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进展与展望

来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85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腺腔镜手术经过20多年历程,已呈现出多种手术方式,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目前甲状腺腔镜手术的主要路径有经胸乳入路、经腋窝入路、经口入路、经耳后发际入路、经双侧乳晕腋窝入路等多种路径.按照是否充入CO2气体分为充气和无充气建腔方式.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by gasless unilateral axillary approach,ETGUA)是由韩国Chung教授于2004年首先开展[1],2005年韩国Tae等团队对该术式进行了改进,发展为无充气单侧腋窝入路或腋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2].经过10余年临床历程,ETGUA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及美容效果,其具有对甲状腺及颈侧区良好显露和清晰手术视野的优势,是目前韩国等地开展最多的颈外途径甲状腺手术术式.
其他文献
皮肤表面的脂质主要来源于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脂腺.由角质形成细胞合成的脂质主要包括胆固醇、脂肪酸和神经酰胺.这些脂质可以在角质层的角质形成细胞间形成复层板层结构,具有表皮通透屏障的作用.而来源于皮脂腺的脂主要包括角鲨烯、单酯蜡、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以及甘油醚二酯等.这些脂与汗液一起在皮肤表面形成皮脂膜,具有保湿作用.也有学者认为,皮脂膜具有表皮通透屏障的作用.但是,至今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皮脂膜有表皮通透屏障作用.因此,皮脂膜是否具有表皮通透屏障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据2020年美国的统计数据[1]显示,甲状腺癌已经成为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增长较快,男性每年攀升4.9%,女性每年4.1%.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全民健康体检意识的提升、超声影像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普及,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2014年报道在上海地区已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因甲状腺癌对放化疗不敏感,外科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式.传统开放手术目前一般采用颈部“低领式”或“L”形切口,会在颈部留下永久性疤痕,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期刊
腹腔镜微创手术已经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开展.然而在胰腺外科领域,虽然腹腔镜/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已被认为是治疗胰体尾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标准术式之一,但在距离报道第1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7年的今天,其仍被认为是外科医生极具挑战性的术式之一,仅适合在微创经验丰富的大型胰腺手术中心进行开展[2].笔者通过对目前文献报道的常用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入路进行归纳总结,并阐述了各种入路的优缺点,以方便初学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手术入路,降低手术切除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
期刊