任分工明确,避免内耗和减少浪费。这种评估手段有利于学校建立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内部促进机制,有效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可使学校在社会上获得声誉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一方面有助于学校建立更加规范的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可使学校在社会上获得质量信誉,使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五)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ISO9000“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的管理思想,关注顾客利益,强化服务观念,这有利于创建和谐的供求关系,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不合格学校滥竽充数,给求学者择校提供很好的鉴定。
四、高校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几点建议
(一)强调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是ISO9000族标准八项原则的第一条。引入ISO9000首先就涉及到学校的传统观念的转变,而学校观念的转变关键取决于领导者观念的转变。领导者要具备国际化的先进思想和服务意识,要具备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内外沟通能力和现代经营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领导者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特点,以前瞻性、超前的意识和行动,为学校的发展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制定措施,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广大教职员工、学生能够充分参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向所有相关方作出承诺。
(二)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的、潜在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的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学校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首先应准确地识别学校的产品和顾客。ISO9000:2000标准对产品的定义是:“过程的结果”,产品分为四大类别,即:服务、软件、硬件和流程性材料。高等教育的产品与工业企业的产品是有区别的,学生不是教育的产品本身,学校的产品应该是教育教学服务。
ISO9000:2000标准对顾客的定义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高校的顾客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在知识、能力、道德品质及身心健康方面得到提高。高校应该关注顾客的需求,满足并超越顾客的期望。学生及家长更加关注于在选择的高校中能学到什么,毕业后能否顺利找到一份好工作。而用人单位和社会关注于所招收到的毕业生,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是否符合当前和潜在的需求[5]。因此,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在于保证改进对顾客的服务质量。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的需求,应成为学校开展工作,谋求发展的核心。以顾客为中心的决策应建立在广泛收集分析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院系制定招生计划、专业、课程设置等,都需要来自相关方(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等)的大量信息和数据分析作为技术支持。高校有必要加强“售后服务”,关注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了解他们的就业状况和工作表现。在知识更新加快的新形势下,在双方互愿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实行学历后教育培训等。
(三)鼓励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全员参与最重要的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6]。一是明确好各自的岗位职责。强调全员参与要作好职责的分工,从学校领导到师生员工,每个人都充分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明确自己的工作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能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落到实处,提高教学管理的绩效。二是实施民主管理。教学质量保障新体系实行“全员参与”,学校决策时主动听取全体教职员工、学生、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团的意见和建议。所有决策的制定都要经过缜密的信息收集、广泛的调查和专家论证等过程,实现决策科学化。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和改革职称评定方式。对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和出色的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和精神鼓励,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提高其经济待遇。这必定会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教学质量。改革原有职称评定方式,加强对教学效果的考核力度。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学生测评、同行测评,组织专家、教学督导团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所有考核指标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上课效果与职称评定直接挂钩,这必定会激励教师上好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建立竞争机制,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关键岗位及特殊津贴考核评定后发放。对于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后再上岗。对于教学效果始终得不到提高的教师可以转岗,从事教学管理或后勤服务工作。对于教学效果差、工作作风恶劣的教师对其进行解聘,教师岗位不再是终身制。
(四)贯彻ISO9000要有效利用资源、循序渐进
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引入ISO9000族标准,是为了改进现有教学管理方法、规范教学管理行为、提高教学管理层次。它不是重新建立一套新的体系,不是取代现有教学管理体系。ISO9000系列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学校现有的管理要素或者经验是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宝贵资源,应该充分加以利用[7]。如果把贯彻ISO9000标准当作一项新工作,就会增设机构和人员专门应付贯标,增加很多重复且可能无效的劳动,增加学校的开支,使学校增加不小的经济负担及其他压力。因此,我们必须把贯彻ISO9000标准作为管理的更新,通过不断地对现有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尽量不增加现有机构设置和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对各种管理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的框架组建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努力通过将ISO9000族标准与现行的高校教育管理体系进行对比研究,明确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二者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发挥最大的协同作用,通过研究提出有效方案使两套体系能够很好地融合、衔接。
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引入ISO9000族标准,是一项非常实在、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非常认真负责。将ISO9000系列标准应用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推行ISO认证,应尊重教育规律、管理规律和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因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指望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和ISO质量认证能一步到位、立竿见影是不现实的。那种完全否认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成就和经验,不顾中国国情和客观规律,对ISO9000系列标准生搬硬套,搞ISO质量认证“一风吹”以及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也是极其有害的。为此,我们要脚踏实地,努力防止急功近利的“取证”现象,勿使ISO系列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流于形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ISO9000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克服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和旧观念的弊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21世纪质量管理和教育科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等教育中建立和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我国高
等教育质量的一种科学、有效、经济的途径,必将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高述涛.谈高等教育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国科技信息,2005,(3):64~65.
[2]江小明,程建芳.ISO9000族标准引入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16(增1期总增6期):95~98.
[3]高兵.我国教育推行ISO9000的可行性分析[J].教育科学,2005,(3):6~9.
[4]张敏,陈孟森.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ISO9000标准的运用[J],2004,25(4):101~103.
[5]岳意定,隆娟洁.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战略思考.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4(2):83~87.
[6]邵东华.ISO9000:2000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在学报管理中的运用[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24(4):120~122.
[7]张雷生.关于高校引进ISO9000标准保障教学质量的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2(1):72~74.
作者简介:周志华(1978— ),女,湖北仙桃人,湖南科技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工业工程、采矿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Introducing ISO 9000 Standar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Zhou Zhi-hua (School of Energy & Safety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Lecture. Xiangtan 411201,China)
Luo Yi-xi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Management,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Prof. Changsha 410205,China)
Abstract Annual enlarging the scale of student-recruitment persists for years in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higher education appears resources shortage,funds deficiency,teacher and student proportion descent,teaching quality lack of enough control and so on. The defect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anagement method has been analyzed,such as short of meticulous process administration and imperfect guarantee system,teacher capability assessment and title evaluation flaws,affect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Proposed the introduction of ISO 9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continu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he process of its implementation are given.
Keyword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ISO9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一、引言
我国高校持续数年扩招,招生人数由1996年的96.58万(其中本科生50.53万)上升到2006年的530万(其中本科260万人),招生规模翻了两番。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短缺、高校经费不足,师生比下降以及教学质量控制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教育部对我国高校开展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特色项目等8个一级指标。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方针指导下,大多数高校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然而当阶段性的评估结束后,采用何种方式巩固评估的阶段性成果,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呢?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非常有必要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使高校的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和持续改进。
二、高校传统管理方法存在的缺陷
(一)传统管理方式缺乏细致的过程管理且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高校的管理基本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包括学科建设、专业课程建设、教师及学生管理等。对学生管理主要实行学分制管理,这是一种目标管理模式,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这种管理模式即使有过程管理,也是针对主要的教学环节而进行,缺乏细致的管理过程,如对每次课堂教学效果的监控,各种课堂外教育的过程管理,尤其缺少“学历后教育培训”或“售后服务”等。
目前高等教育保障机制基本上由内部保障和外部保障组成。高校的内部保障分为两条线。一条教学线,主管教学工作;另一条为学生工作线,主管学生德育工作。造成主管德育的机构和主抓教学质量的机构各自为政,无法形成统一的有机体[1]。而教学质量上,又缺乏科学的、具有统一执行和检查标准的教学质量保证机制。外部监督部分的质量管理主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接受教育部或省教育厅主持的各种检查和评估,多为一种突击式管理行为。少有社会或中介部门参与教学评价,更少有学生参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
ISO9000系列标准是按照过程和系统的思想,建立良性循环的质量管理体系。它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责任、标准、程序、工作记录等均实现常规化和规范化作业,避免检查、评比或评估突击式管理行为,管理过程是主动、积极的。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过程相对稳定和教学运行程式化的管理特性。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典型特点,在于建立一系列完整的文件化程序,以规范一个相对稳定和教学运行程式化的管理。其强调过程管理,紧紧抓住教育、教学、后勤等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以阶段性的目标的完成来保证高质量结果的实现。注意对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接口”进行设计和质量控制,以保证高校各项工作能紧紧围绕教育质量目标和谐高效地开展。
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每年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对高校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对整个教育教学环节进行审核和评定。由第三方进行认证,由于与第一方(高校)和第二方(顾客)既无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又无经济上的利害关系,可以确保认证活动的公正性。定期地进行审核和评定,可以规范学校的教学行为,有效地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对于不合格的院校,限令其整改后再次认证,甚至可以取消其认证资格。进行ISO9000认证,无疑会提高学校的声誉,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二)传统的教师能力考核与职称晋升存在政策缺陷
众所周知,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的教育服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但在我国相当多的高校中,考察研究成果和出版物成为教师评定职称和取得学术地位的主要因素,教学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支持[2],特别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评定职称中缺乏考核力度。而且教师工资的多少主要根据职称和工作年限来发放,并不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挂钩,这必定会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投入,影响教学效果。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控制,课堂教学效果纳入业绩考核,工资奖金的发放直接与教学效果挂钩。这必定会督促教师多投入精力上好课,切实提高其教学质量。
三、高校开展ISO9000认证的意义
(一)有益于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
目前国内外高校与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加。学分互任的3+1,2+2,2+1等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形成。采用ISO9000族质量标准,用该标准对高校服务质量的保证能力进行评价,处理相互交流中的技术壁垒是国际化发展趋势[3]。而且,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一些国家的教育机构对外国学生的学历或学位是否是经国际质量认证机构认证的学校授予的作出了硬性规定。如加州大学规定攻读博士学位的外国学生,其在本国完成的硕士学位的授予单位必须通过教育质量的国际认证。从现状来看,国内单纯行政性的教育评价手段已不适应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流。如果高等教育管理和质量评估不能与国际接轨,只能出现闭门造车的局面,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愈发被动。引入ISO9000系列标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形象将会焕然一新,在国际上的竞争将会更加有利,国人在国外求学的渠道也会更加畅通。
(二)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高等教育必会由原来的仅进行教育评估,逐步发展成为既要进行教育评估,又要进行教育质量认证的管理模式。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模式,强调过程性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4],它注重过程的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同时明确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地位,这无疑与人才培养过程的长期性、知识形成的沉淀性是相融合的。
(三)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监督审核,教育管理评估手段更加合理
每年由认证机构进行的监督审核是很好的教育管理评估手段,可以弥补各方面工作由于分工交叉,管理环节脱钩等问题,做到交接到位,责任分工明确,避免内耗和减少浪费。这种评估手段有利于学校建立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内部促进机制,有效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可使学校在社会上获得声誉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一方面有助于学校建立更加规范的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可使学校在社会上获得质量信誉,使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五)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ISO9000“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的管理思想,关注顾客利益,强化服务观念,这有利于创建和谐的供求关系,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不合格学校滥竽充数,给求学者择校提供很好的鉴定。
四、高校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几点建议
(一)强调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是ISO9000族标准八项原则的第一条。引入ISO9000首先就涉及到学校的传统观念的转变,而学校观念的转变关键取决于领导者观念的转变。领导者要具备国际化的先进思想和服务意识,要具备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内外沟通能力和现代经营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领导者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特点,以前瞻性、超前的意识和行动,为学校的发展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制定措施,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广大教职员工、学生能够充分参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向所有相关方作出承诺。
(二)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的、潜在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的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学校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首先应准确地识别学校的产品和顾客。ISO9000:2000标准对产品的定义是:“过程的结果”,产品分为四大类别,即:服务、软件、硬件和流程性材料。高等教育的产品与工业企业的产品是有区别的,学生不是教育的产品本身,学校的产品应该是教育教学服务。
ISO9000:2000标准对顾客的定义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高校的顾客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在知识、能力、道德品质及身心健康方面得到提高。高校应该关注顾客的需求,满足并超越顾客的期望。学生及家长更加关注于在选择的高校中能学到什么,毕业后能否顺利找到一份好工作。而用人单位和社会关注于所招收到的毕业生,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是否符合当前和潜在的需求[5]。因此,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在于保证改进对顾客的服务质量。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的需求,应成为学校开展工作,谋求发展的核心。以顾客为中心的决策应建立在广泛收集分析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院系制定招生计划、专业、课程设置等,都需要来自相关方(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等)的大量信息和数据分析作为技术支持。高校有必要加强“售后服务”,关注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了解他们的就业状况和工作表现。在知识更新加快的新形势下,在双方互愿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实行学历后教育培训等。
(三)鼓励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全员参与最重要的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6]。一是明确好各自的岗位职责。强调全员参与要作好职责的分工,从学校领导到师生员工,每个人都充分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明确自己的工作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能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落到实处,提高教学管理的绩效。二是实施民主管理。教学质量保障新体系实行“全员参与”,学校决策时主动听取全体教职员工、学生、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团的意见和建议。所有决策的制定都要经过缜密的信息收集、广泛的调查和专家论证等过程,实现决策科学化。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和改革职称评定方式。对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和出色的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和精神鼓励,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提高其经济待遇。这必定会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教学质量。改革原有职称评定方式,加强对教学效果的考核力度。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学生测评、同行测评,组织专家、教学督导团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所有考核指标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上课效果与职称评定直接挂钩,这必定会激励教师上好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建立竞争机制,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关键岗位及特殊津贴考核评定后发放。对于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后再上岗。对于教学效果始终得不到提高的教师可以转岗,从事教学管理或后勤服务工作。对于教学效果差、工作作风恶劣的教师对其进行解聘,教师岗位不再是终身制。
(四)贯彻ISO9000要有效利用资源、循序渐进
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引入ISO9000族标准,是为了改进现有教学管理方法、规范教学管理行为、提高教学管理层次。它不是重新建立一套新的体系,不是取代现有教学管理体系。ISO9000系列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学校现有的管理要素或者经验是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宝贵资源,应该充分加以利用[7]。如果把贯彻ISO9000标准当作一项新工作,就会增设机构和人员专门应付贯标,增加很多重复且可能无效的劳动,增加学校的开支,使学校增加不小的经济负担及其他压力。因此,我们必须把贯彻ISO9000标准作为管理的更新,通过不断地对现有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尽量不增加现有机构设置和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对各种管理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的框架组建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努力通过将ISO9000族标准与现行的高校教育管理体系进行对比研究,明确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二者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发挥最大的协同作用,通过研究提出有效方案使两套体系能够很好地融合、衔接。
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引入ISO9000族标准,是一项非常实在、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非常认真负责。将ISO9000系列标准应用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推行ISO认证,应尊重教育规律、管理规律和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因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指望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和ISO质量认证能一步到位、立竿见影是不现实的。那种完全否认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成就和经验,不顾中国国情和客观规律,对ISO9000系列标准生搬硬套,搞ISO质量认证“一风吹”以及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也是极其有害的。为此,我们要脚踏实地,努力防止急功近利的“取证”现象,勿使ISO系列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流于形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ISO9000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克服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和旧观念的弊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21世纪质量管理和教育科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等教育中建立和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我国高
等教育质量的一种科学、有效、经济的途径,必将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高述涛.谈高等教育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国科技信息,2005,(3):64~65.
[2]江小明,程建芳.ISO9000族标准引入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16(增1期总增6期):95~98.
[3]高兵.我国教育推行ISO9000的可行性分析[J].教育科学,2005,(3):6~9.
[4]张敏,陈孟森.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ISO9000标准的运用[J],2004,25(4):101~103.
[5]岳意定,隆娟洁.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战略思考.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4(2):83~87.
[6]邵东华.ISO9000:2000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在学报管理中的运用[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24(4):120~122.
[7]张雷生.关于高校引进ISO9000标准保障教学质量的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2(1):72~74.
作者简介:周志华(1978— ),女,湖北仙桃人,湖南科技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工业工程、采矿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